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康耐特光学(2276.HK)深度报告:镜片龙头增长稳健 智能眼镜打开成长空间
格隆汇· 2025-10-26 04:44
公司概况 - 康耐特光学是全球领先的树脂镜片制造商,2023年按树脂镜片销售量/销售金额计,在全球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二/第五,在中国排名第一/第一 [1] - 公司收入规模在2024年突破20亿元,2018-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为14.05%,同期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3.5% [1] - 公司以代工起家,具备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研发能力,并与多家眼镜品牌和国际眼科光学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发展自有品牌功能镜片和定制化镜片业务,并于2024年宣布布局XR领域,推动智能眼镜镜片研发 [1] 镜片行业趋势 - 中国镜片市场稳步增长,2023年出厂销售额/零售额分别为190.4亿元/348.1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速为5.5%/4.4% [2] - 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趋势,需求基本盘稳固源于较高的眼科疾病、青少年近视及老花患者基数,功能性镜片占比提升且渗透率较低,成长空间充足 [2] - 2024年AI智能眼镜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球销量从2023年的24万副增至152万副,同比增长533.33%,传统镜片厂商在解决产品美观度、佩戴舒适度及提供验光配镜服务方面重要性凸显 [3] 公司核心竞争壁垒 - 客户网络覆盖全球,与部分国际头部客户合作时间达10年以上,积累了较强的品控实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订单稳定 [3] - 业务模式上依托定制化生产能力开发自主品牌C2M模式,定制化镜片毛利率在50%以上,随着其占比提升,盈利能力有望结构性改善 [4] - 产能布局覆盖国内三地及日本、泰国,2024年总产量达2.09亿件,同比增长15.1%,并通过全球化产能对冲贸易摩擦风险 [4] - 研发投入积极,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为4.29%,在智能眼镜产品开发上进展较快,已与多个全球领先消费电子企业推进研发项目并收到小试订单 [5] 国际对标与发展路径 - 国际光学巨头依视路陆逊梯卡通过产品高端化、功能化及垂直整合渠道端实现增长,2024年其光学产品约占集团总收入的75% [6] - 该巨头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17638家,同店增长4.5%,并在全球运营33个生产基地和562家处方实验室及磨边装配设施 [6] - 国内镜片厂商的成长方向包括增强品牌露出以提高对终端渠道的服务能力和粘性、优化产品高端化与定制化能力、以及加快销售渠道和产能的全球化布局 [7] - 康耐特光学全球化布局起步较早,2024年中国大陆以外市场收入占比近七成,在亚洲、美洲、欧洲市场分别占比25.3%/23%/14.6% [7]
阿里京东入局,雷鸟、夸克推新,AI智能眼镜双11抢风头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13:05
行业动态概述 - 今年双十一期间,AI智能眼镜行业迎来密集新品发布,阿里巴巴、雷鸟创新、Rokid等公司均有重要动作[1] -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6] - 行业竞争正从硬件竞争升级为硬件、生态、渠道的综合竞争[1][6] 主要公司产品发布 - 阿里巴巴于10月24日首发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88VIP会员早鸟预售价3699元起,深度定制了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支付等功能[1][6] - 雷鸟创新于10月23日推出第四代口袋电视雷鸟Air 4 AR眼镜,定价1599元,较去年Air 3发布价降低100元[1][2][4] - 京东科技与Rokid于10月22日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智能眼镜购物应用[1][8] 产品技术特性 - 雷鸟Air 4与Pixelworks合作提升画质,配备4颗与Bang & Olufsen联合调音的扬声器,减少80%声音损耗,并新增AI转HDR和AI转3D视频功能[2][4] - 雷鸟Air 4 Pro定价1699元,成本降低得益于工艺改良和自有生产工厂的落成[4] -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搭载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双旗舰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6] 生态合作与战略布局 - 影目INMO于10月16日宣布打造影目世界生态平台,携手腾讯、蚂蚁集团、智谱AI等共建内容生态[1][8] - 京东科技JoyGlance购物智能体将于11月在Rokid眼镜上线,支持视觉识别和语音安全支付[8] - 雷鸟创新已与阿里云、高德、腾讯、Unity等多家全球顶尖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构建生态矩阵[8] 行业趋势与前景 - 行业观点认为,随着AI与XR技术深度融合,眼镜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核心入口,其变革由光学、AI、材料、芯片四大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协同所支撑[5] - 生态成为智能眼镜布局重点,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各垂直赛道将展开激烈竞逐[6][8]
凌晨预售!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3 23:33
公司产品发布与定价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10月24日开启双11预售,88VIP会员到手价3699元,普通消费者为3999元 [1] - 产品将于12月初左右陆续发货,京东、抖音等平台同步开启一元预约 [1] - 当前价格并非官方售价,年底产品发布时会公布正式售价 [4] 产品技术与功能特点 - 眼镜搭载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双旗舰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显示距离可调节 [3] - 为近视人群提供一体化贴合的定制配镜方案,区别于行业普遍的“外挂”方式 [3][4] - 采用双电池加可换电设计,用户可热拔插镜腿更换主电池,换电时副电池维持续航不断电 [5] - 自研SuperRaw超级夜景模式,突破AI眼镜在暗光环境下拍摄不清的行业瓶颈 [5] - 具备通话、音乐、翻译、备忘录、日程提醒、提词及拍照问答等主流功能 [4] - 联合生态服务定制开发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飞猪出行提醒等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认为AI眼镜是智能穿戴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将成为人类的“眼睛”和“耳朵”,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 [5] - 公司旨在通过技术、渠道、服务及C2M定制能力整合,解决现有产品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问题 [5] - 眼镜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公司将利用其全场景业务覆盖和领先AI能力 [5] 行业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6]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5.6%,增速全球首位 [6] - 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华为、百度、小米、苹果、OPPO等科技巨头均已入局,行业预计在两三年内进入全面爆发期 [6] - Meta发布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市场反响热烈,部分地区售价已飙升至约15000元人民币 [6] - AI眼镜被视为AI应用落地最佳载体,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整合,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7]
果链巨头近百亿元重磅收购,突然中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08:07
收购终止事件概述 - 歌尔股份终止筹划以约95亿元人民币(约104亿港元)收购联丰商业集团旗下米亚精密科技及昌宏实业100%股权的交易 [1] - 收购事项自2025年7月23日首次披露,筹划近三个月后于10月17日终止 [1][3] - 官方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3] 收购终止的市场反应与潜在原因 - 自收购案官宣后,歌尔股份股价一度上涨超过70%,最高涨破40元,但近期出现回落 [2] - 有市场知情人士透露,终止收购或与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标的资产相关问题且未能达成一致有关 [1][5] 公司当前财务状况与战略重点 - 公司强调终止收购不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各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2][4][5]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战略,通过内生性发展和投资并购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6] - 2025年半年报显示,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23.49%,提升1.03个百分点 [6] - 智能硬件整机业务营收203.41亿元,毛利率11.51%,提升2.27个百分点 [6] 公司在其他领域的战略布局 - 2025年9月,子公司歌尔光学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以19.03亿元对价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以增强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竞争力 [7] - 子公司歌尔微电子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收入45.36亿元,年内利润3.0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1.20亿元,年内利润1.16亿元 [8] - 按2024年销售额计,歌尔微电子是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也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 [8]
A股巨头近百亿元重磅收购,突然中止!已高调筹划近3个月,期间股价一度涨超70%!回应:关键条款没谈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00:55
收购终止事件概述 - 歌尔股份终止筹划以约95亿元人民币(约104亿港元)收购联丰商业集团旗下米亚精密科技及昌宏实业100%股权的交易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4] - 此次终止是双方友好协商、审慎研究后的结果,各方均无需承担法律责任,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7] 收购案背景与市场反应 - 该收购案于2025年7月23日首次披露,旨在增强公司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 [1][4] - 自官宣收购后,歌尔股份股价一度上涨超过70%,最高涨破40元,但近期出现回落 [2] 终止原因的进一步解读 - 有市场知情人士透露,终止收购或与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标的资产相关问题且未能最终达成一致有关 [2][7] - 制造业并购常面临资产质量、估值水平、未来业绩保障等方面的争议,无法在这些关键事项上达成一致是终止并购的常见原因 [7] 公司战略与业务表现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既定战略目标,通过内生性发展和投资并购等多元化方式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8] - “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半年报显示,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23.49%,提升1.03个百分点;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1亿元,毛利率11.51%,提升2.27个百分点 [8] 其他战略布局 - 2025年9月,公司子公司歌尔光学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以19.03亿元对价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以增强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支持AI智能眼镜、AR增强现实等业务发展 [9] - 公司旗下歌尔微电子正积极冲刺港股IPO,已于2025年7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收入45.36亿元,利润3.09亿元;按2024年销售额计,其为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和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 [10]
002241 百亿级收购终止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08:52
终止收购事项 - 公司决定终止以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联丰商业集团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及昌宏实业100%股权的收购事项 [2]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4][5] - 该收购原计划旨在增强公司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并深化垂直整合能力 [4][5]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既定战略目标,通过内生性发展和投资并购等多元化方式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6] - 公司近期正通过子公司歌尔光学以增资扩股方式,以19.03亿元人民币对价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以增强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8] - 此次收购上海奥来可帮助歌尔光学取得相关固定资产,缓解独立投资资金压力,并加快形成成熟产能以抢占市场先机 [8] 子公司歌尔微电子状况 - 公司旗下歌尔微电子正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 [10] - 歌尔微电子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及11.20亿元,同期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及1.16亿元 [10] - 按2024年销售额计,歌尔微电子是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及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并且是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12]
与Meta正面“对抗”,苹果AI眼镜被曝加快开发进度
选股宝· 2025-10-14 07:36
苹果智能眼镜产品规划 - 苹果智能眼镜可能搭载与Vision Pro相同的visionOS操作系统,并可兼容iPhone和Mac双系统 [1] - 与Mac配对时能运行完整visionOS,与iPhone连接时会切换到更轻量级的移动设备界面 [1] - 苹果正在研发至少两种类型智能眼镜:代号N50的无显示屏版本需与iPhone搭配使用,以及一款带有显示屏的版本 [1] - 带显示屏的苹果眼镜原计划2028年推出,但公司正寻求加快开发进度,可能对Meta Ray-Ban Display构成挑战 [1]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当前不带显示的AI拍摄眼镜已进入新品密集发布的"产品元年" [1] - 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Meta、苹果、小米、字节、阿里等公司更多新产品线将推向市场,行业有望迎来"量产大年" [1] - AI智能眼镜技术路线分裂为三大阵营:以光波导提示为主的雷鸟和Rokid、以Meta和华为为代表的无屏"语音派"、以及谷歌和苹果入局的混合现实巨幕派 [2] - 谁能率先打通"舒适佩戴—实用功能—时尚属性"的不可能三角,将定义下一个十年 [2] 产业链相关公司布局 - 荣旗科技表示2025年供应苹果的产品包括智能眼镜等检测装备 [3] - 歌尔股份是智能眼镜领域布局最深度的公司之一,与小米合作智能眼镜,针对AI眼镜的布局包括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并与苹果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3]
现场演示两度“翻车” Meta发布首款带显示的AI眼镜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16:49
产品发布与规格 - Meta于9月18日发布首款带显示的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起售价799美元 配备摄像头 音频功能 半透明显示屏 可显示字幕 回复文本聊天 获得AI提示和视频通话 并配有神经腕带 可将肌肉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 [1] - 眼镜在右镜片内侧投射600×600像素彩色显示屏 提供20度视场角内容显示 刷新率90Hz 搭载高通骁龙AR1 Gen 1芯片 镜腿配触控板 内置Meta AI语音助手 [2] - 产品支持实时视频通话 第一人称视角共享 实时对话字幕 自动转录及翻译功能 将于9月30日登陆美国部分实体店 2026年初在加拿大 法国 意大利和英国开售 [1][2]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预计达570万台 同比增长超200% Meta预计占据超65%市场份额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255.5万台 同比增长54.9% 其中音频拍摄眼镜出货161.8万台(增256.8%) AR/VR出货93.7万台(降21.6%) 市场以Meta为主导 出货集中在美国与西欧 [4] - 智能眼镜组件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不到10亿美元增至2030年超140亿美元 80%以上供应链供应商来自中国 [1][4] - 谷歌 苹果等AR赛道老玩家预计竞相推出新品 行业重心从AI设备转向AR体验 供应链格局将迎来洗牌 [4] 产品评价与演示反馈 - 研究主管Mike Proulx评价产品发布"让人想起Apple Watch首次作为智能手机替代品亮相的情景" 科技风投家Gene Munster称其为"Meta眼镜系列中性价比最高产品" [2][3] - 现场演示出现两次故障:AI未按步骤回复食谱制作 腕带手势接听视频电话失败 归因于网络连接问题 但发布会后Meta股价盘后上涨0.5% [3] 战略定位与行业观点 - 公司CEO强调眼镜是唯一能让AI"见你所见 听你所听并生成所需内容"的形态 认为AI应服务于人类而非仅自动化接管事务 [1] - 行业分析指出消费者近期开始接触眼镜AI功能 各大品牌陆续加入显示屏以实现新用例 [4]
国泰海通|中小与股权研究:Rokid Glasses光波导智能眼镜正式开售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7 20:48
产品概述 - Rokid Glasses于2025年9月1日开启全渠道预售 产品售价3299元 充电盒售价399元 [2] - 产品核心竞争力为语音 拍摄与显示三大功能的完整融合 形成业内少见的全功能AI智能眼镜形态 [2] - 整机重量控制在49克 采用单光机双显示设计 搭载衍射光波导方案 最高亮度达1500 nits [3] - 硬件采用高通AR1芯片与NXP RT600双芯架构 内置210 mAh电池 支持磁吸充电 [3] 技术突破 - 光波导技术实现显示效果与轻量化设计的行业领先水平 支持户外环境清晰显示 [3] - 配备四阵列麦克风系统 支持近场 远场及全向模式 实现精准语音收音与定位 [2] - 搭载"头上长摄像头"设计 拍摄质量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与Ray-Ban Meta等竞品具备竞争力 [2] - 新版本升级双向实时翻译功能 支持眼镜与手机屏幕同步显示 突破跨语言沟通障碍 [2] 市场表现 - 全渠道预售五天销量突破40,000台 相当于上半年整个光波导类AR智能眼镜20,000台出货量的两倍 [3] - 销售表现使Rokid成为当前开售成绩最好的AR智能眼镜 显示消费者对带显示功能智能眼镜需求快速释放 [3] 行业挑战 - 带显示类AR智能眼镜成本结构中 MicroLED与光波导相关BOM成本占比达50% 双光机双目显示方案成本占比高达70% [4] - 成本高企源于光波导镜片及MicroLED工艺复杂度高 良品率低 量产难度大 [4] - 衍射光波导技术仍存在彩虹纹 漏光等问题 应用场景多集中于翻译 提示等基础功能 尚未拓展至高阶沉浸式交互 [4]
Meta智能眼镜提前泄露:搭载HUD显示与手势手环
硬AI· 2025-09-16 14:52
产品核心功能与规格 - 新款智能眼镜命名为"Meta Ray-Ban Display",配备单目平视显示器(HUD),仅在用户右眼视野中呈现,主要用于Meta AI功能和步行导航 [2][8] - 产品搭配表面肌电(sEMG)腕带,用户佩戴后可通过在任何物理表面上滑动手指来输入字母,实现无实体键盘的文本输入 [2][8] - 眼镜起售价定为800美元,眼镜重量为70克,较现款雷朋Meta眼镜(50克)增加40% [3][8] - 核心显示功能是一个单眼平视显示器,专注于呈现"一瞥即得"的信息,包括时间、天气、通知、照片预览、翻译等 [8]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Meta预计将在9月18日的Connect大会上发布首款消费级智能眼镜,公司CEO将发表关于"AI智能眼镜"的主题演讲 [2][8] - 肌电手环与AR眼镜的搭配方案旨在填补语音交互的场景空白 [8] - 此次泄露的产品并非真正的AR技术,其技术复杂性远低于Meta内部代号为"Orion"的AR眼镜原型 [2] 品牌合作与渠道策略 - 显示型智能眼镜最终冠以Ray-Ban品牌,此品牌归属变化相对令市场意外 [9] - 品牌合作变化可能与Meta向雷朋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投资30亿欧元以获取3%股份有关 [11] - 与EssilorLuxottica的合作预计将提升产品消费者吸引力,并使产品能够进入其遍布全球的数千家零售店,为解决高端科技产品触及大众消费者的难题提供关键渠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