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刺激

搜索文档
金融“国补”,横空出世!存量房贷利率,到底何时跌?
搜狐财经· 2025-08-15 23:06
政策影响分析 - 金融"国补"政策包括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影响显著[1] - 财政刺激可能部分替代货币刺激,即使美联储降息50基点,跟进程度或弱于去年924政策[2] - 只要美元融资成本高于人民币,财政刺激将优先于货币刺激[4] 房地产行业 - 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可能恢复地产流动性,核心城市房价止跌回稳需持有房产产生正现金流[11][13][14] - 当前收入回撤幅度大于月供回撤幅度,导致消费能力不足[7][8][9] -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建议持有出租,熬过特殊阶段[26][36][38] 货币政策与美元 - 美联储降息不等于弱美元,真正美元走弱需QE超发[16][19] - 美国37万亿美元国债规模难以长期维持强美元,利息负担沉重[27] - 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激进降息可能达200基点,需提前应对[30] 宏观经济 - 当前政策侧重增量忽视存量,存量资金被锁死在资产和债务中[22][23] - 人民币汇率重回7以内可能是金融反攻节点,将改变人民币资产价格[39][40] - 本轮金融战中房产持有者为稳定金融体系做出重要贡献[41][42] 投资策略 - 需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对各类资产影响,包括房产、股票、贵金属等[30][38][39] - 当前阶段政策以托底为主,等待美联储政策转向时机[24][40] - 资产价格波动将呈现"范式改变",需做好双向应对准备[31][32]
日本通胀“高烧不退” 日本央行或上调通胀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1:16
日本通胀数据 - 日本6月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3 3%,略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测的3 4%,较5月3 7%的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1] - 能源价格涨幅放缓是核心CPI回落的重要原因,政府的能源补贴对抑制价格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 [1] - 剔除能源价格的核心核心CPI同比攀升3 4%,为去年1月以来的最快增速,超过3 3%的普遍预期 [1] 通胀潜在强度与政策影响 - 尽管核心CPI涨幅放缓,但数据显示通胀仍具潜在强度,核心核心CPI加速上涨 [2] - 日本央行可能在本月晚些时候上调通胀预期,最新数据很可能促使央行继续加息路径 [2]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正等待与美国关于关税谈判的明确结果,市场普遍预计7月31日政策会议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2] 食品与服务价格 - 日本6月大米价格继续保持同比翻倍趋势,作为主食的大米价格飙升引发全国关注 [2] - 日本主要食品公司在7月份的调价次数将达到2,105次,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2] - 6月剔除生鲜食品后的食品价格上涨以及手机费用上涨加快,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 5%,创下去年12月以来最快增速 [3] 通胀对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 过去七个月日本通胀率一直维持在或高于3%的水平,导致家庭实际收入持续下降 [3] - 通胀问题成为参议院选举的重要战场,执政联盟面临失去多数席位的风险 [2] - 日本企业因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更愿意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公众对价格上涨预期的变化打破了长期通缩格局 [3]
英国央行执行董事本杰明:在特殊的货币刺激时期之外,银行也会有不囤积过剩流动性的动机。
快讯· 2025-07-16 21:13
银行流动性管理 - 英国央行执行董事本杰明指出 在非特殊货币刺激时期 银行也存在避免囤积过剩流动性的内在动机 [1]
彭博独家 | 2025年上半年度彭博中国债券承销和银团贷款排行榜
彭博Bloomberg· 2025-07-09 12:19
2025年上半年度中国债券市场回顾 - 熊猫债2025年上半年发行规模达962.5亿元,同比减少18.12% [5] - 2024年熊猫债全年发行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2082.5亿元 [5] - 中国境内信用债2025年上半年发行量约8.8万亿元,同比微增0.41% [12] - 信用债市场二季度发行规模突破5万亿元,融资成本维持低位 [12] - 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达17.47万亿元,同比增长5.24% [15] - 地方政府债发行量5.4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94%,其中专项债占比78.31% [17]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 中国债券承销前三:中信证券(5.813%)、兴业银行(5.609%)、国泰海通证券(5.604%) [7] - 中国企业债与公司债前三:中信证券(13.802%)、国泰海通证券(12.756%)、中信建投证券(11.426%) [7] - NAFMII债券前三:中信银行(8.782%)、兴业银行(8.689%)、建设银行(6.230%) [7] - 离岸人民币债券前三:东方汇理银行(9.674%)、汇丰银行(6.450%)、渣打银行(4.642%) [7] - 中国离岸债券(不含点心债)前三:中国银行(5.772%)、国泰海通证券(4.952%)、中金公司(4.330%) [7] 市场政策动态 - 沪深交易所启动债务重组类置换业务,推动信用债市场化风险化解 [12] -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业务,增强融资灵活性并提升流动性 [12]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可用于新型城镇化、新基建项目资本金 [18] - 财政部推进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与隐性债务合并监管 [18] 离岸债券市场表现 - 中资企业离岸债券发行量73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65% [21] - 功夫债发行559亿美元(约4048亿人民币),同比大增33.80% [21] - 点心债发行量280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52% [21] 银团贷款市场 - 亚太区(除日本)银团贷款规模2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26] - 中国市场占比11%(248亿美元),人民币市场份额从27%回落至9% [26] - 大中华区银团贷款前三:中国银行(21.31%)、中信银行(8.03%)、建设银行(7.25%) [28] - 绿色银团贷款规模3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1% [35] - 中国离岸银团贷款市场港元和欧元占比达72%(33%+3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