家居

搜索文档
长三角半年瞰:江苏社零规模全国第一,上海整体回暖、餐饮收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0:56
长三角社零数据表现 - 江苏上半年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全国第一 [1][2] - 浙江社零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 [1][2] - 安徽社零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 [1][2]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二季度扭转一季度负增长 [1][5][6]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中央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2025年增至3000亿元 [3] - 上海以旧换新补贴带动消费额超540亿元 [3] - 浙江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4.5%,通讯器材增长70.6%,新能源汽车增长15.7% [3] - 安徽以旧换新补贴80亿元,带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1.2%,家电类增长超20% [4] - 江苏以旧换新商品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限上增长3.7个百分点 [4] 餐饮消费分化 - 上海餐饮收入991.42亿元,同比下降2.6% [6][9] - 江苏餐饮收入2461.6亿元,同比增长5.7% [6] - 浙江餐饮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5.8% [6] - 安徽餐饮收入1733.8亿元,同比增长5.2% [6] 上海消费回暖因素 - 商品零售额7268.99亿元拉动社零增长 [2][6] -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 [6] - 下半年计划发放5亿元消费券,含3.5亿元餐饮券 [9] 苏超赛事经济效应 - 前六轮赛事带动旅游、餐饮等场景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10] - 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出行28.8%、餐饮19.7% [10] - 体育产业销售收入增加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10] - 6月铁路旅客运输收入增长90.7%,航空增长46.5%,艺术表演场馆收入增长超80% [11]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 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6 09:20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消费支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中的主体和主要驱动力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足 提升消费占比是经济转型的大趋势[2]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 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需避免价格指数大起大落[1] 消费提升路径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要提高收入预期 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升[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能释放消费潜力 需要打造更多优质消费产品和品牌[2] - 传统消费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增长空间 新型消费全面拓展也具备巨大潜力[8]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部分行业出现内卷式恶性竞争 源于外部逆全球化措施和内部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3][4] - 低价竞争短期看似有利消费者 但长期会损害消费者福利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4] - 产业集中度不足导致支配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弱 锂电池行业因格局较好全球占比超50%而利润空间更大[5][6] 政策红利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家居建材等领域 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时间利用[7]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和餐饮等消费补贴 消费贷贴息政策在大件消费上能带来优惠[7] - 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提升数智素养以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红利[8]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22:33
消费贷贴息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观点 - 消费贷贴息政策被视为"史诗级机遇",有望激活消费市场并带动大消费板块复苏 [1][4]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同步撬动供给与需求两端,具有精准性和普惠性 [6] - 中长期需与收入预期提升政策协同,才能实现从"脉冲式反弹"到"持续性复苏"的转变 [11][12] 消费市场现状 - 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高点至2024年低点累计下跌近60%,2024年内仍下跌2.11%,显著跑输大盘 [2][11] - 消费板块估值从历史峰值65倍回落至不足20倍,市场情绪过度悲观 [11] 政策影响机制 - 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提高消费能力并引导结构升级 [6] - 通过"双贴息"形成组合拳:大宗消费(汽车/家电)短期拉动明显,服务消费(文旅/教培)具备长期潜力 [6][9] - 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可提升供给能力,居民端增强消费意愿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6] 重点受益领域 - 服务型消费(旅游/教培)对信贷敏感度高,边际改善潜力最强 [8][9] - 大宗消费升级(汽车/家居/电子)因购置门槛降低,短期拉动效应显著 [9] - 必需消费(医疗/养老)通过支付能力增强间接刺激需求 [9] 产业链延伸机会 - 银行板块直接受益于零售信贷需求提升,国有行和股份行资产质量压力缓解 [14] - 支付结算和本地生活平台等科技服务商将随消费活跃度回升迎来量价齐升 [15] 政策实施挑战 - 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需配合个税减免、现金补贴等提升可支配收入的政策 [12] - 征信受损或负债饱和群体难以直接受益,需强化社会保障打破"低欲望消费"循环 [12]
青海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94.9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0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8月4日累计受理补贴申请617930笔 审核通过513083笔 已兑付补贴资金6 87亿元 撬动消费94 99亿元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建立"日快报 周通气 月研判 季会商"机制 累计编发每日快报332份 周通报22份 召开月例会4次 季度协调会2次 [1] 政策优化与品类调整 - 汽车置换更新实施跨年度衔接补贴政策 [1] - 家电补贴品类细化至20大类56个具体品种 家居补贴品类从35类扩围至42类 [1] - 迭代升级全省统一服务平台 实现用户流 订单流 发票流 资金流"四流合一"及商家管理 申请受理 审核 发放 统计"五位一体" [1] 促消费活动体系 - 将政策深度嵌入数码消费季 绿色智能焕新消费季 家电消费季 健康消费季等活动 [2] - 构建"政府补贴 企业让利 金融助力 百姓受益"的消费体系 [2] - 开展"六进"活动224场次 覆盖社区 机关 高校 院所 园区 军营 [2] 农牧区政策覆盖 - 实施"春风焕新"便民惠民行动 覆盖全省近50%乡镇和33%行政村 [2] - 通过"送政策上门"实现精准触达 让农牧区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2]
“苏超”效应显现 江苏快餐营业额增势较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7:30
江苏省消费品市场表现 - 上半年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 39万亿元 同比增长5 0 [1]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 14万亿元 同比增长4 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20 6亿元 增长6 8 [1] "苏超"效应与餐饮业增长 - "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 区)限上住宿业 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 2个 1 6个百分点 [1] - 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 快餐服务营业额分别增长21 2 6 2 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 9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全省新增纳统餐饮企业1073家 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4 0个百分点 [1] 绿色智能型商品与以旧换新政策 - "以旧换新"政策类相关商品(汽车类 家电类 3C数码类 家居类)实现限上零售额3847 0亿元 同比增长9 4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 4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2 0 [2] 实体店铺与网上零售 - 上半年限上零售业实体店铺实现零售额6958 5亿元 同比增长7 7 [2] - 全省网上零售额增长7 9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 1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1 9 较一季度提升0 5个百分点 [2]
“苏超”效应显现江苏快餐营业额增势较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50
江苏省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 - 江苏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4万亿元(+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20.6亿元(+6.8%)[1] - "苏超"效应带动消费,比赛地18个县(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较4月份分别加快1.2和1.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21.2%)、快餐服务(+6.2%)合计拉动增长1.9个百分点[1] - 全省新增纳统餐饮企业1073家,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4.0个百分点[1] 政策驱动与消费结构变化 - "以旧换新"政策类商品(汽车、家电、3C数码、家居)限上零售额3847.0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2.0%[2] - 实体店铺零售额6958.5亿元(+7.7%),网上零售额增长7.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21.9%(较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2] 政府举措与未来方向 - 江苏省通过"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建设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显效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1] - 下阶段将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及培育消费新增长点[2]
西南地区最大的家居卖场董事长被留置,三部客服电话两部“呼叫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7-26 19:26
公司动态 - 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兵被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员会留置[1] - 公司公告显示刘兵暂时无法履行董事长职责 由副董事长刘云华代行职责[7] - 实际控制人刘氏三姐弟(刘兵、刘云华、刘义)合计持有公司80.11%股份 控制权暂未变化[7] 行业事件 - 2025年以来家居建材行业已发生三起高管被留置事件: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刚解除留置 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仍处于留置状态并已辞职[3] 公司经营 - 富森美成立于2000年 是西南地区最大家居卖场之一 截至2024年末自营卖场规模超125万平方米 入驻商户3500余户[5] - 公司市值92.14亿元 市净率1.69 市盈率14.16 当日股价下跌4.87%至12.31元 成交额1.96亿元[6] 投资者沟通 - 记者拨打公司三部客服电话 两部呼叫失败 接通方表示对董事长被留置事项不清楚 门店正常营业[5]
690亿!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广东正升级粤焕新系统
南方都市报· 2025-07-26 13:33
资金拨付情况 - 财政部今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已累计下达2310亿元 剩余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1][2] - 资金拨付采取分批下达策略 1月和4月分两批预拨1620亿元 第三批690亿元近期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10月下达 [2][7] - 分批次拨付模式体现"时序性"和"均衡性"原则 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使用计划 [2][7] 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突破1.6万亿元 [3]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家电和音像器材增长30.7%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25.4% 通信器材增长24.1% 家具商品增长22.9% [3]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有效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的同比增长 [3] 地方执行情况 - 广东"粤焕新"小程序显示部分品类补贴暂停 家电、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品类在多地暂停发券 [4] - 广东省商务厅回应称暂停派券是由于系统升级和阶段性盘点 补贴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佛山提示下阶段补贴从8月1日开始 [4] - 江苏等地6月曾被曝暂停发放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4] 监管措施 - 财政部配合国家发改委建立定期调度机制 密切跟踪政策实施进展 [2] - 将加大抽查检查力度 防范资金被挤占挪用和骗补套补行为 [2] - 发改委要求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严防"先涨后补"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2]
上半年上海消费回暖,下半年还有哪些“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7-25 21:57
上海消费市场复苏 - 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 同比增长1.7% 扭转一季度同比下降1.1%的态势 [1] - 商品零售额7268.99亿元 同比增长2.4% 较去年全年降幅(-2.9%)显著改善 [1] - 餐费收入991.42亿元 同比下降2.6% 但较去年全年5.3%的降幅收窄 [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补贴政策直接带动社会消费额超540亿元 [1] - 红星美凯龙上海8家商场总销售额同比增长74% 政策带动的销售额超13亿元 订单量158万笔 [1] - 方太、西门子、老板等品牌增长显著 企业积极对接政策 [1] 消费券刺激措施 - 上海两轮服务消费券累计发放5亿元 下半年将再发5亿元 含3.5亿元餐饮消费券 [2] - 海底捞上海60多家门店参与活动 消费券与会员权益叠加 通过产品场景创新承接流量 [5] 文旅消费亮点 - 上海乐高乐园配套商业街"爱琴海·缤纷里"开业 含117家品牌商户(4家全国首店+6家全市首店) 开业半月客流突破150万人次 [6] - 上半年上海入境游客超410万人次 同比增长37.6% 豫园海外游客占比提升 总客流达2000万人次 [6] 企业下半年策略 - 红星美凯龙计划深化政策衔接 升级线上流量矩阵 联合品牌下沉社区 [1] - 海底捞将聚焦二次元、夜宵、演唱会等热点消费场景 [5] - 爱琴海·缤纷里拟举办音乐节、运动赛事 强化会员权益提升复购率 [6] - 豫园商城计划通过文化IP活动吸引年轻客群及海外游客 [6]
从“双轮驱动”看江苏经济势能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36
经济表现 - 江苏上半年社零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5%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增长5.2%呈现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格局[1] - 汽车家电3C数码家居四类商品合计零售额3857.2亿元同比增长9.5%成为内需增长主要动力[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9万亿元增长9.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5100亿元增长21.8%[7] 消费驱动 - "苏超"赛事带动主场城市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增长48%客流量增长43%形成文旅体商融合效应[2] - 徐州博物馆特展参观人数增长380%宿迁"穿越楚汉"演出收入增长217%赛事相关话题播放量破110亿次[3] - 预计"苏超"全赛季将创超3亿元效益通过政策协同产业联动形成长效闭环[3] 外资项目 - 上半年到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2个新增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3个累计17个居全国第一[4] - 施尔丰在淮安建设亚洲最大菌种繁育中心获KKR集团5700万美元投资用于亚太研发中心建设[4] - 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新工厂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将生产半导体封装基板材料等高端产品[5] 重大项目 - 274个计划新开工省重大项目已开工226个开工率82.5%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07亿元完成率55.3%[5] - 外资利润再投资政策助力74家企业对接境外主权基金强化项目落地保障[4] 外贸转型 - 外贸优品振兴计划推动220家企业对接国内采购商当场签约920万元订单88家企业接入电商平台[7] - 江苏华腾通过开拓巴西市场获500余万元订单金之泰纺织非美业务增长20%瑞铁轨道对非洲出口激增412.4%[6][7] - 无锡"中吉乌"铁公联运降低光伏组件运输成本10%盐城"空空中转"使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降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