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四大因素驱动中国生物医药崛起
证券时报· 2025-08-29 06:40
二是创新人才与创业精神。中国的海归人才是非常宝贵的创新力量,包括在全球跨国药企接受培训的科 学家和高管们回国建立了第一波生物技术创新企业,该批企业也成为首批在香港(18A规则)、中国内 地科创板和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生物企业;创新的精神和成果带动了更多海归人才以及本土创新人才加 入到创业的洪流中。得益于创业、创新的动力以及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成本优势,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以 其创新、速度和成本效益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并迅速崛起。 三是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风险投资——无论是国内人民币基金还是国际美元基 金,在促进早期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万亿元人民币基金成为当前支持生物技术投资周 期的中坚力量。 四是完整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也得益于可能是全球最完善和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供 应链,包括上游的原料,各个细分领域和阶段的研发合作机构,包括CRO和CDMO等组织,如药明康 德等研发机构具备从实验室扩展到临床各阶段研发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涵盖研发、临床和制造端到端 全程服务,相比欧美市场,具备更高的效率、研发成本优势等。 尽管前文提到风险投资对早期中国生物医药的重大推动作用,但值得反思的是 ...
新加坡媒体:中国生物技术惊人进步正改变全球药物研发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07:02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崛起 - 2024年中国进入研发阶段的创新药物数量突破1250种,远超欧盟并接近美国的1440种 [1] - 2015年中国仅有160种新药进入全球药物研发管线,占比不到6%,2024年数量增长近8倍 [1] - 新药涵盖癌症、减肥等多个治疗领域,并越来越多获得西方监管机构和跨国药企认可 [1] 研发数量与质量提升 - 中国已成为全球临床研究的首要地点,自2021年以来启动最多的新试验 [2] - 2020年至2024年,产生创新药物候选数量最多的50家公司中,有20家是中国的 [2] -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质量飞跃,全球最严格监管机构认为中国药品具有美好前景 [1] 政策与投资推动 - 中国药监改革加速审查流程、提升数据质量及监管透明化 [1] - 中国政府相关计划刺激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热潮,推动以海外归国科学家与创业者为核心的创新浪潮 [1] 行业专家观点 - 艾意凯咨询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陈玮表示中国新药研发规模前所未有,产品吸引力强且研发速度快 [1] - 诺斯特拉国际医药智库公司副总裁丹尼尔·钱塞勒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越美国成为新药研发管线数量第一 [1] - 伦敦医疗咨询公司"树山伙伴"创始人阿里认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创新将成为公认常态 [2]
加仓100%!全球巨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9:32
外资加仓中国医药行业 - 景顺旗下新兴市场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加仓恒瑞医药幅度达100%,持仓金额增至1.86亿港元[3][4] - 该基金规模141亿美元(约1012.41亿元人民币),恒瑞医药是其前25大重仓股中增持幅度最大的标的[4][5] - 基金经理Justin Leverenz看好中国医药行业,认为中国已从药物研发跟随者跃升为先锋,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6] 外资基金持仓调整动态 - 景顺旗舰基金5月减持腾讯控股5.31%、美团24.77%,同时增持宁德时代22.16%、阿里巴巴14.79%[5] - 摩根资产管理旗下JPM China A-Share Opps基金增持恒瑞医药18.49%,该基金规模28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8] - 安联投资Allianz China A Shares基金加仓恒瑞医药8.47%,基金规模23亿美元,招商银行为其第一大重仓股[9][10]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技术对外授权交易占比从2019-2020年的4%增至2023-2024年的12%,显示全球制药巨头对中国临床管线的需求提升[6] - 行业仍处发展初期,企业在后期全球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环节的价值获取有限[6] 其他外资机构动向 - 富达国际Fidelity China Focus基金加仓阿里巴巴12.46%、携程集团6.32%,规模23亿美元[11] - 首域盈信FSSA China Growth基金加仓海尔智家31.88%、蒙牛集团8.28%,规模26亿美元[11][12] - 淡马锡组合资产净值达3400亿美元,中国占其基础风险敞口的18%,为第三大市场[14]
奥登·沙亚赫梅达娃:哈中农业合作为何“全面开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08:44
中哈农业合作基础 -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土地和水资源 中国具备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 形成资源与技术互补性 [2] - 两国政府高度支持农业合作 哈方提供原材料 中方提供技术和投资 推动高附加值联合项目 [2] - 历史经贸文化农业等多领域密切交流 为合作奠定情感与信任基础 [2] 合作平台与成果 - 建立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中哈作物绿色生产联合实验室等平台 [4] - 2018年启动示范园项目 试验12大类49个品种 筛选出表现优良的马铃薯春油菜春小麦品种 [4] - 联合培育小麦品种XN10和XN12 较当地品种亩产增加37.5公斤 增产25% 等待审定推广 [5] 畜牧业与人才培养 - 建立中哈畜牧科技示范园 聚焦饲料基地建设与饲养配方优化 改善动物饲料质量 [7] - 计划提高奶牛繁殖率 开展新品种遗传改良 提升哈萨克斯坦北部牛奶产量与品质 [7] - 开展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 覆盖畜牧学农艺学水利学等领域 加强人才国际化培养 [7] 未来合作方向 - 数字农业领域推进智能监测系统 预计单产提升15% 保障粮食安全 [8] - 跨境电商领域打造特色农产品平台 扩大优质农产品贸易规模 [8] - 碳汇农业领域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 创造生态与经济效益 [8] - 生物技术领域突破抗旱育种瓶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