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管理

搜索文档
财政部: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13
9月22日,中共财政部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稳妥推进财税 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在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零基预算改革、 税制改革、地方税体系建设、非税收入管理、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指导地方深入推 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全面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围绕"加强、聚焦、优化",依 法依规开展财会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 通报中提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指导地方落实一系列增量化债支持政策, 统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违规举债查处问责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 理。督促地方始终把"三保"摆在优先位置,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充分研判、妥善应对影响财政收支的 各种因素,确保预算平衡和财政平稳运行。 督促地方始终把"三保"摆在优先位置,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3 09:1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重""两新";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力,腾出财力用于保 民生、促发展等。 在纵深推进财税改革管理方面,财政部聚焦优化配置和提升效益,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 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聚焦效率和公平,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调节,不断健全同 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税收制度。聚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 机制,持续优化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进一步厘清"事谁干、钱谁出"。在财税管理上,突出系统 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从预算编制源头开始,发挥支出标准、信息技术等支撑作用,将财政管理贯 通资金使用全链条,横向覆盖到各部门各单位,纵向延伸到市县基层。 "展望'十五五',财政部将紧紧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更高效能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更大力 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高水平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财政力量。"蓝佛安表示。 "'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顶住风险挑战,拓展发 展空间,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 ...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
新华财经· 2025-09-13 09:18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4] - 民生领域总投入近100万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1] - 2024年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16个省份财政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0% 7个省份超5000亿元 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4] 财政政策导向 - 财政政策增强与经济情景适配性 强化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协同 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与2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资金 强化民生保障投入 [3] - 预算管理坚持"小钱小气 大钱大方"原则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与资金资源统筹 [5] 财税体制改革 -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5] - 优化税制结构与税收优惠政策 健全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5] - 推行财政管理"四化"建设 通过支出标准与信息技术实现资金使用全链条覆盖 [6] 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 - 形成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制度 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并遏制增量 [5] - 协同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5] - 通过26个多边双边财经对话机制与18个国际组织窗口 深化国际财经合作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6]
全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推进会议召开许昆林出席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8-29 07:17
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推进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 研究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 以高质量财政管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1] -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加强改革配套衔接和工作创新 打通制约财政职能履行和政策实施的卡点堵点 提升财政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1] - 加快构建调控科学精准有力法治健全监督高效更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1] 财政资源统筹与管理 - 坚持全要素统筹财政资源 完善四本预算统筹和财源税源培育机制 深入挖掘潜在资源 精准高效涵养税源财源[2] - 科学设置专项资金 深化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管理机制改革 全面提升财政效能[2] - 严格三公经费管理 严把预算安排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财政制度深度融合[2] 财政政策优化与支出结构 - 更好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2] - 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创新优化财政资源投放方式 向保障重大任务和有效投资于人聚焦发力[2] - 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全流程逐环节完善机制优化管理 将有限财政资金用于发展紧要处和民生急需上[2] 风险防控与协同机制 - 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持续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2] - 树立一盘棋思想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及时研究解决难点堵点 确保试点出真招见实效 形成标志性制度性成果[2] 会议组织与参与 -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主持会议 省政府秘书长赵建军及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3] - 各设区市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省财政厅司法厅市场监管局体育局及苏州市南通市宿迁市作发言[3]
激活财政新动能!1—7月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10
财政收支概况 - 2025年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 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2024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 支持宿连航道整治工程、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建设 [2] - 下达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 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足额下达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及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2] 外贸与就业扶持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3]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 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财政金融联动 - 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 引导银行发放贷款1132亿元 惠及4370家企业 [4] - 普惠基金引导新投放政银合作规模1894亿元 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主体 平均利率2.95% [4] - 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 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主体 [4] 消费刺激措施 - 下达首批文体旅联动奖补资金1176万元 支持25个体育赛事及演唱会项目 [4] - 发放彩票兑换券43.04万张 带动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 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计划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扩内需 [4] 管理机制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挂牌运行 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资金"免申直达"标准 实现政策免申报、资金快直达 [5] - 扬州市等5个设区市已接入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6] 财政管理体系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按项目需求与绩效目标精细核定资金额度 [7] - 完善财政信息化平台 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监测 [7] - 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 探索多监督形式协同机制 [7]
全面科学管理,激活财政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26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 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 支持宿连航道整治工程 北沿江高铁 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 [2] - 下达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 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吴淞江整治工程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及时足额下达2025年度苏州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 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 [2]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 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外贸与就业支持 - 统筹资金帮扶外贸企业减压纾困 加大参展和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3]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落实稳岗返还 担保贷款 就业补贴等政策 [3] 财政金融联动 - 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 引导合作银行向4370个企业发放贷款1132亿元 [4] - 省普惠基金引导新投放政银合作产品规模1894亿元 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企业 贷款平均利率2.95% [4] - 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 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企业 [4] 消费刺激措施 - 下达第一批文体旅联动项目奖补资金1176万元 支持25个体育赛事 演唱会等项目 [4] - 发放体彩 福彩兑换券43.04万张 对应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 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将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促消费扩内需 [4] 财政管理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正式挂牌运行 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施方案 实现"免申直达" [5] - 打造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5个设区市已接入平台 [6]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完善财税协同机制 [7] - 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进程 探索多监督形式协同机制 [7]
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全面科学管理,激活财政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16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支持宿连航道 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建设 [2] - 下达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及时足额下达2025年度苏州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 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 [2] 外贸与就业支持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3]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金融与消费刺激 - 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引导银行发放贷款1132亿元惠及4370个企业 [4] - 普惠基金新投放政银合作产品规模1894亿元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主体 平均利率2.95% [4] - 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主体 [4] - 下达第一批文体旅联动奖补资金1176万元支持25个体育赛事 演唱会等项目 [4] - 发放彩票兑换券43.04万张带动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将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促消费 [4] 体制机制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正式挂牌运行 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施方案 实现"免申直达" [6] - 打造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目前5个设区市已接入平台 [6]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完善财税协同机制 [7] - 加快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进程 [7]
市政府召开第159次常务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讨论城市更新条例、汉剧保护传承条例
长江日报· 2025-08-13 08:46
经济政策与城市发展 - 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使命责任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 推动十四五收好官 谋深谋实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 高水平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加快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2] 财政管理 -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优化支出结构 强化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 [2]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财源建设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 文化保护 - 对汉剧实施整体性 系统性保护 加强剧目生产 人才培育 院团建设和宣传推广 [2] - 推动汉剧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 [2] 社会治理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 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1] -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1]
城市24小时 | 7.0%,进步最快的百强市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53
包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2322.8亿元 同比增长7% 高于全国(5.3%)和全区(5.4%)增速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4.9%) 第二产业1090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1210.8亿元(增长4.9%) 三次产业比为1.0:46.9:52.1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高于全国(6.4%)和全区(7.1%) 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稀土、晶硅光伏和陆上风电装备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4.1%和32.6%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 [3] - 五大战新产业(氟化工、碳纤维、新能源重卡、氢能储能等)增加值增长12.5% 高于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 [3] 包头产业发展 - 拥有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工业经济占GDP比重达46.9% [2][3] - 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倍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稀土产业投资增长93.4% 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4] - 铝业增加值增长4% 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6.7% [3] - 2021-2023年GDP年均前进10位 2024年GDP达4575.1亿元(增长8.1%) 目标冲刺5000亿元 [2][4] 全国县域经济 - 2025全国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占6席并包揽前3名(昆山、江阴、张家港) [13][14] - 江苏(25席)、浙江(15席)、山东(12席)三省合计占百强县52席 [13] - 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其中7个为"超强县" 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21个 [15] 其他行业动态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2025年底试运行 为世界最亮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6]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沪成立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商业化 [7]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重点培育无人系统、空天地海通导遥等方向 [11]
山西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开班
中国发展网· 2025-06-24 16:36
财政管理培训 - 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厅长常国华出席并做动员辅导 [1] - 培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主线 [1] - 重点围绕财政科学管理"小切口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问题展开 [1] 培训内容与安排 - 培训分为财政科学管理 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两个阶段 [2] - 近300人参加培训 包括各县(市 区)财政局负责人 新疆昌吉州所属县级财政局负责人等 [2] - 安排厅机关14个处室及省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政策解读 座谈答疑 研讨交流 案例教学 [2] 工作要求 - 要求参训学员认真学习思考 广泛研讨交流 推进县级财政管理拾遗补缺 举一反三 强基固本 [1] - 强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培训班学习管理规定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