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耐心
搜索文档
不确定时代的“上海韧性”
远川研究所· 2025-10-26 21:08
上海的战略定位与历史成就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大国崛起进程中的标志性盛会,标志着上海的新生与复兴[2][3] - 2010年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金融中心,集装箱吨位数超过新加坡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以占全国不到2%的人口和0.06%的土地贡献全国八分之一的财政收入[3] - 上海港在2024年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31] 芯片产业的长期战略布局 - 上海对高精尖产业的抱负始于1998年,当时提出在浦东规划规模为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3倍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12] - 上海选择布局芯片设计和制造环节,直面"投产即落后"的风险,今日张江已集聚全国半数芯片力量[13][15] - 2012年前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若无上海当年决心搞芯片,中国芯片进口可能远超石油[16] - 2023年上海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19] 寒武纪的转型与发展 - 寒武纪于2016年创立,2017年其芯片IP被华为Mate 10采用而一战成名,但2019年因华为转向自研而失去最大客户[16] - 公司完成从技术授权商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服务商的转型,2023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突破6亿元[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猛增4347%,净利润达10.38亿元,被资本市场称为"寒王"[18] 服务消费的经济转型 - 2023年上海服务消费对社会零售总额贡献率逼近60%,超过商品零售10个百分点[23] - 上海人均服务消费支出达5.25万元,相当于重庆的两倍[23] - 2024年5月上海博物馆古埃及特展吸引200万参观人次,创下七成观众跨城奔赴和1:30消费杠杆率的纪录[23] - 上海拥有3.7万台外卡POS机,离境退税规模占全国48%[25] 当前经济增长数据 -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19]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新能源产业增长19.6%[19]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25] - 假期期间上海市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25]
巴西大豆坐地起价报价疯涨,中国买家集体停购,加大阿根廷采购量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37
市场现状与博弈 - 巴西大豆报价比美国大豆每蒲式耳高出超过1美元,出现显著溢价 [3] - 中国买家集体暂停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大豆作为反制 [3][23] - 国内大豆油企业利润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长期处于负值区间 [17] 中国的战略优势(三张王牌) - 国家战略储备大豆特别充足,可作为平抑市场波动的压舱石 [7] - 进口来源多元化,除巴西外,还从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等国进口,2024年这些国家合计占中国大豆进口额的7% [9][11] - 饲料配方技术突破,利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已稳步提升至15% [13] 全球定价机制与挑战 - 全球大豆价格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合约价格决定,最终售价在此基础上加上由出口商掌握的“升贴水” [19] - 巴西出口商通过放大区域升贴水推高报价,使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却在定价权上处于被动地位 [19][21] - 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的战略调整使巴西成为最大受益者 [15] 预期的市场转折点(两个时机) - 第一个时机是巴西2025/26年度大豆创纪录丰产预期,产量预计达1.776亿吨,出口潜力高达1.1亿吨,预计明年初上市将迫使高估价格回落 [36] - 第二个时机是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的潜在突破,可能促使中国油厂转向采购目前价格更具吸引力的美国大豆 [38][39] - 2024年中国仍从美国进口了2213万吨大豆,美国是强大的备选供应渠道 [41] 宏观战略与体系韧性 - 中国构建了“储备+多元+替代”的完整应对体系,以开放性和灵活性抵御全球化风险 [28][32] - 该模式不同于日本追求绝对自我保障或欧盟构建封闭内部市场,强调通过强大内部韧性进行风险管控 [30][32] - 此次事件是对中国粮食安全体系韧性与战略智慧的全面检验 [5][43]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的美债填不上,特朗普扭头就要准备“解决”掉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52
美国债务状况 -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 其中公共债务超过28万亿美元 政府内部债务超过7万亿美元 [3][4] - 2024年国债利息支付达9210亿美元 占联邦预算17% 相当于巴西或加拿大GDP规模 [4] - 债务占GDP比率从94%飙升至117% 财政缺口持续扩大 [4]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 - 减税政策未能刺激经济增长 反而导致财政缺口扩大 [4] - 2025年起对中国加征高科技产品关税 包括芯片和敏感商品 [5] - 2025年5月部分取消关税以缓解国内企业和农场主库存压力 [6] - 计划削减美联储持有的7.5万亿美元国债但遭遇政治阻力 [7] 中美贸易战影响 - 中国采取农产品和工业品反制措施 加速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 [5] - 中国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避免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8] - 贸易战陷入僵局 双方互相消耗未达成有效解决方案 [6] 中国战略调整 - 加速人工智能 电池技术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自主研发 [8] - 构建自给自足经济体系 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 [8] - 通过国内市场开发和自主创新缓解外部压力 [8]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美国全球经济地位可能受影响 [9] - 中国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 为格局带来深远变化 [9] - 中美在战略 科技 贸易领域博弈将决定全球经济未来走向 [10]
全市场能力圈筑牢护城河,鹏华基金王子建力争超额收益
财富在线· 2025-08-08 14:25
基金评级表现 - 鹏华基金荣获天相投顾"综合AAAAA评级"和"偏股AAAAA评级"两项最高评级,旗下14只权益类基金获得5A评级 [1] - 鹏华弘利混合A/C实现十年期、五年期和三年期5A评级"大满贯",自2016年至2024年连续9年正收益,基金经理李君任职超9年 [1] - 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A自2008年10月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493.27%,超额收益377.57%,过去1年净值增长19.44% [2] - 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过去一年净值增长44.45%,受益于全球AI投资热潮带动半导体产业需求 [3] 基金经理观点 - 鹏华弘利混合基金经理李君强调"战略耐心",中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前景 [1] - 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基金经理罗英宇指出,AI算力需求高涨推动半导体行业基本面,国内企业订单充足且业绩亮眼 [3] 产品线优势 - 鹏华基金形成"主动+被动"双轮驱动模式,主动权益领域通过深度研究构建阿尔法能力,被动指数精准把握赛道机遇 [3] - 多只基金同时包揽五年期和三年期5A评级,包括鹏华弘嘉混合A/C、鹏华量化先锋混合、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等 [2][3] - 鹏华核心优势混合A获五年期5A评级,鹏华稳健回报混合A等获三年期5A评级 [3]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5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辩证关系 - 强调速度和效率的"立说立行"体现历史主动精神,需以紧迫感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1] - 注重耐力和坚持的"久久为功"彰显战略耐心,避免因追求速成政绩导致劳民伤财或烂尾工程 [2] - 两者相辅相成,"立说立行"为长期坚持提供开端,"久久为功"为快速行动奠定基础 [3] 实践应用与战略布局 - 在科技攻关、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需平衡"立说立行"的突破与"久久为功"的积累 [2][4] - 国际竞争下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需快速行动,而生态文明等系统工程需稳步推进 [4] - 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既要落实五年规划进度,也要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4] 政绩观与高质量发展 - 树立正确政绩观需兼顾"立说立行"的机遇捕捉与"久久为功"的根基夯实 [4] - 避免短视行为或形象工程,将快速行动与长期坚持统一于高质量发展逻辑中 [4] - 焦裕禄治沙与深圳速度的案例共同诠释了执政哲学中冲刺与接力的平衡 [4]
“巴中合作前景广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10:51
巴中经贸合作 - 巴林与中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国成为巴林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涉及铝材、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和消费品 [3] - 2018年巴林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合作领域涵盖港口、能源、工业园区等 [3] - 2024年5月巴林国王访华并出席中阿合作论坛,中方对海合会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促进人员往来 [3]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高铁技术显著提升,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行程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5小时 [3] - 中国通过长远战略和精细规划应对外部挑战,14亿人口大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繁荣 [4] - 中国民众生产力提升和对高质量产品追求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 国际合作与外交 - 巴林实施温和务实外交政策,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契合,成为不同规模国家友好相处典范 [1] - 2023年巴林主办第三十三届阿盟峰会,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