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公平

搜索文档
从“慈善帮扶”转向“价值共创”(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招聘活动与岗位供给 - 江苏泰州市举办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59家企业提供123个优质岗位 覆盖视频剪辑 电气工程 外贸等领域 [1] 企业实践与支持措施 - 用人单位为视障员工配备读屏软件 为听障团队建立手语翻译支持系统 提升员工认可度 [1] - 互联网企业开发无障碍产品 制造业设立残疾人专属工位 推动产品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 [1] - 企业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兼顾残疾学子能力特点 实现更好的人岗匹配 [1] 就业价值与社会效益 -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可减轻家庭负担 增强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认同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 残疾人员工带来多元化视角 推动就业扶助从慈善帮扶转向价值共创 全社会受益 [1] - 残疾人就业体现就业公平 激励更多人克服困难 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1] 支撑体系与发展需求 - 需要更完善支撑体系实现稳定体面就业 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2] - 需完善社会保障应对因残失业风险 摒弃残疾人是负担的错误认知 [2] - 需从政策扶持 企业参与 社会环境等方面凝聚合力形成良好就业生态 [2]
“实习货币化”风波背后,私人银行增值服务边界如何守?
北京商报· 2025-05-27 20:47
兴业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2025菁英实习计划",非私人银行客户需存入1000万元以上,存量客户需新增500万元资金,可获摩根大通、谷歌、字节跳动等名企实习推荐资格 [1][3][6] - 计划引发公众对资源分配失衡的质疑,涉及企业如字节跳动、部分券商声明招聘仅通过官方渠道进行 [3][6] - 兴业银行回应称实习机会由企业最终决定,并暂停该项目,解释其为"高净值客户子女企业实习计划",需通过企业标准化流程筛选 [3][4][5]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表现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于2011年,2021年获持牌专营资格,截至2024年末客户月日均数77017户,同比增长11.36%,综合金融资产9610.44亿元,同比增长12.40% [6] - 私人银行增值服务包括教育体系,涵盖留学咨询、职业规划、企业实习等,此次实习计划属于教育服务范畴 [6] - 合作企业覆盖金融、互联网、咨询等行业头部机构,如摩根大通、花旗、阿里巴巴、奔驰等 [6]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私人银行客户标准为金融净资产600万-1000万元,行业普遍提供子女教育类增值服务,如留学咨询、国际学校推荐等 [8] - 中国平安等机构亦有类似实习计划,如"2025新锐实践计划",面向私人银行客户免费开放,但强调不保证录用结果 [7] - 私人银行业务被视为零售金融生态链顶端,能为银行带来多元化收入并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7][8] 行业争议与伦理探讨 - 实习机会与高额资金挂钩被质疑加剧社会不公,可能演变为特权通道,损害就业公平 [9][10] - 专家建议采取"资源+能力"综合服务模式,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如开放部分公开实习岗位并公平选拔 [9] - 若"货币化实习机会"广泛存在,将阻碍普通家庭学生公平竞争,影响人才流动 [10]
存款千万换子女名企实习,“金融特权”伤害就业公平|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5-27 18:16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实习计划,客户子女可通过新增存款1000万(非私行客户)或500万(存量客户)获得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微软等名企实习机会,活动共40个名额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2] - 该计划引发公众对"金融特权挤占普通家庭机会"的争议,焦点在于名企实习资源作为稀缺资源与存款门槛挂钩的公平性问题 [2][3] - 兴业银行已因争议致歉并暂停该项目,金融部门需明确增值服务边界以规范操作 [8] 私人银行业务竞争策略 - 私人银行通过子女教育类增值服务(如留学咨询、国际学校推荐)增强高净值客户黏性,实习机会成为近年竞争激烈下的新吸引点 [5][6] - 类似"存款换实习"操作非孤例,2023年7月某大型商业银行分行曾举办40位客户子女参与的暑期英才实习营 [6] 企业端回应与行业影响 - 字节跳动招聘官方否认"存款换实习"传闻,强调实习生录用均基于业务需求 [7] - 行业需平衡商业逻辑与公共性,企业应规范实习资源分配以减少对私人渠道依赖 [8] 私人银行增值服务趋势 - 高端医疗、艺术鉴赏、子女教育等全方位增值服务是私人银行标配,其中子女教育因高净值客户重视度成为重点领域 [5][6] - 商业银行通过差异化服务争夺高净值客户市场,但需警惕过度资源置换对社会价值观的潜在冲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