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
搜索文档
国投瑞银北证50成份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1-06 03:26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国投瑞银北证50成份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投瑞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 [17] - 基金类型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17] - 基金管理人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 基金份额类别与代码 - 基金根据费用收取方式不同分为A类和C类份额,A类份额收取认购/申购费用,C类份额不收取认购/申购费用但从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 [2] - A类基金份额的认购代码为025455,C类基金份额的认购代码为025456 [3][18] 募集安排与规模 - 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5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 [3][21] - 募集期为2025年11月10日至2025年11月14日,基金管理人可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发售时间 [4][25][26] - 若募集期内任何一天的有效认购总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则该日为募集结束日并启动末日比例确认 [3][22] 发起式基金特点 - 本基金为发起式基金,发起资金提供方认购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少于3年 [3][4][22] - 基金合同生效满三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 [14] 投资策略与范围 - 基金为指数型基金,标的指数为北证50成份指数 [11][14] - 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90%,其中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或备选成份股的资产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8] - 投资范围包括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主板、创业板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等 [10][11] 标的指数编制方法 - 北证50指数样本空间由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未来调整为超过12个月)且非风险警示类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证券组成 [12] - 选样方法为先剔除过去六个月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后20%的证券,再选取剩余证券中过去六个月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3] 认购规定 - 投资人首次认购单笔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元,追加认购单笔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元 [5][33] - 认购采用全额缴款、金额认购的方式,认购申请确认后不允许撤销 [4][32] - 有效认购款项在募集期间产生的利息将折算为基金份额归持有人所有 [5][32] 销售渠道 - 直销机构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直销中心 [28][50] - 其他销售机构包括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天天基金、蚂蚁基金、同花顺基金等 [28][50][51]
39只“翻倍基”,最新业绩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12:23
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强,主流指数总体上演上涨行情,科创创业50指数年内涨幅达63.04%,表现最佳 [1] - 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中证2000等指数表现强势,涨幅均超30%,仅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出现下跌 [1]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有色金属、通信、电子行业领涨,年内涨幅均超50%,电力设备等板块涨幅超20%,而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逆势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29.24% [2][3][4]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5.44%和36.09%,净值上涨势头强劲 [4] - 98.41%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一大批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5] - 共有8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50%,其中39只成为“翻倍基”,涨幅超过100% [6]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94.49%,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接近234% [6] - 仍有81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负值,其中20只亏损超5%,7只亏损幅度在10%以上,表现最差的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37% [7] 指数型基金业绩 - 前三季度指数型基金诞生5只“翻倍基”,悉数出自创新药主题 [8][10]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18.52%,推动相关指数基金大涨 [10] - 多只跟踪创新药的ETF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90% [10] - 通信设备、人工智能、沪港深黄金产业等相关ETF基金也有不俗表现,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超过80% [10] 相关ETF产品动态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为87.4亿份,增加了7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219.4万元 [12] - 游戏ETF最新份额为65.6亿份,增加了2.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795.9万元 [12]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为10.88%,最新份额为17.2亿份,增加了1.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8233.4万元 [12]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为2.07%,最新份额为4.0亿份,增加了7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万元 [13]
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39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已获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5]1444号文注册 [1] - 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开放式、股票型指数基金,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 [1][10] - 基金代码分为A类025186和C类025187,A类收取认购费,C类从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 [10][17] - 基金份额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1000万份 [13][19] 募集安排 - 募集期为2025年8月13日单日,可通过直销柜台、电子平台及指定销售机构认购 [1][20] - 认购资金利息将折算为基金份额归持有人所有,利息转份额以登记机构记录为准 [2][41] - 单个投资者累计认购份额占比超50%时,公司可采取比例确认等方式限制 [29] 投资策略与范围 - 股票资产占比不低于80%,其中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占非现金资产比例不低于80% [15] - 投资范围包括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衍生工具(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资产支持证券及存托凭证 [14][15] - 可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投资科创板需承担相关机制特有风险 [15][8] 运作与存续条款 - 基金存续期为不定期,若满3年时规模低于2亿元则合同自动终止 [12][44] - 满3年后若连续60个工作日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净值低于5000万元,需提出解决方案 [44] 销售渠道 - 直销机构包括中银基金上海柜台及电子平台(官网、APP、微信) [47][37] - 代销机构涵盖宁波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28家机构 [48][49][50] 费用结构 - A类份额认购费示例:投资10,000元认购,按0.8%费率计算净认购金额为9,920.63元,获9,925.63份 [24][25] - C类份额无认购费,10,000元认购全额折算份额,利息5元合计获10,005.00份 [26][27]
本周17只新基金陆续发行,上周募集规模创年内单周新高
快讯· 2025-06-23 17:02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6月23日至6月27日)全市场共有17只新基金(仅统计主代码)面市 [1] 指数型基金发行主力 - 指数型基金产品是本周新基金发行的主力 [1] - 仅6月23日单日就有多只指数型基金产品同台竞技 [1] - 具体产品包括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联接A、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联接A、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联接A、兴银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等 [1]
每周基金发行前瞻:新发17只产品 指数型产品数据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47
新发基金概况 - 6月16日至6月20日公募基金市场将有17只新基金面市 涉及15家基金公司 平均募集期约21天 [1] - 新发基金中指数型产品数量居前 包括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等 [1] 基金类型分布 - 股票型基金数量居首 达12只 债券型基金为3只 [2] - 股票型基金以指数型为主 包括10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2只增强指数型产品 [2] - 主动权益产品仅1只 为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 偏股混合型 主投港股通医疗产业标的 [4] - FOF基金发行1只 为平安盈轩90天持有 债券型FOF [4] 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 天弘基金发行产品较多 易方达将发行2只产品 包括易方达国证价值100ETF 易方达中证A50增强策略ETF [5] - 10只产品公布募集份额上限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等上限达80亿份 [5] 产品代码及特征 - 部分产品代码包括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159268 OF)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159269 OF) 兴业兴和盛A(024306 OF)等 [7] - 易方达中证A50增强策略ETF 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200指数认购天数较长 达92天 [8] - 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年管理费较高 达1 2% [8]
权益类基金发行节奏加快 本周将新发14只指数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5-20 00:18
权益类基金发行概况 - 权益类基金发行节奏快,平均认购周期为12.56天 [1] - 本周新发基金至少23只,其中权益类产品16只,占比约七成 [1] - 权益类产品包含股票型、混合型和FOF产品各14只、1只、1只,债券型基金发行7只 [1] 股票型基金产品特点 - 本周发行的14只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或指数增强基金 [1] - 产品矩阵涵盖核心宽基标的、细分赛道品种及SmartBeta策略工具 [1] - 大成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募集时间最短,仅为5天 [2] 市场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与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撑公募机构把握权益资产配置窗口期 [1] - 居民风险偏好修复带动权益资产配置需求回升 [2] - 市场对低成本、高透明度的被动投资工具需求旺盛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2] - 实施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2] - 年内权益类基金成立数量同比增加30.19%,达345只 [2] 市场信心与投资理念 - 权益类基金发行结构性特征反映市场信心修复 [3] - 被动投资理念在居民资产配置中渗透 [3] - 政策引导、需求升级与产品创新形成共振,构建权益基金良性生态 [3]
指数产品自购“精准加码”!新发基金成主战场
券商中国· 2025-04-08 17:48
公募自购资金流向变化 - 一季度公募自购资金出现结构性变化,整体自购金额回落至11.38亿元(去年同期24.44亿元),但股票型基金自购金额逆势增长,从4.6亿元增至5.3亿元 [2][3] - 股票型新发产品成为自购重点,尤其科技主题和指数增强类基金更受青睐,例如中欧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自购占比11%,永赢中证500指数增强自购占比21% [2][5][6] - 头部基金公司如中欧基金(6000万元)、永赢/富国/鹏华基金(各约4000万元)通过自购新发产品释放市场信心,并助力产品平稳起步 [4] 自购行为的战略意义 - 自购行为被视作基金公司对产品前景的"投票",尤其在市场波动期可稳定投资者情绪,例如2022年市场波动后头部机构曾集中大额自购 [8] - 自购资金具有"破冰"作用,帮助新发基金达到备案规模要求,同时增强渠道信心和持有人结构稳定性(锁定期较长) [10] - 自购趋势回落反映行业行为更趋理性,从固收类转向权益类产品,体现对长期策略的认可 [9][10] 行业动态与公司案例 - 指数类产品是自购主要方向,涵盖宽基指数、行业主题(如人工智能)及增强策略产品 [4][5][6] - 偏债混合型FOF等非权益类产品也获支持,如万家启源稳健三个月持有自购占比8% [7] - 自购行为需结合产品投研实力评估,单一信号参考意义有限,不能直接保障收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