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多方协力 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2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正在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其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基础,参保人数已达10.72亿人,参保率超过95% [1] - 养老保险三支柱的发展并非“三足鼎立”,而是以第一支柱为主导,这是第二、三支柱存在的前提 [2][3] - 金融机构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需通过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中发挥效率优势 [4]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现状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 [1]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等惠民举措持续落地 [1] - 在领取养老金的人群中,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占比超过50% [2]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成 -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1] - 第二支柱是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1] - 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1] 当前面临的人口与劳动力特征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包括农村地区老年人、私营劳动者、个体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人群 [3] - 灵活就业人群持续扩大,但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传统的参保扩面思路需要更新 [3] - 在养老保险改革讨论中,必须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等共同纳入考虑,以保障公平性 [2][3] 金融机构的角色与能力要求 - 金融机构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需求适配为宗旨,是多元化需求的供给者 [4] - 金融机构需提供多样化、创新型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使第二、三支柱成为基础保障之外的多元支撑 [4] - 金融机构需要持续提升三大能力:应对风险的保障能力、长期稳健的投资能力、多元服务的整合能力 [4] 养老资金管理的核心 - 研究养老金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筹资和用好养老资金,金融与养老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3]
怎样守好养老钱袋子
广西日报· 2025-10-30 00:03
商业养老金市场趋势 - 截至2024年末,4家试点养老保险公司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约195.5万个,较2023年末增加近230% [1] - 老龄化进程加速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及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受到公众关注 [1] - 养老金体系以"现收现付"制为主,未来退休人口供养压力增大,促使民众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弥补潜在缺口 [1] 民众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建议 - 关注产品综合回报率,避免资产过度集中于单一产品以分散风险 [1] - 合理配置商业养老保险,锁定长期收益 [1] - 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意识,年轻时投保足额重疾险,避免老年阶段医疗开支侵蚀养老储蓄 [1] 金融机构产品设计方向 - 金融机构需深入洞察民众实际需求,推出保本稳健且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养老金融产品 [1] - 通过确定性回报增强民众养老信心 [1] - 保险机构可在传统分红险中嵌入大病保障责任,开发融合重大疾病保障与大额医疗费用报销功能的综合型产品 [1] 广西老龄化背景与发展策略 - 广西60岁及以上人口今年底将突破千万,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 - 用足国家政策红利,积极推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帮助公众享受税收优惠 [1] - 政府可出台激励政策,依托优越生态环境设立创新基金、实施税费减免,将广西打造为全国养老服务高地 [1]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暖心助老在行动 守护“夕阳红”
环球网· 2025-10-29 11:24
公司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公司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理念,持续迭代升级“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金融与非金融需求 [1] - 公司积极扩展“金融+养老社区”服务生态,在APP内上线“养老地图”和“养老社区”模块,实现在线浏览全国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及查询周边养老资源 [2] 公司养老金融具体活动与举措 - 公司南阳分行走进养老院开展“反假货币普及+爱心零钱包兑换”主题活动,通过讲解和实物演示手把手教授假币识别方法 [1] - 活动针对常见骗局用真实案例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并向护理人员普及知识以共同守护老年群体财产安全 [1] - 公司新乡分行与医院联合举办私享会,将传统中医文化与金融服务融合,专家讲解国家级非遗经络收放疗法 [2] - 在金融服务环节,理财专家聚焦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解读金融政策与资产配置策略,介绍养老理财产品及个人养老金制度 [2] 活动成效与未来规划 - 反假货币活动通过互动问答和发放实用零钱包,有效提升老年群体反假防骗意识并传递金融服务温度 [1] - 公司郑州分行未来将致力于探索长寿时代下的幸福养老新可能,助力客户实现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2]
国民养老保险拟再次增资 专业养老险公司迈向规模化发展期
中国经营报· 2025-10-14 11:40
行业增资趋势 -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增资扩股动作频繁,2024年以来10家已开业公司中已有4家合计披露了6轮增资扩股计划 [1] - 行业增资是应对政策窗口、监管要求与市场竞争的结构性必然选择,旨在抓住养老金融从“制度建设期”迈向“规模化发展期”的关键节点机遇 [1] - 增资的迫切性主要源于养老金融体系进入战略上升期、业务长期负债特征对资本要求更高、监管强化“长期投资+稳健经营”考核,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速分化 [3][4] 国民养老保险增资案例 - 国民养老保险计划发行不超过4.71亿股,征集不超过5家投资方,旨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主业发展 [1][2] - 本次增资若成功实施,公司注册资本将重回国内养老保险公司第一的位置,目前其注册资本为113.78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1][2] - 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90%和603%,风险综合评级为AAA,增资更可能是为未来业务快速发展做准备 [2] 其他公司增资案例 -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于2024年3月获批复增加注册资本,由2亿元变更为4亿元 [3] - 太平养老保险于2024年5月宣布引入外资股东比利时富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拟增资10.75亿元,持股约10% [3] - 泰康养老保险在2024年4月和2024年6月分别宣布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将由70亿元增至110亿元 [3] 增资驱动因素 - 老龄化深入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加码推动商业养老险需求激增,增资是险企承接政策红利、抢占市场份额的基础条件 [4] - 低利率环境下,养老资金需通过养老地产、股权、REITs等多元化投资提升收益,这类投资对资本消耗较大,需补充资本金 [4] - 资本实力不仅反映公司抗风险能力,也成为其进入下一阶段业务资质审核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 [3][4] 增资模式分析 - 增资模式主要包括由原股东增资和引入新股东/战略投资者两种 [5] - 原股东增资模式可保持股权结构集中,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战略连续性和长期规划,但资本来源受限于现有股东 [6][7] - 引入新股东模式可获得充足资本,并引入国际经验、投资理念及业务协同资源,但可能导致股权分散,决策变慢 [6][7]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金融时报· 2025-09-29 09:07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到2.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翻一番 [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达5.15% [2]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 [2] - “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3]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与完善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升至95%以上 [3] -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46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3.02亿人,较“十三五”期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和3400多万人 [3]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并建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2] 就业促进与人才发展 -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4] - “十四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前4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 [4] - 累计面向9200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发布72个新职业、颁布328个国家职业标准 [4] - 当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 新建2300多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 [5]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从7个省份扩围至17个省份,覆盖出行、外卖等4个行业及多家大型平台企业 [6] - 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实现制度内应保尽保 [6] -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6] - “十四五”以来公布和处置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万多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超过1.4万件 [6]
“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五千九百万人——就业稳,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
新华网· 2025-09-27 09:00
就业成就 - 截至今年8月底,“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1] - “十四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2] - 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 [2] - 高校毕业生自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3] 社会保障体系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 [1][4] -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6亿人和3.02亿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和3400多万人 [4] -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5] - 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达到7300多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 [5] 人才队伍建设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 [8] - 累计超4200万人次的企业职工、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8] - 目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7][8]
建行济南泉东支行:金融知识润童心
齐鲁晚报· 2025-07-17 18:43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 建行济南泉东支行举办"小小金融家"体验活动,30余名小学生参与为期2小时的沉浸式实践[1] - 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4K高清屏讲解人民币6项防伪特征,包括毛泽东头像水印和光变油墨面额数字[1] - 课程内容与课本知识衔接,如第五套人民币背后的风景名胜,帮助建立"货币承载文化"认知[1] - 针对高年级学生用"小猪存钱罐"比喻解释个人养老金制度,强调长期积累的重要性[1] - 通过案例说明信用卡透支消费风险,讲解方式被评价为"精准对接青少年认知水平"[1] 互动实践环节 - 设置"智慧柜台角色扮演",学生分组体验开户审核和压岁钱存款等业务[2] - 开展"假币识别小能手"竞赛,学生辨别教学币的正确率达92%[2] - 学生反馈"原来银行工作人员要懂这么多知识"[2] 项目扩展计划 - 活动属于建行"金智惠民"工程组成部分,后续将联合学校开发系列课程[2] - 济南建行已在12个网点建立青少年金融教育基地,累计开展46场活动覆盖2000余人次[2] - 计划引入VR技术进行虚拟场景教学,持续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2]
基金行业话养老 | 长城基金财商下乡系列活动走进广东信宜市思贺镇
新浪基金· 2025-07-09 15:31
公司活动 - 长城基金投教团队走进信宜市思贺镇开展财商下乡暨"基金行业话养老"专项投教活动 [1] - 公司与思贺镇镇政府合作对各村干部职工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助力基层干部成为政策宣讲"第一梯队" [3] - 活动内容包括非法集资识别技巧防范策略AI换脸换声诈骗预防及典型案例剖析 [5] - 公司自2021年12月起已在四川遂宁市大英县星宿村广东河源市公白镇四川雷波县锦城镇等地开展同类活动 [6] 行业政策 - 活动为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号召贯彻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开政策宣传安排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有助于村镇居民扩宽眼界制定科学养老规划防范不法分子侵害 [3] - 公司投教工作遵循监管指引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立足普惠金融定位发挥专业优势 [6] 活动效果 - 思贺镇政府干部认为活动能帮助居民制定养老规划筑牢养老保障防线 [3] - 财商教育内容得到当地政府干部与村民高度认同参与者表示将传递所学知识 [5] - 活动通过金融知识普及与乡村发展需求结合为乡村居民财富保障与美好生活赋能 [6]
银行入场布局 掘金8万亿银发经济新蓝海
中国经营报· 2025-06-12 22:31
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预计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1] - 银发经济涵盖"衣、食、住、行、钱、学、乐、医、养、终"十大领域,产业需求丰富多样[1] - 银发经济投资机会可分为刚性需求、普惠需求、消费升级需求三大类,涉及康养、文娱、旅游、家居、智能辅助设备等多个产业[3] 银行布局银发消费生态 - 上海银行推出覆盖"食、游、住、娱、康、行、卡、付"八大场景的惠民举措,并与5家机构共建"银发促消费联盟"[2] - 浦发银行与中国银联、光明食品集团等成立"敬老消费生态圈",拓宽养老服务场景[2] - 银行作为支付端口天然连接消费场景,成为推动银发消费的重要力量[1] 金融机构业务机遇 - 养老消费领域包含众多高科技产业,为发行科创债、银行融资等提供机遇[4] - 金融机构可开发附带优质老年服务与健康服务的产品,配合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5] - 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生态共建,打通数字金融、养老金融、消费金融[6] 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适老化改造,发展抗衰老产业、银发旅游等新业态[4] - 湖南省出台《促进银发消费若干措施》,要求丰富银发消费产品供给,拓展文化旅游消费[4] - 银发消费升级需要生态化合力,是连接C端、B端、G端的重要环节[3]
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持续创新扩面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4
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创新扩面 - 雄安新区推出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首批6家企业与6家专业受托机构签约[1][2] - 自动加入机制简化流程,用人单位与职工同步建立企业年金,解决扩面难题[2] - 上海临港新片区此前已推出人才企业年金试点,形成自动加入、人才年金、园区年金等多路径探索[1][2] 雄安新区企业年金机制特点 - 《雄安新区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办法》分层分类实施:国有企业应建尽建,一般企业弹性执行"小范围、低比例"[3] - 建立流程简化:职工大会/代表大会/公示替代全体职工讨论,线上备案系统上线[3] - 政策优惠叠加:税收优惠+落户积分(缴费满1年加5分)+优先纳入雄才创业计划[3] 企业年金建立难点 - "不愿建"原因:企业资金压力大、年金领取方式单一(目前以分期为主,比例低)[4] - "不会建"原因:流程复杂(需制定方案、职工讨论、行政部门备案),专业性强[4] - 工商银行通过千场推介会覆盖超千家企业,年金受托规模突破7000亿元,服务5万家企业[5]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建立"年金驿站":全国近百家网点设专员,提供精准讲解、便捷备案(雄安首家已揭牌)[6] - 驿站功能:一窗办结备案准备、专业方案设计(备案通过率提升)、中小企业痛点分析[6]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现状 - 2024年末企业年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同比+14.27%),收益1563.23亿元,加权收益率4.77%[7] - 长江养老保险提出产品设计需兼顾长期稳健收益(波动可控)与策略多样性[7] - 资产配置需匹配企业特性,建立短/中/长期目标,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8] 产品与服务优化方向 - 长江养老保险将发展集合计划降低中小企业成本,整合太平洋保险资源提供健康管理等综合服务[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解决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9] - 开放个人选择权+投资者教育,引导接受"短期波动换长期回报"理念[9] 制度完善建议 - 建立动态调整的长期投资目标,定期编制精算报告,明确替代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