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投资热潮
icon
搜索文档
创历史新高的美股面临“盈利考验”!高盛预警标普500 EPS增幅或创两年来最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7:21
贸易战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贸易战持续发酵 二季度财报季将成为检验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窗口期 [1] - 约10个百分点关税上调将直接冲击企业利润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面临"盈利考验" [1] - 企业普遍预期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但实际转嫁比例若不及预期将显著压缩毛利率 [1] 行业分化表现 - 食品巨头通用磨坊因关税导致成本承压 上周股价重挫5% [1] - 运动品牌耐克通过供应链优化成功消化关税影响 股价逆势飙升15% [1] - 不同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差异导致股价分化走势 [1] 标普500指数盈利预期 - 二季度标普500成分股EPS同比增幅预期仅为2.6% 创近两年最低增速 [4] - 与年初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贸易战通过成本推升和需求抑制双通道冲击利润 [4] - 标普500指数4月较峰值下跌19% 后因科技股暴涨和经济复苏预期回升至历史高位附近 [4] 市场资金动向 - 机构投资者在估值高位保持谨慎 尤其对历史高位的科技巨头愈发谨慎 [4] - 部分资金转向具备成本转嫁能力的消费必需品和全球供应链优势的制造业 [4] - 市场对贸易摩擦的计价存在分歧 不同行业传导速度和消化能力需通过财报验证 [4]
欺骗投资人8年,这家AI独角兽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1 22:27
核心观点 - 印度AI独角兽Builder.ai的破产清算事件揭示了资本狂热下"叙事驱动型投资"的弊端,其虚假AI技术和财务造假行为持续8年才被揭露 [1][7][9] - 公司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和虚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误导投资者,估值一度飙升至16亿美元,最终因现金流断裂和财务造假曝光而崩塌 [5][6][7] - 该事件与Theranos、Wirecard等历史骗局具有相似性,反映出科技投资中普遍存在的FOMO(错失恐惧症)心理和监管滞后问题 [10][11][12] 公司发展历程 - **创立背景**:2016年由印度裔工程师Sachin Dev Duggal在伦敦创立,其"技术神童"形象(帝国理工学历、连续创业经历)吸引风投关注 [4] - **技术包装**:虚构AI助手"Natasha"作为核心技术,实际依赖人工编写代码,早期Demo演示中"AI生成代码"环节为预录视频 [5][8] - **融资历程**: - 2018年A轮获软银DeepCore投资2950万美元,成为欧洲最大A轮之一 [5] - 2022年B轮融资1.95亿美元,谎称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代码数据集 [6] - 2023年D轮由卡塔尔投资局领投2.5亿美元,估值达16亿美元 [6] 财务造假与破产 - **造假手段**:虚报营收20%-25%,向投资者虚报销售额高达300%,2023年实际营收2.1亿美元但亏损4.3亿美元 [7][8] - **破产触发点**:2024年3月内部审计发现营收虚报,2025年创始人因洗钱调查卸任CEO,投资方扣押3700万美元导致现金流断裂 [7] - **债务规模**:欠亚马逊8500万美元、微软3000万美元,破产前裁员220人(占员工总数29%) [7] 行业反思 - **资本狂热现象**:2020-2024年全球AI领域融资额增长470%,但技术商业化成功率仅提升9% [12] - **投资者行为**:73%的投资者承认曾因FOMO心理降低风险评估标准,即使《华尔街日报》2019年揭露造假后仍持续注资 [12] - **监管缺失**: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未有效约束技术演示与实际产品的差距,Builder.ai宣称"AI生成代码准确率92%"时无人验证 [12] 历史相似案例 - **Theranos**:估值90亿美元的血液检测公司,因技术造假导致创始人获刑11年 [10] - **Wirecard**:德国支付巨头虚构20亿欧元收入,2020年崩塌 [11] - **DoNotPay**:谎称"AI律师"功能被SEC罚款19万美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