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肠轴
icon
搜索文档
绿谷医药回应“国产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断货”!药品注册证到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7:32
药品供应情况 - 首款国产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出现断货现象,生产方上海绿谷医药科技相关岗位已停工停产 [1] - 公司回应称药品审评审批已进入最终阶段,正与有关部门沟通,预计将很快恢复供应 [1][2] - 停产原因是药品注册证到期需换证,临时调整仅限于甘露特钠产品线相关岗位,停工员工按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 [2] 药品价格与销售 - 甘露特钠胶囊线上售价超千元(规格150mg,42粒/盒),部分店铺已售出超100盒 [1] - 该药品2019年获批上市,2021年底纳入医保后价格从895元/盒降至296元/盒 [1] - 2024年累计销售超210万盒,上市至今用药患者超50万人,公司收到超9300人求药需求 [5] 药品审批进展 - 公司于2024年5月和10月两次向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提交"九期一"补充申请 [3] - 药审中心将从毒理药理、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生产等方面全面评估该药品 [3] 药品背景与争议 -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影响约1700万患者,"九期一"是全球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4] - 药品机制和主要发明人耿美玉的科研论文真实性曾受生物学家质疑,相关诉讼被法院驳回 [4]
绿谷医药停产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 三重质疑下的破冰者终陷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6-11 09:12
药物研发与上市 - 中国原研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于2019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打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困局 [1] - 该药物由绿谷医药研发,号称"全球首个靶向脑肠轴AD新药",上市初期被寄予厚望 [1] - "有条件批准"要求公司继续提交致癌性试验完整报告及长期有效性数据 [1] 争议与质疑 - 九期一®的"脑肠轴"机制遭学界强烈质疑,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饶毅教授公开批评其理论基础薄弱 [1] - 国内III期临床试验中,治疗组仅4周即显效,安慰剂组却意外"恶化",异常曲线引发对试验设计的广泛争议 [1] - 国际III期试验原定2025年完成,但在2022年提前终止,公司归因于"疫情致患者脱落、融资困难" [1] 市场表现与停产 - 上市初期引发抢购热潮,2021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市场进一步扩容 [2] - 因国际试验终止、研发团队动荡等消息冲击,销售急转直下 [2] - 2024年5月全国多地药房出现断货,6月停产消息获证实 [2] - 公司将停产归因于"药品注册证到期待审批",但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2] 行业影响 - 九期一®的停产为中国创新药热潮敲响警钟 [2] - "有条件批准"被视作双刃剑,加速患者用药的同时,若后续数据无法兑现将带来强烈反噬 [2] - 重大原创机制需经得起国际同行严苛审视,学界公开质疑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必经之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