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水贷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省节水资源资产化改革项目集中签约
水利部网站· 2025-09-11 23:02
湖北作为水利大省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通过"节水贷"授信支持激活社会资本,推动节水资源 向资产转化,为破解节水投入不足难题提供了金融方案。 本站讯 近日,湖北省节水资源资产化改革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武汉成功举行。此次签约共获得绿色金 融"节水贷"授信近2亿元,签约项目包括再生水利用工程、农村水厂节水改造等。 签约仪式是湖北节水资源资产化改革试点工作重要一环,实现了湖北水利政银合作、银企合作的新突 破。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云鹏表示,这次签约是深化水利"三资"改革、激活水资源要素市场活力的 重要实践。省水利厅将继续全力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有关投融资体制改革部署要求,推动已签约 项目"节水贷"资金尽快投放到位,争取进一步扩大节水资源资产化改革成果。 近年来,全省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节水投融资渠道单一、价值转化路径不畅等问题仍制约着节水 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水利厅围绕"谁来投资、钱从何来"基本问题,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 售则租、能融则融"原则,在全省范围内探索试点盘活节水资源价值。 ...
湖北省水利厅专题研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9-11 15:27
水利投融资改革进展 - 会议听取水利投融资改革及三资管理改革工作进展汇报 [1] - 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 面临争取政策性资金与资产确权盘活等难点 [1] - 需突破传统思维 加大推进力度攻坚克难 以点带面寻求突破 [1] 三资管理改革方向 - 分类分策做好三资清查 核实可盘活资产数据真实性及完整性 [2] - 结合资产属性与权属分类形成台账 为实现有效融资奠定基础 [2] - 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体系 推动资源变资产转资本化资金 [2] 创新投融资机制 -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积极推进水利REITs [2] - 健全水价及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机制 完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 - 通过创新机制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 [2]
我省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点水成金
四川日报· 2025-09-04 08:13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大元村转让100亩坡改梯土地三年经营权 交易金额29.6万元 成为雅安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1] - 所得资金将用于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增收共富 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8] - 去年成交的7个项目带来国有资产收益超297万元 村集体财产收益613万元 [8] 水权交易发展 - 全国首个省级水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当天达成4宗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 [5] - 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转让200万立方米长江干流取水权 交易金额40万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 全省完成用水权交易1438单 交易水量超1.9亿立方米 总金额4126万元 交易单数、水量和金额均位于长江流域前列 [6] 河湖治理与生态改善 - 全省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重点改善农村河塘库堰面貌与生态 [2] - 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达100%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Ⅱ类及以上 [4] - 西厢村通过河湖管护改善水质 建起24个农文旅项目 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滨水文旅开发与价值转化 - 成都锦江猛追湾一带水环境持续改善 带动30余家商铺转型业态提升品质 周边商铺住宅市值明显提升 [9] - "夜游锦江"项目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实现收入约1980万元 周边商户营收持续增长 [9] - 西厢村发展民宿旅游 依托好山好水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2] 水利投融资创新 - 通过多权同确探索将取水权、工程产权、收费权等整合为特许经营权 累计融资5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7] - 举行4宗"节水贷""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共融资16.98亿元 其中3宗"节水贷"金额16.45亿元 1宗"取水贷"金额5300万元 [11] - "节水贷"支持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等节水类项目 [12] 水资源战略地位 - 四川年径流量占长江水系总径流的三分之一 [3] - 在黄河枯水期提供高达40%水量 丰水期提供26%水量 [3] - 拥有大小河流8596条、湖泊417个、水库8109个、渠道5002条、国际重要湿地3个 被称为"千河之省" [4]
四川4宗“节水贷”“取水贷”共融资16.9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9:11
融资协议签署 - 四川省水利厅组织4宗"节水贷"和"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总融资额达16.98亿元 [1][3] 贷款产品定义 - "节水贷"是为节水产业定制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 为供用水单位、节水服务企业及水利建设投资主体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方案 [3] - "取水贷"是以取水权为质押物的投融资机制 主要应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节水产业升级等领域 [3] 具体融资分配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德阳市分行、巴中市分行完成3宗"节水贷"融资服务 贷款总金额16.45亿元 [3] - 中国工商银行广元分行达成1宗"取水贷"融资服务 贷款金额5300万元 [3] 资金用途 - 16.45亿元"节水贷"主要用于村镇供水提质增效、水厂建设与管网改造 [3] - 5300万元"取水贷"主要用于工业水厂项目建设 [3] 产品支持范围 - "节水贷"支持项目包括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水效提升、非常规水开发利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合同节水及节水设施运行管理、节水产品研发及装备制造等节水类项目 [3] 政策效果 - 四川省"节水贷""取水贷"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3] - 金融产品对壮大节水产业、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
四川4宗“节水贷”“取水贷”共融资16.98亿元丨水润蜀乡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04
融资规模与结构 - 四川省集中签约4宗"节水贷"和"取水贷"协议 总融资额达16.98亿元[3] - 其中3宗"节水贷"贷款总额16.45亿元 主要用于村镇供水提质增效和水厂建设与管网改造[3] - 1宗"取水贷"贷款金额5300万元 主要用于工业水厂项目建设[3] 金融产品特性 - "节水贷"是为节水产业定制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 为供用水单位、节水服务企业及水利建设投资主体提供专项融资服务[3]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物 主要应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和节水产业升级领域[3] - 节水贷支持项目包括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及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节水类项目[4] 行业影响 - 四川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将水资源转化为金融价值 体现"谁节水谁受益"原则[3] - 节水贷和取水贷产品不断丰富 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对壮大节水产业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重要支撑[3] - 金融要素在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4]
从传统基建到科技金融,深圳特区45周年建行再出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8:14
深圳城市发展奇迹 - 深圳在45年间从人口3万、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的小镇崛起为GDP达3.68万亿元、人口近18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1] - 深圳赢得"中国硅谷"、"工业第一城"、"外贸第一城"称号,并在"双区"战略下成为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的产业金融中心[1] 商业银行信贷格局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形成科技与普惠贷款余额两个"2万亿"、绿色与数字经济贷款余额两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规模居全国前列[2] -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紧扣"双区"战略,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实践[2] 建设银行历史使命 - 建设银行自设立之初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基建资金为使命,伴随多个五年计划发展[3] - 深圳建行1962年设立宝安县支行,1982年升格为深圳市分行,遵循"哪里有需要就把支行设在哪里"的路线[6]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持 - 1985年深圳建行成立大鹏支行支持大亚湾核电站,提供2000万元临时周转贷款,助力其成为大陆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6] - 2009年作为牵头行和代理行,为深圳中航城改造项目提供19.5亿元银团贷款[7] - 近年支持妈湾电厂升级改造(总投资26.6亿元)、深惠城际铁路、大鹏城际铁路、盐田港东区码头等重大项目[7][9] - 独家授信近20亿元支持妈湾电厂燃气改造,年节约标准煤20.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33吨、氮氧化物218.67吨[9] 科技产业金融创新 - 半导体等科技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特点,深圳银行业通过公私联动、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提供支持[11] - 2020年4月通过理财条线联动为CZ科技提供2000万元授信,早于其同年11月A轮融资[13] - 2022年增加CZ科技授信至5000万元,联动建信信托领投其A/A+/B轮融资,估值从10亿增至23亿元,累计获5亿元股权融资[13] - 2024年CZ科技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2025年6月建银国际成为其港股IPO联席保荐人,完成"私+公+债+股+荐"联动[13] 科技贷款规模与数字化服务 - 2025年初至7月末深圳建行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超1200亿元[15] -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34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00亿元[15] - 累计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覆盖度高[15] - 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搭建线上融资平台,实现"秒报秒批",已服务超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15] 专项产品与企业案例 - 为量子计算企业LX科技提供200万元"孵化云贷"和300万元"科技e贷"纯信用贷支持,2025年7月建信股权对其战略直投4000万元[16] - 2025年上半年创新"深融贷"、"20+8产业贷"、"南山科易贷"等特色产品,提升小微科技企业贷款可获得性[21] - 制定《金融服务方案(2025年版)》,提出24条举措支持科技发展、内需、外贸、湾区及民生保障五大领域[21] 科技金融组织架构 - 建立"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分行专营机构—1家科创支行—4家科技支行—31家科技特色网点"的专营组织体系[17] - 2024年初建设银行总行授予深圳分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称号,给予信贷审批与产品创新差别化政策[16]
让信贷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金融时报· 2025-08-18 08:50
资金流信息平台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将资金流信息平台列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基础设施并明确加快建设 [1] - 平台建设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2]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创新建设平台形成中国特色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方案 [2] 平台核心功能与数据特点 - 已为6000多万户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档案 基本实现中小微企业全覆盖 [3] - 提供两类信用产品:月度颗粒度明细汇总(11信息段95数据项)和季度颗粒度报告(18信息段184数据项) [4] - 资金流数据与信贷数据同步应用进行多维度信用信息交叉验证 [4] - 平台定位公益性服务 建设运行成本由征信中心承担以最大化社会效益 [3] 平台运行成效与融资支持 - 上线9个月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近7000亿元 [1] - 截至2025年7月底支持科创型和农业生产类企业授信金额近7000亿元 [11] - 广东省金融机构依托平台为1124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03.5亿元 [13] - 全国范围内平台累计支持普惠金融授信超过4200亿元 [14]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运用平台促成企业融资近350亿元 [15] 金融机构创新应用案例 - 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构建"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多维授信模型 [13] - 安徽省开展"增信流水贷工程" 工商银行推"经营快贷" 民生银行开发"民生惠信用贷" [14] - 徽商银行推出"首户e贷"和"碳减排贷款""节水贷"等特色产品 [14][16] - 山东省农信社创新"资金流信用信息+"数字化信贷服务模式实现小额信用贷款"T+1"放款 [15] - 中国银行打造"绿色供应链脱核链贷" 广东省江门市分行创新"粤焕新商户贷" [16] 平台接入与扩展计划 - 目前已接入18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546家地方性金融机构 [19] - 2025年预计新增1300多家金融机构接入 [19] - 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有开设支付结算账户业务的金融机构全覆盖 [19]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息的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10] -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联动协同机制 [18] - 持续优化互联网、微信小程序等便捷查询服务渠道 [9]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平台建立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在四川揭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20:31
水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 -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水权交易平台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揭牌[1] - 构建省级交易中心统筹、区域交易窗口支撑的用水权交易平台服务体系[2] - 在都发中心、德阳市中江县、宜宾市翠屏区设立交易服务窗口[2] 首批水权交易活动 - 首批4宗用水权交易集中签约新增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2] -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2] - 四川首宗大型调水工程区域水权交易水量五年共计7965万立方米[2] - 签署首单黄河流域用水权跨省区交易框架协议[2] - 达成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2] - 达成农业节水向工业转换的取水权交易[2] 金融支持协议 - 4宗取水贷、节水贷协议集中签约[5] - 节水贷融资服务贷款总金额超过16.4亿元[6] - 取水贷融资服务贷款金额5300万元[6] 平台建设意义 - 标志着水权交易迈入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新阶段[6] -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积极作用[6] - 四川省水利厅将高站位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运营服务中心、高质量服务市场需求[7]
北京银行: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金融时报· 2025-08-15 11:38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将绿色金融作为重大战略 建立总行专职部室 分行专职团队 支行特色支行的垂直管理体系[2] - 2025年初制定绿色金融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明确发展愿景和增长路径 加强EVA ROE ESG考核评价[2] - 2023年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及社会责任ESG委员会 提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地位[2] 业务发展与产品创新 - 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2103.50亿元 较年初增长633.65亿元 增速43.11%[3] - 创新推出无废贷 节水贷 绿棕贷 绿e贷等专项产品 为绿色项目提供利率优惠[3]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规模35亿元 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97亿元 保持快速增长势头[3] 碳金融与科技应用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向56个项目发放贷款16亿元 带动年度碳减排量5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 - 自主研发企业碳账户金融管理系统 通过能耗数据收集实现金融产品与低碳融资需求精准匹配[5] - 推出基于量化环境效益的京行碳e贷产品 根据项目碳排放量匹配差异化融资利率和贷款额度[5] ESG体系建设与披露 - 2025年初制定ESG三年行动方案 涵盖绿色金融 低碳运营等20项重点工作[7] - 万得ESG评级提升至A级 首次聘请第三方对ESG报告进行鉴证[8] - 从六大方面实施全面节能降碳战略 包括优化用能结构 加快节能改造等[8]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绿色金融向全要素整合 全周期覆盖 全链条协同方向演进[9] - 计划推出ESG理财 ESG投资 绿色投资 绿色基金等一揽子创新产品[8] - 为企业提供咨询 磋商等综合性增值服务 活跃碳交易市场[6]
镇江市首笔“节水贷”落地
新华日报· 2025-08-14 07:16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江苏银行镇江分行与丹阳中鑫华海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节水贷"协议 成功发放贷款1000万元 贷款利率低于普通贷款利率 [1] - "节水贷"以创新"金融+节水"模式为核心 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节水项目的融资桥梁 破解节水项目融资难题 [1] - 产品支持范围涵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节水产业发展等六大领域 优先支持国家水效领跑者、专业节水服务企业等主体 [1] 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 - 江苏省水利厅、财政厅及人民银行联合印发文件 完善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的政策 建立绿色信贷机制 [1] - 镇江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通过政银企对接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促成多方合作意向 [2] - 金融机构优先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领域信贷需求 使用优惠利率 探索取水权、排污权等抵质押方式 [2] 区域节水金融实践 - 镇江市级和县级水利部门走访对接节水企业融资需求 引导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项目推介和供需对接 [2] - 金融机构加快审批放款速度 合理增加授信额度 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支持节水项目投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