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租赁
搜索文档
渤海租赁:全资子公司天津渤海转让参股公司皖江金租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8:35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渤海向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转让其持有的皖江金融租赁合计8.18亿股股权,占皖江金租总股本的20.97% [1] - 本次交易对价合计为7亿元人民币,其中4.81亿股无权利限制股权对价约4.12亿元,3.37亿股被司法冻结股权对价约2.88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皖江金租的股权,交易旨在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并优化公司资产结构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飞机销售,占比53.84%,飞机租赁业务占比35.26% [2] - 集装箱租赁和销售业务分别贡献营业收入占比8.94%和1.45%,其他融资租赁业务占比0.31% [2] 公司市值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约为222亿元人民币 [3]
渤海租赁:11月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8:27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1月6日以通讯方式召开2025年第七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资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转让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222亿元 [1]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飞机销售占比53.84%,飞机租赁占比35.26%,集装箱租赁占比8.94%,集装箱销售占比1.45%,其他融资租赁占比0.31% [1] 行业参考 - 国内艺术品保险市场规模约为48亿元 [1]
渤海租赁(000415):主业持续向好有望推动公司业绩触底回升
新浪财经· 2025-11-06 10:4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0.58%至402.8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3.72亿元,主要受出售集装箱资产商誉减值影响,剔除后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19.75% [1] - 单季度业绩表现优异,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73%至118.24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为盈,达到6.46亿元 [2] - 飞机租赁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公司机队规模持续扩张,并通过新采购订单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4] - 基于行业景气度上行和公司机队扩张,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84亿元,同比增长60.5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72亿元,同比转亏,但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19.7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13亿元,同比增长4.2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18.24亿元,同比增长32.73%,环比增长4.2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下降26.03%,但环比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成本为109.26亿元,同比增长46.20% [3] - 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较上半年放缓15.33个百分点 [2] 运营情况 - 公司飞机处置进度接近尾声,2025年第三季度出售飞机15架,同比增加4架,但环比减少5架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旗下Avolon自有飞机601架、管理飞机36架、订单飞机522架,较第二季度末分别增加2架、1架和80架 [4] - 公司在第三季度再次向空客采购90架飞机,并附带40架飞机的购买选择权,预计于2033年年底前陆续交付 [4] 行业状况 - 飞机租赁行业景气度上行,支撑公司营收高增长 [2][4] - 截至2025年9月,波音和空客合计月均交付飞机105架,月均订单飞机159架,交付缺口持续扩大,预示行业景气度将维持高位 [4]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471亿元,同比增长22.54% [5] - 预计公司2026年营业收入为380亿元,2027年为411亿元,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3% [5]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2026年扭亏为盈至17亿元,2027年增长至24亿元,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9.28% [5]
Willis Lease(WLFC)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0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3] - 核心租赁、维修准备金和利息收入总计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 [5] - 季度核心租赁租金收入为7660万美元,同比增长17.9% [9] - 维修准备金收入为7610万美元,同比增加2630万美元,增长52.8% [10] - 租赁设备处置收益为1610万美元,同比增加660万美元,增长69.5% [13] - 税前利润为4320万美元,同比增长25.4% [9]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90万美元 [9] - 稀释后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为3.25美元 [19] - 设备持有用于经营租赁的价值为27亿美元 [10] - 总拥有投资组合价值为28.9亿美元 [10] - 平均投资组合利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82.9%上升至86.0% [10] - 平均租赁费率因子为1.04%,与2024年同期持平 [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2.091亿美元,同比减少740万美元,下降3.4% [19] - 杠杆率从2024年底的3.48倍降至2.90倍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租赁业务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创下租赁收入记录 [5] - 备件和设备销售业务收入为54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090万美元 [11] - 备件和设备销售毛利率为负130万美元,主要由于较大的报废费用 [12] - 维修服务收入为360万美元,同比减少230万美元 [13] - 维修服务收入下降的56%与将发动机咨询业务出售给合资企业有关 [14] - 发动机维修车间接近满负荷运转,主要限制因素是发动机测试能力 [5] - 位于蒂赛德的新飞机维修机库在冬季已完全订满 [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印度航空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从印度航空快运购买了12台发动机 [3] - 从波特飞机租赁公司购买了6架Dash 8-400飞机,从RTX公司购买了4台PW1524G发动机 [4] - 部分发动机从中国租赁期满下架 [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愿景是成为航空推进领域的首要合作伙伴,帮助客户通过可持续飞行连接世界 [7] - 战略重点包括发展飞机租赁能力,通过发动机和服务为客户增加价值 [8] - 任命Pascale Tucano为飞机租赁和交易高级副总裁,以加强飞机方面的专业能力 [6][8] - 公司超过53-54%的投资组合是新一代设备,包括LEAP、GTF、GENX发动机 [27] - 行业趋势显示,随着V2500和CFM56发动机进厂维修成本上升,更多航空公司考虑避免进厂维修的策略 [5] - 随着原始设备制造商提高新飞机交付率的明确性,航空公司对机队过渡时间的规划更有信心,这一趋势预计将加速 [5] - 公司通过"恒定推力"等项目,帮助航空公司避免在租赁期只剩几年时进行昂贵的大修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第一季度受到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相关费用的影响,第二季度收入受到咨询业务出售给合资企业的影响,但第三季度显示了租赁业务的强劲实力 [4] - 市场需求环境保持强劲,资产利用率高 [5] - 公司对业务实力充满信心,连续第七个季度宣布派发股息,并增加至每股0.40美元 [4][23] - 公司认为其业务模式定位良好,能够继续看到良好的资本配置机会 [8] - 飞机市场仍存在约5000架飞机的供应缺口,需要时间弥补 [25] - 如果航空公司能够大幅增加运力,可能会加速现有机型的退役,对价值产生下行压力,但有利于公司的服务业务 [26]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购买了16台发动机和6架飞机,总投资约1.364亿美元 [3] - 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开发发动机测试单元,以解决测试能力限制 [5] - 折旧和摊销为2870万美元,同比增加500万美元,主要由于投资组合增长和新资产开始租赁 [15] - 设备减值支出为1020万美元,涉及8台发动机,其中6台转为持有待售 [16]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920万美元,同比增加920万美元,主要由于咨询费用和人员成本增加 [16] - 技术费用为840万美元,同比增加320万美元,主要由于发动机维修活动水平提高 [17] - 净融资成本为3710万美元,同比增加930万美元,主要由于债务增加 [17] - 所得税费用为1890万美元,实际税率为43.7%,与21%的联邦法定税率差异主要由于第162条薪酬处理和税法变更 [19] - 公司从对Willis Mitsui和Kokusai Willis合资企业的50%所有权中获得了520万美元的应占收益 [19] - 公司修改并延长了5亿美元的仓库设施,获得了更优惠的资产预付款率、更低的借款成本,承诺期和最终还款日分别延长至2027年5月3日和2030年5月3日 [22] - 季末后,公司偿还了West 4资产支持证券融资 [2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飞机交付率提高对 legacy 发动机价值的影响 [25] - 管理层认为,如果原始设备制造商能够按授权提高飞机产量,将为市场增加供应,但仍需弥补巨大的飞机缺口 [25] - 预计有约5000架飞机在2018年至2030年间永远不会生产,需要很长时间弥补 [25] - 如果航空公司大幅增加运力,可能会加速现有机型的退役,对价值产生下行压力,但有利于公司的服务业务和"恒定推力"等项目 [26] - 公司已做好准备,超过53-54%的投资组合是新一代设备,确保长期拥有客户最需要的资产类型 [27] 问题: 普通权益增加与报告收益之间的差异 [28] - 管理层解释差异源于净收入、实收资本组成部分如股权激励费用以及其他微小变化 [29] - 建议参考10-Q报表中的详细逐项说明 [29] 问题: 一般及行政费用的详细构成,特别是薪酬部分 [30] - 激励薪酬同比增加约160万美元至750万美元,与公司业绩相关 [31] - 股权激励费用为1120万至1130万美元,同比增加约90万美元,主要由于公司改变了股权奖励授予方式 [31][32] - 总人员费用为3200万美元,同比增加270万美元,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人员增加 [31] - 按季度环比计算,人员费用下降了800多万美元 [33] 问题: 所得税费用的详细说明 [34] - 较高的税率是暂时的,受第162条处理和税法变更影响 [34] - "一揽子"法案在第三季度实施,虽然长期有益如奖金折旧,但对全球无形低税收入和第250条扣除在当季产生负面影响 [35] - 预计全年税率将更接近年初至今的水平,第三季度是异常值 [36] 问题: 关于股份回购的看法 [37] - 管理层表示始终寻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方法,过去进行过股份回购,未来会考虑 [37] - 同意投资组合的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估值 [37] 问题: 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大额减值的原因 [40] - 发动机领域的减值与飞机领域不同,涉及长期租赁期满的资产 [41] - 本季度减值主要涉及一批租赁期满的发动机,大部分在中国,公司将其转为持有待售以便重新部署 [41] - 随着利用率和短期维修准备金增加,租赁期满时若不对发动机进行完全性能恢复大修,可能会出现增量减值,但这些减值远低于维修准备金收入 [41] - 租赁期满补偿计入长期准备金转为收入,同时资产价值相应减记是常见情况 [42] 问题: 飞机租赁业务的扩张计划 [43] - 公司计划更多地参与飞机租赁,但并非改变战略,而是扩展现有战略 [44] - 无意成为大型飞机租赁公司,而是专注于通过发动机和维修管理在飞机租赁中增加价值,如"恒定推力"项目 [44] - 将进行更多投资,但仍是现有业务的深思熟虑的扩张 [44] 问题: 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融资计划 [43] - 公司已签署威尔顿国际的租约,为项目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45] - 项目设有阶段门槛,从现阶段到最终投资决策还需要相当大支出 [45] - 计划不仅以自有股权投资,还会寻求第三方股权融资,将以保守的风险为基础 [45]
渤海租赁(000415):供给紧缺格局未变,飞机租赁业务延续向好态势
麦高证券· 2025-10-31 18:5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渤海租赁(000415.SZ)维持“买入”评级 [5] - 目标价为4.29元,相较于当前收盘价3.67元存在约17%的上涨空间 [5] 核心观点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高增,但归母净利润受商誉减值拖累出现亏损 [1] - 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持续景气,叠加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飞机市场价值、租赁费率及续约率维持高位,行业供给紧缺格局未变 [1][2] - 公司聚焦飞机租赁业务,资产端收益率有望改善,负债端成本与结构有望优化,经营业绩具备提升预期 [1][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2.84亿元,同比增长60.58%;归母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下降186.31%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8.24亿元,同比增长32.73%;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下降26.03% [1] - 若剔除商誉减值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19.75% [1] 飞机租赁业务与行业态势 - 公司旗下Avolon机队规模为1159架,服务于全球62个国家的141家航空公司客户 [2] - Avolon订单飞机达552架,未来两年内交付的飞机中99%已落实租约,订单机型以A320NEO和波音737MAX为主 [2] - 飞机租赁行业持续受益于供需紧张: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交付延迟,而订单需求旺盛,积压订单量维持历史高位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4.04亿元、337.28亿元、359.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96%、-36.84%、+6.69% [3][4] - 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4.85亿元、21.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06%、+999.69%、+43.73% [3][4] - 估值指标: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P/B)分别为0.74倍、0.70倍、0.66倍 [3][4] - 基于2025年目标P/B 0.86倍,得出目标价4.29元 [3]
渤海租赁飞机销售交易活跃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58%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4:37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84亿元,同比增长60.58% [2] - 受出售集装箱租赁子公司一次性减值影响,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72亿元,但扣除该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19.75% [2] - 飞机销售和飞机租赁收入的增长是营收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 [2] - 飞机租赁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得益于完成Castlelake Aviation Limited 100%股权交割及持续优化机队结构 [2] 公司运营与资产状况 - 第三季度公司控股子公司Avolon完成15架飞机销售,截至三季度末尚有60架飞机已同意出售但未完成交割 [2]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计划于未来24个月内交付的订单飞机已有99%落实租约 [2] - 截至三季度末,Avolon机队规模为1159架,包含持有的订单飞机522架,是持有飞机订单最多的租赁公司 [3] - 2025年7月,Avolon与空客签署协议,采购75架A321neo及15架A330neo飞机,并有权额外购买25架A321neo及获得15架A330neo购买选择权 [3] 行业市场环境 - 航空业持续面临供应链短缺,飞机销售市场持续活跃 [2] - 全球航空客运需求保持景气,叠加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飞机市场价值、租赁费率及续约率维持高位 [2] - 据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交付46500架飞机,总价值达3.4万亿美元 [3] 公司信用评级 - 报告期内,惠誉将Avolon主体评级从"BBB-"上调至"BBB",穆迪将其从"Baa3"上调至"Baa2",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3] - 标普将Avolon主体评级(BBB-)的评级展望由"稳定"提高至"积极" [3]
渤海租赁:10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8:33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于2025年10月2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025年第六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聘请公司2025年度内控审计机构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飞机销售占比53.84% [1] - 飞机租赁业务收入占比35.26% [1] - 集装箱租赁业务收入占比8.94% [1] - 集装箱销售业务收入占比1.45% [1] - 其他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占比0.31%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227亿元 [1]
Herc Holdings (HRI) Surpasses Q3 Earnings and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10-28 20:46
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2.22美元,超出市场一致预期1.83美元,超出幅度达21.31% [1] - 本季度营收为13亿美元,超出市场一致预期1.12%,去年同期营收为9.65亿美元 [2] - 上一季度每股收益为1.87美元,超出市场预期1.29美元,超出幅度达44.96% [1] 近期股价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约29.6%,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6.9% [3] - 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有两次超出每股收益预期,三次超出营收预期 [2] 未来业绩预期与评级 - 当前市场对下一季度的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2.23美元,营收13.4亿美元 [7] - 当前财年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6.32美元,营收44.6亿美元 [7] - 业绩公布前,盈利预期修正趋势不利,公司股票Zacks评级为4(卖出) [6] 行业背景与同业比较 - 公司所属的运输-设备与租赁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前26% [8] - 同业公司Air Lease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60美元,同比增长28% [9] - Air Lease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7.37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 [10]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2期精彩落幕 租赁公司助力航空业应对四大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0-28 18:20
沙龙核心主题 - 沙龙主题为“租赁赋能航空产业生态创新”,探讨金融业如何赋能航空供应链生态 [1] 飞机租赁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过去30年飞机租赁渗透率持续攀升,2023年突破51% [2] - 航空业面临四大变化:供应链之变(新飞机供不应求、交付延迟成新常态)、需求之变(航线重构、旅客偏好多元)、技术之变(可持续燃料、新动力飞机、数字化运维)、绿色之变(净零排放成行业生死线) [2] - 全球航空产业链稳定性受地缘政治、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挑战,中国航空产业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进程需加速 [5] - 全球需求强劲导致供需不平衡,包括供应链挑战、飞机交付时间延长、租金上涨 [7] 租赁公司角色转型与赋能策略 - 租赁公司需从传统租赁供应商向生态赋能者转变,通过三重赋能构建新生态 [2] - 第一重赋能:以金融韧性赋能供应链生态,包括稳固上游订单(向制造商大规模自主下单锁定机位)、创新资产循环模式(售后回租、资产置换)、携手金融同业设计灵活融资工具 [3] - 第二重赋能:以资产智慧赋能运营生态,包括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匹配、拥抱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维修、改装、残值处置)、探索风险共担的新合作模式 [4] - 第三重赋能:以绿色引擎赋能未来生态,包括组建绿色机队、推动可持续燃料应用、投资氢能和eVTOL等颠覆性技术 [4] - 租赁公司应制定全生命周期发展战略,涵盖早期批量采购、中期飞机交易搭配资产管理、老旧飞机维修循环再制造、“客改货”等环节 [8] - 服务国产大飞机事业应从业务选择上升为政治责任 [5] 发动机租赁市场特点 - 发动机租赁市场高度集中、专业和细分,需定期维护催生备用发动机需求 [10] - 与飞机租赁相比,发动机租赁期更短、保值率更高、租期过渡更快,但技术风险占比高、违约取回难度大 [10] - 出现一架飞机租金与两台发动机租金倒挂的情况 [10] - 中国目前缺乏专注于发动机租赁的本土公司,银行或融资方对发动机资产流通性和价值稳定性认知不足 [10] 上海发展航空产业金融的优势与建议 - 上海发展航空产业金融具三方面优势:航空公司众多(总干线飞机运力超1000架)、强大制造维修能力(中国商飞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金融要素聚集 [12] - 政策建议包括:扩大与国际接轨(海关、税务、法律、财务)、带动各类投资者深入参与供应商实体经济循环 [8] - 具体措施建议:开发长期融资产品、提供灵活资金流动环境、出台稳定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飞机/发动机交易中心和规则 [11] - 加强制度创新(给予绿色租赁、跨境租赁税收优惠和外汇便利)、加强产业融合、加强科技赋能、深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13] - 航空产业金融可填补特色产业金融空白,打造集群效应,配合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创新金融工具降低航司融资成本,聚焦低碳转型 [12]
非银行业深度报告:低利率环境下,租赁板块为何有望成为高股息策略重要替代?
民生证券· 2025-10-27 09:22
核心观点 - 在低利率环境下,租赁行业受益于企业资本开支周期向上,行业整体收入与利润增速稳定,规模持续扩张,呈现抗周期波动特征 [1] - 2025年以来市场风格轮动,中长期资金偏好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租赁板块凭借其高股息、低估值以及优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有望成为高股息策略的重要替代 [1][2][82] - 报告建议积极关注租赁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并重点推荐在飞机船舶租赁、普惠小微租赁以及向新兴行业转型领域具备优势的龙头公司 [2][83] 行业历史与周期表现 - 租赁行业指数自2005年至今经历5轮周期,其需求与资本开支周期紧密相关,受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显著 [1][9] - 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从商业银行重返租赁业(2007年)到审批权限下放(2009年),再到监管趋严引导转型(2017年后),行业迈向规范发展 [9][10][11][12] - 样本租赁公司(33家)业绩稳健,2024年营业收入达3329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9.1%,呈现抗周期波动特性 [14][16][17] 行业特征与商业模式 - 资产端聚焦重资产和高资本开支行业,如电力供应(2025年前8月固投累计同比+19%)、采矿、交通运输等,并通过信用下沉获取更高租金收益率 [2][30][35][38] - 负债端融资渠道多元,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发行和非标融资;金融租赁公司金融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弥补长期资金缺口 [2][67][68] - 行业“融物”特性使其资产质量优于银行,2023年末金融租赁行业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约1.00%,低于商业银行的1.59% [77] 盈利能力与股息表现 - 上市租赁公司近3年净利润增速整体高于上市商业银行,2020年后分红率升至30%以上,2024年达36.5%,超过上市银行的30.2% [2][74][75] - 2024年末上市租赁公司平均股息率为5.6%,反超上市银行(5.2%),其中远东宏信、海通恒信等7家公司股息率超过5% [75][84] - 租赁公司以较低财务杠杆实现较高盈利,2024年末样本公司ROA普遍高于银行,如江苏金租ROE为12.7%,权益乘数仅6倍 [79][84] 重点投资领域与公司 - 飞机船舶租赁领域需求旺盛,受益于全球航空业复苏(2024年国内民航客运量超2019年水平)和海运价格回升(2025年7月BDI指数报2258点),重点关注中国飞机租赁、中银航空租赁、国银金租、中国船舶租赁 [2][39][50][83] - 普惠小微租赁领域,动产融资登记数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中小微企业合计占比达81%,建议关注江苏金租(独特的厂商租赁模式)和远东宏信 [2][61][83] - 传统转型领域,部分公司从基建城投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快速转型,建议关注越秀资本(布局光伏)和海通恒信(券商系金租) [2][83] 政策与市场催化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2025年5月起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由5%调降至0%,提升资金可得性 [19] - 监管政策鼓励转型,如“金规8号文”要求2026年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推动行业服务实体经济 [22][27] - “两重两新”政策持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修复,为租赁市场带来新增长空间 [18][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