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搜索文档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昌平未来创投联盟-生命谷金融服务站揭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6:46
论坛概况 - 2025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在北京昌平举办,主题为"创新领航,产金跃迁",近200位学术界、产业界、医疗界、投资界人士参与 [1] - 论坛聚焦产业发展与资本助力,旨在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昌平区金融生态建设 - 昌平区打造"昌平·金立方"金融营商环境品牌,并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创新生态模式 [1] - 通过整合要素资源、畅通对接渠道、提升服务效能,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累计举办投融资路演活动90余场,服务路演企业260余家 [1] - 昌平区出台全市首个科创金融政策,成立首支认股权基金,推动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落地,引入红杉、高瓴、康桥等优质资本 [2] 生命谷金融服务站 - 生命谷金融服务站正式设立,将链接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多元化金融资源,形成金融服务集群效应 [2] - 通过举办路演沙龙、产业论坛、专题研讨等活动,推动金融机构、生态企业、产业服务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昌平区未来规划 - 昌平区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构建要素高效流动、供需精准对接的科创金融生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 [2] -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多层次、全周期基金矩阵,创新靶向金融产品,构建一体化、联动式投贷体系 [2] 论坛主办与承办 - 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等多家机构共同承办 [2]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金融之力 访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政策引领与机制保障 - 联合广东省科技厅等部门起草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科金15条"政策,涵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领域 [2] - 印发《广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31项具体举措,形成科技金融发展路线图 [2] - 修订《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和《广东省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办法》,优化指标体系并扩大评估结果运用,激励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 资金供给与服务创新 - 落地全国首笔科创领域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支持力度 [3] - 创设"三个1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100亿元"粤科融"支持高端制造和新能源产业,100亿元"焕新贷"支持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100亿元"粤贸贷"支持外贸领域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签约352个,签订贷款合同1772亿元,发放贷款425亿元 [3] 境内外融资渠道拓展 - 推动4家科技型企业和2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48亿元 [4] - 东莞银行成功发行15亿元5年期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 [4] - 推进QFLP试点,南沙自贸区12家基金管理企业取得资格,投资规模约284亿元 [4] 服务模式创新 - "益企共赢计划"为19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65亿元签约融资,采用"前低后高"利率定价和灵活偿付方式 [5] - "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整合银行、保险、担保等资源,为2200家科技企业提供380亿元融资 [5] - "认股权+"服务模式缓解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叠加"粤科融"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支持 [5] 金融产品创新 - 研发阶段推出"科技人才贷"和"科技研发贷",将人才和研发投入作为授信依据 [6] - 转化阶段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和广东首笔"中试贷" [6] - 应用阶段推出"创新积分贷"和"评级贷",累计为1000家企业提供1200亿元授信 [6] 未来工作重点 - 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粤科融"专项额度,提高政策精准性 [8] - 推广"创新积分贷"和"技术合同贷",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投贷联动业务 [8] - 加强部门协同,用足"南沙金融30条"等区域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8]
屹唐股份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科创板加速“硬科技”成果兑现!
北京商报· 2025-07-03 09:57
行业概况 - 国产集成电路制造设备销售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在国内日益增长的集成电路制造需求及保障行业供应链安全的战略目标下 国产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发展空间广阔 [1]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第三次转移 中国作为最大市场 半导体设备需求逐年增长 发展空间广阔 [5]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2,985.07万元 60,816.15万元和71,689.40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13% 15.47%和15.47% [2]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49人 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9.28% [2] - 截至2025年2月11日 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445项 [2] - 公司产品覆盖干法去胶 快速热处理及干法刻蚀设备三大领域 广泛应用于逻辑芯片 3D闪存芯片 DRAM芯片等集成电路制造 [3] - 2023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及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 干法刻蚀设备位居全球前十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是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的供应商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产品全球累计装机数量已超过4,800台并在相应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2024年公司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收入占比已达66.67% [5] 资本市场与募投项目 - 公司将于7月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1] - 此次IPO计划募资25亿元 投向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项目 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项目及发展和科技储备资金三大项目 [5] - 2023年公司新建的北京研发制造基地已正式建成并实现量产 [5] 政策支持 - 科创板以"硬科技"为锚 助力更多中国企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顶端 [4]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加快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 [4]
上海国投公司与中国信通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6-12 22:18
战略合作 - 上海国投公司与中国信通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战略、投研联动、生态建设、企业培育及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合作 [1] - 合作旨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创新企业 [1] 合作方向 - 双方将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战略规划与实施,强化投研联动机制 [1] - 合作涵盖生态体系建设,包括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1] - 计划通过企业培育项目及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商业竞争力 [1]
LP出资热情持续回暖,金融机构活跃度环比大增52%|月度LP观察
FOFWEEKLY· 2025-05-21 18:02
一级市场回暖趋势 - 2025年4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38%,预计将进一步增长[3][4] - 新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417只,环比增18.80%,同比增17.46%,其中创业投资基金占比65.7%(274只)[6] LP类型结构变化 政策型LP主导 - 政策型LP出资占比41.38%,认缴规模占比超68%(3月为63%),政府出资平台增长最显著[8][10] - 典型案例: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规模70.06亿元,覆盖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及交叉领域[11] - 成都交子工融股权基金(首期10亿元)为AIC试点政策下银政合作产物,由交子金控管理[12] 金融机构与财务型回升 - 财务型LP出资占比22.19%,偏好AI等流动性强赛道,采用"平行投资"策略分散风险[14][15] - 金融机构出资环比涨52%,总额超百亿元,保险机构贡献60亿元,中邮人寿单笔出资27.49亿元至招银国际基金[15] - 银保合作深化,如招银国际与中邮人寿在项目筛选、投管环节协同[16] 产业型收缩 - 产业型LP出资占比32.18%,但认缴额下降29%,主因经济周期下主业现金流优先及风险偏好保守化[17] 区域资本运作特征 江苏模式 - 出资活跃度断层领先,通过"省级+市级"母基金群形成矩阵,如第二批战新基金408亿元覆盖11市[19][21] - 苏州市战新基金105亿元聚焦AI、低空经济,叠加"新千亿"产业基金群(首批700亿元)形成乘数效应[21][22]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500亿元定位"耐心资本",覆盖1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27] 浙江模式 - 平均单笔出资额大,杭实智投基金(99.99亿元)、台州金投母基金(50亿元)等三只基金占全省52%出资[25] - 浙江绿色新能源汽车基金69亿元体现独立操盘特点,精准锚定前沿领域[25] 重点基金动态 - 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20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直投"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28] - 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本合作案例:Hines汉斯参与招银国际私募基金,体现跨境联动[15] 行业趋势总结 - 政策引导(68%政策型出资)、金融跟进(百亿险资)、产业协同(银保深度合作)形成多元资本格局[30] - 政府基金矩阵(江苏)、大规模独立基金(浙江)共同激活产业动能[21][25]
精准赋能科技融资创新 北金所已累计支持21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新华财经· 2025-05-14 22:48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 - 北金所累计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38笔,融资规模突破215亿元 [1] - 首批科创债发行项目中,民营企业发行规模达76亿元,平均全场认购倍数达1.96倍 [3] - 兴业银行10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在北金所顺利发行,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贷款投放 [3] 发行服务创新 - 北金所增设"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专区,实现全量发行信息实时一屏纵览 [1] - 公司组建专班提供全流程伴随式运营保障,实现科技创新债券线上化、智能化发行 [1] 投融资交流平台 - 北金所投融资交流平台正式上线,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吸引百余家机构参与 [2] - 活动视频轮播首批36家科创企业发行要素,邀请京东方、新希望等8家企业深度路演 [2] - 北金所已举办4场路演,覆盖32家企业、360余家投资机构 [2] 金融科技应用 - 北金所"科技板"信息服务依托"一体三面"战略,融合发行企业、中介机构与投资机构 [2] - 公司打造"融资助手"、"投行助手"、"投资助手"三大产品矩阵,强化五大业务领域效能 [2] 市场影响 - 系列创新性融资工具的成功落地有效畅通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 - 市场对民营科创企业投资价值认可度较高,民营企业发行规模占比显著 [3]
深圳市: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及重点领域,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快讯· 2025-05-09 18:08
深圳市资本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证监会深圳监管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核心目标是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1] -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及重点领域[1] 资本支持政策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1] - 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规范发展[1] - 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1] 资本运作机制 - 引导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1] - 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1] - 完善多元退出机制,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1] 资金参与方式 - 支持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并购基金[1]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1] -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