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

搜索文档
研究机构:上海上半年豪宅市场成交劲增
第一财经· 2025-07-09 22:23
上海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 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 同比增加17% [1] - 一手住房市场总体平稳 1-6月累计成交326万平方米 同比基本持平 [1] - 二手住房市场交易活跃 1-6月累计成交985万平方米(11 6万套) 同比增加24% [1] - 截至前5个月上海新房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2 7% 二手房价格指数自2024年"沪七条"实施以来环比累计上涨1 3% [1] 豪宅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新房成交1096套 金额553亿元 远超2023年同期194亿元 增幅达184% [2] - 上海连续2年豪宅交易规模超500亿元 反映改善型需求释放和高端购买力强劲 [2] - 豪宅市场向好原因包括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和高品质地段吸引力 [2] - 豪宅数据对全国城市房地产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布局 [3]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3% [2] - 同期土地出让金达670亿元 同比增长51% 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2] - 土地市场数据反映投资信心充足 是预判后期趋势的重要指标 [3] - 土地交易与豪宅市场均聚焦"优质"属性 企业看好上海土地投资价值 [3]
研究机构:上海上半年豪宅市场成交劲增
第一财经· 2025-07-09 12:21
上海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1-6月上海市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增加17% [1] - 一手住房累计成交326万平方米,同比基本持平 [1] - 二手住房累计成交985万平方米(11.6万套),同比增加24% [1] - 新房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2.7%,二手住房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1.3% [1] 豪宅市场表现 - 上半年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新房项目交易1096套,成交金额达553亿元,同比增幅184% [1][2] - 上海已连续2年豪宅交易规模超过500亿元,反映改善型需求释放和高端购买力强劲 [2] - 豪宅市场向好原因包括资金投放渠道有限、保值增值预期以及高品质地段需求 [2] 土地市场表现 - 上半年上海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 [2] - 土地出让金670亿元,同比增长51%,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2][3] - 高质量地块供应增加,支持高品质住房建设 [2] - 土地市场数据向好反映投资信心足,企业看好上海土地投资 [3] 行业启示 - 上海豪宅市场数据对全国其他城市房地产发展有启发意义,可根据城市定位布局高品质住宅 [3] - 土地交易走势与豪宅市场相似,均聚焦"优质"资产 [3]
一半人已亏损,大剧变下的三个房地产新常识
36氪· 2025-07-09 11:36
房地产市场规模变化 - 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18.2万亿元,占GDP比重15.91% [1] - 2024年商品房销售额降至9.68万亿元,占GDP比重7.17%,机构预测将进一步降至8万亿元区间 [2] - 深圳2024年上半年二手住宅成交29231套,同比增36.6%,但个体感受与宏观数据背离 [4] 市场分化现象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至2021年水平,二线跌至2018年水平,三四线跌至2016-2017年水平 [6] - 47%购房者出现账面亏损,业主认为实际亏损程度比数据更严重 [5][7] - 土拍市场火爆与房价下跌并存:北京2025年上半年住宅用地成交额1005.6亿元同比增37.3%,楼面价涨38.8%至4.29万元/㎡ [23] - 全国300城2025年上半年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超20%,杭州溢价率高达35.5% [24] 二手房市场特征 - 北京海淀区新地块集中成交导致二手房价格加速下跌,朝阳区实际成交价较挂牌价低30% [27][34] - 杭州二手房挂牌量超18万套,85%调价房源为降价,申花等热门板块亦不例外 [35] - 2023年起新房与二手房价格走势分化加速,2024年后土地出让金变化与新房价格变动脱节 [38][39] 存量市场新常态 - 2023年二手住宅成交金额占比达41%,较2021年提升9个百分点,23城2024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面积占比达58% [12] - 市场供需逆转:2018年户均住房1.1套,2021年后供给过剩,支撑房地产拉动的经济动力消失 [14][16] - 改善需求主导下,"好房子"产品碾压老旧二手房,形成"新房以质换量、二手房以价换量"格局 [42][43] 豪宅市场独立行情 - 北京2025年上半年TOP30豪宅占全市成交额37.2%,7个豪宅项目进入销售额前十 [45] - 上海单价15万+/㎡项目首日去化率超80%,远郊楼盘认筹率普遍低于50% [46][47] - 核心城市豪宅热销源于压箱底地块释放、价格倒挂及财富虹吸,外地买家占上海顶豪成交65% [49][53]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房地产从增量投资驱动转向存量运营阶段,三四线城市面临天量库存压力 [13][18] - 资产估值分化:老破小租金回报率可达3%以上,豪宅仅1%,形成"薅富人羊毛"现象 [55] - 汽车/出行产业链成为地产从业者转行主要通道,行业关联度显著提升 [57]
悉尼稀有滨海豪宅出售,占地4400平!预计售价$1.2亿
搜狐财经· 2025-07-08 00:46
物业概况 - 悉尼Rose Bay区New South Head Rd 754-756号物业占地4400平,包含两座住宅、一座游泳池和一个网球场,预计售价1.2亿澳元[1] - 物业由五个独立地契组成,毗邻海滨,享有海港大桥景观,被视为悉尼港最佳地块之一[3] - 物业包含1983年以103万澳元购入的海滨部分及1986年以62.9万澳元纳入的1029平维多利亚风格住宅[5] 交易背景 - 2023年曾尝试出售3300平地块(剩余部分),指导价8500万澳元但未成交,因地块形状不规则[7] - 当前Dan家族决定联合出售完整4400平地块,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7] - 代理方为Biller Property的Paul Biller和Biller Projects的Joshua Punin,已收到至少一个报价[3] 市场对标案例 - 2017年Atlassian联合创始人Scott Farquahar以7100万澳元购入Point Piper豪宅"Elaine",后于2023年以1.3亿澳元转售[8] - Menulog创始人Leon Kamenov曾以7970万澳元合并Vaucluse海滨4100平地块,现物业价值超2亿澳元[8] - 开发商联盟将"Elaine"7000平地块拆分为四个顶级住宅地块出售[8] 历史所有权 - 海滨部分由神经外科教授Noel Dan的妻子Adrienne Dan于1983年购入[5] - 1029平临街住宅现为Professor Dan女儿Sally Maree Dan-Cuthbert名下资产[5] - 物业曾为广告商John Singleton所有[5]
6月股价飙涨,香港楼市回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7-05 17:05
港股地产股表现 - 2025年6月港股地产股(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九龙仓集团)集体走高,涨幅显著跑赢大盘,优质龙头房企成为低估值、高股息代表[1] - 6月香港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同比上升54.4%,所有种类楼宇买卖合约共7271份,月环比增长12.9%,合约总值664亿港元,同比上升61.6%[2][12] - 港股地产开发商上半年平均上涨13.2%,跑输恒生指数(20%),但与五年前峰值相比香港房地产价格下跌三成[21] 内地房企与香港房企对比 - 内地房企1-6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11.8%,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销售额同比下降3.8%,行业出清尚未完成[5] - 香港房企基本面更乐观,6月现楼按揭登记量达6772宗,环比增长33.9%,创22个月新高;楼花按揭登记量564宗,环比增46.9%[13] - 香港头部地产商如恒隆地产、嘉里建设拥有稳固资产负债表,高股息收益率(平均6%),估值相对资产净值折价达60%[17][20] 香港楼市政策与需求变化 - 香港2024年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撤辣"),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按揭成数上限提高至70%[28][30] - 2024年香港批准近14万宗人才入境计划签证,内地买家占比高(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超90%),支撑住宅销售[32] - 香港租金收益率达3.5%-4%,高于内地一线城市(1-2%),实际按揭利率降至2%,HIBOR长期有望下行[33][34][37] 香港楼市前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香港房地产价格将在2025年下半年增长,可能开启持续4-5年的上升周期,房价有效支撑有望于2026年四季度出现[23][38] - 香港土地供应趋紧,住宅市场经历七年下跌,政策转向促进交易,内地购买力和低利率环境成为需求端催化剂[25][29][39] - 九龙仓置业旗下海景豪宅项目上半年销售去化率80%,内地买家4月25日购买约1200个住宅单位,占当日总成交量22%[32]
王家卫2380万豪宅难售,降价400万,另有6000万豪宅待售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2
香港楼市现状 - 香港楼市前景难以捉摸 房产持有者纷纷出售物业以减轻财务压力 [1] - 潜在买家普遍观望 担心房价尚未见底 导致房源无人问津 卖家不断降价 [1] - 超过千尺的房子通常被视为豪宅 尤其具备海景视野的房产更受关注 [1] 王家卫房产出售情况 - 王家卫名下大潭浪琴园豪宅实用面积1077平方尺 原价2380万元 但市场反应冷淡 [1] - 该房产降价400万元至1980万元 降幅达16.8% 但仍未售出 [4] - 按1980万元计算 房价已回到1997年水平 当时同类房源成交价为1950万元 [4] - 该房产为小区内最小单位 不适合自住 更适合出租 此前长期有稳定租客 [6] - 王家卫名下浅水湾南湾大厦房产面积2143平方尺 原价6500万元 后降价至6000万元 仍未售出 [10] 房产管理背景 - 王家卫与妻子共同持有房产总市值超过2亿元 管理主要由陈以靳负责 [9] - 陈以靳自1993年起涉足房地产领域 从王家卫房产买卖中至少获利5000万元 [9] - 陈以靳曾为TVB节目监制 与王家卫相识后引导其进入导演行业 [12] 出售动机分析 - 王家卫在2024年突然出售豪宅 可能出于商业考虑而非资金压力 [9] - 香港楼市低迷背景下 降价出售可能是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12]
杭州半年卖地金额比肩一线城市 取消新房限价后豪宅轻松日光
快讯· 2025-07-02 19:33
杭州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杭州土拍出让金达千亿级别 已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水平 领跑全国土地市场 [1] - 土拍市场高溢价率现象显著 "地王"项目持续涌现 [1] 杭州楼市政策调整 - 杭州全面取消新房限价政策 结束通过价格限制制造"一二手倒挂"的市场调控模式 [1] - 新政转向引导新房价格提升 鼓励开发商投资建设高质量住宅产品 [1] 新房市场表现 - 首批不限价新房入市两个月 多个改善型楼盘销售表现亮眼 [1] - 中高端项目单价跳涨20% 实现"三开三罄" 一个半月完成清盘 [1] - 千万级豪宅价格较限价时期上涨40% 中签率低至13% 开盘即售罄 [1] 市场结构变化 - 近半年杭州土地出让以核心优质地块为主 推动市场向中高端改善型产品转型 [1] - 开发商通过打造"好房子"提升产品溢价 改善型住宅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1] - 尽管价格上涨 改善型住宅仍受到购房者普遍欢迎 [1] 行业影响 - 杭州土地市场热度已传导至新房市场 正在改写二线城市房价天花板 [1] - 政策调整推动杭州新房价格体系重塑 市场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1]
百强房企半年拿地超5000亿元,钱从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1:17
房企拿地投资回暖 - 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但基于过去一年低基数统计 [1] - 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缩量,但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明显增长 [1] - 行业仍处调整期,房企心态谨慎与寻求机遇并存,投资开发模式经历冲击与重塑 [1] 央国企主导拿地市场 - TOP10拿地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含混合所有制),滨江集团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民企 [2] - 央国企特征:在热点城市大手笔投资(如保利发展899亿元登顶)、单宗地块金额高(如中建东孚81.95亿元仅拿上海一宗地) [2] - 民企如滨江、大华集团等聚焦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与央国企全国化布局形成对比 [2] 土地市场结构性分化 - 全国1~5月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1%,但100个核心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金额5223亿元,同比增长22.0% [3] - 核心城市如南京、杭州出现区域分化:杭州核心地块溢价超30%,非核心区底价成交 [6]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888亿元次之 [5] 房企投资逻辑变化 - 房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推动成交楼板价上涨,如北京通州75亿元地块由中建玖合竞得 [4][5] - "好房子"标准(四代宅概念)提升产品性价比,得房率改善刺激需求释放 [3] - 豪宅产品热销带动部分房企销售增长(如中国金茂销售额增20%,厦门国贸增超30%) [8] 资金来源与销售表现 - 房企拿地资金主要依赖销售回款,金融工具运用受限 [7] - TOP100房企2025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但越秀、建发等央国企逆势增长10%左右 [8]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分列前三(899亿、831亿、749亿) [8]
内地富豪抄底香港亿元豪宅?机构称:七成买家是内地客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21:38
香港亿元豪宅市场概况 - 2024年前5月香港成交52套总价超亿港元豪宅,较2020年、2022年、2023年有所增长 [1][2] - 成交集中在山顶、深水湾等传统豪宅地段,约70%买家为内地客 [1][4] - 2020年至2024年5月香港累计成交754宗逾亿元豪宅,2020年低谷期仅98宗,2021年回升至200宗,2024年撤辣后增至150宗 [2] 典型成交案例 - 山顶Mount Nicholson顶层Penthouse B以6.09亿港元售出,买家为内地某公司前主要股东 [2] - 山顶白加道31号B洋房以2.88亿港元成交,买家曾于2013年以7.4亿港元在同地段购房 [2] - 内地买家主要来自房地产、互联网、电商、服饰、金融等行业的企业主或高管 [2] 市场驱动因素 - 当前香港豪宅价格较高峰期下跌近30%,吸引资金入市"寻宝" [4] - 香港拆息回落变相减息,叠加银行存款回报下降,推动资金转向楼市避险 [4] - 外国资金回流香港物业市场,本地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释放优质物业 [4] 买家偏好分析 - 内地新贵偏好带装潢样板房、新晋豪宅和大平层单位 [4] - 二手豪宅中地段优质、老牌家族持有或银主盘物业更受追捧 [4] - 当前亿元豪宅市场维持5%-10%升幅,货尾盘价格适度调整,二手楼价调整约10% [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香港楼市自2021年9月历史高位至2024年4月累计调整28%,现趋于平稳 [5] - 预期未来息口稳定回落,人才计划带来新增住房需求,有望稳住楼市 [6]
中国出生神秘80后豪掷1.41亿澳元,买下澳洲最贵天际顶层豪宅!
搜狐财经· 2025-06-29 07:18
交易概览 - 悉尼Barangaroo地标项目One Sydney Harbour三层合并顶层豪宅以1.4155亿澳元成交,创澳洲单一公寓最高成交价纪录 [1][10] - 买家为Yan Zhang,通过壳公司Yry Family Pty Ltd完成交易,公司注册地址与豪宅地址一致 [3] 买家背景 - Yan Zhang出生于1987年12月,签约时31岁,交割时37岁 [5] - 名下另一物业为悉尼Century Tower副顶层公寓,2004年以133万澳元购入,当时年仅17岁 [5][7] 物业详情 - 豪宅由意大利建筑师Renzo Piano设计,总面积1600平方米,含9间卧室、屋顶无边泳池、SPA、健身房及8米挑高主卧 [9][10] - 买家计划自住顶层两层,底层供访客使用,并投入数百万澳元进行高端定制装修 [10] 市场对比 - 成交价超越科技富豪Scott Farquhar的1.3亿澳元Point Piper两座豪宅总价 [10] - 可能高于维州药业大亨Dennis Bastas的墨尔本庄园Coonac(传闻1.15亿-1.5亿澳元) [10] - 远超Consolidated Press首席执行官Lawrence Myers夫妇在Barangaroo的8000万澳元顶层豪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