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板块近期表现亮眼!产业进入复苏周期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31 23:26
半导体设备与市场表现 - 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达1255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 4% [1] - 申万半导体指数2025年1 1-7 25累计上涨7 81% 其中6月单月涨5 96% 7 1-7 25涨3 47% [1] - 细分领域指数表现:模拟芯片设计指数6月涨3 88% 7月涨1 39% 数字芯片设计指数6月涨5 41% 7月涨2 29% [1] - 全球AI相关指数涨幅显著 万得Deepseek概念指数年初至今涨52% AI算力概念指数涨25% [1]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2025年6月乘用车零售208万辆 同比+18 1% 环比+7 6% 累计零售1090万辆 同比+10 8% [4] - 自主品牌份额提升:批发份额67 1%(同比+2 2%) 零售份额64 2%(同比+5 6%) [5] - 行业库存压力减轻:6月总体厂商库存降15万辆 新能源车库存同步下降 [5] - 降价促销力度减弱 4-6月降价车型减少 竞争趋于理性 [5] AI服务器与半导体需求 - 台湾六家ODM厂商6月合计营收5823亿新台币 同比+88% 环比+5% ASIC厂商表现更强劲 [6] - 海外AI应用(Chatbot AI coding等)的ARR DAU及估值持续走高 [6]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 8亿美元 同比+27 03% 创单月新高 SIA预计2025 2026年增速分别为11 2%和8 5% [7] 半导体产业展望 - 先进制程在AI 高端计算领域应用广泛 成熟制程在汽车电子 物联网持续渗透 [7] - AI产业变化 国产化 周期复苏三因素将共同拉动半导体产业链 [7] - 激光雷达 智驾芯片 线控转向及robotaxi等新兴领域或具中长期关注价值 [5]
“这个行业不缺钱”!智驾人才为何涌入机器人赛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8 18:20
机器人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热点 - 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 SH)因被智元机器人控股公告后股价上涨超900% [1] - 机器人概念为智驾行业提供新出路 吸引大量智驾人才迁徙 [1] - 2024年1-7月国内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融资事件超140起 较2024全年77起呈现爆发式增长 [4] 智驾人才向机器人行业迁徙 - 汽车行业研发人员净流入显著 新能源研发和智能网联研发入离差分别为18 3%和19% [1] - 智驾成熟人才正加速向机器人行业流动 多位行业"大佬"率先发起迁徙 [3] - 智驾与机器人技术共通 均依赖感知-决策-执行-学习闭环系统 且同为软硬件结合产业 [4] - 除机器人外 AI和大模型也是智驾人才主要转行方向 [4][5] 车企及智驾公司布局机器人领域 - 特斯拉 小鹏 奇瑞 小米等车企已推出人形机器人 比亚迪 上汽通过投资入局 [6]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公司知行科技更名以反映业务范围扩展至机器人领域 [6] - 速腾聚创 禾赛等激光雷达企业新增机器人业务 黑芝麻智能布局机器人芯片 [6] - 地平线将机器人业务拆分独立运营为"地瓜机器人" 并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7] - 商汤科技拟配售25亿港元 部分资金将用于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7]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行业希望半年实现较大技术进展 投融资节奏快 金额大 [7] - 具身智能量产产品尚处早期 更接近"玩具"阶段 大规模量产存在挑战 [7] - 四足机器人和机械臂未来3-5年可能起量 通用型人形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积累 [8] - 头部公司吸取智驾行业教训 募资后未大规模扩张 发展较为健康可控 [9]
从智驾到具身智能,世界还需几个台积和中芯? - 对先进制程未来需求的思考
2025-07-28 09:42
从智驾到具身智能,世界还需几个台积和中芯? - 对先进 制程未来需求的思考 20250727 摘要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芯片的 die size 与 GPU 接近,导致产能消耗相似。 但因终端数量巨大,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对先进制程产能的需求远超 AI GPU,预示着晶圆厂客户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全球自驾及巨生智能世界总需求合计为 165 万片每月,相当于 3.25 个 台积电的产能。国内晶圆厂需增加 37 倍现有产能才能满足需求,凸显 了先进制程晶圆厂扩产的紧迫性。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中,晶圆代工环节价值量占比极低,仅占销售额 2.25%,HBM 占比 7.25%,封装成本占 5.5%。一般 AI GPU 分到晶圆 代工环节价值非常少。 支架与机器人大脑芯片在架构和设计上几乎一致,但机器人市场规模远 超支架,预示着对先进制程产能的潜在需求更为广阔,将显著增加下游 客户对于高级制造技术的需求。 国内先进制程晶圆厂在 AI GPU 领域的价值量分配显著低于台积电,因 代工和封装业务拆解较细,单独来看国内晶圆厂从 AI GPU 中分到的价 值量较少。 Q&A 先进制程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先进制程需求的主要驱动因 ...
【高通(QCOM.O)】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AI革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付天姿/王贇 )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21:35
高通公司业务概况 -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核心业务为手机、IoT和汽车(QCT)[3] - 手机业务是公司收入支柱,FY2024收入248.63亿美元,占总营收63.81%[3] - 2024Q1-Q3智能手机SoC芯片出货量达2.22亿颗,全球第二,高端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份额59%(销售收入口径)[3] 技术优势与专利壁垒 - 通过自研+收购(WIFI/蓝牙/射频/汽车/AI等领域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1989年推出的CDMA技术成为3G网络基础[4] - 截至2025年初拥有约5,600族5G SEP专利,全球第二[4] - 技术许可业务(QTL)为第二大利润来源,近十年税前利润率超60%[4] 新业务增长潜力 - **IoT业务**:1)PC领域布局Windows on ARM,推出骁龙X系列芯片配合微软"Copilot+AI PC"战略 2)智能眼镜芯片占全球份额超80%,合作Meta/Pico/Sony等头部厂商 3)2025年收购IP供应商Alphawave进军AI数据中心[5] - **汽车业务**:座舱芯片龙头向中高阶智驾芯片拓展,"汽车智能化+智驾平权"趋势推动收入增长[5] 短期业绩挑战 -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将导致2027年对苹果硬件出货归零,收入大幅下降[6]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提升中国手机厂商采购成本,市场份额或被联发科蚕食[6]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4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电变革下行业持续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零部件投资有三条主线,即国内智能化升级及国产替代、海外全球化布局企业收获、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行业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6][19] 引言:如何看待当下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 智电变革下行业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下半年及后续零部件有数倍成长空间,投资有国内、海外、机器人三条主线 [19] - 从估值看,近期零部件长短期估值均处历史中枢之下,2021 年以来产业环境变化推动估值中枢提升;从盈利能力看,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使零部件板块盈利平稳提升 [21][23] 国内:智能化打开新空间,国产替代格局改善 - 智能科技化带来零部件增量空间,本土 Tier1 崛起,智驾系统相关零件随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科技化配置升级带动相关领域放量,国内企业有望大幅配套 [25] - 部分细分赛道国产化率开始提升,未来诸多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有望从约 10%提升至约 30%以上,国内头部企业在部分行业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29] - 智能化成整车厂胜负手,消费者更关注汽车智能化程度,预计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 90%,NOA 标配搭载量超 2300 万辆 [29] - 中国汽车电动化进入下半程,智能化平价时代已至,随着相关因素推动,国内智驾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 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国内市场由国内厂商主导,2024 年市场空间 37.9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27.5 亿元,CAGR 为 35.4% [34] -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 217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496 亿元,CAGR 为 23.0%,国产智驾芯片具备挑战海外龙头的竞争力 [39] - 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中渐成标配,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46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261 亿元,CAGR 为 15.6%,国内伯特利等本土供应商已开始突破 [41] -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提升推动市场空间扩大,2024 年为 119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442 亿元,CAGR 为 4.8%,继峰股份有望成新头部企业 [50] - 车灯智能化升级和个性化发展开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20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706 亿元,CAGR 为 9.1%,国内市场由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主导 [56] - 汽车玻璃产品升级,市场有望扩容,2024 年市场空间为 265.3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447.0 亿元,CAGR 为 13.9%,福耀玻璃国内龙头地位稳健 [60] 海外:优质零部件出海打开新篇章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优势切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海外扩张,201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上升,未来中国汽零有 2 倍以上成长空间 [64] - 美国加征关税未使整体进口波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高关税下仍具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较好 [68][72] - 中国和墨西哥出口美国关税情况不同,符合美墨加协议的企业仍处零关税,利好全球产能布局企业 [74][76] - 墨西哥产量增加,美国产能向其转移,整车新增投资超百亿,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76][82] - 中国零部件企业广泛开启全球化布局,在北美多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在欧洲主要选择德国、波兰等地,通过并购和建厂布局市场 [89][106]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短期冲高,碳排放政策延缓和取消企业燃油车补贴将影响新能源发展 [97][103] 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 0→1,打开汽零中长期广阔成长空间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迎来加速发展期,在量产、成本、技术上有突破,技术路线多样,场景应用积极 [109][111][123] - 减速器以谐波、行星为主,探索新型减速器,三者应用领域成熟稳定,可替代性低 [126][132] - 国内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发展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企业快速追赶,腱绳传动式中 UHMWPE 纤维是主流腱绳材料 [135][139] - 机器人轻量化可提高运动和续航能力,材料优化是主要方式,镁铝合金和 PEEK 材料受关注,LCP、PPS、PA 等塑料材料也有应用 [141][146][150] - 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0 亿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2025 年量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151][157] 投资建议:把握国内优质赛道、全球化以及人形机器人转型机遇 - 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国内推荐伯特利、福耀玻璃等,海外推荐新泉股份、敏实集团等,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等 [10][161]
中信证券:预计法规放宽与高速L3商用落地节奏将触发零部件订单加速兑现 维持行业 “强于大市” 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08:37
政策层面 - L2将迎来强监管,工信部明确禁止夸大宣传并加强"脱手脱眼"监管,推动功能边界透明化 [2] - 四部委试点通知打通L3上路测试通道,大规模商用需法律法规进一步修订 [2] - 车企智驾险已落地,责任划分与保障机制完善为L3商业化提供保险支撑 [2] 场景与需求层面 - 高速/高架路段占私家车行驶里程25%-30%,用户对"脱手脱眼"需求强烈 [3] - 60%+车主希望行车中看视频或上网,76%认同高速自动驾驶"非常必要" [3] - L3率先落地高速具备商业价值及技术可实现性 [3] 安全层面 - L3核心价值是安全,需以"事故率优于人工驾驶10倍"为目标 [4] - 系统需从Fail-Safe升级至Fail-Degraded/Fail-Operational,推动性能提升与冗余配置 [4] 性能配置及安全冗余层面 - 计算平台采用双SOC与"SOC+MCU"并存,单车ASP提升1.5倍 [5] - 激光雷达由单颗前向扩展为"前1+侧2+后1",前向分辨率从100线+提升至500线 [5] - 毫米波雷达由3T4R迈向8T8R乃至12T16R [5] - 通信网络采用CAN+以太网+高速Serdes混合拓扑,高端车型Serdes用量达20颗 [5] - 低压电源采用双12V蓄电池与双DCDC架构实现电源级冗余 [5] 投资机会 - 重点布局双SOC/MCU冗余计算平台、激光雷达分辨率提升与数量增加、TSN-SerDes高速车载网络、双12V低压电源/双DCDC冗余等领域 [1] - 法规放宽与高速L3商用落地将触发零部件订单加速兑现,估值与业绩双击可期 [1] - L3商用推动智驾芯片、域控制器、激光雷达、毫米波传感器、车载Serdes、低压电源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1]
周末重点速递丨中金称全年阶段性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券商热议中国军贸的“DeepSeek时刻”来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10:11
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新规 - 工信部等八部门公开征求《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意见,规定汽车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数据需申报安全评估的情形包括: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累计向境外提供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不含敏感个人信息)、累计向境外提供1万人以上敏感个人信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的其他情形 [1] 券商市场展望 中国股市 - 预计中国股市将继续区间波动,建议优化杠铃策略+关注企业出海+把握区间波动机会 [2] - A股韧性凸显,历史"大底"及今年阶段底部或均已出现,下半年或延续窄幅波动特征,节奏上或为"前稳后升" [4] - 上行空间取决于一揽子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能否继续发力支持复苏趋势延续 [4] 美股市场 - 美股估值扩张空间或有限,杠铃策略同样有效,AI仍是投资主线 [2] 行业投资机会 互联网行业 - 下半年投资机会主要来自AI行情下的估值修复 [2] - 外部地缘环境仍是主要扰动因素,"口红效应"带动情绪经济,泛娱乐或跑赢大电商 [2] 科技行业 - "国补"带来的增量效应或在下半年逐步缓和 [2] - AI大模型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加速上升 [2] - 海外关税不确定性影响或将减弱 [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将同比增长24%,对应渗透率53.3% [2] - 智能辅助驾驶快速向大众市场渗透,带动激光雷达、智驾芯片、智驾Tier1等环节受益 [2] 消费行业 - "新消费"企业有望继续跑赢整体消费板块 [2] - 基本面较强的传统消费企业在较低估值水平及短期数据催化下,有望表现出较大股价弹性 [2] 医药行业 - 多款国产创新药有望实现出海授权,创新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 [3] - 数个国产重磅创新药物年内获批,更多生物科技企业迎来商业化盈利 [3] - 对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整体持乐观态度,首选推荐创新药板块 [3] 军工行业 - 全球军贸格局或将重塑,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军工竞争地位 [6] - 中国军贸进口份额从2015年的4.3%降至2024年的0.2%,正从传统装备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拓展 [6] - 可关注雷达系统、制导装备、无人机&反无人机技术、军机、装甲车、军舰等领域 [6] 金融科技行业 - 稳定币代表金融科技领域的大变革,可能成为下一代支付技术 [7] - USDT当前发行规模超150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80%配置了美债和类美债资产 [7] - 稳定币将推动货币国际化,后续关注Circle上市等催化 [7][8] 行业配置建议 - 产能周期视角下的机会: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和铁路公路等 [5] - 高景气机会:AI产业链(云计算、算力、机器人、智能驾驶)、国防军工 [5] - 分红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消费龙头、公用事业等 [5]
渗透率保持快速上扬,智能辅助驾驶劲草逢春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10 16:47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与渗透率 -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达1,525万辆,同比增长24%,对应渗透率53.3% [1][2]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6.1%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44.6%,2021年至2024年渗透率分别增加9.2、12.5、6.9和1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增加8.7个百分点至53.3% [3] - 行业优质车型供给持续增加,涵盖细分市场和需求,重点关注小米YU7、小鹏P7+/SUV、蔚来乐道L60、理想纯电SUV及零跑B10等车型表现 [3] 车企盈利与市场表现 - 多家新势力车企在销量规模放大的过程中实现毛利率改善,车企端盈亏平衡能见度大幅提升 [1][2] - 零跑和小鹏汽车销量增长确定性较高,同时盈利改善/盈亏平衡能见度较高,是行业首选 [3] - 车企海外稳步拓展加深全球布局 [2] 智能辅助驾驶发展 - 智能辅助驾驶快速向10万-20万元价格带车型渗透,带动激光雷达、智驾芯片、智驾Tier1等产业链环节受益 [2] - 2025年3月中国乘用车NOA搭载率达18.9%,同比环比显著提升,L2++级智能辅助驾驶在10万元以下价格段实现零的突破 [4] - 增量零部件成本下行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向大众车型市场渗透,智驾SoC、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环节快速增长 [4] - 禾赛激光雷达销量增长和盈利能力确定性较高,是智驾增量零部件行业首选 [4] 行业估值 - 零跑市销率0.9x,理想美股市盈率19.2x,蔚来、小鹏美股市销率0.6x、1.4x,较今年高点有所下滑,估值具备长期提升空间 [4] - 禾赛、速腾市销率分别为4.9x、4.7x,处于健康估值水位 [4]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头部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有望占据50%新车市场份额,成为二三线车企智驾平权最优方案[2][8] - 智驾平权需求加速城市NOA普及,2026年将迎来大规模智驾平权时代[28][29] - 国产芯片方案成为高阶智驾成本最优解,系统降本成为暗线[2][8] 国产芯片竞争优势 - 国产芯片经过5年追赶,在性能、量产验证和客户获取方面已比肩英伟达[3][39] - 地平线J6P芯片性能较竞品提升17-40倍,采用四芯合一设计实现560TOPS算力[117][119] - 7nm智驾芯片出货150万片时全生命周期成本可打平直接采购成熟方案[55][57] 第三方供应商核心价值 - 芯片研发需3年以上周期,持续迭代能力是关键[54][55] - BEV+Transformer算法框架降低Tier1路径选择风险[60][62] - 强化学习技术突破模仿学习局限,提升智驾模型性能上限[63][67] 地平线公司分析 - 软硬一体商业模式实现NPU与算子最优适配,芯片性能利用率最大化[5][77] - 征程6系列覆盖从80TOPS到560TOPS全场景需求,已获多家车企定点[114][125] - 2024年汽车解决方案营收占比97%,授权及服务业务毛利率达92%[130][132] 技术发展路径 - E/E架构迭代推动车企能力边界外溢,集中式架构赋能软件研发权[16][18] - 智能化时代强调软硬一体适配,车企自研芯片需兼具大出货量和快速迭代能力[55][57] - 地平线BPU架构实现CNN性能提升200倍,Transformer性能提升20倍[83][84]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408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7 16:46
基础化工行业事件点评 -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4]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中国对杜邦等企业开展反垄断调查,半导体、离子交换树脂等新材料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4]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跟踪报告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累计加征45%额外关税 [5] - 贸易冲突下汽车电子元件如芯片可能受冲击,智驾芯片自研成为主机厂长期降本最优选择 [5] -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的车企及零部件企业、以及在美/墨本地化建厂的零部件企业更具优势 [5]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实施 [6] - 加征关税政策为血制品行业带来重大机遇 [6] 达势股份投资价值分析 - 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特许经营商 [7] - 2023年以来新增长市场扩张提速,截至2024年12月底在中国大陆拥有1008家门店 [7] -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薪酬激励体系完善 [7] 麦加芯彩2024年年报点评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1亿元(同比+88%),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26%),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23%) [8] - 24Q4收入7.5亿元(同比+102%),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508%),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2195%) [8] - 拟现金分红1.74亿元,分红率82%,对应股息率约2.9% [8] - 船舶涂料取得重大进展,光伏涂料有望成为利润第三极 [7] 耐普矿机2024年年报点评 - 2024年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19.6%),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5.5%),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40.0%) [9] - 看好公司出海潜力 [9] 贵州茅台2024年年报点评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41亿元(同比+15.7%),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15.4%) [10] - 累计分红646.7亿元(含税),分红率75% [10] - 2025年业绩目标理性务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