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审查制度
搜索文档
 从源头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低碳“准入关”
 中国环境报· 2025-08-20 07:14
 政策修订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为2010年制度实施以来第三次修订 [1] - 修订两大核心变化: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要求纳入节能审查 建立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并完善事中事后管理要求 [1] - 通过源头把控节能低碳准入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及产业转型升级 [1]   碳排放管控机制升级 - 节能审查需同步评估项目碳排放水平、实施影响及降碳措施 结果纳入审查意见 遏制高碳排放项目盲目建设 [2] - 将煤炭消费量作为节能审查权限分级核心依据 推广煤炭消费控制与压减措施 控制新增量并挖掘存量替代潜力 [2] - 碳排放评价是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关键环节 但需完善核算方法体系与标准规范 [2]   能效管理成效与挑战 - "十四五"期间每年通过节能审查减少不合理能源消费约1400万吨标准煤 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碳排放 [3] - 存在制度刚性不足、事中事后监管薄弱问题 部分地区审查权限下放导致高耗能项目过度聚集 [3] - 新规明确国家发改委审查年综合能耗50万吨标准煤(或年煤炭消费50万吨)以上项目 禁止县级机关审查"两高"项目 [3]   多维度政策协同 - 需将节能审查与碳排放"双控"考核、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产品碳足迹分级等政策工具结合 [4] - 通过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及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等多维度联动 实现政策协同放大效应 [4]
 国家发改委,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草酸、代森锰锌价格上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3 08:57
 政策更新   - 国家发改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办法废止 [1][3]   - 修订内容包括: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纳入节能审查制度、建立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管理规定 [1][3]     重点产品价格动态   - **原油**:WTI油价下跌5.1%至63.88美元/桶 [4]   - **上涨品类**:聚合MDI(+2.5%)、纯MDI(+1.7%)、液氮(山东杭氧)(+10%)、液氧(山东杭氧)(+9.1%)、草酸(+6.2%) [4]   - **下跌品类**:液体蛋氨酸(-4.5%)、电石法PVC(-2.4%)、轻质纯碱(-1.6%)、钛白粉(-1.5%)、醋酸(-1%) [4]   - **草酸**:缅甸需求增量推动出口价格上涨,厂商暂缓淡季检修,山东地区供应稳定 [4]   - **代森锰锌**:国内市场价格强势上行,出口订单支撑良好,货源紧张 [5][6]     化工板块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周涨幅2.44%,跑赢沪深300指数1.2个百分点,涨幅居所有板块第11位 [7]   - 子行业涨幅前五:其他橡胶制品(+10.06%)、改性塑料(+8.55%)、胶黏剂及胶带(+7.77%)、其他塑料制品(+6.6%)、锦纶(+6.34%) [7]     行业投资机会   - **周期底部关注行业**:     - 需求稳定型:三氯蔗糖(金禾实业)、农药(扬农化工、润丰股份)、MDI(万华化学)、氨基酸(梅花生物、新和成) [8]     - 内需驱动型: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化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民爆、染料 [8]     - 产能优先恢复型:有机硅(新安股份)、氨纶(华峰化学) [8]   - **自主可控领域**:     - OLED材料(莱特光电、奥来德)、催化材料(凯立新材、中触媒)、合成生物学(华恒生物)、吸附树脂(蓝晓科技) [9]     - 电子大宗气(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合成生物学(梅花生物、星湖科技) [9]
 国家发改委: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草酸、代森锰锌价格上涨
 天风证券· 2025-08-12 23:20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纳入节能审查制度,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1]   - 本周WTI油价下跌5.1%至63.88美元/桶,聚合MDI/纯MDI价格分别上涨2.5%/1.7%,液体蛋氨酸/电石法PVC/轻质纯碱等产品价格下跌[2]   - 草酸价格上涨6.2%,主要受缅甸需求增量影响,出口管控放松;代森锰锌价格上涨4%,市场货源供应紧张[3]   - 基础化工板块本周上涨2.44%,跑赢沪深300指数1.2个百分点,涨幅居所有板块第11位[4]     重点子行业表现   - 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包括:其他橡胶制品(+10.06%)、改性塑料(+8.55%)、胶黏剂及胶带(+7.77%)[19]   - 个股方面,科创新源(+53.05%)、安利股份(+51.6%)、新瀚新材(+45.88%)涨幅居前[21]     产品价格与供需   - 液氮(山东杭氧)价格上涨10%,液氧(山东杭氧)上涨9.1%,尿素(波罗的海)上涨4.5%[29]   - 草酸市场偏强运行,缅甸开关后稀土开采需求释放,厂商担忧封关加紧备货[3]   - 代森锰锌国内市场价格强势上行,出口订单支撑良好,市场货源供应紧张[3]     投资建议   - 周期相对底部或已至,建议关注供需边际变化行业,如三氯蔗糖、农药、MDI、氨基酸等[5]   - 自主可控领域建议关注OLED材料、催化材料、合成生物学等方向[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农业农村部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规章,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13]   - 海南省提出到2027年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的目标[14]   - 英威达宣布未来五年追加超过5亿美元投资尼龙纤维业务[15]
 国家发改委: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0:17
 政策修订背景 - 国家发改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同时废止 [1] - 修订依据为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的新要求 [1] - 现行节能审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项目源头把关和事中事后监管薄弱环节,需通过修订解决 [1]   主要修订内容 - 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要求纳入节能审查制度,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进行综合审查评价 [2] - 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并细化审查流程 [2] - 完善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明确项目重大变动和未落实审查意见等情形的处置方式,强化审查验收要求 [2]
 节能审查制度迎重大变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碳排放评价要求纳入新规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21:13
 政策修订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废止 [1] - 节能审查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十四五"期间全国每年减少不合理设计能耗约14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0万吨 [1] - 现行制度存在规定不够刚性、监管机制薄弱等问题,需通过修订解决 [2]   政策核心修订内容 - 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要求纳入节能审查制度,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进行综合审查评价 [2] - 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实施审查 [2] - 完善事中事后管理规定,强化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 [2]   政策实施意义 - 新规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是制度的重大变革,强化了项目碳排放准入管理 [3] - 突出控制和压减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夯实"十五五"时期碳排放双控工作基础 [3] - 明确新形势下节能审查工作方向,推动节能降碳工作迈上新台阶 [3]   政策后续影响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指导监督,推动落实《办法》要求 [4] - 发挥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源头把关作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 [4] - 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4]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无序扩张!发改委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修订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强化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源头管理,重点管控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煤炭消费量50万吨及以上)项目[1][3]   - 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纳入审查体系,年煤炭消费量1000吨以上项目首次纳入审查范围[3][7]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直接审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地方同步评估高碳排放项目对区域碳达峰目标的影响[3][7]   - "十四五"期间通过节能审查年均减少不合理能耗1400万吨标准煤(折合减排CO₂近3000万吨)[5]     制度优化方向    审查机制升级   - 实施分级审查:国家级重点监管50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以上项目,地方根据区域目标评估高排放项目[3]   - 动态权限调整:国家发改委可适时调整重大项目审查权限清单[7]   - 全流程嵌入碳排放评价:覆盖节能报告编制、评审、验收及监管各环节[3]     煤炭消费管控   - 新增1000吨以上煤炭消费项目审查门槛,强化化石能源消费约束[3]   - 明确未批先建等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建立闭环管理机制[10]     监管强化措施   - 定期调度地方审查实施情况,抽查重大项目执行效果[10]   - 要求地方部门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制度落实[10]   - 节能审查意见作为项目开工、验收及运营的强制性依据[10]     实施影响   - 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替代2023年版旧规[11]   - 通过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推动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11]   - 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对"两高"项目的精准管控能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