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500质量成长ETF(560500)午后盘初涨超1%,机构:国产算力芯片渗透加速中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0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3:02,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930939)强势上涨1.18%,成分股深科技(000021)上涨10.01%,白银有色(601212)上涨10.00%,水晶光电 (002273)上涨9.98%,中信金属(601061),上海电力(600021)等个股跟涨。500质量成长ETF(560500)上涨1.24%。 风险提示:本产品由鹏扬基金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 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预 示和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 况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 需谨慎。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涨跌幅 | 权重 | | --- | --- | --- | --- | | 60155 ...
英唐智控(300131.SZ):在车载显示芯片领域,公司已实现批量交付
格隆汇· 2025-09-29 15:14
公司业务进展 - 在车载显示芯片领域实现批量交付 [1] - 已走在车载显示芯片国产化替代前沿 [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本土具备该产品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较少 [1]
中颖电子(300327) - 300327中颖电子业绩说明会活动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7:36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57亿元 [7] - 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上半年受市场竞争影响同比下滑 [11][29] - 工规MCU营收占比接近60%,锂电池管理芯片(BMIC)占比约30% [7] - 预期2025年底库存水平接近半年内的正常水位 [3][10][33] - 整体毛利率预计2026年将有所改善 [2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首款车规芯片已完成AEC-Q100认证 [2] - 车规级AFE芯片按原定研发计划进行中 [3] - 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规划导入两款品牌手机,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生产 [3][12] - Wi-Fi/BLE Combo MCU已完成样品验证并进入客户设计导入阶段,预计下一报告期小批量产 [10][12] - 55nm制程MCU产品预计2026年陆续上市 [12] - 新一代变频空调室外机双电机+高频PFC控制单芯片方案预计2025年底批量生产 [12] - 机器人关节控制产品已在研发中 [12] - 32位MCU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但目前8位MCU销售额仍高于32位 [6] 战略与并购规划 - 远景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芯片设计公司 [2] - 经营策略注重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并购,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考量 [5][9][12] - 控股股东将提供资源整合及业务合作协助 [3][9] - 积极关注AI与产品结合的可能性 [5] - 国家模拟芯片反倾销政策可能带来经营利好机会 [5]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生活电器MCU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内友商,白色家电主控MCU以瑞萨等海外IDM厂商为主 [7] - 锂电池管理芯片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州仪器(TI)等海外大厂 [7] - 产品差异化和高端化是突破内卷竞争环境的核心策略 [5][10][28] - 芯片国产化替代是行业发展趋势 [33] 业务线与亏损情况 - OLED相关业务预期2025年及2026年亏损趋势缩小 [7][12] - WIFI MCU产品处于客户验证和小批量生产阶段 [7][10] - 汽车电子MCU销售上量较慢,目前对总体业绩影响小 [3] - 海外客户量产产品主要为家电主控和触控芯片 [7]
纳思达(002180):充电新领域联手合作,芯片业务有望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信达证券· 2025-09-02 21: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纳思达控股子公司珠海极海半导体与特来电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有效期三年 双方将在市场拓展、产品创新(MCU、DSP等芯片在充电领域新场景)、产品实验等方面合作 [1] - 合作聚焦充电基础设施与数字电源领域芯片 特来电将凭借智能充电网络及平台大数据优势 联合极海研发高性能、高可靠的国产化主控芯片 打破充电设备智能化升级与国产替代的关键瓶颈 [2] - AI算力需求增长带来数字电源市场加速扩张 预计到2026年AI相关电力消耗将达2023年的数倍 政策要求2025年底新建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 对实时控制DSP芯片需求旺盛 [2] - 公司在汽车电子、工控MCU芯片布局初具成效 2024年中国MCU市场规模625.1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8.92% 预计2025年达近700亿元 汽车电子和工控分别占24%和23%份额 合计约300亿元市场空间 2021年国内MCU芯片总国产率不足15% 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2] - DSP芯片逐步商业落地 2025年上半年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rm®Cortex®-M52双核架构DSP芯片G32R501 针对人形机器人布局关节控制器和灵巧手实时控制DSP芯片 部分产品已向宇树科技、汇川技术等企业批量出货 2025年国内DSP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2] - 非耗材芯片(MCU+DSP)投片量逐步增大 2025年上半年销量1.09亿颗 环比增长50% 占总出货量一半以上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91.86亿元、324.02亿元、364.58亿元 同比增长10.5%、11.0%、12.5% [4]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12.45亿元、14.97亿元 同比增长16.4%、42.8%、20.3%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1元、0.88元、1.05元 对应P/E分别为39.67倍、27.78倍、23.10倍 [4][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保持31.4%-31.5%水平 ROE从7.8%提升至10.8% [4]
权重股中芯国际收购子公司股权,消费电子ETF(561600)所跟踪指数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01 13:54
公司动态 - 中芯国际拟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交易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1] - 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 [1] 行业趋势 - 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持续 国产芯片长期发展空间被看好 [1] - 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覆盖50只元器件生产及整机品牌设计上市公司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市场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0.47% 截至2025年9月1日13:31 [1] - 成分股全志科技上涨11.70% 华工科技上涨10.00% 兆易创新上涨7.74% 顺络电子上涨5.71% 东山精密上涨5.18%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下跌0.43% 最新报价1.16元 [1] 指数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7% 截至2025年7月31日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京东方A、寒武纪、工业富联、豪威集团、澜起科技、兆易创新、东山精密、歌尔股份 [2] 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561600)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1] - 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C(015895)、E(024557) [2]
盈方微上半年营收19.2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4.17%
巨潮资讯· 2025-08-28 15:3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9.27亿元 同比增长4.48% [1][2] - 净亏损3229.66万元 同比扩大44.17% [1][2] - 扣非净亏损3237.56万元 同比扩大39.2%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218.47万元 同比下滑130.46%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26% 同比下降14.36个百分点 [1] 资产状况 - 总资产20.3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120.13万元 较上年末减少34.06% [1] 业务进展 - 推进芯片工艺向国产替代制程迈进 深化国产化工艺替代 [1] - 开展消费类影像平台研究 探讨产品市场化 [1] - 深化芯片定制服务能力 提升芯片验证和软件图像质量定制开发竞争力 [1] 市场拓展 - 取得长江存储代理权 2025年上半年实现亿级销售规模 [2] - 优化市场策略 构建稳定高效营销体系 [2] - 强化分销团队建设 配备专属工程师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2] - 终端客户信用评级稳步提升 下游合作更加稳定 [2]
上海证券:国产芯片替代加速 OCS光交换开启新纪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22
AI芯片国产化趋势 - 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中外采芯片(英伟达、AMD等)比例将从2024年63%降至42% 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提升至40% [1][2] - 国产芯片厂商进入业绩兑现期 寒武纪2025年Q1营收同比大增42倍至11.11亿元 实现盈利约3.56亿元 海光信息同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50.76%和75.33% [1] - 国家网信办因安全漏洞与后门风险约谈英伟达H20算力芯片 要求提交说明及证明材料 [1] OCS光电路交换机发展前景 - OCS光电路交换机具备低延迟(降低50%以上) 高能效比(单机架能耗降低40%) 无阻塞带宽(单端口速率800G/1.6T)等优势 信号转换效率理论值达传统电交换机1000倍 功耗仅约十分之一 [3] - 2025年谷歌TPU出货量预计达200万颗 2026年增至300万颗 仅200万颗TPU组网需求即可带动约2.3万台OCS交换机出货 [1][3] - 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展背景下 互联互通能力与单卡算力提升同等重要 OCS交换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1][3] 产业链投资标的 - 芯片设计&代工领域关注中芯国际 寒武纪 海光信息 景嘉微 兆易创新 东芯股份 [4] - 光模块领域关注新易盛 剑桥科技 华工科技 中际旭创 光芯片领域关注源杰科技 仕佳光子 光迅科技 [4] - 交换机领域关注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锐捷网络 菲菱科思 液冷领域关注英维克 朗威股份 方盛股份 精研科技 [4]
国产芯片替代加速,光交换开启新纪元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8 11:26
核心观点 - 国产芯片厂商正从概念期进入业绩兑现期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1][2] - OCS光电路交换机凭借低延迟 高能效比等优势 有望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核心设备[3] - AI算力需求持续旺盛 算力短缺成为行业主要挑战[7] 行业动态 - 寒武纪2025年Q1营收同比大增42倍至11.11亿元 实现盈利约3.56亿元[1][2] - 海光信息2025年Q1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50.76%和75.33%[1][2] - 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有望从2024年提升至40% 外采芯片比例将从63%降至42%[1][2] - 中国移动AI服务器集采项目金额超过50亿元 其中CANN生态设备标包总含税价约34亿元[6] - OpenAI单月营收突破10亿美元 算力短缺成为公司最大挑战[7] 技术发展 - OCS光电路交换机延迟降低50%以上 单机架能耗降低40% 支持400×400端口级联 单端口速率可达800G/1.6T[3] - OCS信号转换效率理论值达传统电交换机的1000倍 功耗仅约十分之一[3] - 谷歌2025年TPU出货量预计达200万颗 2026年将增至300万颗[3] - 以200万颗TPU组网需求测算 仅谷歌一家将带动约2.3万台OCS交换机出货[3] 政策环境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安全漏洞与后门风险约谈英伟达 要求提交说明及证明材料[2] 市场格局 - 摩尔线程 沐曦集成等企业正在冲刺IPO[2] - 中国移动AI服务器集采中 标包1-4由中兴通讯 新华三 浪潮等传统服务器厂商中标[6] - 标包5-6由河南昆仑 华鲲振宇 长江计算等昇腾算力厂商中标[6] 产业链标的 - 芯片设计&代工:中芯国际 寒武纪 海光信息 景嘉微 兆易创新 东芯股份[4] - 光模块:新易盛 剑桥科技 华工科技 中际旭创[4] - 光芯片:源杰科技 仕佳光子 光迅科技[4] - 交换机: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锐捷网络 菲菱科思[4] - 液冷:英维克 朗威股份 方盛股份 精研科技[4]
国产新一代5nm GPU即将面世!
是说芯语· 2025-08-26 15:16
公司融资与危机转折 - 2024年9月公司因未能完成B轮5亿元融资对赌协议 导致股东起诉 账户冻结及全员解约危机 估值曾达150亿元[1] - 2025年2月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引入安孚科技及多家创投机构 彻底摆脱账户冻结困境[3] 技术研发突破 - 核心团队保住伏羲架构研发成果 5nm制程流片验证取得阶段性突破 实现160TFLOPS的FP32算力[4] - 新一代伏羲架构推出A0和B0两款产品 分别专注高端渲染GPU及GPU与NPU融合芯片 支持主流模型端侧部署[4] - 12nm天钧系列GPU已在信创市场实现批量交付 硬件性能与软件生态通过实际应用验证[4]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1月美国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倒逼国内加速关键芯片国产化替代[4] - 国产GPU企业获得政策窗口创造的生存空间 技术突破展现国产替代可行性[4][6]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安孚科技提供资本实力与产业链资源 缓解资金压力并支撑供应链管理 为量产扫清障碍[6] - 资本与产业协同推动"卡脖子"技术突围 公司半年内完成从对赌失败到产品量产的逆袭[6]
科创芯片ETF(588200)午后涨近3%冲击6连涨,机构:电子及半导体行业呈现结构性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53
截至2025年8月18日 13:10,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强势上涨3.02%,成分股芯动联科上涨17.06%,恒玄科技上涨12.46%,东芯股份上涨7.13%,芯原股份、源 杰科技等个股跟涨。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2.89%, 冲击6连涨。 国泰海通指出,算力芯片自主可控是必然发展趋势,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将加速国内云厂商适配国产算力芯片,国产化替代未来可期。招商证券表示,国内 部分客户对于未来购买英伟达H20等芯片还会反复权衡和博弈,长期建议持续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天风证券指出,电子及半导体行业呈现结构性机遇。苹果公司通过美国制造计划(AMP)重点布局芯片材料、服务器等领域,计划构建本土半导体供应 链,但传统消费电子模组组装环节回流美国概率较低,可能利好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恒 玄科技、华海清科、思特威,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7.28%,成交22.71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