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价格波动

搜索文档
今晚,业绩利好刷屏
证券时报· 2025-07-09 20:43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概况 - 已有超120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预增 略增 续盈及扭亏企业占比近八成 [1] - 具备核心技术 品牌优势及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有望持续领跑 [1] - 华银电力以4423%净利润增幅成为当前"预增王" 年内股价涨幅超160% [7][10] 稀土行业表现 - 北方稀土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9-9 6亿元 同比增长1882%-2014% 扣非净利润增长5538%-5922% [2][4] - 业绩增长主因稀土价格上升 子公司磁性材料订单饱满 对价格走势持乐观态度 [4] - 2025Q1稀土市场活跃度提升 4-5月短暂回落后受政策推动价格再度上涨 [4] - 美国矿进口停滞 缅甸矿受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 市场现货供应整体偏紧 [5] 化工行业表现 - 先达股份预计2025H1净利润1 3-1 5亿元 同比增长2443%-2834% 实现扭亏为盈 [5] - 烯草酮售价上涨带动毛利率增长 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贡献新增长点 [5] 养殖行业表现 - 牧原股份预计2025H1净利润105-110亿元 同比增长925%-973% [6] - 生猪出栏量上升叠加养殖成本下降推动业绩增长 [6] 科技制造行业表现 - 工业富联预计2025H1净利润119 58-121 58亿元 同比增长36%-39% [11] - AI服务器营收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增长超1 5倍 [11] - 800G交换机Q2营收达2024全年3倍 股价单日涨停市值超5200亿元 [11][12] 其他高增长企业 - 友发集团 永和股份等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翻倍 [6] - 深深房A 翔港科技 英联股份等企业在低基数上实现翻倍增长 [9][10] - 工业富联 立讯精密 上海医药等行业龙头业绩大涨 [11]
中国稀土: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受益稀土行业多重催化-20250612
国信证券· 2025-06-12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性强,2024年稀土价格跌幅较大致业绩不佳,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好转 [1] - 公司利润主要由稀土氧化物贡献,矿端有江华稀土矿,冶炼端有三家子公司 [2] - 中稀集团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公司后续有明确整合预期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集团核心上市平台,有并购重组预期 - 公司发展历经三阶段,前身山西关铝1998年成立上市,主业铝冶炼加工,2009年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2013年转型稀土产业,2022年实控人变为中稀集团,2023年收购中稀湖南强化资源端保障 [8][9] - 公司实控人为中稀集团,持有28.56%股份,截至2025Q1,第一大股东为中稀发展,第二大股东为广晟控股集团,第三大股东为中稀集团,2024 - 2025年完成股权划转,公司正配合集团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择机并购重组 [10] 公司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 - 2024年公司营收30.27亿元,同比 - 24.09%,归母净利润 - 2.87亿元,同比 - 168.69%,扣非归母净利润 - 1.45亿元,同比下滑158.65%;2025年一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 + 141.32%,环比 - 32.28%,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环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扭亏,环比 - 4.54% [12] - 公司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2022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与氧化镨钕含税价格同比增速变化趋势相似,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因收购中稀湖南,2024年主要因中稀湖南补缴税费 [1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5.75%,净利率 - 9.30%,2025Q1毛利率9.77%,净利率9.99%,2025Q1净利率高于毛利率因稀土价格回升使存货跌价准备部分转回;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7%/2.56%/1.91%/ - 0.38%,期间费用率较2023年增加1.41pct,因研发费用提升;截至2025Q1末资产负债率7.64%,较2024年末下降4.61pct,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 - 40% [21] 公司生产经营概况 - 公司主营稀土矿、氧化物和金属等产品生产运营及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外售产品主要有稀土氧化物、金属、矿三类,2024年销量分别为6,512/1,907/0吨,稀土氧化物贡献大部分营收和毛利,2024年在营收和毛利中占比分别为60%/88% [33] - 2023年收购中稀湖南前,定南大华、广州建丰、中稀赣州利润最高,2023年中稀湖南利润最高,净利润2.38亿元,2024年除广州建丰净利润2757万元外,其他子公司净利润低于2000万元或为负值 [38] 公司矿山资源情况 - 公司拥有中稀湖南下属江华离子型稀土矿,是湖南省唯一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也是全国单证开采指标最大的离子型稀土矿之一,2023年注入上市公司体内,五矿稀土集团对中稀湖南作出业绩承诺,2023年完成率113%,2024年完成率89% [40][41] - 江华稀土矿设计产能2000吨REO/年,2022 - 2024年产量分别为1,869/2,384/2,384吨,销量分别为1,743/1,931/0吨,2024年稀土矿全部自用;中稀湖南开展探边扫盲找矿等工作,华夏纪元所属两宗探矿权探转采工作在推动中 [42] 公司稀土冶炼分离情况 - 公司下属三家冶炼分离子公司,2022 - 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分别为3,664/3,757/7,785吨,销量分别为3,857/3,622/6,512吨,2019年赣县红金因环保问题停产,2024年中稀永州新材投产 [43] - 中稀永州新材定位为中稀湖南分离生产中心,年处理5000吨稀土氧化物,2000吨原料来自江华稀土矿,3000吨进口自东南亚国家,设计年产量4825吨,收率96.5%,2024年11月末产量4,102吨REO,达产85% [47] 中稀集团已作出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 2024年公司稀土矿开采指标2384吨,占集团总开采指标的2.93%,占集团离子型矿开采指标的12.45%,冶炼分离指标6000吨,占集团的7.14%,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超出指标部分因进口原料冶炼分离不受指标约束 [49] - 中稀集团2022年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正配合集团开展相关工作,择机并购重组 [50] - 中稀集团仍有中稀江西等多个下属子公司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公司后续有明确整合预期 [51] 行业: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催化价格上行 - 国内:2024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增速放缓,据SMM预测,2025年岩矿型稀土开采指标26.6万吨,同比 + 6%,离子型稀土开采指标1.9万吨,同比持平,冶炼分离指标34万吨,同比 + 34%;2025年2月工信部发布两则《征求意见稿》,更新管控范围,明确生产主体,细化问责机制,加强产品追溯 [54][55] - 海外:美国MP资源年产4.5万吨稀土精矿,2025年4月停止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Mt Weld是重要轻稀土矿山;2025年4月缅甸稀土出口恢复,4月我国自缅甸进口未列名氧化稀土数量同比 - 5.85%,环比 + 1002.72%;泰国和尼日利亚2024年稀土产量增幅较大 [57][58][65] - 我国对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部分企业已获得出口许可证,实施出口管制后4月我国出口稀土永磁产品数量显著下降 [7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0.00/58.80/68.48亿元,同比增速65.17%/17.60%/16.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5.29/6.58亿元,同比增速235.83%/35.71%/24.50%,EPS分别为0.37/0.50/0.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9.3/73.2/58.8x [4][7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公司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78]
对话稀土专家:如何解读稀土价格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稀土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走势 - 4月稀土价格从四万多跌至40,405元,中美贸易谈判后反弹至435元,磁钢出口许可证发放和批量出口超预期,钴锂、镝铁合金价格上涨[1][2] - 镝铁合金和氧化镝价格稳定在169元左右,氧化铽从六百多点涨至730元后回调至720元,2025年预计氧化铽缺口超150吨,出口管制放松缺口扩大,全年价格或达900 - 1000万元以上[1][5] - 镨钕价格预计达200以上,韩特价格受供给端影响上涨,镝产量3000吨,宜特产量500多吨,下游需求约500吨,供应有缺口[3][10][11] 供需情况 - 供应端:4月以来生产减量显著,废料处理量减少约400吨,原矿生产指标减少一百多吨,2025年稀土指标预计低于40万吨[1][3] - 需求端:中美贸易缓和及出口管制放松刺激需求,持证大型企业磁钢批量出口或使需求翻倍,供应短缺[1][3][4] 市场预测 - 5月可能是爆发点,前期出口管制和价格下跌使下游及中间商库存低位,需求暴增重稀土氧化物价格或突破50万元,中美贸易预期是主要驱动力[1][6] 行业预期 - 行业未来预期乐观,中美贸易需求向上,政策预期积极,中国稀土集团整合民营企业进展顺利,控股比例达51%,有助于市场稳定[8][9] 出口情况 - 磁钢出口顺畅,申报流程加快,4月20日起企业获审批,高端稀土钕铁硼磁钢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改善[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稀土配额分两批发放,5月下旬若月底前发放只覆盖到6月,企业正常生产只需全年总量不超标,5月产量下降受出口管制影响[12] - 5月稀土通量下降因出口管制,预期减少15%,正常月出口约5000吨,上游金属产品倒挂和废料工厂减产,订单增加可恢复生产但难弥补库存不足[13] - 稀土贸易商数量多但市场份额不均衡,4月以来价格下跌贸易商看空市场备货量减少[14] - 2025年可能继续发布稀土指标但不进行总量控制,2023年发布指标为规避合规性问题,2024年严格控制生产[15] - 磁钢出口不代表所有稀土产品可出口,非关税措施暂停和取消是否针对稀土管制未明确,海外氧化铈成交价3300美元/公斤,中国提升磁钢出口报价[16] - 未来监管导向以量为主,出口管制限制数量而非价格,中国通过控制供应量影响市场价格[17] - 当前看涨周期与过去不同,2025年政策变化使供应格局调整,两大集团垄断冶炼指标,市场前景好但政策调控避免价格暴涨[18] - 2025年政策改革对市场趋势影响大,资源配额增速降至10%以内,供需错配或在一两年内发生,市场将迎底部并持续上涨[19] - 不关注矿工增量指标,2024年矿工增量27万吨,2025年预计30万吨,实际增加约2万吨,关注冶炼控制[20] - 爱迪特磁钢出口批文占比不明,多家上市公司获批文,中美谈判后审批流程加快,预计6月中旬后更多企业获批文[21] - 自有矿的冶炼分离企业利润高,如北方稀土和中旗新材旗下四川梁山矿;购买进口矿的企业利润低,如缅甸铜矿[22] - 中国稀土产业链完善,氧化处理成本低,最低二十多万,普遍三四十万,美国MP Materials至少60万,因中国盐酸成本低[23] - 越南莱纳斯、澳大利亚莱纳斯、美国MP Materials、爱沙尼亚公司和法国废料回收厂进行稀土冶炼建设,海外无重稀土冶炼能力,美国实验室未量产[24][25] - 更看好上游生产稀土原材料的企业,有资源和产业集中优势,下游产品按基础价格折算毛利润,上游企业将集中于集团内部[26]
中国稀土(000831):稀土价格企稳回升,公司量增明显
天风证券· 2025-05-01 2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有色金属/小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稀土价格企稳回升,公司量增明显,业绩大幅修复,作为集团核心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0.27亿元,同比-24%,主要受稀土价格下行影响;2025Q1实现营收7.28亿元,同比+141%,环比-32%,主要由于稀土价格回升及销售策略调整 [1] - 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2.87亿元,主要受补缴税费及减值影响,扣非净利润-1.45亿;2025Q1归母净利润0.73亿元,业绩大幅修复 [1] 销量与价格 - 2025Q1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销量分别为6512/1906吨,同比+80%/+142%;稀土矿产量2384吨 [2] - 2024年中钇富铕矿平均价格17.55万元/吨,同比 -27%,2025Q1平均价格18.12万元/吨 [2] - 2024年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平均价格分别为39.26/183.25/575.03万元/吨,同比-26%/-21%/-37%;2025Q1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平均价格分别为43/168/620万元/吨,环比+3%/-1%/+7% [2] 资源优势 - 公司是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公司,业务涉及稀土矿开采到金属冶炼 [3] - 中稀湖南拥有湖南省目前唯一一宗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所属矿区达大型离子型稀土矿藏规模,且是“国家级绿色矿山”中第一座离子型稀土矿山 [3] - 公司通过参股华夏纪元持有圣功寨稀土矿探矿权和肥田稀土矿,正优先开展圣功寨稀土矿探转采办理工作 [3]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5.75%,同比-6.6pct,主因稀土价格下行拖累;2025Q1实现毛利率9.77%,同比+5.46%,环比-14.35% [4]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0.73亿,其中资产减值损失+0.51亿,由于稀土价格上涨减值冲回 [4]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86/5.03/7.65亿(2025/2026年前值为3.16/4.49亿),维持“买入”评级 [4]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0.6122亿股,流通A股股本10.6122亿股,A股总市值331.3131亿元,流通A股市值331.3131亿元 [7] - 每股净资产4.45元,资产负债率7.64%,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38.88/21.12元 [7]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88.31|3027.35|3467.20|4425.64|5153.76| |增长率(%)|5.34|-24.09|14.53|27.64|16.45| |EBITDA(百万元)|871.56|679.75|332.13|717.57|1061.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17.67|-286.91|285.61|502.52|765.26| |增长率(%)|0.49|-168.69|-199.55|75.94|52.29| |EPS(元/股)|0.39|-0.27|0.27|0.47|0.72| |市盈率(P/E)|79.32|-115.48|116.00|65.93|43.29| |市净率(P/B)|6.82|7.14|6.03|4.86|4.41| |市销率(P/S)|8.31|10.94|9.56|7.49|6.43| |EV/EBITDA|31.88|41.80|93.03|44.48|28.66| [11]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了2023 - 2027E的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