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就业公平
icon
搜索文档
国考打破35岁门槛 意味着什么?
人民网· 2025-11-04 08:56
"本来觉得自己被淘汰了,现在像是进入了复活赛。"山西省忻州市的张女士这样形容她今年报考公务员的感受。 36岁的张女士在忻州某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由于对待遇不太满意,5年前她开始了考公之路。 知道自己的年龄到了35岁上限,她本已做好放弃考公的准备。"没想到2026年国考年龄放宽到38岁,突然多出3次机会。"张女士毫不犹豫地报了 名。 此外,有专家分析,从招聘单位角度看,部分岗位需要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特定专业技能和行业经验也有更高要求。在35岁至38岁群体 中,不少人已经积累了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允许其报考公务员,有助于将成熟的专业力量引入公共部 门,优化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结构与人才配置。 虽然放宽年龄限制有诸多利好,但是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大龄考生"存在备考难、可选择的岗位较少等困境。 小林有着6年的考公经验,年过35岁的她看到国考年龄放宽后,还是犹豫是否要报名。 "考了那么多次,如果就这样放弃,会心有不甘,但这些年为备考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本职工作也落下了。"小林说,这次筛选出的岗位 要么离家远,要么要求应届生或基层工作经验,基本没有合适的,最后决定放弃参加此次国 ...
“空嫂”上岗,以包容性招聘让职业价值回归专业本身
中国青年报· 2025-10-28 22:51
招聘政策细节 - 春秋航空发布“空嫂”专项招聘,要求年龄25至40周岁,已婚已育者优先,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身高162cm至174cm,无工作经验限制 [1] - 招聘工作地点为兰州和上海,与新航季公司将开通的西部航线业务需求相关 [1] - 公司表示此次招聘并非新举措,其在2010年、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均进行过类似招聘 [1] 行业背景与现状 - 《2021年全年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女性乘务员从业年龄高峰为25岁,男性为26岁,公众对空乘“年轻貌美”的印象与行业人才结构事实高度契合 [4] - 行业存在对空乘外貌的隐形门槛,年龄和婚育状况对职业发展的限制在现实中依然存在 [6] 公司举措与成效 - 春秋航空招聘负责人指出,“空嫂”群体具备较强亲和力与应变能力,在服务儿童和处理突发情况方面具有优势 [4] - 公司2018年招聘案例显示,有应聘者在40岁入职,两年后成为乘务长并晋升为客舱管理干部 [5] - 目前春秋航空在职空嫂88人中,74%已晋升至管理岗位 [5] 行业趋势与影响 - 今年7月,多家航空公司改变乘务员着装要求,推出裤装和平底鞋,被视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举措 [4] - 航空公司打破招聘年龄限制等调整,有利于行业聚焦空乘确保乘客安全、友好沟通、处理事务的核心职责 [4][5] - 招聘政策的调整反映了行业向核心职责回归、向难以量化的服务价值靠拢的趋势 [2][5]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至38岁,大龄考生的喜与忧
虎嗅· 2025-10-17 18:59
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发布。相比往 年,此次公告对报考者的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 35岁,长期以来被视作考公的一道"门槛"。1994年6月,原人事部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 定》,其中明确要求报考者年龄为35岁以下。此后,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中,多将35岁作为年 龄限制。 国考持续多年的35岁年龄限制,今年有所松动。 据他统计,五年时间里他参加了60场笔试,15次面试,最后在36岁这一年,卡线"上岸"乡镇教师岗。 "过了三十岁,裁员要来了,考公机会要没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催着人马不停蹄地赶。"一位大龄 考公的考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35岁年龄限制对他的影响。 国考年龄限制松动,能否带动更多招聘主体逐渐放开限制?当35岁的年龄限制逐渐放开,大龄考生是否 能迎来"拆除炸弹"的契机? "为自己再冲一把" 10月14日上午,山东省考生李林(化名)一遍遍地刷新官网,紧盯着即将发布的公告。此前看到不少省 份放开年龄限制的新闻,他预感国考可能会放宽,期待着能有报名的机会。 李林今年36岁 ...
国考向“35岁+”敞开大门,大厂还在卡年龄?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21:00
国考年龄限制放宽政策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公务员招考将一般报考年龄限制放宽至38周岁以下,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至43周岁以下 [1] - 该政策被视为就业市场的风向标,传递出能力导向取代年龄一刀切的积极信号,为高学历青年和资深人才敞开大门 [1] 企业招聘市场的年龄歧视现状 - 在互联网行业技术岗招聘中,明确要求35岁以下的岗位占比高达72% [1] - 35岁以上求职者平均需投递42份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而25岁群体仅需投递8份 [3] - 40岁以上群体简历投递成功率不足年轻人的三分之一 [1] 互联网行业年龄歧视的成因与影响 - 企业设置年龄屏障的表面原因是成本考量,认为中年员工薪资要求更高、学习能力下降、家庭负担重 [2] - 深层原因是对年轻的认知偏差,将活力、可塑性与年龄直接挂钩,忽略了经验、稳定性与责任感的附加价值 [2] - 2023年上半年纯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达到2.34,平均约5个人才竞争2个岗位,其中内容运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岗位竞争最激烈,平均5个人才竞争1个岗位 [3]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裁员比例普遍超过15%,部分知名电商平台甚至超过20% [3] 企业打破年龄歧视的动力与方向 - 随着ESG评价体系推广,就业公平与包容性已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指标,践行年龄平等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公众信任 [4] - 企业需建立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的人才评估体系,例如针对35岁以上候选人设计经验加创新双维度考核,重点考察项目管理、风险预判等能力 [5] -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破除35岁门槛关乎劳动力结构优化与社会创新活力的激发 [5]
43岁也能考公了 35岁上限被打破 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24
招录规模变化 -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 较2025年的3.97万人小幅减少约0.16万人 中断了近年来招录计划人数持续增加的势头 [1][2] -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3.97万人 相比于上一年仅微增约160人 是近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 [2] 应届毕业生招录 - 2026年国考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4] - 近五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 2025年招录2.67万人占比约67% 体现国家对应届生就业高度重视 [5] 基层岗位招录 - 2026年国考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基层招录计划继续增长 [5] - 另有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并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给予政策倾斜 [5] 报考年龄限制放宽 - 2026年国考报考年龄上限由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 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上限由40周岁放宽至43周岁 [10] - 年龄限制放宽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进行的调整 [10] 考试专业化趋势 - 2026年国考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 48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较2025年有所增加 [12] - 考试继续分类分级 不同职位类别和层级机关突出测评不同能力 人才选拔更趋精细化和专业化 [12] 竞争态势 - 由于招录规模缩减 年龄限制放宽以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 预计2026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平均进面分数线可能提高 [12]
信号明显!43岁也能考公了,35岁上限被打破,背后隐藏大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01
招录规模与结构 -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的3.97万人小幅减少约0.16万人,中断了近年来招录计划人数持续增加的势头 [1][2] - 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保持稳定,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4] - 近五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2025年招录2.67万人,占比约67% [6] - 基层招录计划继续增长,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6] 报考资格变化 - 2026年国考放宽报考年龄限制,一般报考者年龄上限从35周岁提高至38周岁,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上限从40周岁放宽至43周岁 [10] - 年龄限制放宽是按照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要求进行的调整 [10][11] - 上海、江苏、四川、山东、新疆、贵州等多地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也已出现放宽年龄限制的趋势,体现出渐进式和差异化的特点 [11] 考试内容与竞争趋势 - 人才选拔更趋专业化,2026年国考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2025年为13个),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2025年为48个) [13] - 考试继续开展分类分级,根据不同职位类别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突出测评不同能力 [13] - 在招录规模小幅缩减、年龄放宽以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2026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13]
打破“35岁门槛”,多地考公考编年龄限制放宽至38岁、43岁
新京报· 2025-10-12 23:46
10月起,新一轮公务员招录工作进入公告发布高峰期,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将于近期发布招录公 告。同时,多省份事业单位联考也将开启。对于想进入事业单位的"大龄青年"而言,今年迎来了一个好 消息——多地放宽了考公考编的年龄要求,打破了以往的"35岁门槛"。 在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和遂宁等地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 生43周岁及以下。"35岁正是职场上的'黄金期'。"专家表示,变化的背后,既是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衔接 调整,更是对经验型人才的渴求和就业公平的回应。 据媒体报道,2025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就《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 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 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四川省并非首个放宽考公考编年龄限制的省份。以上海为例,2025年8月8日,上海市公务员局发布"上 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第2条显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 (198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出生)。报考公 ...
从“慈善帮扶”转向“价值共创”(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招聘活动与岗位供给 - 江苏泰州市举办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59家企业提供123个优质岗位 覆盖视频剪辑 电气工程 外贸等领域 [1] 企业实践与支持措施 - 用人单位为视障员工配备读屏软件 为听障团队建立手语翻译支持系统 提升员工认可度 [1] - 互联网企业开发无障碍产品 制造业设立残疾人专属工位 推动产品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 [1] - 企业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兼顾残疾学子能力特点 实现更好的人岗匹配 [1] 就业价值与社会效益 -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可减轻家庭负担 增强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认同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 残疾人员工带来多元化视角 推动就业扶助从慈善帮扶转向价值共创 全社会受益 [1] - 残疾人就业体现就业公平 激励更多人克服困难 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1] 支撑体系与发展需求 - 需要更完善支撑体系实现稳定体面就业 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2] - 需完善社会保障应对因残失业风险 摒弃残疾人是负担的错误认知 [2] - 需从政策扶持 企业参与 社会环境等方面凝聚合力形成良好就业生态 [2]
“实习货币化”风波背后,私人银行增值服务边界如何守?
北京商报· 2025-05-27 20:47
兴业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2025菁英实习计划",非私人银行客户需存入1000万元以上,存量客户需新增500万元资金,可获摩根大通、谷歌、字节跳动等名企实习推荐资格 [1][3][6] - 计划引发公众对资源分配失衡的质疑,涉及企业如字节跳动、部分券商声明招聘仅通过官方渠道进行 [3][6] - 兴业银行回应称实习机会由企业最终决定,并暂停该项目,解释其为"高净值客户子女企业实习计划",需通过企业标准化流程筛选 [3][4][5]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表现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于2011年,2021年获持牌专营资格,截至2024年末客户月日均数77017户,同比增长11.36%,综合金融资产9610.44亿元,同比增长12.40% [6] - 私人银行增值服务包括教育体系,涵盖留学咨询、职业规划、企业实习等,此次实习计划属于教育服务范畴 [6] - 合作企业覆盖金融、互联网、咨询等行业头部机构,如摩根大通、花旗、阿里巴巴、奔驰等 [6]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私人银行客户标准为金融净资产600万-1000万元,行业普遍提供子女教育类增值服务,如留学咨询、国际学校推荐等 [8] - 中国平安等机构亦有类似实习计划,如"2025新锐实践计划",面向私人银行客户免费开放,但强调不保证录用结果 [7] - 私人银行业务被视为零售金融生态链顶端,能为银行带来多元化收入并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7][8] 行业争议与伦理探讨 - 实习机会与高额资金挂钩被质疑加剧社会不公,可能演变为特权通道,损害就业公平 [9][10] - 专家建议采取"资源+能力"综合服务模式,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如开放部分公开实习岗位并公平选拔 [9] - 若"货币化实习机会"广泛存在,将阻碍普通家庭学生公平竞争,影响人才流动 [10]
存款千万换子女名企实习,“金融特权”伤害就业公平|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5-27 18:16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实习计划,客户子女可通过新增存款1000万(非私行客户)或500万(存量客户)获得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名企实习机会,活动共40个名额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2] - 该计划引发公众对"金融特权挤占普通家庭机会"的争议,焦点在于名企实习资源作为稀缺资源与存款门槛挂钩的公平性问题 [2][3] - 兴业银行已因争议致歉并暂停该项目,金融部门需明确增值服务边界以规范操作 [8] 私人银行业务竞争策略 - 私人银行通过子女教育类增值服务(如留学咨询、国际学校推荐)增强高净值客户黏性,实习机会成为近年竞争激烈下的新吸引点 [5][6] - 类似"存款换实习"操作非孤例,2023年7月某大型商业银行分行曾举办40位客户子女参与的暑期英才实习营 [6] 企业端回应与行业影响 - 字节跳动招聘官方否认"存款换实习"传闻,强调实习生录用均基于业务需求 [7] - 行业需平衡商业逻辑与公共性,企业应规范实习资源分配以减少对私人渠道依赖 [8] 私人银行增值服务趋势 - 高端医疗、艺术鉴赏、子女教育等全方位增值服务是私人银行标配,其中子女教育因高净值客户重视度成为重点领域 [5][6] - 商业银行通过差异化服务争夺高净值客户市场,但需警惕过度资源置换对社会价值观的潜在冲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