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搜索文档
特斯拉(TSLA.US):汽车业务持续承压,坚持投入AI等长期业务
浦银国际· 2025-07-25 16: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特斯拉“持有”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298.2 美元,潜在降幅 10%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斯拉汽车业务基本面持续承压,受低成本车型量产推迟、美国电动车补贴及欧洲电动车需求波动影响,预计影响持续到年底;同时公司坚持投入 AI、机器人、能源等新兴业务领域,费用增长为其提供长期成长空间,当前市盈率为 141.7x,维持“持有”评级 [1] - 短期汽车销售压力或持续到年底,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12%,环比增长 16%,汽车销售收入同比降 16%,环比增 20%,毛利率 17.2%,同比降 0.7 个百分点,环比增 0.9 个百分点,总费用近 30 亿美元,同比降 1%,环比增 7%,净利润 11.7 亿美元,同比降 21%,环比增 187%,下调 2025 年及 2026 年盈利预测 [8] - 新技术带来商业落地有望在未来五年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美国奥斯汀启动 Robotaxi 服务,预计明年年底左右带来财务贡献,未来三个月推出人形机器人 Optimus 3,预计明年量产,5 年内产能达 10 万台,AI 和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增加 [8] - 采用分部加总法对特斯拉估值,目标价 298.2 美元,潜在降幅 10%,对应 2026 年市盈率为 143.0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3 - 2027E) - 营业收入:2023 - 2027E 分别为 967.73 亿、976.9 亿、896.63 亿、1091.92 亿、1242.68 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1%、 - 8%、22%、14% [2] - 净利润:2023 - 2027E 分别为 149.97 亿、70.91 亿、41.19 亿、67.21 亿、91.8 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 - 53%、 - 42%、63%、37% [2] - 目标 PS (x):2023 - 2027E 分别为 12.3、12.3、10.7、8.8、7.7 [2] - 目标 PE (x):2023 - 2027E 分别为 79.3、169.0、233.3、143.0、104.7 [2] 股价相关信息 - 目标价 298.2 美元,潜在降幅 10%,目前股价 332.56 美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182.0 - 488.5 美元,总市值 10711.61 亿美元,近 3 月日均成交额 346.94 亿美元(截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收盘价) [3] 二季度业绩详情(2Q25) - 营业收入 224.96 亿美元,同比降 12%,环比增 16%;毛利润 38.78 亿美元,同比降 15%,环比增 23%;营业利润 9.23 亿美元,同比降 42%,环比增 131%;净利润 11.72 亿美元,同比降 21%,环比增 187% [11] - 各业务板块收入:汽车销售 162.26 亿美元,同比降 16%,环比增 20%;汽车租赁 4.35 亿美元,同比降 5%,环比降 3%;能源 27.89 亿美元,同比降 7%,环比增 2%;服务和其他 30.46 亿美元,同比增 17%,环比增 15% [11] - 各业务板块毛利率:汽车销售 16.4%,同比降 1.4 个百分点,环比增 1.2 个百分点;汽车租赁 47.6%,同比增 1.1 个百分点,环比增 1.1 个百分点;能源 30.3%,同比增 5.8 个百分点,环比增 1.6 个百分点;服务和其他 5.4%,同比降 1.0 个百分点,环比增 1.6 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 17.2%,同比降 0.7 个百分点,环比增 0.9 个百分点 [11] - 汽车交付量 384122 辆,同比降 13%,环比增 14%;汽车平均价格 41099 美元,同比降 2%,环比增 7% [11] 业绩预测:新预测 vs 前预测(2025E - 2027E) - 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新预测较前预测均有下调,利润率方面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12] 分部加总估值法(2026 年) - 汽车销售和积分净利润 64.69 亿美元,净利润增速 65%,市盈率 100.0,估值 646.907 亿美元;汽车租赁净利润 4.68 亿美元,净利润增速 48%,市盈率 60.0,估值 28.085 亿美元;能源收入 117.48 亿美元,收入增速 7%,市销率 12.0,估值 140.971 亿美元;服务和其他收入 145.23 亿美元,收入增速 119%,市销率 10.0,估值 145.233 亿美元;合计估值 961.197 亿美元,股数 3223 百万股,目标价 298.2 美元 [13]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381.1 美元(概率 15%),条件为全球及美国宏观环境等政策稳定,全球新能源车行业需求增长高于预期,全自动辅助驾驶(FSD)功能开发进度快于预期,新车型上量速度及交付量水平高于预期,美国市场利率下行带动估值上行 [25] - 悲观情景:目标价 166.0 美元(概率 15%),条件为宏观环境及政策波动,中国国内和海外新能源车行业需求不振低于市场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压力上升,汽车销售价格和毛利率下降拖累公司利润表现,上游原料价格下行幅度低于预期,公司新业务投入大业绩表现波动大 [25]
市场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二在宾夕法尼亚州宣布一项总额达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计划。
快讯· 2025-07-15 01:23
市场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二在宾夕法尼亚州宣布一项总额达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 计划。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宣布一项总额达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计划
快讯· 2025-07-15 01:20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二在宾夕法尼亚州宣布一项总额达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计划。 ...
美国专家:AI开始拼芯片,最终拼能源,这一点中国完胜
搜狐财经· 2025-07-08 13:01
美国的做法是限制AI芯片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先进的AI芯片,后来看到华为AI芯片崛起后,更是全 球禁止企业使用华为的AI芯片。 确实AI芯片是AI的基础,没有AI芯片,也就没有算力,不太可能发展出强大的AI智能体出来。 不过近日美国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众所周知,这几年全球都在展开AI竞赛,大家都认为AI将带来一次全新的工业革命,然后颠覆整个社 会工业体系,特别是科技行业 而美国作为全球科技霸主,自然不愿意看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在AI领域崛起,进而影响到美国自己的地 位,所以在看到中国AI产业崛起后,对中国AI产业进行了打压。 同时美国电网扩容缓慢,新增的电能根本就无法满足AI的增长。 但是中国现在的电网技术先进,电能源充足,且中国每年新增电力产能已超英法总和,能源能力差距显 现。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AI芯片确实是AI的基础,但AI消耗的电力到最后才是关键。 芯片的发展会达到一定的极限,且中国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在AI芯片上会追上来,就算有一定 的差距,通过集群等方式,在芯片性能上并不会差距太大的,任正非之前已经说过这一点了。 但是电力的消耗,却是没有其它办法规避的,美国也好,甚至全球其 ...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能源和欧元是推动整体CPI变动的主要因素。
快讯· 2025-07-03 19:40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分析 - 能源价格和欧元汇率是推动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1]
Sam Altman提醒创业者:ChatGPT将来要做的,大家就绕开吧
机器之心· 2025-06-22 12:26
行业未来会怎样 - AI将从被动问答工具进化为主动、持续运行的智能体,深度理解用户并连接所有数据以完成任务,最终形成完全多模态的集成模型,具备深度推理、实时生成视频和即时编写代码能力,使计算机界面近乎无感[6][8] - 未来软件行业将出现「即时软件」,LLM作为交互界面可根据业务逻辑和数据即时生成应用,颠覆传统SaaS模式,为快速迭代的初创公司创造巨大机会[7][9] - 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策略是先极致化AI认知能力再与机器人结合,具备视觉、语音和推理能力的AI机器人将执行实用工作,未来高级ChatGPT订阅可能免费赠送机器人[12] 宏大愿景 - 未来10-20年最令人兴奋的是AI加速科学发现,其复合增长将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和生活改善[15] - 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杠杆是「智能」和「能源」,两者结合将实现「彻底富足」的未来[17] - 当前数字生活界面充满干扰,未来界面应主动判断何时行动而非信息轰炸,使电脑大部分功能「消失」[18] 现在该做什么 - 当前最大机会在于抓住AI能力远超产品形态的缺口,利用API成本下降和开源模型普及的时机,以AI为「新元素」创新[23] - 创业公司应避免复制ChatGPT或热门方向,选择独特领域逐步建立防御性,初期靠产品优势,后期靠品牌和网络效应[24] - AI将大幅提升个人或小团队杠杆效应,降低协调成本,使少数人创造数量和质量惊人的成果[24] - OpenAI计划通过平台化支持生态初创公司,例如推出「用ChatGPT登录」功能,赋能开发者获取个性化AI用户[25] 个人理念 - 创办OpenAI最关键的决定是「决定去做」本身,独特且逆向的AGI使命吸引了顶尖人才[28] - 招聘原则注重成长潜力而非当前履历,早期优先选择年轻有闯劲的执行者而非经验丰富的管理者[30] - 创业者需培养长期韧性,在极端压力下坚持信念并持续迭代[31]
独角兽企业成长记 丨超聚变:算力产业新旗手
河南日报· 2025-06-19 07:36
公司概况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2023年全球排名第47位,估值达89.2亿美元 [1] - 公司总部基地于2024年3月1日投用,成为河南产业新地标 [1] - 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23年达280亿元,2024年超400亿元,实现高速增长 [1] 行业地位 - 公司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稳居第二,AI服务器市场位居第一 [1] - 公司海外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1] - 合作伙伴数量从成立初期的2000+增长至22000+ [1] 研发与生产布局 - 公司在全球部署9个研发中心、6大供应中心、6个技术服务中心、7个地区部和12个核心实验室 [2] - 公司生产园区依托郑州航空港区"航空+高铁"双枢纽优势,三年内构建完整制造工艺 [2] - 公司总部基地周边科创资源云集,地理位置优越 [2]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公司获得省市两级政策支持,包括员工搬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大力协助 [2] - 政府高效服务助力公司生产基地投产和总部基地启用等关键节点 [2] 业务拓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从IT算力产业延伸至算力工业控制领域,开辟城企数智、绿色智慧能源新赛道 [3] - 公司围绕AI、算力、数据、能源四大根技术提供服务 [3] - 公司作为河南先进计算产业链"链主",推动计算产业壮大并构建软件生态 [3] - 公司计划强化本地生态合作,助力河南实现算力产业双千亿战略 [3]
每日市场观察-20250618
财达证券· 2025-06-18 19:27
市场表现 - 6月18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下调,沪指跌0.04%,深证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36%,沪深两市成交额超1.2万亿元[1] - 6月17日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与18日相同[3] 资金流向 - 6月17日上证净流入144.31亿元,深证净流入143.41亿元,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电池、多元金融、农化制品,流出前三为化学制药、软件开发、中药[4] 消息面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美国为英汽车进口设每年10万辆配额,税率10%,英满足条件美对英钢铝制品设“最惠国”税率配额[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5][6] - 中国贸促会与100多位跨国公司负责人交流,他们对中国市场有强烈信心,第三届链博会将有超100个境外团组参观交流[7]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同比增14%,出口约2.15万亿元,同比增16.9%,进口约5552.5亿元,同比增4.1%[8][9] - 第三届链博会7月16 - 20日举行,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境外参展商占35%,欧美占境外总数50%,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15%[10] - 广州黄埔鼓励发展高端半导体和传感器材料,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11] 基金动态 - 河南支持国企与链主企业合作设天使和并购基金,2025年底前各地搭建政府母基金体系[12][13] - 多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首批发行规模超130亿元[14]
卡塔尔首相:特朗普海湾访问期间,卡塔尔讨论了卡塔尔与美国经济之间在人工智能和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
快讯· 2025-05-20 15:34
卡塔尔首相:特朗普海湾访问期间,卡塔尔讨论了卡塔尔与美国经济之间在人工智能和能源领域的合作 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