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凯美瑞
搜索文档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9 1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车主导市场叙事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销量实现反弹,市场份额仍近半壁江山 [5][7] - 燃油车市场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以价促量”,大幅降价显著提升了产品性价比 [9][11] - 主流车企调整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油电并进”,并相继发布“新燃油”战略,通过提升智能化配置来增强燃油车竞争力 [13][15][19][20]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100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 [5] - 今年1至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814.1万辆,同比增长1.7%,占乘用车总销量1704.4万辆的47.76% [5] - 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 [7] - 本田全球产量31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6.3万辆同比大涨25.7% [13] - 一汽大众9月整车销售146,385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5] 燃油车回暖驱动因素 - 直接推手是“卷价格”,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超过40% [9] - 日产轩逸9月销售3.3万辆,其2026款车型经销商裸车价仅6.9万元,现金优惠幅度达39% [9] - 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3.27%,裸车价降至12万元级别 [11] - 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提升了性价比 [11] - 奔驰E260、宝马5系、奥迪A6L等C级轿车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 [11] 车企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宣称未来的燃油车将实现“油电同智” [15] - 吉利汽车坚持“双线并进”战略,在重仓新能源的同时持续加码燃油车研发 [15][18] -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燃油车占比超过50%,公司仍会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 [19] - 多家车企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多条腿走路”,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26] 燃油车智能化进展 - 燃油车正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新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配置显著提升 [20] - 广汽丰田4款车型换代着重强化智能化,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和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0] - 2026款凯美瑞提供多达26项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0] - 一汽大众为多款主力燃油车型启动OTA升级 [22] - 一汽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22] - 奇瑞瑞虎9X搭载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领航、高速NOA等功能 [22]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5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1-08 01:12
核心观点 - 自2025年起,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但自11月起,多个领域出现“降价潮”,主要涉及二手房、汽车、手机、猪肉及房租市场 [2] 二手房市场 - 2025年9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38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38%,且已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预计11月将迎来降价潮 [2] - 房价下跌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失去赚钱效应导致炒房客抛售变现、经济通缩周期下居民收入减少难以支撑高房价、居民购房行为趋于理性 [3] 汽车市场 - 自2025年下半年起,数十家国内外汽车品牌宣布降价,例如某国产新能源汽车降价1.5万元至13.5万元,丰田凯美瑞等20万级车型降价2.5万-3.5万元,奔驰宝马等进口高档车型最高降幅达11万元 [5] - 价格战原因包括:年底车企冲业绩及去库存压力、新能源汽车入市加剧与燃油车的份额竞争、小米华为等新资本进入导致市场供过于求 [5] 手机市场 - 11月起手机市场降价成趋势,iPhone 17标准版从5999元降至4999元,iPhone 16 Pro Max从9999元降至8499元,华为Mate 70 Pro降价1500元至5799元,国内外品牌平均降幅达10%-20% [8] - 降价原因包括:产品更新换代快导致旧款库存压力大、技术参数同质化缺乏压倒性优势迫使降价促销、消费者收入下降导致换机需求萎缩 [8] 猪肉市场 - 2025年猪肉价格跌破20元/斤大关,降至17-18元/斤,预计下跌趋势难以改变 [10] - 价格下跌原因包括:前期资本大量进入生猪养殖业导致供应严重过剩、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转而消费低脂肪肉类使猪肉需求减少 [10] 房屋租赁市场 - 2025年各地房租价格明显下跌,例如上海一室一厅租金从4500元跌至4000元,三四线城市出现有价无市现象 [13] - 租金下跌原因包括:城市工作机会减少及生活成本高导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居民收入下降难以承受高房租 [13]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投资界· 2025-11-07 16:15
以下文章来源于棱镜 ,作者岳家琛 棱镜 .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棱镜》聚焦泛财经深度记录。 卷价格。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赛道完成了惊艳的弯道超车,但燃油车、混动车型同样存在市场需 求,自主品牌不应过分'偏科'。"崔东树说。 以价促量 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指出,燃油车 今年出现了一个积极变化,即其对整体增长的负贡献明显缩小。 然而,"逆势回暖"的暖流从何而来? 作者 I 岳家琛 编辑 I 孙春芳 来源 I 棱镜 (ID:lengjing_qqfinance) 在新能源"霸麦",电动化成为主流叙事的当下,燃油车生命力依然顽强。 1 0月2 1日,中汽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 0 0万辆,比 去 年 同 期 增 加 6 万 辆 , 环 比 增 长 1 0 . 9% , 同 比 增 长 6 . 4% , 已 经 连 续 四 个 月 实 现 同 比 增 长。 将时间扩大到今年1—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为814.1万辆,同比增长1.7%,作 为对比,2 0 2 4年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的同比跌幅达到17.7%。 今年1至9月,乘用车国内总销 ...
那些「宁死」不买电车的人
创业邦· 2025-10-24 18:13
市场现状 - 2024年9月新能源车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57.8% [6] - 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约94.5万辆,连续四个月实现正增长 [6] 燃油车用户偏好 - 部分消费者偏好燃油车的机械质感、发动机声响及扎实的驾驶反馈 [11][28][30] - 传统燃油车被认为做工更扎实、技术更成熟可靠 [10][20][31] - 燃油车在长途驾驶和加油便利性方面被视为优势 [23][31][34][39] 对电动车的顾虑 - 存在对电池安全性、续航里程虚标及电池衰减的担忧 [20][23][31] - 充电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不足,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现象常见 [26][31][39] - 电动车保值率被认为低于燃油车,维修便利性也存疑 [23][31][36] 车辆使用成本对比 - 有观点认为燃油车长期使用成本更低,保险费用相对便宜 [23][36] - 电动车充电费用在特定场景下(如高速服务区电价达2元/度)优势不明显 [39] - 燃油车被视为更保值且使用寿命更长 [23][36] 智能化功能接受度 - 部分用户对智能驾驶等高级功能需求不高,更信赖人工驾驶 [20][30][39] - 车载大屏等智能化配置被部分用户视为非必要功能 [12][20][30] - 传统油车配备的L2级辅助驾驶等基础功能已能满足部分用户需求 [30] 品牌与车型选择 - 品牌效应在购车决策中具有影响力,德系品牌等拥有用户情怀 [25][28] - 年轻消费者首辆车选择纯电车型居多,年长用户更倾向混动或燃油车 [26] - 部分用户在选择家庭用车时仍将可靠性和便利性置于首位 [25][32]
新能源车买得起,但修不起了
36氪· 2025-10-19 17:06
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昂的表现 - 轻微事故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在5000元至1.5万元,而燃油车仅需2000元至8000元[10] - 严重碰撞时,新能源车维修费用可能超过新车价格导致直接报废,而油车花费5万元至15万元仍可修复[10] - 一辆售价28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因倒车碰撞维修费用高达20万元,接近新车价;相比之下,发动机舱损毁的丰田凯美瑞维修费仅为7万元[10] 导致高维修成本的技术因素 - 同等价位下,电车功能更多、配置更高且采用新技术,堆高修理成本[12] - 小鹏P5保险杠和左前大灯轻微剐蹭维修费达1.9万元,因激光雷达更换费用超8000元且需额外标定费用[12] - 特斯拉采用后地板大压铸技术,局部损伤需整体更换[14] - 动力电池包价格平均占整车价格50.96%,部分车型占比高达88.93%[15] 维修渠道受限与4S店模式 - 为享受原厂质保(通常8年或12万公里以上),车主必须全程在官方店保养维修,否则脱保[18] - 4S店普遍采用“只换不修”模式,维修效率高且避免车主长时间等待[19] - 换件成本远高于维修,例如更换保险丝成本仅几元,但更换整个电控单元需数万元[19] - 多数门店缺乏拆修技术,电池包维修仅限表层(如更换模组或BMS),不涉及电芯层面[21] 车企对第三方维修的技术限制 - 高集成度设计使维修需依赖专用诊断电脑接入车企内网,例如更换电机后冷却液排空操作需内网授权[24] - 接入内网可获得毫秒级报文数据,远高于外部秒级数据,便于精准定位问题[24] - 部分车企设置电子围栏,要求车辆定位在服务中心周边才能获取高级维修权限[27] - 新势力车企未公开维修手册细节(如螺钉拆装顺序、扭矩参数),第三方难以标准化维修流程[28] 第三方维修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 国内燃油车维保企业约40万家,而新能源车维保企业仅2至3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39] - 修理厂若未经授权维修新能源车可能触法,例如上海修车师傅因解锁电池包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32] - 部分品牌售后网点覆盖不足,车主需跨城市送修[41] - 第三方维修店主要服务过保车主,报价可达官方店一半,但整体行业封闭且资源稀缺[37][38] 行业根本问题与未来展望 - 电车技术较新,软硬件集成度高,维修需电工证及编程知识,智驾问题必须返厂[42] - 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50%,但存量占比仅10.27%,维修市场仍以油车为主[46] - 车企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第三方维修,以维持售后利润弥补前端价格战损失[44] - 维修价格居高局面可能持续,需待大量车辆脱保且第三方技术成熟后才有望改善[46]
新能源车买得起,但修不起了
创业邦· 2025-10-17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主要由于零部件价格高、技术集成度高以及维修渠道被主机厂垄断 [9][11][13][15][37] - 主机厂通过质保政策绑定、技术信息封锁和维修权限限制等方式,维持对售后维修市场的控制,导致车主维修选择少、成本高 [15][16][24][26][28][37] - 第三方独立维修市场因技术门槛、数据获取难及法律风险而发展缓慢,加剧了维修市场的封闭和高价现状 [28][31][35][37]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分析 - 轻微事故维修成本对比:新能源汽车为5000元至1.5万元,燃油车为2000元至8000元 [9] - 严重碰撞维修成本对比:新能源车维修费可能超过新车价格导致报废,而燃油车花费5万元至15万元仍可修复 [9] - 具体案例:一辆售价28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因倒车碰撞维修费高达20万元,而同级别丰田凯美瑞发动机舱损毁维修费为7万元 [9] 高维修成本的构成因素 - 零部件价格高昂:新能源汽车配置更多功能和新科技,如小鹏P5的激光雷达单颗更换成本超过8000元,还需额外标定费用 [11] - 结构设计影响成本:例如特斯拉采用大型压铸件,局部损伤需整体更换,大幅提升维修费用 [13] - 电池包成本占比极高:中保研数据显示,59款主流纯电车型动力电池包价格平均占整车价格的50.96%,最高车型占比达88.93% [13] 主机厂对维修市场的控制策略 - 质保政策绑定:多数车企要求车主必须在官方或授权渠道维修保养,否则将丧失三电系统质保(通常为8年或12万公里) [15][16] - 维修操作限制:官方4S店普遍采用“只换不修”模式,以提升工位周转效率,即使低成本可修复的部件(如保险丝)也进行总成更换 [18] - 技术权限封锁:关键维修步骤(如冷却液排空)需依赖主机厂内网及专用诊断电脑完成,第三方无法独立操作 [24] 第三方维修市场的发展困境 - 维修数据获取困难:新势力车企不提供详细的维修手册(如螺丝拆卸顺序、扭矩参数),阻碍第三方建立标准化维修流程 [26] - 法律风险高:未经授权维修新能源车可能触犯法律,例如有案例中维修师傅因解锁电池包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31] - 市场参与者稀少:中国燃油车维保企业约40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保企业仅2至3万家,数量相差十几倍 [35] - 技术门槛高:维修新能源车需具备电工证及软件知识,智驾等复杂问题仍需返回官方店处理 [37]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市场结构滞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总量中占比为10.27%,燃油车仍占近九成份额,维修资源主要集中于传统燃油车 [39] - 价格下降依赖市场成熟:预计需待当前新能源汽车批量脱保后,第三方维修技术普及,整体维修价格才可能下降 [39]
新能源车买得起,但修不起了
虎嗅APP· 2025-10-16 18:31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核心原因包括零部件价格高昂、技术集成度高以及车企对维修渠道的垄断 [10][11][13] - 车企通过技术限制和质保政策绑定,使车主高度依赖官方4S店进行维修,导致第三方维修市场发展受阻,维修选择少且价格居高不下 [13][18][23] - 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目前处于封闭状态,第三方维修企业数量稀少,维修资源紧张,未来需待技术普及和车辆脱保后,维修价格方有望下降 [29][30][31]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分析 - 轻微事故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为5000元至1.5万元,而燃油车仅为2000元至8000元 [10] - 严重碰撞后,新能源车维修费用可能超过新车价格,例如一辆28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维修费达20万元,而同情况下的丰田凯美瑞维修费为7万元 [10] - 动力电池包是维修成本中最昂贵的部分,中保研数据显示其平均价格占整车价格的50.96%,部分车型占比高达88.93% [11] 车企对维修渠道的控制 - 多数车企为三电系统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质保,但要求车主全程在官方渠道维修保养,否则将失去质保资格 [13] - 4S店普遍采用“只换不修”策略,例如一个成本几元的保险丝故障,可能直接更换价值数万元的电控单元 [15][16] - 车企通过专用诊断软件和内网连接限制维修权限,例如排空冷却液、读取毫秒级报文等操作均需接入车企内网完成 [18] 第三方维修面临的挑战 - 新势力车企通常不公开详细的维修数据(如螺钉拆装顺序、扭矩参数),使第三方修理厂难以建立标准化维修流程 [19][20][22] - 未经授权维修新能源车存在法律风险,例如有维修师傅因解锁被锁定的电池包而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3][25] - 国内新能源汽车维保企业仅2至3万家,远低于燃油车的约40万家,维修资源极度稀缺 [29]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新能源汽车技术集成度高,维修需具备电工证甚至软件编程知识,智驾等复杂问题基本只能由官方处理 [30][31] -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但其在市场总量中占比仅10.27%,大部分维修师傅仍以燃油车业务为主 [31] - 售后市场存在滞后性,预计需待当前车辆大批量脱保且第三方维修技术成熟后,维修价格才可能下降 [31]
新能源车买得起,但修不起了
虎嗅· 2025-10-16 08:12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且维修市场由主机厂主导,第三方维修企业面临技术、数据和政策壁垒,导致车主维修选择有限且费用高昂 [6][14][45][46] 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分析 - 轻微事故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为5000元至1.5万元,而燃油车仅为2000元至8000元 [6] - 严重碰撞后,新能源车维修成本可能超过新车价格导致报废,而燃油车花费5万元至15万元仍可修复 [6] - 具体案例:特斯拉Model Y倒车碰撞维修费用达20万元,接近其28万元的新车售价;相比之下,丰田凯美瑞严重损毁维修费为7万元 [7] 高维修成本的构成因素 - 零件价格高,因新能源汽车功能更多、配置更高且采用新技术 [8] - 具体案例:小鹏P5保险杠和左前大灯轻微剐蹭,因涉及激光雷达更换和标定,维修费用达1.9万元 [9] - 车身结构如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件,局部损伤需整体更换,推高成本 [10] - 电池包成本高昂,中保研统计59款主流纯电车型动力电池包价格平均占整车价格50.96%,最高达88.93% [11][12] 主机厂对维修市场的控制 - 多数车企的三电系统质保政策要求车主必须在官方授权渠道进行保养维修,否则将失去质保资格 [15][16] - 4S店普遍采用“只换不修”模式,以提升维修效率和工位周转率,但导致成本激增,例如几元成本的保险丝问题可能通过更换数万元的电控总成解决 [18][19][20] - 维修技术复杂,门店通常仅处理电池包表层问题如更换模组,涉及电芯或采用CTP无模组设计的电池包基本无法维修,只能整体更换 [21][22][23] 第三方维修面临的技术与政策壁垒 - 新能源汽车高度集成,许多维修操作需依赖车企专用诊断电脑接入内网获取高级权限和精确数据(如毫秒级报文)才能完成 [24][25] - 部分车企设置电子围栏,要求车辆定位在服务中心周边才能进行高级维修操作 [26] - 新势力车企普遍不向第三方开放详细的维修数据(如螺丝拆卸顺序、扭矩参数等),使修理厂难以建立标准化维修流程 [28][30][32] - 政策风险:2024年上海有维修师傅因“解锁”被锁新能源车电池包而被判“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35] - 市场现状:国内燃油车维保企业约40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保企业仅2至3万家,资源极度稀缺 [43] 第三方维修市场的有限空间与未来展望 - 目前少数第三方维修企业主要服务于过保车型(如特斯拉),报价约为官方店的一半 [41] - 维修技术滞后于新车销售,因电车技术新、集成度高,维修需电工证甚至软件知识,且主机厂为弥补前端价格战利润损失而控制售后市场 [45][46] -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总保有量中占比仅10.27%,多数维修厂仍以燃油车业务为主 [47] - 预计新能源汽车维修价格在高位将持续一段时间,需待现有车辆大规模脱保且第三方维修技术成熟后才有望下降 [48]
30款燃油车行情大盘点:降价、减配、薅IP 是关键词
车fans· 2025-08-18 08:30
燃油车市场现状 - 传统燃油车明星车型如飞度、Polo接近半停产状态,哈弗H6已跌出SUV销量前20名,显示新能源冲击下燃油车市场格局剧变 [1] - 燃油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合资品牌通过大幅降价维持份额,自主品牌依靠产品迭代争夺市场 [56] - 7月主流燃油车型销量普遍腰斩,如轩逸从巅峰4万台降至2.6万台,朗逸从峰值降至2.3万台 [2][4] A级轿车市场竞争 - 日产轩逸采取新老款并行策略,经典款减配至5.99万抢占低端市场,新款降价3万后总价9.75万 [2] - 大众朗逸实施双车战略,朗逸新锐定位下沉市场,1.5L百万版降价5万至8.09万 [4] - 自主品牌突围:奇瑞艾瑞泽8推出16款细分车型,吉利星瑞以越级配置实现11.05万起售价 [8][10] - 丰田雷凌近期逆势涨价,1.2T豪华版优惠4.5万后仍达9.73万,性价比弱于竞品 [14] B级轿车市场格局 - 丰田凯美瑞7月销量1.8万台居首,2.0L豪华版降价4万至14.18万,置换后最低14.88万 [15] - 大众双雄表现:迈腾B8降价5.7万月销1.7万台,帕萨特PRO版滞销但经典款降价4.86万热销 [18][20] - 本田雅阁燃油版支撑销量,1.5T豪华版降价5.8万至13.98万,PHEV版月销仅个位数 [25] - 日产天籁通过极致降价策略,2.0L真心版减配后总价13.2万,较指导价降6.4万 [28] SUV市场动态 **紧凑型SUV** - 哈弗大狗取代H6成为新主力,2.0T版降价2.8万至12.19万,26款增配不加价 [35] - 丰田锐放/锋兰达双车降价4.2万,1.5L版本进入9.5万区间,但产品力受质疑 [30][32] - 自主品牌攻势:吉利博越L 1.5T山河版降价1.6万至10.09万,置换后最低8.19万 [29] **中型SUV** - 丰田荣放处于产品周期末端,2.0L都市版降价4.8万至12.18万,换代前清仓优惠 [37] - 大众途观L半年价格稳定,1.5T龙腾版降价5.2万至13.48万,置换后最低12.18万 [41] - 本田CR-V/皓影双车优惠超5万,CR-V活力版降至13.59万,皓影精英版12.79万 [50][54] - 自主高端突破:吉利星越L 2.0T揽星版降价2.8万至14.17万,置换后最低11.77万 [39] 产品策略与趋势 - 合资品牌普遍采用新老款同堂销售,老款承担走量任务但持续减配,如迈腾已推出第2次改款 [18] - 自主品牌坚持正向研发,奇瑞瑞虎8系列衍生30款车型,长安CS75PLUS四代车型同步销售 [45][46] - 价格战白热化:别克昂科威等车型推行"一口价"模式,但后续版本出现减配现象 [47] - 混动车型遇冷,丰田亚洲龙双擎版降价5.3万仍难敌PHEV,厂商主推燃油低配版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