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率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鲍威尔是“一场灾难” 不降息严重损害美住房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45
美国住房产业与美联储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高利率政策严重损害美国住房产业 [1] - 高利率导致许多美国民众难以获得房贷 [1] - 特朗普声称当前"没有通胀迹象"且"各方面信号都指向一次大幅降息" [1] - 特朗普直接评价鲍威尔是"一场灾难" [1]
美国银行接连倒闭!中美经济博弈下,美国经济或将陷入恶性循环?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25
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影响 - 美联储连续第七次维持利率在5 25%-5 5%区间 已持续近两年高利率策略 [1] - 2023年3月美国政府债务利息支付达890亿美元 平均每分钟支付200万美元利息 [3] - 高利率导致27个月内至少5家美国银行破产 银行挤兑风险加剧 [8] 通货膨胀与经济恶性循环 - 美元超发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 民众收入未同步增长 生活水平下降 [4] - 知名零售品牌"99美分商店"因经营成本压力关闭多家门店 反映行业普遍困境 [7] - 信用卡债务积压使银行负债急剧上升 资金短缺加剧倒闭风险 [8] 财政赤字与市场预期 - 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投资者信心下降导致资本流出加速 [10] - 市场普遍预期2023年秋季或年底美联储将降息 或刺激全球资本流动 [12] - 若降息实施 中国日本等经济体可能受益 带动全球复苏 [12] 中国应对措施 - 中国通过增持黄金和减持美债降低美元依赖 增强金融自主性 [14] - 在美联储政策变动中采取主动策略 为经济冲击做准备 [14] 行业连锁反应 - 零售行业受通胀冲击显著 小型零售商倒闭潮加剧 [7] - 银行业面临存款挤兑和资产质量恶化双重压力 [8] - 全球供应链可能因美元流动性变化重新调整 [12][14]
万腾外汇:如果当前通胀并未失控,美联储为何还在坚持高利率?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01
美联储理事沃勒的降息观点 - 支持当前启动降息的三个核心理由,反映美联储内部对货币政策必要性的松动迹象 [1] - 高利率政策可能已脱离宏观经济实际状态,通胀接近目标、经济增速不足、劳动力市场潜藏下行压力 [4] 关税对物价的影响 - 新进口关税短期内推高价格,但属于一次性水平变化,不应以高利率应对这类短期扰动 [3] - 市场对未来物价预期未打破,通胀预期指标目前没有失控迹象 [3] 利率水平与经济数据 -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5%以上,远高于中性利率3%,政策处于明显紧缩区间 [3] - 上半年GDP增速可能仅为1%,低于美联储对潜在增速的估计 [3] - 失业率4.1%逼近长期估值,增长动能和就业双双趋弱 [3] 就业市场风险 - 劳动市场数据未来可能被下修,私营部门新增岗位已近停滞 [4] - 就业市场风险累积,提前采取措施比等到失业率明显上升更理智 [4] 政策前瞻性 - 高利率政策可能落后于经济形势,未来几次会议中可能逐步成为主流声音 [4] - 继续观望可能导致美联储被迫采取更激进的应对措施 [4]
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高利率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7-16 21:20
美国经济现状 - 6月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消费端显现疲软迹象,实际个人消费支出下滑,住房市场数据低迷,但就业市场稳健,6月失业率小幅下降[1] - OECD将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测从2.2%下调至1.6%,2026年调降至1.5%,IMF将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1] - 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至1.4%,主要因财政刺激效应消退后高利率政策效果显现[1][4] 经济增长放缓原因 - 高利率政策持续三年后开始抑制经济活动,此前宽松财政政策抵消了部分影响,但当前财政刺激效应接近尾声[5] - 2024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8%,2025年预期回落至1.4%,降幅近半[4] - 经济指标呈现参差不齐表现,整体呈现收缩趋势[5] 劳动力市场表现 - 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7万个(预期11万个),失业率降至4.1%(预期4.3%)[5] - 失业率处于4.1%-4.2%历史较低区间,但新增就业岗位增速放缓,私营部门就业增长乏力[5][6] - 就业市场走弱迹象明显,但过程将是渐进式,不会急剧下滑[6] 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推高价格的影响被全球能源价格下行(原油从80美元/桶降至65美元/桶)和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削弱[8] - 实际落地关税税率低于最初宣称水平,实施多次延期(从4月9日推迟至8月1日),生效范围有限[9] - 关税影响更多是一次性价格调整,传导至消费者的冲击有限[9][10]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0%,7月降息概率低于30%,因通胀指标(CPI和PCE)持续回落,能源价格走低提供支撑[11][12] - 基准利率可能渐进式回落至2%附近,当前4.25%-4.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合时宜[11]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走低主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差优势收窄)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削弱美元需求[13] -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60%,贸易结算占比50%,但地缘政治动荡下资本流入对美元形成支撑[13] - 短期维持弱势震荡格局[13]
透视美国经济形势,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高利率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47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 -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参差不齐的表现,整体呈现收缩趋势 [1][4] - 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测从2 2%下调至1 6%,2026年进一步调降至1 5% [1] - 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回落至1 4%左右,主要源于财政刺激效应消退和高利率政策效果显现 [4] 经济指标表现 - 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 7%,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1] - 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出现下滑,住房市场数据表现低迷 [1] - 6月失业率小幅下降,就业市场维持稳健 [1] 劳动力市场分析 - 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 7万个,预期为11万个,失业率降至4 1%,预期为4 3% [5] - 失业率维持在4 1%-4 2%左右,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5] - 新增就业岗位增速放缓,政府公共部门就业增长占比较大,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相对乏力 [5] 通胀与关税影响 - 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行,原油价格从80美元/桶降至约65美元/桶,抑制通胀 [6] - 关税政策实际影响有限,实际生效的关税范围和力度较为有限 [2][7] - 关税措施实施过程存在多次延期,最终传导至消费者的价格冲击将是单次性的 [7]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启动降息是大概率事件,概率超过90% [8] - 通胀指标进入下行通道,CPI和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均呈现持续回落态势 [8] - 基准利率最终可能回落至2%附近,但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 [8]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持续走低,主要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9] - 美元在全球已分配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接近60%,全球贸易结算中占比约50% [9] - 全球地缘政治动荡背景下,流入美国的资本对美元形成一定支撑,但短期仍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9]
美彻底放飞!特朗普大骂美联储主席是傻子,玩命豪赌,日本不记打
搜狐财经· 2025-06-08 16:53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5%水平不变 引发争议 [3] - 美国高利率政策与其他国家降息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央行 俄罗斯 印度等均采取降息措施 [6][7] - 高利率政策抑制房地产市场和消费信贷 企业投资受限制 经济复苏步伐艰难 [9] 美国债务与经济压力 - 美国债务总额飙升至35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达1.3万亿美元 相当于五角大楼全年军费 [4]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政策 建议降息1个百分点以减轻债务负担并刺激经济 [11][26] - 特朗普公开讽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太迟先生" 并暗示可能更换其职位 [28][31] 历史类比与日本经济 -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 导致日本出口产业受冲击 制造业衰退 经济增长停滞 [14][16] - 日元升值使日本产品在全球市场失去竞争力 民众生活成本上升 经济长期低迷 [18] - 日本在经济 军事和政治上依赖美国 成为美国战略支点 [18]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选择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制造业全球领先 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2] - 中国加强多边经济合作 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凭借内需市场和产业链展现抗压能力 [24] - 与日本不同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话语权增强 美国遏制策略效果有限 [20][24]
巴西通胀放缓但仍超目标 央行维持高利率遏制物价
快讯· 2025-05-27 21:04
巴西通胀情况 - 巴西年度通胀率同比上涨5 4%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 49% [1] - 环比通胀率为0 36% 低于所有预测 [1] - 通胀率仍远高于3%的目标水平 [1] 货币政策 - 巴西央行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以抑制物价压力 [1] - 自去年9月以来借贷成本已提高4 25个百分点 [1] - 投资者关注6月会议是否会再次加息 [1] 经济环境 - 国内经济保持强劲 [1] - 金融交易税上调预计将进一步收紧市场环境 [1]
中国突然出手,英央行发重大消息,全球倒戈潮来临,美国阴谋泡汤
搜狐财经· 2025-05-25 16:03
美联储高利率政策的影响 - 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通过不断提高利率吸引全球投资市场热钱,短期内积累大量财富但带来巨大财政压力 [1] - 英国等盟友国效仿美国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流入本国市场 [1] - 美联储出现"利率倒挂",投资者采取"借贷再存"方式获取高额回报 [2] 全球资本流动与美债抛售 - 中国5月抛售24亿美元美债,4月曾增持但迅速转为抛售 [2] - 日本同期抛售220亿美元美债,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 [2] - 中国当前持有美债7684亿美元,日本持有超11000亿美元 [3] 英国央行政策转向 - 英国央行8月1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 [6] - 降息显示英国无法继续承受高利率压力,可能引发银行挤兑潮 [6] - 英国降息对美国金融投资者产生影响,美联储面临艰难选择 [6] 全球金融市场前景 - 美联储长期政策导致美国陷入复杂局面,无力应对全球压力 [7] - 美联储若降息可能使全球金融市场重回正轨,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创造机会 [7] - 美联储主导的金融秩序可能崩塌,各国或寻找新发展动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