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系统
搜索文档
“用技术和品质赢得世界认可”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年世界客车博览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全球约55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公共交通电动化与数字化最新进展 [1] - 中国以80余家展商数量位列第二,集中展出新能源整车及纯电动零部件解决方案 [1] 中国车企参展表现 - 宇通客车展出4款纯电动车型及“车电同寿”等前沿技术,覆盖城市干线、城际出行、高端旅游等多场景 [1] - 宇通客车在“世界客车大奖”评比中斩获“年度最佳客车大奖”、“年度最佳巴士大奖”及安全、环保等领域奖项 [1] - 比亚迪首发3款纯电动车型,包括两款12米长电动大巴与一款18米长电动铰接车,均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刀片电池 [1] -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生产规模和服务支持不断扩大 [1] - 金龙客车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重点展示电驱系统优化、整车轻量化设计和人机交互升级技术 [2] - 金龙客车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使整车强度较金属材料提高10%、重量减轻30%,有效降低能耗并提升安全性 [2] 零部件与技术突破 - 中国企业精益达凭借“智能座舱系统”荣获博览会数字大奖“舒适性竞赛单元”最高奖项 [2] - 精益达智能座舱系统融合多个控制模块,语音交互准确率超过95%,大幅降低装配与驾驶控制复杂度 [2] - 广州融盛科技的电子后视镜产品凭借精准算法与高稳定性,已进入多家欧洲整车厂供应链 [2] 国际评价与市场反馈 - 塞尔维亚客商表示中国品牌客车节能舒适,安全辅助系统对驾驶员友好 [2] - 科特迪瓦客商在展会现场订购4台中国品牌电动客车,认可中国品牌客车的技术和品质 [2] - 世界客车博览会欧洲总监评价中国客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技术、智能驾驶系统和整车设计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创新发展迅速 [2] - “世界客车大奖”评审团主席认为中国车企持续创新,获得多项荣誉实至名归,其成功正鞭策欧洲客车制造商加大创新力度 [2]
西菱动力:EV压缩机、EPS电机等产品可以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30
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 - EV压缩机 EPS电机 刹车电机和空气弹簧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2] - 相关产品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尚未实现量产 [2]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信息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进行披露 [2][3]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定价不够“惊喜”,大摩预判:理想i6或成为“慢热”车型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9:36
定价策略 - 理想汽车i6车型起售价为24.98万元,与L6 Pro持平,仅比L6 Max低3万元,定价策略相对保守,未能带来价格惊喜 [1] - 在同价位区间,i6面临激烈竞争,其定价处于中等水平,竞品包括小米YU7(25.4-33万元)、特斯拉Model Y(26.4-31.4万元)、问界M7(25-38万元)等 [3][4]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预期 - i6车型搭载3000毫米轴距,CLTC续航里程达720公里,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标配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的AD Max智驾系统、激光雷达和5C充电功能 [5] - 公司创始人称i6将成为大型五座SUV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其核心优势包括VLA智能驾驶系统、性能表现、内部空间、外观设计及全场景适应性 [5] - 预计i系列(i6+i8)在2025年销量贡献将超过50,000台,其中四季度i8月销量将超过6,000台,i6月销量将超过8,000台 [5] 机构观点与品牌影响 - 尽管定价保守,但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和理想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仍可能推动销量增长 [1][4] - MEGA和i8车型近期销量的稳步攀升证明了公司产品力的坚实基础 [1][5] - 维持对理想汽车的“增持”评级,目标价139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9%的上涨空间 [1]
印奇回应千里智驾整合进展:有信心在未来2-3个月,形成非常好的团队和战斗力
新浪科技· 2025-09-28 23:08
公司整合进展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透露,吉利研究院、极氪智驾团队和迈驰智行三大团队已合并进入合资公司重庆千里智驾 [1] - 公司表示目前仅整合了很小一部分,团队融合需要时间,但预计在2-3个月内形成良好团队和战斗力 [1] 智能驾驶系统能力要求 - 公司认为智驾系统需要具备两类核心组织基因:强大的AI原生能力和模型能力,以支撑模型、数据迭代和应用研发 [1] - 公司强调同时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工程化团队,认为三大团队的合并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配合 [1]
晚点独家|特斯拉裁员后续:多项制造创新暂停,4680 电池目标缩水
晚点LatePost· 2024-05-10 22:15
公司战略调整 - 特斯拉暂停对更大的一体压铸车身研发,并搁置墨西哥下一代超级工厂的建设[12] - 公司延后原本的2.5万美元平价车计划,转而推出在Model Y基础上减配改进的两厢版小车[12] - 马斯克暂时搁置重塑制造方式的野心,转而更关注与制造不直接相关的智能驾驶系统[13] 4680电池项目现状 - 特斯拉为4680电池部门任命新负责人博纳·埃格尔斯顿,并暂停该部门裁员,但要求年底前实现自产4680电池成本低于向松下、LG新能源等供应商采购的同类电池[3] - 新目标相较2020年发布时希望电池成本降低一半的愿景已大幅缩水[4][8] - 截至今年3月,4680电池年产能仅够装配6万辆Cybertruck,且成本远高于预期,无法量产干法正极[8] - 即使年底达成降本目标,4680电池成本可能仍在0.8-1元人民币/Wh,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约0.4元人民币/Wh)的两倍,且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弱于主流电池[10] 组织架构与人事变动 - 过去一个月裁员已导致超过1.4万人离职,预计6月底前美国地区将再裁员约6000人[3][7] - 公司裁撤美国车型设计团队超过50%人员,工程、工厂软件等部门也在持续裁员[6][11] - 核心管理层剧烈变动,去年底至今,除马斯克外三位核心管理者仅剩朱晓彤一人,CFO扎克·柯克霍恩和三电副总裁巴格里诺均已离职[16] - 朱晓彤职责范围缩小,重新担任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其直系下属从25名减少至10名且均在亚洲,欧美销售业务由马斯克亲自接管[16]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一季度营收下滑,汽车销售毛利率跌至2017年以来最低点,销量同比下滑8.5%,为15个季度以来首次下滑[8] - 公司困境与欧美电动车增速放缓、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有关,但核心原因是产品断代,仍依赖8年前发布的Model 3和6年前发布的Model Y[8][16] 新战略方向:自动驾驶 - 马斯克对FSD V12系统信心大增,称其99%为“端到端”系统,驾驶行为更接近人类[14] - 公司计划于今年8月8日发布无人出租车,并计划在自动驾驶业务上投入100亿美元[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