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铁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人民日报· 2025-07-03 07:01
项目投运 -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投运,是国内首个专为海铁联运打造的铁路场站,也是全国第一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 [1] - 场站位于义乌市苏溪镇,依托甬金铁路与宁波舟山港枢纽功能,集港务、关务、船务于一体,是以海铁联运为特色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区 [1] - 首班81114次班列满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光伏板、日用百货等)从义乌苏溪站驶向宁波舟山港 [1] 技术创新 - 作为国内首个"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的先进作业场景 [1] - 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开创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先河 [1] 物流协同 - 苏溪场站作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核心载体,实现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高效联通 [2] - 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将全程运输服务(CCA)向内陆延伸 [2] - 推动港口、海关、船务功能前移,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
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
央视网· 2025-06-30 11:10
6月27日16时25分,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81114次班列从浙江义乌 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标志着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 路场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启用,构建起"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物流大通 道,将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强化区域辐射速动能力,有力塑造浙江省"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 海"外贸新格局,为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海陆联动 战略枢纽注入强劲动力。 苏溪集装箱办理站被纳入国家《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 及浙江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与重点项目,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约943亩,总投资 27.81亿元,与甬金铁路苏溪站接轨,创新采用"铁路装卸线与堆场分层设置"设计。站内配套建设铁路 装卸作业区、集装箱堆场区、海关监管区、集卡停放区及场站办公区等功能区,初期年设计集装箱吞吐 能力达66万标准箱。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位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市 ...
沈阳大连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
辽宁日报· 2025-06-30 09:19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将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沈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是撬动区域经济新增长的重要 媒介和载体。此次新增的30个国家物流枢纽,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 型枢纽比重超过60%,将有力支持入选城市加快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此次沈阳、大连两大物流枢纽的入选,将提升我省关键节点的物流集疏运能力和供应链服务水平。 据了解,沈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国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为核心载体,规划布局商品汽车铁 路转运中心、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主要功能区,打造铁路干线运输、多式联运、区域分拨配送、国际 物流服务四大核心功能。枢纽聚焦物流降本增效,开展"中欧班列通关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协调 海关、铁路、场站等多方资源,提升多环节作业适配度,各方协同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 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由大连湾、华北路两个功能片区组成,毗邻港口、机场和大连北站, 拥有水产、钢材、再生资源等多个专业交易市场和城市物流配送中心,提供海铁联运、冷链物流、国际 物 ...
厦门港务收盘下跌4.00%,滚动市盈率31.69倍,总市值58.75亿元
金融界· 2025-06-19 16:33
公司表现 - 6月19日收盘价7.92元,单日下跌4.00%,总市值58.75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31.69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3.63倍和中值14.94倍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05.87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768.43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28亿元(同比-31.65%),净利润6309.31万元(同比-18.46%),销售毛利率4.73%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临港综合物流服务、港口贸易三大板块 [1] - 具体产品涵盖拖轮业务、海铁联运、理货检疫、跨境电商物流等11项细分业务 [1] 行业对比 - 行业PE平均13.63倍,中值14.94倍,公司在行业PE排名中位列第29位 [1][2] - 市净率1.17倍,略低于行业平均1.21倍和中值1.23倍 [2] - 总市值58.75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290.03亿元和中值133.29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远海控PE仅4.62倍,上港集团8.84倍,均显著低于公司31.69倍的估值水平 [2]
从“胶济铁路”到“五省走廊”,德龙烟铁路陆海联动撬动区域经济变局
大众日报· 2025-06-18 12:33
物流通道建设 - "烟台港西港区—内蒙古召壕站"铝土矿班列投运,德龙烟铁路海铁联运跨省新通道全线贯通,总长1000多公里 [1] - 德龙烟铁路首次实现"全线拉直"运营,激活横跨华北、西北的"千公里、千万吨级"物流大动脉 [3] - 新通道缩短运距152公里,运输时长压缩6小时,碳排放量不足汽运一半 [6] 经济联动效应 - 新通道覆盖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五省区,形成跨省经济走廊,服务包头铝业基地、榆林能源化工集群等产业高地 [4] - 烟台港2024年铝土矿进口量突破5000万吨,单货种吞吐量1.3亿吨,直供内蒙古电解铝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7] - 返程运力实现山西煤炭、陕西钢材东运,形成双向满载的"钟摆式"运输 [7] 港口与铁路协同 - 烟台港深水良港优势与内陆铁路网络无缝衔接,形成"港口+铁路"双向辐射能力 [4] - 德龙烟铁路串联烟台、潍坊、东营等六市,精准对接石德线、石太线等国家骨干铁路网 [3]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20.7亿吨,外贸集装箱航线260条,国际航线357条覆盖全球180多国 [4] 区域经济重构 - 新通道推动山东半岛经济圈与京津冀、关中平原城市群要素流动,形成"黄金三角"经济带 [8] - 青岛港"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落地西安、郑州等内陆港,提升出口效率 [8] - 山东港口计划2025年在烟台投资757.2亿元建设31个项目,包括西港区泊位工程以提升铝土矿接卸能力 [9] 供应链优化 - 新通道助力"中非铝土矿—中国加工—欧洲市场"全球供应链重构 [4] - 铝土矿进口周期缩短,进口规模有望增加,撬动全球资源配置 [9] - 海铁联运替代传统公路汽运,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 [3]
城市24小时 | 北方大市“抱团”,这次轮到郑青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0:05
郑州与青岛合作 - 郑州市代市长庄建球带队赴青岛考察,探讨两地合作新机遇,重点包括口岸联动、文旅发展等领域 [1] - 青岛提出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推动青岛国际啤酒节与郑州暑期促消费活动合作,并拓展海铁联运通道、制造业协同创新等 [1] - 郑州将深化与青岛在陆海联动、开放格局中的合作,借鉴青岛在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经验 [1] 黄河流域合作背景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鲁豫两省合作,郑州此前已提出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打造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2] - 济郑高铁贯通拉近两地时空距离,济南与郑州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聚焦济郑都市圈互动和产业协作 [2] - 郑青合作重点为通道建设,旨在弥补黄河流域与长江、珠江流域的经济联系差距 [2] 海铁联运与物流合作 - 郑州(圃田站)—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纳入国铁图定列车,为郑州及周边企业提升物流时效20%、降低综合成本20% [3] - 河南发布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内陆型临港经济区,青岛提出畅通海铁联运通道,郑州计划深化口岸联动合作 [3] 文旅合作潜力 - 青岛2024年接待游客1.4亿人次、旅游收入2100亿元,郑州接待1.7亿人次、收入2039.8亿元,两地拟共享客源市场 [5] - 青岛国际啤酒节与郑州暑期促消费活动将开展合作,打造标志性文旅项目 [5] 其他城市动态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引进国际品牌首店、旗舰店,培育本土时尚品牌 [6] - 深圳出台"扩消费39条",优化演艺赛事审批,建立"一站式"联合审批机制 [7] - 上海保护骑手权益,完善申诉机制,纠治平台企业挤压经营者空间问题 [8] - 郑州支持郑开同城"腰部"建设,将中牟新区纳入全市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规划 [9] 人工智能与体育 - 苏州征集AI技术赋能足球队方案,聚焦智能训练辅助、健康管理、比赛战术优化等领域,要求2025年联赛前落地 [10][11] 贸易数据 - 前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增长2.5%,其中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60% [12] 澳门会议经济 - 澳门重返ICCA全球会议城市百强(第76位),2024年获认可国际会议33项,同比增50%,现代金融和旅游会议增长突出 [13] 人事变动 - 苏州大学迎来"80后"校长张桥,曾任苏州市副市长、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 [14]
锦江航运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业 - 公司:锦江航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 年完成集装箱总销量 239.34 万标准箱,实现营业收入 59.70 亿元,同比增长 1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1 亿元,同比增长 37.45%,总资产 103.57 亿元,净资产 86.18 亿元[3] -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货量同比增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 CCFI 均值同比上升,东南亚航线运价指数均值同比上涨 51.07%,公司实现量价提升[3][8] 业绩增长因素 - 传统优势航线市场份额稳定,精品航线议价能力强,提前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自投船安排等实现高于市场水平的两位数增长[3][9] 主要航线经营情况 - 东北亚航线:中国与日本贸易总值 2.19 万亿元,公司上海日本线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中日市场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居首位[5] - 两岸航线:两岸间贸易总值 2.08 万亿元,公司上海两岸间航线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5] - 东南亚航线: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 6.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9%,CCFI 指数均值同比上涨 58.65%,公司新增三艘节能船舶,开设多条精品航线[2][5] 物流延伸亮点 - 通过“一主两翼”战略向物流两端延伸,提供定制化综合物流服务,推出泰国多式联运莱卡邦物流枢纽,打造国际海铁联运产品[2][6] 新兴区域发展 - 陆续开设印度、印巴、中东等线路,2025 年 4 月 2 日新开设智能思路跨行产品,升级串联东北亚精品路线与丝路快行[7] 东南亚市场情况 - 业绩表现出色,2024 年四季度和 2025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得益于前期布局和快行模式落地,成功复制 HDS 服务[13] - 未来运价指数预计前低后高,到 2027 年前后保持显著同比增幅[12] - 与东北亚市场差异大,通过点对点航线设计等实现高准点率服务,复制 HDS 服务[14] - 实施四条快行服务线路,采用点对点航线设计保证交付时效[15] - 货物结构从农作物等转向原材料、电子产品等,公司通过快速交付模式应对[16][18] - 关税政策促使产业转移,未来货运量预计显著增加,公司将积极参与航线布局[19] 航线布局与规划 - 进行日本和东盟市场航线上的串联,2025 年 3 月开通 SSX 航线并于 5 月升级,未来关注对交付时效敏感的客户需求[21] 运力投放情况 - 2024 年投放三条 1,900TEU 船舶,2025 年第一季度投放两条 1,100TEU 船舶[22] - 2025 年计划新造两条 1,100TEU 船舶和四条 1,900TEU 船舶,寻求与船厂拼单机会[23] 股东回报 - 2024 年度合计派息人民币 5.15 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46%,未来基本保证章程中 50%的分红底线[3][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通过优化运营策略等确保股东回报[25] - 2025 年东南亚市场货物增长预期良好,但价格变化不确定性高,公司将通过快速航线模式复制等寻求业绩增量[27]
铁路物流加快降本提质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0
铝土矿铁海联运物流大通道开通 - 4.5万吨铝土矿首次通过"龙烟—大莱龙—海清—胶济—博小"线抵达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东风港站 [1] - 国铁济南局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港口烟台港合作开通"烟台西港区至滨州"铝土矿铁海联运物流大通道 [1] - 采用"铁路+港口"全链条服务模式串联内陆工厂、临港企业、港口铁路等环节 [1] - 为客户量身定制以"海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方案 [1] 铁路货运发展情况 - 4月份新签订物流总包合同114个,合同运量2.1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59%、350% [2] - 前4个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538.1万标箱,同比增长19.1% [2] - 铁路物流金融服务累计服务客户796家,授信融资总额195.14亿元 [2] - 前4个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2.99亿吨,同比增长3.6% [2] - 日均装车18万车,同比增长4.7% [2] 重点物资运输情况 - 1-4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6.72亿吨,其中电煤4.64亿吨 [3] - 矿建材料、冶炼物资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9.3%和10.7% [3] - 中欧班列稳定开行,中亚班列累计开行4725列,同比增长21% [3]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197.6万吨,同比增长7.6% [3] 铁路货运改革措施 - 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海铁联运"等运输结构调整 [1] - 实施"一企一策"原则加强集疏港重点货源组织 [1] - 开行"豫焦鲁煤"等重来重去物流总包大宗班列 [2] - 开发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119个 [2] - 创新实施"一品一策"和集装箱"一口价"政策 [3]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开行
新华网· 2025-05-17 09:50
行业动态 -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启程直达龙岩蛟洋站 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和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 [1] - "一箱制"模式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 提升海铁联运效率和成本管控水平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 [1] 运营模式创新 - "一箱制"专列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 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无需开箱验货 [1] - 货物运抵目的地后由海关抽检 全程"一箱到底"压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 [1]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即可发运 简化多环节材料提交流程 [1] 经济效益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 运输周期缩短约60% 货损率降低约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 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 [2] - 新模式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百万元成本 [2] 市场表现 - 1至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 同比增长14.8% [2] - "一箱制"专列为铁路、港口、海关深化合作的创新成果 [2] - 新模式为企业物流降本增效提供示范案例 [2]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1
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 - 首趟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发往龙岩蛟洋站,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的"一箱到底"模式 [1] - 该模式使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实现"双提升",压缩货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降低货损率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此次创新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装箱,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 [1]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化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运输周期缩短60%,货损率降低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全年可节省百万元 [2]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免除多环节提交材料流程 [1] 运营模式创新 - 福州铁路物流中心针对12项客户需求定制运输方案,协调港口海关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2] - 受理时效压缩50%,实现优先配空、装车和挂运的"三优先"机制 [2] - 该模式是铁路与海关深化口岸合作、优化监管流程的创新成果,实现陆海联动 [2] 行业数据与发展规划 - 2023年1-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同比增长14.8% [3] - 铁路部门计划联合港航管理部门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3] - 将继续探索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模式,助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