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首席观察】CIPS十年一跃:在世界金融坐标中的落点
经济观察报· 2025-10-01 12:30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演进 - 人民币国际化正从批发市场向零售市场渗透,从结算工具向完整货币功能延展 [4] - 当人民币既能用于国家间大宗贸易,又能服务于个人日常消费时,其国际化才真正具备深度与韧性 [2] - 通过CIPS和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等制度规则,旨在打造一套可信、稳定、透明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体系 [4][5]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发展与网络扩张 - CIPS系统参与者总数量在十年间增长近8倍,从上线初期的19家直接参与者和176家间接参与者,增至2025年8月的176家直接参与者和1552家间接参与者 [8] - CIPS业务已覆盖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可通过5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 [16] - 2024年CIPS系统全年累计处理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系统累计处理总额已突破600万亿元 [17] CIPS的制度建设与功能升级 -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共六章三十一条,是CIPS运行十年来的首次制度升级,涵盖账户管理、业务处理、结算机制等全流程要素 [10] - CIPS(二期)将采用更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清算、结算效率 [10] - CIPS自2021年以来推出港元业务、CIPS汇路指南服务、CIPS数据洞察等创新产品与服务,并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 [14] 全球清算网络的关键布局 -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标志着人民币清算体系在东欧-西亚交汇地带实现实质性突破 [7][13] - 2024年11月与毛里求斯央行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备忘录,落子南印度洋航道 [13] - 跨境清算公司与中非泰达及苏伊士运河银行签署备忘录,鼓励中埃合作区内银行通过CIPS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 [7]
【首席观察】CIPS十年一跃:在世界金融坐标中的落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9-30 14:00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阶段,从批发市场向零售市场渗透,从结算工具向完整货币功能延展 [2] - 人民币国际化具备深度与韧性的标志是同时应用于国家间大宗贸易和个人日常消费 [1] - 通过CIPS和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等基础设施,构建“可信、稳定、透明”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体系 [2] 跨境支付系统(CIPS)发展 - CIPS系统参与者数量十年间增长近8倍,从上线初期的19家直接参与者和176家间接参与者,增至2025年8月的176家直接参与者和1552家间接参与者 [4] - CIPS网络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参与者分布从50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122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可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 [11] - 2024年CIPS系统处理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系统累计处理总额已突破600万亿元 [12] 金融基础设施制度升级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7月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完成从“技术上线”到“制度成熟”的重要跃迁 [6] - 新业务规则涵盖账户管理、业务处理、结算机制等全流程要素,为CIPS奠定标准化、合规化基础并提供未来场景接口 [6][7] - CIPS在技术标准和制度机制上对接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尝试趋同于国际大型支付清算体系运行规则 [12] 全球清算网络拓展 - 2025年7月授权中国工商银行(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标志着清算体系在东欧-西亚交汇地带实现实质性突破 [3][8] - 跨境清算公司积极拓展合作,与汇丰、厦门国际银行等机构洽谈,展示CIPS为“一带一路”及实体经济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支持 [4] - 在土耳其设立清算行有助于CIPS网络在时区、币种、制度适配度上增强,提升对欧亚大陆人民币使用的覆盖率与灵活性 [8] 支付互联互通创新 - 2025年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秉持公共性、包容性和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2] - CIPS自2021年以来推出港元业务、CIPS汇路指南服务、数据洞察、直参轻量化接入方案等创新产品与服务 [9] - CIPS提供多种可选接入方式,有助于更快更多地接入境外参与者,提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10]
人民银行党委表示 加快建设科技赋能监测监管设施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2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科技赋能监测监管设施 包括研究制定金融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扩大金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范围 组织细化完善应急预案 [1] - 加强国库建设和管理 加强国库系统业务监测 扎实推进国家金库工程业务跟踪测试上线工作 [1] - 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和互联互通 推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换便利工具等联通项目落地 制定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1] 信息科技改革 - 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及规程 积极推进全行信息系统整合 加强数据中心集中管理 [1] - 制定数据湖应用工作方案 编制应用系统上云计划 推动数据湖和央行云使用率明显提升 [1] 金融立法推进 - 反洗钱法已正式出台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取得重要进展 [2] - 配合推动金融稳定法草案后续审议 商业银行法 票据法 外汇管理条例等制修订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动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规则 [2] 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推进巡视整改融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 - 进一步压实化解金融风险责任 防范金融风险 持续加力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央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1:14
金融政策与监管框架 - 推动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牵头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政策体系 [7]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举措,推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优化调整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7] - 制定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推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换便利工具等联通项目落地 [2][15] 金融风险管理与稳定 - 整合设立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分析研判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11] - 健全存款保险投保机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规程、风险警示和早期纠正工作指引,研究完善银行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定标准 [11] - 将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纳入监管,建立金融市场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及数字金融风险防范举措 [11] - 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推动金融稳定法草案后续审议,推动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规则 [2][16]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应用 - 研究制定金融业网络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扩大金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范围,提升金融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15] - 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强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制定数据湖应用工作方案,推动数据湖、央行云使用率明显提升 [15] - 持续加力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2][18]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完善宏观审慎评估(MPA)体系,对已实施的政策措施加强跟踪问效,强化重点领域特别是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考核评估 [7] - 加强国库系统业务监测,扎实推进国家金库工程业务跟踪、测试、上线等工作 [15] 法治建设与行政执法 - 逐项梳理中国人民银行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通过立改废释等方式开展系统清理,提升制度建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8] - 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细化和明确行政处罚裁量的依据和标准,修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11] - 《反洗钱法》已正式出台施行,《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取得重要进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外汇管理条例》等制修订取得阶段性成果 [16]
重庆:持续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2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流转市场 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效办理场景[1] - 推广运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重庆站[1] - 持续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1] 普惠金融服务优化 - 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规范发展[1] - 优化金融基础服务适老建设 推进亲老适老化改造[1] - 加强助老设备和无障碍设施建设[1] 信用信息体系完善 - 进一步用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1] - 增强征信机构的行业特色[1]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户材料
新京报· 2025-08-11 17:27
政策调整 - 中央结算公司即日起取消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需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的要求 [1] - 该举措旨在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并进一步简化投资流程 [1] 公司发展 - 中央结算公司将持续加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保障安全高效运行 [1] - 公司计划深化核心服务能力以更好服务市场和客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