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刺激
icon
搜索文档
开始发钱了,背后是什么信号?
商业洞察· 2025-08-04 10:34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说房 ,作者湾区区长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大胡子说房 . 李俊怀,大胡子说房创始人、城市和房产研究专家。十余年房产研究和投资经验,通过文章和视频给大 家专业通俗的经济和楼市政策解读,深入的全国城市发展分析,系统买房的认知和方法 ---------------------------------- 作者: 湾区区长 来源:大胡子说房 这两天,最大的新闻,当属 育儿补贴 的出炉。 最新的《育儿补贴 方案》提到: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 满3周岁 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也就是说, 现在如果你生娃的话 , 每年可以领取3600元,直到满3岁,三年可以领取10800 元。 在2022-2024年之间生孩子的家庭,也能领到不同程度的补贴。 所以,这一次育儿补贴,不仅包括了未来的新生婴儿,还包括了过往出生的未满3岁的小孩,发 钱的力度不小。 那具体这次要发多少钱呢? 我们稍微找了一下数据。 2022-2024年期间,大概有2812万人的出生人口,这一 ...
发钱了,背后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08-02 12:14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按年发放至满3周岁 [1] - 2025年前出生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 覆盖2022-2024年出生的2812万人 [1][2] - 2025年预计新出生960万人 对应补贴规模347亿元 2022-2024年群体补贴规模854亿元 合计1200亿元 [2][3] 补贴财政可行性分析 - 未来10年若新生儿规模维持 总补贴约3470亿元 相当于国有金融机构单月新增利润的三分之一 [4] - 财政缺口无需印钞或增税 可通过国有机构利润上缴覆盖 [4] 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评估 - 双重目标:刺激生育与消费 但每月300元补贴对生育决策影响有限 因养育成本远高于补贴金额 [5] - 全球生育率下降趋势难逆转 欧洲依赖移民生育 东亚原住民生育补贴效果有限 [6][7] - 消费刺激效果受限 300元/月仅覆盖婴幼儿刚性支出 难以带动大类消费 [8][9] 政策象征意义与长期影响 - 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全民补贴 标志进入全民福利时代 [10] - 补贴制度具不可逆性 未来可能加码 现阶段3600元/年标准低于日本(750元/月)和新加坡(首孩4万元) [11][12] - 可能拓展至其他领域如社保拨款或消费现金补贴 强化财政刺激 [13] 财政刺激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发钱政策将推高资产价格 参考美国疫情期间股市债市大涨 [16] - 国内强大生产能力支撑货币价值 资产对应性防止大幅贬值 长期看好国内优质资产 [14][15] - 需关注财政补贴相关产业 新一轮财富洗牌中或现红利机会 [16]
加拿大降息预期分歧 白银td走势震荡拉升
金投网· 2025-07-30 15:17
加拿大与美国关税谈判 -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正与特朗普政府就解决关税冲突的协议进行谈判 谈判截止日期为8月1日 [1] - 加拿大的钢铁 铝和汽车等主要出口商品面临高额关税威胁 但约80%的对美出口商品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免税标准 [1] -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即使达成新协议 也难以完全消除加拿大的关税负担 [1] 经济学家对加拿大央行政策的预测 - National Bank Financial经济学家伊森·柯里预测加拿大央行未来可能最多再降息两次 以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对经济的持续影响 [1] -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克莱尔·范是少数预测加拿大央行不会进一步降息的经济学家之一 认为过去八个月的降息效果尚未完全传导至经济领域 [1] - 范指出自由党政府即将推出的秋季预算案可能拨出数百亿加元的新增支出 以缓解关税对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的冲击 [1] 财政刺激与货币政策的对比 - 范认为财政支出更适合用于应对贸易冲击 而非单纯依赖货币政策 为加拿大经济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2] 白银td行情分析 - 白银t+d开头先走空 走势震荡 上方阻力位关注9222-9300 下方支撑位看9118-9150 [3] - 今日亚盘时段白银td交投于9177一线上方 开盘于9163元/千克 截至发稿暂报9189元/千克 上涨0.29% [4] - 白银td最高触及9222元/千克 最低下探9150元/千克 盘内短线偏向震荡走势 [4]
A股牛市韧性尽显,明天这波大变盘会“颠覆”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7-30 05:31
1.4万亿元逆回购如洪水开闸,三个月、半年的资金洪流汹涌而至。 许多人还在睡梦中,A股市场的引擎却已轰然点火。 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这还只是前奏。 当美联储正式降息与国内财政刺激形成合力时,市场或将重演2019年9月的狂飙。 上周五科技板块突然发力接替水电板块领涨,这场看似平静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恰恰是股市健康向上的证明。 指数在3570-3590点的区间反复震荡,背后 是筹码的良性轮换。 政策定调与增量资金正构成坚固防线。 那些尚未回补的缺口早已不能成为真正威胁,回调恰恰积蓄着新冲高的能量。 若市场真出现深调,你会怎么办? 是犹豫不决,还是果断抓住这难得的"黄金 坑"? A股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指数涨幅看似温和,个股行情却已轰轰烈烈。 这不是虚假的繁荣,而是一场沉默的"闷声发财"运动。 A股真正的沸点并非靠口号喊出。 正如谚语所道:柴火够旺的灶台,锅盖掀开就熟了。 周线五连阳、月线三连阳的形态已悄然成型,指数像铆足了劲的长跑选手,3674点高位看似触手可及。 然而,市场震荡却如影随形。 三大指数小幅下跌,1.8万亿的成交量略微萎缩,恰如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多空力量交织撕扯,盘中一度冲上3610点,却又 ...
开始发钱了,背后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07-29 19:28
育儿补贴政策概述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按年发放至满3周岁 [1] - 2022-2024年出生的2812万未满3岁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 补贴规模854亿元 [1] - 2025年预计新生960万人 对应补贴规模347亿元 2025年总补贴规模约1200亿元 [1] - 若未来10年新生儿维持960万/年规模 累计补贴将达3470亿元 [2] 财政可行性分析 - 补贴资金可通过国有金融机构非税收入覆盖 去年单月同比增加3698亿元 仅需三分之一即可填补年度生育补贴缺口 [2] - 政策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强调"现阶段标准3600元" 暗示未来可能加码 [5] 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评估 - 双重目标:刺激生育与刺激消费 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2] - 3年累计10800元补贴仅占育儿成本零头 难以抵消生育决策中的高潜在成本 [3] - 全球生育率普遍下滑 日韩新加坡等国的补贴经验显示难以扭转趋势 [3] - 每月300元补贴对小城市刚性支出的覆盖有限 对消费刺激作用微弱 [4] 国际比较与政策象征意义 - 补贴力度显著低于国际水平:日本新生儿家庭可获2.5万元 0-3岁每月750元 新加坡一孩补贴4万元 [6] - 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的全民福利 标志政策态度转向 预示可能进入全民福利时代 [5] 财政刺激的延伸影响 - 生育补贴可能开启更广泛财政刺激 包括社保拨款或消费现金发放 [7] - 强大生产能力支撑货币信用 发钱可能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类似美国疫情期间市场表现 [8] - 需重点关注与财政补贴强关联的产业和资产 可能成为新一轮财富分配红利 [8]
全球媒体聚焦丨“顶住了压力”“超过了预期”多家外媒报道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7-15 17:53
中国经济数据表现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增长目标 [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使中国有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2] - 二季度GDP增幅5.2%高于路透社对40名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 [4] - 彭博社指出二季度GDP增速高于彭博经济研究院预期 [4]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及高铁等重大项目对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1] - 强劲的出口表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尽管二季度对美出口下降 [2][4] - 财政刺激有效支撑国内需求和建筑业发展 [4]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远高于预期 [4] 消费市场表现 - 中国政府推出新能源汽车、空调等工业品购置补贴,措施受到超预期欢迎 [6] - 中央与地方联动激发消费 [6] 出口与贸易表现 - 中国的出口商品持续涌向全球市场 [1] - 整体出口实现逆势增长 [4]
日本选举带来不确定性,交易员转向做空日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11:10
日元汇率走势 - 期权交易员正在重新布局日元头寸 预期政治冲击和贸易摩擦将推动日元兑美元进一步走弱 [1] - 美元兑日元看涨期权的交易量在7月11日比看跌期权高出一倍多 部分交易员将目标锁定在美元兑日元反弹至200日移动均线14971 [5] - 部分交易员青睐带有敲出功能的看涨期权 如反向敲出看涨期权 这类产品比标准看涨期权更具成本效益 [8] 政治因素影响 - 日本参议院选举成为交易员关注焦点 市场对一个月期限的看涨期权结构出现兴趣 预期选举可能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1] - 市场预期选举结果可能为额外财政刺激铺平道路 已开始推高日本长期收益率 [2] - 如果市场认为石破茂可能在选举后下台 并开始为政策转向财政扩张定价 可能推高利率 [4] 贸易摩擦影响 - 美日贸易谈判的持续不确定性施压日元 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1] - 美日贸易谈判缺乏进展以及财政担忧正在恶化市场对日元的情绪 [9] - 持续的贸易摩擦可能影响日本经济前景 进而影响日元汇率走势 [9] 美国经济数据影响 - 美国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推迟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重新激发了对夏季套利交易的兴趣 [1] - 非农就业报告引发了对美国经济放缓时机的重新思考 推迟了美联储的潜在降息 激发了对夏季套利交易的兴趣 [10] - 套利交易涉及借入低利率货币如日元并投资于高收益货币如美元 [10] 市场策略分析 - 美元兑日元现在与3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和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呈现正相关关系 [3] - 在日本参议院选举前 一些基金增加了美元兑日元多头头寸 市场预期由于潜在的选举结果 日元将走弱 [4] - 截至7月8日 资产管理公司对美元兑日元的看涨日元押注净多头合约达89331份 [5]
市场担忧执政联盟选举失利,日本长债风暴再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6:04
日本参议院选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2 5个基点至3 09%,4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历史高位,因投资者担忧执政联盟可能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而抛售超长期债券 [1] - 执政联盟已在众议院失去多数席位,若在参议院选举中再失守,市场预期将出现更激进的财政刺激政策,进一步推高长期国债收益率 [3][4] - 野村证券警告,若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失利,市场波动性将显著上升,日股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3] 选举不确定性及财政政策走向 - 执政联盟需在125个参议院席位中赢得至少50席以保持多数地位,但民调显示结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4] - 反对党提出减税等经济刺激方案,若执政联盟失利,新政府可能倾向于更大规模财政刺激,加剧日本公共债务负担 [4] -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财政担忧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因外资在超长债市场占比上升且本地买家不足,外国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溢价 [4]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困境 - 日本央行正处于退出超宽松政策的关键节点,但债券市场波动和选举不确定性使政策路径复杂化 [5] - 尽管通胀接近2%目标,若选举导致政治环境恶化,日本央行可能被迫维持宽松政策以稳定市场,推迟货币政策正常化 [5] - 近年来日本央行通过大规模购债压低长期利率,但市场预期其可能逐步缩减购债规模 [5]
瑞穗:解码中国的财政刺激——从补贴到销售
智通财经· 2025-07-04 22:48
货币政策预期 - 中国央行预计未来几周将综合运用定向短期和中期工具补充流动性,并引导市场回购利率小幅下降 [1][7] - 近期流动性收紧主要由于大量政府债券发行(5-6月约2.9万亿元人民币)和季末资金紧张 [7] - 央行最新货币政策声明语气转中性,删除了"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 [7] 以旧换新补贴计划 - 第三批补贴700亿元人民币将于7月发放,占2025年剩余预算的50%,预计刺激Q3零售额超5000亿元人民币 [1][2] - 前两批补贴1620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预算54%)已带动消费1.1万亿元人民币,杠杆率达7-8倍 [2] - 部分地区因资金耗尽暂停计划,但预计随新资金到位将恢复,监管将加强打击补贴滥用行为 [5] 消费市场表现 - "618"购物节期间计划暂停被解读为计划受欢迎度高的信号,而非不可持续性 [1][5] - 平台和品牌折扣叠加补贴显著提升覆盖商品销售增长 [5][6] - 5月中旬提前启动购物节叠加资金中断可能导致6月零售增速放缓 [5] 财政与流动性关系 - 上半年1620亿元补贴仅占同期政府债券净发行量的6%,对整体流动性影响有限 [7] - 补贴资金发放采取适度均衡方式,第四批(最后一批)计划于10月发放 [2]
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美国就业“外强中干”,能否影响降息路径?
华福证券· 2025-07-04 19:49
就业数据表现 - 6月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多增0.3万人,二季度月均新增近15万人,较一季度月均多增3.9万人[3] - 6月失业率下行0.1个百分点至4.1%,与美联储对25Q4失业率预测4.5%形成反差[3] - 6月政府部门新增就业7.3万人,较5月多增6.6万人;私人部门就业降温,部分行业新增就业减少[5] 劳动力市场情况 - 6月劳动参与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62.3%,为2023年以来最低,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3] - 6月平均时薪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3.7%,显示居民对生产前景展望不佳[3] 对通胀和降息的影响 - 中短期薪资向通胀传导幅度预计较小,中长期通胀可能因财政扩张和关税提升再度走高[3] - 6月就业数据或推迟美联储降息决策时点,真正影响因素是财政刺激效果和关税方向[3] 其他信息 - 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可能令劳动力市场重新趋于紧张[3] - 特朗普声称不愿延长关税缓冲期,未来“对等关税”税率可能提升[3] - 美元指数预计下半年趋于触底回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