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制造业

搜索文档
河南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0 06:03
制造业贷款增长 - 全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达8915.86亿元 同比增长14.4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7.69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96.36亿元 同比增长8.33% [1]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金融机构聚焦先进制造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 [1] - 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536.95亿元 同比增长10.72%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165.22亿元 同比增长22.54% [1] 企业对接与服务机制 - 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 建立包联企业机制并实地调研 [1] - 累计走访企业9.43万家 达成合作意向1.24万亿元 [1]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实施科技金融五大行动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1] - 多部门联合提出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2] - 金融监管机构将持续强化监管引领 优化产品服务与资源倾斜 [2]
7月末全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8915亿余元 河南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
河南日报· 2025-08-15 07:24
银行业制造业贷款增长 - 截至7月末河南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达8915 86亿元 同比增长14 4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7 69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96 36亿元 同比增长8 33% [1]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金融机构聚焦先进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 [1] - 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536 95亿元 同比增长10 72%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165 22亿元 同比增长22 54% [1] 企业对接与服务机制 - 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 建立包联企业机制 上半年走访企业9 43万家 [1] - 达成合作意向金额1 24万亿元 [1] 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 - 河南省印发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五大行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 [1] - 国家多部门联合提出到2027年建立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2] - 监管机构将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供给 优化服务 强化资源倾斜 [2]
中经评论:金融支持制造业也要防“内卷”
经济日报· 2025-08-08 08:00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1] - 政策要求坚持分类施策和有扶有控原则 防止"内卷式"竞争 推动制造业由大向强发展[1] - 通过优化政策工具、引入耐心资本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 采用"数据信用+物的信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 新型工业化特征 - 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鲜明特征[1] - 智能工厂产线改造成本是传统产线的几倍 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研发周期长达数年且技术路线迭代风险极高[1] - 量子计算、芯片制造等领域需要10年以上持续投入 与金融体系追求风险可控的审慎性原则存在天然冲突[2] 金融支持难点 - 技术研发存在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死亡谷"阶段 面临技术失败、市场接受度不足等高风险[2] - 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2] - 金融资源配置不均问题需要通过健全中西部产业转移金融支持和推进跨境服务便利化来解决[2] 分类施策方案 - 针对不同产业特点设计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新兴产业匹配风险投资和股权融资 传统产业提供中长期技改贷款[3] - 避免对新兴产业过度追捧造成资金短期涌入催生泡沫 同时防止对传统产业支持不足削弱产业链韧性[3] - 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保持制造业合理投入比重并提升金融服务精度[2] 产业发展导向 - 限制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项目的资金供给 将金融资源引向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3] -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产品恶性价格战和资源过度集中等"内卷式"竞争现象[3] - 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向技术、品牌竞争转变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实现向中高端跃升[3]
金融支持制造业也要防“内卷”
经济日报· 2025-08-08 07:04
新型工业化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尤其在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数字基建等领域需大规模长期资金支持 [1] - 智能工厂产线改造成本为传统产线的数倍,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研发周期长达数年且技术迭代风险极高 [1] 金融支持实践难点 - 技术研发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的"死亡谷"阶段面临技术失败、市场接受度不足等风险 [2] - 量子计算、芯片制造等领域需10年以上持续投入,与金融体系追求稳健回报的审慎性原则存在冲突 [2] - 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面临更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政策解决方案 - 优化政策工具引入耐心资本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 [2] - 采用"数据信用+物的信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 健全中西部产业转移金融支持并推进跨境服务便利化以优化资源配置 [2] 分类施策原则 - 新兴产业需匹配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传统产业需提供中长期技改贷款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3] - 避免对新兴产业过度追捧导致泡沫,或对传统产业支持不足延缓升级步伐 [3] - 差异化产品与服务设计需考虑产业生命周期、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差异 [3] 产业升级路径 - 限制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项目的资金供给,引导资源流向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关键环节 [3] -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价格战,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向技术品牌竞争转变 [3]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以实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跃升 [3] 国际竞争背景 - 全球制造业深度调整期需避免内卷,将金融资源聚焦技术攻坚和产业升级关键领域 [4] - 美欧推动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需锻造中国制造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4]
七部门联合出手!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信贷“有扶有控”谋产业升级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19:2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坚持分类施策和有扶有控原则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并防止内卷式竞争 [1] 信贷投放现状 - 制造业是银行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先进制造业在贷款额度和利率方面享受政策优惠 [2] - 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 主要投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增加9207亿元 [2] - 高端制造业信贷不良率低于传统制造业 前者不到1% 后者可能超过3% [2] 金融支持成效与挑战 - 金融支持环境明显改善 体现在贷款利率下行 信贷投放倾斜 科技型及专精特新企业绿色通道开辟 以及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创新 [3] - 企业融资结构逐步优化 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丰富 [3] - 高端制造业金融支持存在四大短板: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 无形资产质押评估体系待提升 早期耐心资本缺乏 金融科技落地存在推广难点 [3] 产业升级路径 - 高端制造业因技术门槛高和创新能力强 具备更强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6] - 企业通过研发投入进入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等领域 实现产品溢价和可持续盈利 [6] - 高端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低端产品 企业可通过技术积累和品牌价值摆脱价格战 [6] 并购重组趋势 - 监管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并购以实现补链强链 [6] - 高端制造 核心零部件 智能装备等领域并购活动预计更加活跃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 大规模寡头出现难度较大 监管强调有扶有控原则 [7] 反内卷策略 - 防止内卷式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和差异化发展 [4] - 企业应通过提升技术水平 工艺能力和品牌价值形成核心竞争力 [4] - 金融支持需注重标准引领和精准施策 共同营造有序竞争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