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新材料
搜索文档
通讯|中马“两国双园”升级提速 跨境协作激发新动能
新华网· 2025-11-17 12:17
新华社吉隆坡/南宁11月17日电 通讯|中马"两国双园"升级提速 跨境协作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赵欢 王嘉伟 走进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工厂内流水线上每道工序井然有序,工厂外满载的大 型货车往返穿梭;另一侧,吊臂和推土机忙碌运转,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马中关丹产业园自开园来 持续拓展,与位于中国广西钦州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在"两国双园"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下携手并进,产业协 同日益紧密,为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力。 "关丹港航线已覆盖东南亚、印度及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为产业园企业提供高效物流支撑,未来将 进一步延伸航线,高效联动中马两地市场腹地。"关丹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王超介绍,今 年上半年,北部湾港与关丹港往来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36%,集装箱货物多为化工品、金属矿石以及 东南亚经关丹港中转至钦州港的农产品等。 跨越山海的另一端,中马钦州产业园的产业加工端也热火朝天。广西中马金谷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于燕窝的精细化处理。作为全国首个燕窝全产业链平台,园区已吸引23家企业 入驻,其中13家获毛燕进口加工资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依托中马双园联动,马来西亚毛燕在 ...
让“石化之花”在北部湾畔绽放——中国化学工程第二建设公司参建广西恒逸12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10-29 10:00
项目里程碑与工程规模 - 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12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全流程打通,进入试生产阶段,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打造的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龙头项目 [1] - 项目核心工程包括煤制氢合成氨联合装置、2×40万吨/年双氧水装置、60万吨/年聚酰胺装置、2×30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等已先后实现中交 [1] - 项目钢结构安装总量达3.36万吨,电气电缆敷设长度累计2280千米,管道焊接量突破247万达因 [1] 工程建设挑战与技术亮点 - 煤制氢合成氨装置的变换气洗涤塔净重643吨,高86.2米,吊装总重量952吨,是项目单台最重设备,吊装难度大 [2] - 项目大件设备吊装工作历时4个月圆满收官,期间动用4000吨、800吨、650吨等各类履带吊机械连续作业 [2] - 管道焊接难点在于高压超高压厚壁管道,壁厚在28毫米到46毫米之间,工艺管道焊接合格率达99.81% [2][3] - 项目团队研发粉煤气化超高框架式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多层钢结构管廊施工工艺、2万立方米低温双层液氨储罐组焊工艺等一系列创新工法,攻克技术瓶颈 [7]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公司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细化各科室质量管理职责,推行全员质量管理模式,进场材料由质检员验收并严格执行签字流程 [4] - 创新推行“焊口身份证”管理制度,为每道焊口建立专属档案,实现50万吋焊口100%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4] - 规范施工队伍质量早班会制度,集中宣贯质量控制事项,强调严格遵循“三按”施工原则 [5] - 实施季度质量激励制度,评选质量先进队伍与个人并给予奖励,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 [4] 项目战略定位与产业意义 - 项目依托广西—文莱经济走廊,致力于构建恒逸文莱炼化一体化与钦州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的“双基地”建设格局 [2] - 项目以苯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聚酰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2]
双欣环保:打造全球绿色化工新材料一流品牌
新浪证券· 2025-10-18 13:15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实现可降解水溶膜用乙酸乙烯酯共聚环保助剂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取得国产高端水溶膜专用料零的突破 [1]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定制化+双品牌”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全球绿色化工新材料一流品牌 [1][5] - 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关键原辅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产品出口至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 [7][8] 质量管理模式 - 构建覆盖研发、采购、生产、交付、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链条、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式,形成严于国标、高于行标、优于企标的内控指标体系 [2] - 实现从能源、物料、设备、人员到研发、品控、服务的全链条质量智慧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质发展 [2] - 2023年至2024年,公司先后荣获鄂尔多斯市市长质量奖、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并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研发与生产模式 - 开展“前瞻性研发与应用性研究”的研发模式,跟踪行业技术前沿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 [3] - 实施“以销定产、定制化”的生产模式,从六个维度全面实施精益现场及TQM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3] - 产销系统无缝衔接,按需排产,针对战略客户固定生产线生产,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性能指标,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能 [4] 品牌与市场拓展 - 通过“定制化+双品牌”营销模式,强化产品力、服务力、品牌力、渠道力,实现企业与顾客互惠双赢 [2] - 2018年与日本三菱化学合资成立高先双欣公司,运营世界顶尖品牌高先诺尔,实现聚乙烯醇产品双品牌运营,切入全球高端市场 [6] - 国内商标注册成功51件,国外商标在18个国家获证书26件,产品覆盖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出口至40多个国家 [7] 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 - 率先开发出可降解水溶膜专用乙酸乙烯酯共聚环保助剂,实现国产高端水溶膜专用料零的突破 [1][8] - 首次国产化生产的氯乙烯悬浮聚合助剂在国内PVC行业成功应用,解决关键原辅材料被国际巨头卡脖子困境 [8] - 应用于印钞纸、电子玻纤等行业的专用聚乙烯醇产品全部实现国产替代 [8]
总投资20亿,含6万吨特种聚乙烯醇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公司年产15万吨乙烯法醋酸乙烯及6万吨特种聚乙烯醇项目进入环评第二次公示阶段 总投资20117359万元 [2]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公司"石灰石-电石-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特种纤维"循环经济产业链 重点开发高端特种聚乙烯醇产品 [3] - 聚乙烯醇具有粘结性 成纤性 气体阻隔性等特性 应用于胶粘剂 PVB膜 水溶膜 光电 医药等多个领域 [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 注册资本86000万元 专业从事PVA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研发生产 [4] - 拥有从电石到聚乙烯醇特种纤维的全产业链布局 电石作为化工基石用于生产PVC PVA BDO等重要材料 [4] 高分子产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 包含政策发展 市场分析 投融资等议题 [6]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 涵盖工程塑料 AI消费电子 新能源材料 航空航天等创新领域 [7][8] - 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 科技成果路演 终端对接等特色活动 [8]
粤桂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9亿元 扩充业务品类及规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1:54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6亿股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广东省英德市下太镇白面石矿区玻璃用石英砂岩矿投资项目、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自动化改造项目建设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涵盖制糖、造纸、采矿、硫化工和光伏材料等多个行业,涉及糖浆纸、硫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板块 [1] - 主要产品包括机制糖、纸浆和机制纸,硫铁矿、硫酸、试剂酸、铁矿粉、磷肥和氨基磺酸,银粉 [1] - 三大业务板块实体子公司分别为贵糖集团(糖浆纸循环产业)、云硫矿业(硫化工产业板块)、华晶科技和德信矿业(新能源材料板块) [1] 硫化工产业 - 公司拥有国内最优质硫铁矿资源,但云硫地区硫酸产能主要依靠外销,自用较少,产销失衡 [2] - 硫铁矿在硫酸生产中的余热高价值利用因周边产业配套少和自身产业链延伸短成为发展短板 [2] - 子公司云硫矿业提出"硫磷结合"、"硫钛结合"的产业链延伸路径,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可打通矿石、硫酸及硫酸下游产业链 [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围绕光伏用硅料等领域,推进多个工业用非金属资源材料利用及精深加工项目 [3] - 项目包括华晶科技光伏银粉项目、湿法磷酸项目和英德下太石英矿项目 [3] - 这些项目将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财务状况 - 贵糖集团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压力大,信用融资渠道受限 [3] - 云硫矿业经营相对稳健,但多个在建项目持续建设导致资本开支明显增加 [3] - 本次再融资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财务稳定性 [3] 战略规划 - 公司坚守"制造业当家"储备未来发展增长点,积极对接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 [2] - 以硫铁矿开采及硫化工为起点,探索传统主业和新产业的接入口,向新能源新材料、硫化工产业链延伸 [2] - 目标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成为"国内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企业" [2]
湛江石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沪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17
湛江经开区石化产业招商推介会概况 - 会议于5月8日在上海举办 由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旨在推动绿色石化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世界级临港重化基地 [1] - 湛江经开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国首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1] - 区内已集聚67家规上工业企业 1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是湛江市对外开放窗口和现代大工业发展主战场 [1] 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优势 - 东海岛化工园区是中国沿海产业链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依托中科炼化和巴斯夫两大龙头项目 [2] - 延伸乙烯 丙烯和芳烃三大产业链 发展培育高档涂料 车用材料 包装材料 集成电路化学品 高性能与特色功能材料五大产业集群 [2] - 拥有40万吨级航道 13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市场 [2] - 已形成绿色石化 绿色钢铁 绿色造纸 生物医药和现代化海洋牧场五大主导产业 [2] - 宝钢 中科炼化 巴斯夫三大超百亿美元级项目已落户园区 [2] 签约项目情况 - 现场签约9个项目 总投资额达79 61亿元 涵盖新材料研发 光伏发电 供应链服务 氢能产业等领域 [3] - 具体项目包括冠豪高新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及膜基新材料精密涂布生产线 中鹏未来生物质制备绿氢 中捷精创化学绿色新材料等 [3] - 其他项目涉及冶金生产研发 绿色化工技术合作 分布式光伏发电 有机硫醇生产 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罐式集装箱综合服务等 [3] 合作发展前景 - 湛江经开区邀请企业家考察投资 期待在绿色化工新材料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上海化工研究院认为东海岛区位优势和物流条件优越 是投资兴业沃土 创新发展理想之地 [2] - 政企合作有望开启发展新篇章 创造更美好未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