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框架审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鲍威尔试图通过重塑政策框架维护美联储独立性
新华财经· 2025-05-30 16:29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审查 - 5月美联储启动新一轮货币政策框架审查 这是继2020年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旨在应对疫情后经济环境深刻变化 包括实际利率上升 供应链冲击频发以及通胀波动性增强等挑战 [1] - 审查深陷政治博弈漩涡 特朗普持续施压要求降息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独立性 试图通过框架修订合理化当前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 [1] 框架核心调整内容 - 重新定义就业缺口与通胀目标的灵活性 2020年框架将就业目标聚焦于失业率过高时期 弱化了预防性加息的可能性 当前劳动力市场紧张未必直接触发政策响应 除非明确引发通胀压力 美联储将更注重通胀与就业的动态平衡 而非机械遵循历史模型 [1] - 疫情后实际利率上升反映通胀波动风险溢价增加 美联储需在抑制通胀与支持增长间寻求新平衡 若供应冲击 关税政策 地缘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成为常态 需寻找新平衡点 [1] - 框架调整通过锚定市场预期 为美联储当前的谨慎降息立场提供理论支撑 尽管不直接影响短期政策 [1] 政治干预与政策独立性 - 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压已成常态 核心逻辑在于通过降息抵消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冲击 并刺激股市以巩固市场支持 [2] - 在通胀波动性上升 政治干预加剧 财政风险隐现背景下 鲍威尔试图通过重塑政策框架维护美联储独立性 [2]
美联储发出警告,通胀魅影浮现!
搜狐财经· 2025-05-16 11:32
Barr还提到,历史经验表明,供应链扰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以新冠疫情期间为例,当时因防疫物资 短缺引发的连锁反应,直接导致部分行业停摆长达数月,且物价波动持续至近两年才逐步平复。Barr直 言,若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发酵,类似场景可能重现,经济增长动能或将被削弱,而物价上涨压 力则可能超出预期。 与此同时,Barr也强调了政策透明度与稳定预期的重要性,这一点与鲍威尔的观点不谋而合。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在美国和英国、中国相继达成贸易协议后,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似乎有降温的趋 势。但全球宏观经济、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仍持续,供应链一旦扰动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令本 已脆弱的贸易网络遭遇深层次冲击,另外,通胀危机仍未结束,这也是未来美国面临的大挑战,上述美 联储官员的言论看起来似乎有意在敲打特朗普政府的某些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联储正在进行2020年之后的首次货币政策框架审查,旨在纳入2021年通胀爆发和 之后猛烈加息的教训。此外,美联储在管理预期方面或将有新的调整,其表示将考虑对正式政策沟通方 式进行可能的改进,特别是在预测、不确定性等方面。 近日,美联储理事Michael Barr亦公开发表讲话, ...
鲍威尔最新讲话:未来通胀或更加波动,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的"供应冲击"时期
搜狐财经· 2025-05-16 00:04
他表示,经通胀调整后的更高利率可能反映出一种可能性,即未来通胀可能比2010年代危机间歇期更不稳定。 鲍威尔称,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美国可能正在进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持久的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鲍威尔指出,尽管美联储基准政策利率目前远高于零(当前处于4.25%至4.5%区间),但近几十年来,当经济陷入衰退时,美联储通常会将利率下调约500 个基点。 鲍威尔强调,将通胀预期维持在2%至关重要,这也是过去评估的核心要点。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上发表讲话。 鲍威尔在讲话中重点关注了央行上次于2020年夏季进行的政策框架审查,他指出,过去五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此期间,美联储经历了一段通胀飙升时期,迫使其采取了历史上激进的加息举措。鲍威尔表示,即使长期通胀预期与美联储2%的目标基本一致,接近零 利率的时代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回归。 以下是鲍威尔讲话全文(以下由AI翻译): 早上好。今天我非常高兴欢迎大家的到来。Thomas Laubach 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研究与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因此今天以他的 名字继 ...
暴跌,今晚恐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5-15 17:35
隔夜,现货黄金收盘暴跌72.77美元,跌幅2.24%,报3177.13美元,几乎跌到五周低点。今日欧市盘中,黄金出现暴跌行情,一度自高点回落逾70美元, 目前在3168美元附近徘徊。 美联储发声! 隔夜,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跌0.21%,报42051.06点;标普500指数涨0.1%,报5892.58点;纳指涨0.72%,报19146.81点。 消息面上,小额包裹关税税率大幅削减。 据美国白宫发布的行政命令,自5月14日起,下调或撤销对中国小额包裹(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小额包裹)加征的关税,将国际邮件从价税率由120%下调至 54%,撤销原定于2025年6月1日起将从量税由每件100美元调增为200美元的措施。 不过,在美国与中国、英国达成协议之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仍为1934年以来最高。美媒援引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新发布的报告说,美国的平均关税税 率仍然高达17.8%,这是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外,美联储官员们的最新讲话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一次美联储枪口对准的不是市场,而是朝天一枪,发出警告。 昨晚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发表了讲话,作为美联储"2号人物",他几乎没有存在感,因为他很 ...
整理:下周重要事件与数据预告——美国CPI、美联储大会以及腾讯京东阿里财报等重磅来袭
快讯· 2025-05-11 22:00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4月CPI数据将于周二公布 该数据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重要参考指标 [1] - 美国4月零售销售月率和PPI数据将于周四公布 反映消费端和生产端通胀情况 [2] - 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年率修正值和就业人数季率终值将于周四公布 显示欧元区经济复苏状况 [2] - 英国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和3月制造业产出月率将于周四公布 反映英国经济走势 [2] - 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将于周五公布 衡量消费者经济预期 [3] 央行政策动向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等官员将于周一发表讲话 可能透露货币政策信号 [1] - 日本央行将于周二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审议委员意见摘要 [1]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将于周二发表讲话 可能涉及英国利率政策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周四在一场活动上致开幕词 [2] - 美联储将召开第二届Thomas Laubach研究会议 重点关注货币政策框架审查 [2] 企业财报发布 - 京东、京东物流、腾讯音乐将于周二发布财报 [1] - 腾讯控股、思科将于周三发布财报 [1] - 网易、阿里巴巴、吉利汽车、贝壳、沃尔玛将于周四发布财报 [2] 能源市场动态 - 欧佩克将于周三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1] - IEA将于周四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2] - 美国当周API和EIA原油库存数据分别于周三公布 [1] 国际政治经济事件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副总理将于周一至周三在瑞士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二至周五访问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 [1] - 阿盟首脑会议将于周六举行 [3]
【下周财报日历】科技股阿里巴巴(09988.HK)、腾讯控股(00700.HK)、京东(09618.HK)、网易(09999.HK)将于下周放榜,腾讯音乐(TME.N)、贝壳(BEKE.N)等中概股亦将公布业绩。经济数据方面,关注美国4月CPI、PPI数据。此外,多位FOMC票委将于下周发表讲话;恒指公司将于下周五公布第一季度季检结果,敬请留意。完整个股财报日历请前往美港电讯APP-日历查看。点击查看>>
快讯· 2025-05-09 17:04
财报日历 - 阿里巴巴(09988HK)、腾讯控股(00700HK)、京东(09618HK)、网易(09999HK)等科技股将于下周公布财报 [2] - 腾讯音乐(TMEN)、贝壳(BEKEN)等中概股也将发布业绩 [2] - 公司将于下周五公布第一季度季检结果 [1] 经济数据 - 美国4月CPI、PPI数据将公布 重点关注通胀指标 [2] - 中国香港第一季度GDP年率终值、CPI月率等数据将发布 [3] - 美国4月零售销售、新屋开工总数、工业产出率等经济指标将陆续披露 [3] 央行与政策动向 - 多位FOMC票委包括里奇蒙联储主席巴尔金、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将发表讲话 [6][7][8]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活动上致开幕词 美联储召开货币政策研究会议 [7]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访问瑞士并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6] 能源与商品 - 欧佩克和IEA将分别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7] - 美国API、EIA原油库存数据及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将更新 [3] - 美国天然气库存及石油钻井总数等能源指标将发布 [3] 市场事件 - 恒指公司宣布2025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系列检讨结果 [8] - 中国央行逆回购及MLF到期规模合计超7000亿元 [7][9] - 国家能源局将于15日左右公布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6]
前“美联储三把手”达德利:建议美联储通过六大途径改进工作
快讯· 2025-05-02 00:45
前美国纽约联储主席(在位时享有FOMC永久投票权、号称美联储三把手)、彭博专栏作者杜德利 (Bill Dudley)认为,如果操作得当,所谓的货币政策框架审查将使美联储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经济冲 击和政策不确定性,而这正是现任美国政府所擅长的。 一份新的三十国集团报告(杜德利作为主要作者)倡导六项关键改革:1. 回归对称的2%通胀目标。2. 力争实现与2%通胀目标相一致的就业水平。3. 当通胀和就业这两个目标发生冲突时,哪个目标更优 先?4. 建立量化宽松和紧缩政策的框架。5. 在每次政策制定会议结束时公布工作人员的基准预测和备选 预测。6. 制定前瞻性指引框架。(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