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子注入机
icon
搜索文档
万业企业2025110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公司为万业企业(已更名为上海先导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凯世通(或称凯通公司)、凯路通、安徽万岛、衢州万岛热电等[1][9] * 行业聚焦于半导体设备(特别是离子注入机)、新材料(如B材料/铋材料)及半导体零部件[2][4][7] 核心财务表现与原因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69亿元 同比增长247%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7亿元 同比增长246%[3] *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6.72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但第三季度单季利润出现波动[2][3] * 利润波动主要原因为业务快速扩张 新产线建设、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导致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阶段性上升[2][3][15] * 三级包中的公允价值变化源于持有的金融资产按市场价值波动产生的损益[22] 半导体设备业务进展 * 子公司凯世通的离子注入机已在国内11+12英寸晶圆厂产线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 覆盖逻辑、存储、CIS、功率等领域[2][5] * 2025年1-9月合计交付10台离子注入机 其中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实现首台验收并确认5台机台[2][5] * 客户突破12家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客户、7家超低温离子注入机客户和3家高能离子注入机客户[5] * 基于大束流低能离子注入机S36 500平台开发了500 HT机型 实现200-600度温控 已在先进工艺线完成初步验证[4][12] * 开发了-100度超低温离子注入机 是全球第二家实现量产此类产品的公司 国内赛博累计使用量达7台[12] * 获得工博会首届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2][5] 新材料业务进展 * B材料(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前三季度收入8.2亿元 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76.75%[2][7][23] * 构建了从原材料(铋真、铋力、铋珠、铋粉)到化合物(氢氧化铋、氯氧化铋)及半导体材料(氧化铋)的多元产品矩阵[16] * 产品应用于合金、冶金、半导体、医药、新能源、化工、核工业、压敏电阻、光通信TEC制冷片、高端光伏等多个领域[16] * 合作客户超过250家[16] * 在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和浙江衢州四地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8] * 成立衢州万岛热电推进Micro TEC产品研发 为数据中心、激光雷达等提供精准控温解决方案 Micro TEC制冷片用于400G/800G光模块 已送客户端验证[2][8][17] 未来战略与产品方向 * 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战略定位升级为一体化产业平台 聚焦半导体装备、新材料及零部件综合平台[4][9] * 凯世通未来将推动产品工艺升级 重点关注28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的低温离子注入机、SOI工艺氢离子注入设备、CIS工艺大束流离子注入机 并关注冷热注入技术[2][6] * 热注入技术对3D结构芯片至关重要 可将晶圆加热至150-600度 实现动态自修复 在14纳米工艺中使载流子迁移度提升15%[10][11] * 公司计划在3-5年内调整业务结构 降低材料收入占比(目前占70%以上) 提升半导体零部件及设备收入 打造小型产业链[4][14] * 零部件开发重点包括氮化铝零部件、静电卡盘、微波电源、高压电源、热管理温控系统、原位检测及量检测相关产品[19] 其他重要信息 * 房地产业务正在去库存 占比已较小 行业性质变更预计在2025年年报发布后推进 2026年6月完成[20][21] * B材料业务前三季度对应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 未来因下游应用广泛将持续增长 公司新增了铟领域业务[23] * 公司加强与青岛科技集团的供应链合作与联合研发 以提高协同效应并降低成本[15]
【招商电子】北方华创:25Q3收入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平台型优势不断增强
招商电子· 2025-10-31 19:2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5Q3收入达111.6亿元,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40.6% [2] - 25Q3归母净利润为19.22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18% [2] - 25Q3毛利率为40.3%,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2] - 25Q3扣非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9.3%,扣非净利率为17.2%,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2] - 收入环比高增长主要系收入确认节奏所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销售、管理、研发等费用增长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2] 产品与技术平台进展 - 公司在首款离子注入设备Sirius MC 313后发布多款12英寸离子注入机台 [3] - 公司发布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ECP)Ausip T830,专为2.5/3D先进封装TSV镀铜设计 [3] - 公司为芯源微控股股东并取得对芯源微控制权,进一步完善涂胶显影机等产品矩阵 [3] - 公司平台型优势不断增强 [3] 在手订单与未来增长前景 - 截至25Q3末,公司存货为302亿元,合同负债为47亿元,表明在手订单充沛 [3] - 考虑到公司为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设备在下游产线上价值量最高,2026年国内先进产线扩产弹性较大 [3] - 公司未来收入有望呈现持续健康成长态势 [3]
北方华创(002371):25Q3收入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平台型优势不断增强
招商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1][7]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5Q3收入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平台型优势不断增强,未来收入有望延续健康成长态势 [1] - 公司为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设备在下游产线上价值量最高,2026年国内先进产线扩产弹性较大 [7]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1/93.1/117.6亿元,对应PE为41.8/32.3/25.6倍 [7] 25Q3业绩表现 - 25Q3收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40.6% [1][7] - 25Q3归母净利润19.22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18% [1][7] - 25Q3毛利率40.3%,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7] - 25Q3扣非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9.3%,扣非净利率17.2% [7] - 收入环比高增长主要系收入确认节奏所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销售、管理、研发等费用增长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7] 平台优势与产品进展 - 公司在首款离子注入设备Sirius MC 313后发布多款12英寸离子注入机台,同时发布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Ausip T830 [7] - 公司为芯源微控股股东并取得对芯源微控制权,进一步完善涂胶显影机等产品矩阵 [7] - 平台型优势不断增强 [1][7] 订单与增长前景 - 截至25Q3末,公司存货302亿元,合同负债47亿元,表明在手订单充沛 [7] - 未来收入有望呈现健康增长趋势 [7] 财务数据与预测 - 预计营业总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391.2/487.6/594.1亿元,同比增长31%/25%/22% [3][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2025E/2026E/2027E分别为72.1/93.1/117.6亿元,同比增长28%/29%/26% [3][7][10] - 预计毛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2.0%/43.5%/44.0% [10] - 预计净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8.4%/19.1%/19.8% [10] - 预计ROE 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1.0%/22.2%/22.8% [10]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15.5元,总市值301.0十亿元,流通市值300.7十亿元 [4] - 基于2025E/2026E/2027E每股收益9.95/12.86/16.23元,对应PE为41.8/32.3/25.6倍 [3][7][10] - 过去12个月绝对股价表现上涨45%,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上涨24% [6]
万业企业更名先导基电 前三季度营收10.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9: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3.7亿元,同比增长246.8% [1] 公司战略定位与变更 - 公司已完成变更名称、经营范围及法定代表人,证券简称将申请变更为"先导基电" [1] - 公司持续深化"半导体装备+新材料+零部件"多轮驱动发展定位,投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体化产业平台,推动产业链生态整合,目标是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平台型企业 [1][2] 业务发展近况 - 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关键工艺上构建核心竞争力,产品应用于Micro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 [2] - 铋材料业务在广东清远、安徽五河等四地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形成覆盖华东、华中、华南的供应链网络 [2] - 离子注入机业务方面,子公司凯世通已在十余家12英寸晶圆厂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覆盖主流半导体制造领域 [2] - 凯世通正积极推进先进制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以满足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芯片制造需求 [2]
万业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 拟更名“先导基电”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1:27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完成中文全称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更名为"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 券简称将按程序向上交所申请变更为"先导基电"(具体以交易所审批及公司公告为准)。 据介绍,依托先导科技集团在稀散金属、电子材料、器件模组等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资产收购与产业 链投资布局,公司正加快建设从材料、零部件到设备、应用解决方案的一体化产业平台,持续推动产业 链生态整合。 分业务来看,铋材料业务上半年已贡献收入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75.14%,第三季度继续保 持高速增长。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在铋、铟等金属提纯技术的领先优势,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 物材料研发生产的关键工艺上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形成从原材料到高端应用材料的多元产品矩阵,产品 广泛应用于Micro 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电子元器件、医药制剂等领域,新兴需求领域渗透度持续提 升。 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已在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浙江衢州四地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下半年 新成立的衢州万导热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推进Micro TEC产品研发制造,锚定数据中心高速率传输、 激光雷达及精密电子器件等有限空间精准控温需求。 离子注入机方面,公 ...
万业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69亿元 同比增长逾247%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21:2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 [1] - 第三季度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46.8%,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6.72万元 [1] 业务收入构成 - 材料与设备领域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合计收入占比近九成,是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 [1] - 铋材料业务上半年贡献收入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75.14% [1] - 第三季度铋材料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 铋材料业务 - 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在铋、铟等金属提纯技术的领先优势 [1] - 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物材料研发生产的关键工艺上构建核心竞争力 [1] - 形成从原材料到高端应用材料的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应用于Micro 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电子元器件、医药制剂等领域,新兴需求领域渗透度持续提升 [1] 离子注入机业务 - 子公司凯世通是国内离子注入机领域领军企业,已在国内十余家12英寸晶圆厂产线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 [2] - 设备覆盖逻辑、存储、CIS、功率等主流半导体制造领域 [2] - 全谱系差异化产品研发验证稳步推进,为后续订单放量奠定基础 [2] 技术研发与行业认可 - 2025年9月凯世通凭借技术突破荣获工博会首届"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展现产业链整合能力 [2] - 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先进制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研制与产业化 [2] - 不断满足先进逻辑、先进存储等先进工艺各类芯片制造需求,服务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 [2]
上市房企万业企业完成更名:上半年铋业务收入占比超3/4 半导体业务已实现产品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22:0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名称由“万业企业”变更为“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扩展至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等领域 [2] - 在先导科技集团成为新实控人后,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安徽万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旗下唯一的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产品平台 [3] 铋材料业务表现与前景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47.76%,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5] - 铋业务销售收入达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重为75.14% [5] - 目前国内铋价处于10万元/吨至15万元/吨区间,而海外价格达25万元/吨至30万元/吨,价差为公司带来显著价格竞争力 [5][6] - 全球铋材料供给端偏紧,需求端在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核工业等新兴应用领域用量不断增长 [5] - 公司铋材料生产基地分布于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浙江衢州,其中清远、五河基地已投产,荆州、衢州基地预计今年底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6] - 公司重点拓展电子半导体、新能源、医药及核工业等新兴战略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半导体设备业务进展 - 公司旗下凯世通和嘉芯半导体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核心为离子注入机 [7] - 凯世通自主研发的CIS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首台设备已通过验收,填补国内空白 [7] - 公司正加快开发超高能离子注入设备、氢离子注入设备等全谱系差异化竞争设备 [7] - 截至10月16日,公司已向客户累计交付超40台设备,有10余台设备在客户现场测试,有望通过验收并量产 [8] - 下游客户均为国内头部半导体晶圆厂,公司预计将对接其采购需求,有望迎来采购端放量 [8] 未来展望 - 在铋深加工部分,公司利用上游集团提供的原材料成本和资源优势,获取更具成本优势的原材料,并依托集团全球4000多个海外客户资源 [8] - 在半导体设备部分,随着凯世通全谱系设备推出、交机数量增加及国产供应链置换率提高,预计将对利润率产生积极影响 [8]
半导体设备行业深度:哪些设备已国产化,哪些还需突破?
材料汇· 2025-10-14 00:14
半导体设备行业概述 - 半导体设备处于产业链上游,支撑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中游环节 [6][9] -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呈现周期性波动,2024年达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5年增至1280亿美元 [10][15] - 设备投资占集成电路制造资本支出的70%-80%,其中芯片制造环节设备占比达80% [12][13] - 中国大陆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4年销售额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全球份额42% [15][18] - 前道晶圆制造设备占半导体设备总市场规模90%,薄膜沉积设备占晶圆制造设备22%,2024年全球规模约231.86亿美元 [18][19] 国产半导体设备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政策推动自主可控,大基金三期支持设备国产替代,2024年国产设备验证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4个月,本土设备商份额从2020年7%提升至2024年10% [23] - AI浪潮带动先进制程需求,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预计达6440亿美元,76%同比增长,推动中国大陆晶圆厂扩张 [25] - 半导体产业并购升温,政策支持跨界整合,如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17.9%股份,提升产业集中度 [26] 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及相关需求 - 全球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空间2025年预计45亿美元,中国大陆达18亿美元,其中KrF及以下节点设备占9.4亿美元 [28][30] - 后道封装设备占半导体设备价值量5%,2025年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预计417亿元,固晶机、划片机、键合机占比分别为30%、28%、23% [33][38] - 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75.4亿美元,2026年预计达97.7亿美元,AI计算测试设备2024年规模23亿美元 [41][47] - HBM产品迭代增加测试需求,SK海力士推出HBM4,堆叠层数提升至12层,测试环节复杂度上升 [45][48] - AI服务器推动测试设备需求,如英伟达NVL72系统需ICT、FCT等测试,设备供应商重要性凸显 [53][55]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 - 美系设备厂商对中国大陆销售依赖度高,2024财年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科天对中国销售占比分别达37%、42%、43%,替代空间超200亿美元 [63][66] - 国产设备在刻蚀、清洗、薄膜沉积等领域覆盖率突出,但光刻机、量测设备、离子注入机等环节国产化率仍低于20% [69][73] - 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低,东京电子全球市占率90%,芯源微实现28nm及以上节点替代,ArF浸没式设备获5家客户订单 [74][77] - 2024年主要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计100.5亿元,同比增长42.5%,加速高端产品突破 [78] 半导体设备技术突破及相关进展 - 光刻机领域,上海微电子量产90nm设备,推进28nm研发,2023年国产化率仅2.5% [82] - ALD设备国产替代突破,拓荆科技装机量国内第一,2025Q2收入超2024全年,微导纳米、北方华创等加速布局 [83][84] - 离子注入设备填补空白,北方华创发布Sirius MC313,目标覆盖逻辑、存储等全领域 [85] - 多家公司披露进展:微导纳米ALD/CVD产品获重复订单,精智达HBM测试设备验证顺利,华峰测控切入高算力SoC测试 [81] 半导体设备相关公司 - 北方华创2025年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并购芯源微完善光刻工序布局 [88] - 中微公司2025H1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刻蚀设备销售37.81亿元,推出六款新产品覆盖刻蚀和薄膜沉积 [90][93] - 万业企业离子注入机实现规模量产,低能大束流设备晶圆片产量突破500万片,国产化率不足10% [96][97] - 芯源微前道涂胶显影设备获头部客户订单,化学清洗机打破国外垄断,临时键合机进入放量阶段 [98][101]
万业企业2025年9月30日涨停分析:半导体业务转型+营收增长+控股股东协同
新浪财经· 2025-09-30 09:53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30日触及涨停,涨停价20.19元,涨幅10% [1] - 总市值204.74亿元,流通市值204.74亿元 [1] - 总成交额6.84亿元 [1]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从房地产向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业务转型,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材料业务收入已超房地产业务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76%,净利润扭亏为盈 [2] - 东方证券研报称其铋加工业务增收增利,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2] 战略布局与技术支持 - 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入主后,在半导体材料、零部件等方面提供供应链支持 [2] - 公司参与设立半导体产业基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 [2] - 旗下凯世通通过技术突破,在离子注入机领域形成多机型同步开发、多领域协同推进的业务新格局 [2] 行业与市场因素 - 半导体行业是市场热点题材,近期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入明显 [2] - 多只相关个股表现活跃,公司涨停受到板块联动效应影响 [2] - 技术形态上,MACD指标形成金叉、突破BOLL通道上轨等积极信号吸引技术派投资者关注 [2]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万业企业“增持”评级,目标价20.25元
格隆汇APP· 2025-09-29 17:37
铋材料加工业务 - 公司开展铋材料加工业务实现增收增利 2025年上半年铋业务销售收入达5.25亿元占总营收75% [1] - 铋业务产能与销量逐季爬升 二季度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1] -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于2024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公司离子注入机实现规模量产 国产设备硬卡替环节空间广阔 [1] - 半导体设备业务与集团深化合作 静电卡盘和流量计等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1] - 未来有望借助先导集团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优势 实现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横向开拓和纵向延伸 [1] 估值与评级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75倍PE估值给出目标价20.25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