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整合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受益稀土行业多重催化-20250612
国信证券· 2025-06-12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性强,2024年稀土价格跌幅较大致业绩不佳,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好转 [1] - 公司利润主要由稀土氧化物贡献,矿端有江华稀土矿,冶炼端有三家子公司 [2] - 中稀集团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公司后续有明确整合预期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集团核心上市平台,有并购重组预期 - 公司发展历经三阶段,前身山西关铝1998年成立上市,主业铝冶炼加工,2009年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2013年转型稀土产业,2022年实控人变为中稀集团,2023年收购中稀湖南强化资源端保障 [8][9] - 公司实控人为中稀集团,持有28.56%股份,截至2025Q1,第一大股东为中稀发展,第二大股东为广晟控股集团,第三大股东为中稀集团,2024 - 2025年完成股权划转,公司正配合集团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择机并购重组 [10] 公司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 - 2024年公司营收30.27亿元,同比 - 24.09%,归母净利润 - 2.87亿元,同比 - 168.69%,扣非归母净利润 - 1.45亿元,同比下滑158.65%;2025年一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 + 141.32%,环比 - 32.28%,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环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扭亏,环比 - 4.54% [12] - 公司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2022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与氧化镨钕含税价格同比增速变化趋势相似,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因收购中稀湖南,2024年主要因中稀湖南补缴税费 [1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5.75%,净利率 - 9.30%,2025Q1毛利率9.77%,净利率9.99%,2025Q1净利率高于毛利率因稀土价格回升使存货跌价准备部分转回;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7%/2.56%/1.91%/ - 0.38%,期间费用率较2023年增加1.41pct,因研发费用提升;截至2025Q1末资产负债率7.64%,较2024年末下降4.61pct,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 - 40% [21] 公司生产经营概况 - 公司主营稀土矿、氧化物和金属等产品生产运营及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外售产品主要有稀土氧化物、金属、矿三类,2024年销量分别为6,512/1,907/0吨,稀土氧化物贡献大部分营收和毛利,2024年在营收和毛利中占比分别为60%/88% [33] - 2023年收购中稀湖南前,定南大华、广州建丰、中稀赣州利润最高,2023年中稀湖南利润最高,净利润2.38亿元,2024年除广州建丰净利润2757万元外,其他子公司净利润低于2000万元或为负值 [38] 公司矿山资源情况 - 公司拥有中稀湖南下属江华离子型稀土矿,是湖南省唯一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也是全国单证开采指标最大的离子型稀土矿之一,2023年注入上市公司体内,五矿稀土集团对中稀湖南作出业绩承诺,2023年完成率113%,2024年完成率89% [40][41] - 江华稀土矿设计产能2000吨REO/年,2022 - 2024年产量分别为1,869/2,384/2,384吨,销量分别为1,743/1,931/0吨,2024年稀土矿全部自用;中稀湖南开展探边扫盲找矿等工作,华夏纪元所属两宗探矿权探转采工作在推动中 [42] 公司稀土冶炼分离情况 - 公司下属三家冶炼分离子公司,2022 - 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分别为3,664/3,757/7,785吨,销量分别为3,857/3,622/6,512吨,2019年赣县红金因环保问题停产,2024年中稀永州新材投产 [43] - 中稀永州新材定位为中稀湖南分离生产中心,年处理5000吨稀土氧化物,2000吨原料来自江华稀土矿,3000吨进口自东南亚国家,设计年产量4825吨,收率96.5%,2024年11月末产量4,102吨REO,达产85% [47] 中稀集团已作出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 2024年公司稀土矿开采指标2384吨,占集团总开采指标的2.93%,占集团离子型矿开采指标的12.45%,冶炼分离指标6000吨,占集团的7.14%,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超出指标部分因进口原料冶炼分离不受指标约束 [49] - 中稀集团2022年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正配合集团开展相关工作,择机并购重组 [50] - 中稀集团仍有中稀江西等多个下属子公司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公司后续有明确整合预期 [51] 行业: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催化价格上行 - 国内:2024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增速放缓,据SMM预测,2025年岩矿型稀土开采指标26.6万吨,同比 + 6%,离子型稀土开采指标1.9万吨,同比持平,冶炼分离指标34万吨,同比 + 34%;2025年2月工信部发布两则《征求意见稿》,更新管控范围,明确生产主体,细化问责机制,加强产品追溯 [54][55] - 海外:美国MP资源年产4.5万吨稀土精矿,2025年4月停止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Mt Weld是重要轻稀土矿山;2025年4月缅甸稀土出口恢复,4月我国自缅甸进口未列名氧化稀土数量同比 - 5.85%,环比 + 1002.72%;泰国和尼日利亚2024年稀土产量增幅较大 [57][58][65] - 我国对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部分企业已获得出口许可证,实施出口管制后4月我国出口稀土永磁产品数量显著下降 [7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0.00/58.80/68.48亿元,同比增速65.17%/17.60%/16.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5.29/6.58亿元,同比增速235.83%/35.71%/24.50%,EPS分别为0.37/0.50/0.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9.3/73.2/58.8x [4][7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公司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78]
中国稀土(000831):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受益稀土行业多重催化
国信证券· 2025-06-11 2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76]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性强,2024年稀土价格跌幅较大致业绩不佳,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改善;利润主要由稀土氧化物贡献;中稀集团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公司有较强整合预期 [1] 公司相关内容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是山西关铝,1998年成立并上市,主业为铝冶炼及加工,2009年实控人变为中国五矿,2013年转型稀土行业,2022年实控人变为中稀集团,2023年收购中稀湖南获江华稀土矿采矿权 [8][9] - 实控人为中稀集团,合计持有公司28.56%股份,第一大股东为中稀发展,持有22.17%股份 [10]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30.27亿元(-24.09%),归母净利润-2.87亿元(-168.69%);2025Q1营收7.28亿元(同比+141.32%,环比-32.28%),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环比扭亏) [1] - 业绩与稀土价格相关,扣非归母净利润和氧化镨钕含税价格变化趋势一致;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收购中稀湖南带来,2024年是中稀湖南补缴税费 [12] - 2024年毛利率15.75%,净利率-9.30%;2025Q1毛利率9.77%,净利率9.99%,一季度净利率高因稀土价格回升使存货跌价准备部分转回 [21]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7%/2.56%/1.91%/-0.38%,期间费用率较2023年增加1.41pct,因研发费用提升 [21] - 资产负债率一直较低,截至2025Q1末为7.64%,较2024年末下降4.61pct,低于行业平均30%-40% [21] 生产经营 - 主营业务为稀土矿、氧化物和金属等产品生产运营及技术研发咨询服务,2024年稀土氧化物、金属、矿销量分别为6,512/1,907/0吨,营收占比60%/38%/0%,毛利占比88%/5%/0% [33] - 子公司方面,2023年中稀湖南利润最高,2024年除广州建丰净利润2757万元外,其他子公司净利润低或为负 [38] - 矿山资源上,拥有江华稀土矿,设计产能2000吨REO/年,2022-2024年产量分别为1,869/2,384/2,384吨,2024年全部自用;还有两宗探矿权办理探转采工作在推动 [40][42] - 稀土冶炼分离方面,下属三家子公司,2022-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分别为3,664/3,757/7,785吨,销量分别为3,857/3,622/6,512吨;中稀永州新材用江华稀土矿和缅甸矿为原料,2024年产量4,102吨REO,达产85% [43][47] 同业竞争与整合 - 2024年公司稀土开采指标占集团总指标2.93%,占离子型矿指标12.45%;冶炼分离指标占集团7.14% [3][49] - 中稀集团2022年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正配合开展工作,择机并购重组,集团内中稀江西等子公司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公司有整合预期 [3][50][5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00/58.80/68.48亿元,同比增速65.17%/17.60%/16.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5.29/6.58亿元,同比增速235.83%/35.71%/24.50%;EPS分别为0.37/0.50/0.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9.3/73.2/58.8x [4][76] 行业相关内容 国内情况 - 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指标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开采指标25.5万吨,同比增长21.4%,冶炼分离指标24.4万吨,同比增长20.7%;2024年全年轻稀土与中重稀土开采指标增长5.9%;据SMM预测,2025年岩矿型稀土开采指标26.6万吨,同比+6%,离子型稀土开采指标1.9万吨,同比持平,冶炼分离指标34万吨,同比+34% [54] - 2025年2月工信部发布两则《征求意见稿》,更新管控范围,明确生产主体,细化问责机制,加强稀土产品追溯 [55] 海外情况 - MP资源年产4.5万吨稀土精矿,2022-2024年产量分别为4.25/4.16/4.55万吨REO,2025年4月停止向中国出口 [57][58] - 澳大利亚Mt Weld储量丰富、品位高,2022-2024年Lynas稀土氧化物产量分别为1.66/1.40/1.11万吨,2025年一季度产量1,911吨REO [59] - 2025年4月缅甸稀土出口恢复,4月我国自缅甸进口未列名氧化稀土数量为4726.57吨,同比-5.85%,环比+1002.72% [65] - 2024年泰国和尼日利亚稀土产量增幅较大,较2023年分别提升261.1%和80.6% [66] 出口管制 - 2025年4月4日我国对7类中重稀土及含镝/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部分企业已获出口许可证,4月出口稀土永磁2626.73吨,同比-45.10%,环比-50.67% [73]
稀土行业景气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度业绩实现扭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0: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30.27亿元,同比下降24.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亿元,同比下降168.69%,基本每股收益为-0.2704元/股,同比下降163.9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1.3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261.81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业绩亏损主要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 [2] 稀土价格变动 - 2024年轻稀土产品价格普遍下滑:氧化镨价格从46万元/吨降至41.6万元/吨(降幅9.57%),氧化钕从45.5万元/吨降至40.5万元/吨(降幅10.99%),氧化镨钕从45万元/吨降至40万元/吨(降幅11.11%) [2] - 中重稀土产品价格降幅更大:氧化铽从7600元/千克降至5590元/千克(降幅26.45%),氧化镝从255万元/吨降至161万元/吨(降幅36.86%),镝铁合金从245万元/吨降至157.5万元/吨(降幅35.71%) [3]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稀土行业普遍承压,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等公司业绩均下滑 [3] - 2025年一季度行业景气度回升:北方稀土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29亿元至4.39亿元,同比增加11468.78%到11738.45%,广晟有色预计净利润4000万元到5000万元,实现扭亏 [4] - 行业回暖原因包括上游原料供应收紧、下游消费刺激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需求增长 [4] 行业未来展望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2025年达1000万辆,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新增20万吨至40万吨需求,支撑稀土价格 [4]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海外市场面临短缺,预计短期内海外稀土价格上涨 [4] - 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新增需求,行业关注度有望显著提高 [4] - 中国稀土集团组建后加快产业整合,中重稀土"小散乱污"局面改善,轻重稀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