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信用损失法

搜索文档
为企业业财融合提供清晰指引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00:11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规范化 -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是构建"信任经济"的基石,能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并优化资源配置 [1] - 企业若将频繁买卖仓单视为传统贸易行为而非金融工具管理,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并影响投资者判断 [1] - 监管部门通过递进式政策设计为仓单交易、点价销售等新兴业务提供清晰指引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修订 - 2017年4月财政部修订2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分类、确认计量等核心环节作出系统性调整 [2] - 22号准则确立"预期信用损失法"等关键原则,为企业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提供总体遵循 [2] - 准则要求基于合同现金流特征对金融资产分类,该逻辑适用于判断仓单交易是否具有金融属性 [2] 标准仓单交易会计处理案例指引 - 2024年3月《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4)》修订再版,通过案例推动准则落地 [3] - 案例明确标准仓单作为非金融资产项目,并分为期货标准仓单与现货仓单以划定实务边界 [3] - 提出通过交易目的判断会计处理原则,如采用"逐日盯市"方式获利的仓单交易应按金融工具核算 [3] 标准仓单交易监管政策完善 - 2025年7月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实施问答,明确频繁买卖标准仓单合同不提取实物的应视同金融工具处理 [3][4] - 新规定将频繁交易仓单行为纳入金融工具监管范畴,统一期货与现货市场会计处理标准 [4] - 强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穿透业务表象判断经济实质 [4]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制度体系 - 从准则修订到案例指引再到实施问答,监管部门构建动态优化的制度体系 [4] - 制度体系保持会计准则稳定性同时适应市场创新,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市场信任度 [4] - 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是实体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然选择 [4]
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新浪财经· 2025-06-07 05:43
商贸物流业务 - 公司2024年商贸物流业务实现营收5.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21%,主要因新增白糖、生姜大蒜、奶制品等品类业务拓展[4][5] - 商贸物流业务毛利率10.64%,同比下降8.12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增品类毛利率较低且占比较高[5] - 业务分为物流服务(设施租赁、仓储冷链等)和商贸业务(粮油、冻品等农副产品),依托自有物流园区优势开展[4] - 第四季度营收6.07亿元环比增长42.5%,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春节前备货影响[1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8.23亿元,同比增长11.61%[1] - 分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1.40亿、2.13亿、1.3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38.03%[1] - 四季度利润下滑主因:汇兑损失增加2424万元、合同资产减值增加1503万元、绩效工资计提等[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5亿元,计提坏账准备0.71亿元,其中5年以上占比44.85%[17][28] 会计处理 - 商贸业务收入确认:除生猪业务采用净额法外,其他均按总额法确认,符合会计准则[13] -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按客户类型分6个组合,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比例12.15%[22][23] - 同行业对比显示坏账计提比例与深高速、北部湾港等可比公司无重大差异[25][26] 贷款业务 - 子公司利和公司发放贷款余额4083万元,逾期率82.3%,2024年核销7480万元[34] - 贷款业务主要为2016年前发放,2024年仅新增72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35] - 已建立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完整风控制度,逾期贷款已通过诉讼等方式催收[36][38] - 利和公司已于2025年5月停止小额贷款业务[41] 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77亿元,计提坏账2.56亿元,计提比例92.4%[44] - 前五名欠款方合计2.35亿元,账龄均在5年以上,其中4家已全额计提坏账[44] - 主要系历史往来款及股权转让款,与公司无关联关系[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