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动计划

搜索文档
54秒撬动2万亿!特朗普白宫大摆“鸿门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2 13:13
硅谷也逃不开人情世故。 特朗普也玩起了"鸿门宴"戏码。 最近,美国白宫上演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科技界高层聚会。总统特朗普在白宫邀请了包括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在内的二十余家顶尖科技企业的首席执 行官共进晚宴,表面气氛融洽,实则暗流涌动,堪称现代版"鸿门宴"。 晚宴开场时,特朗普便称:"这里聚集了最聪明的人,无疑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在座者包括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苹果CEO蒂姆·库克、微软创始人比 尔·盖茨以及OpenAI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等科技巨头。 这群被冠以"全球最高智商"的科技大佬们也应景地吹起了"彩虹泡泡",纷纷对特朗普献上溢美之词——比尔·盖茨直言"谢谢你出色的领导",库克强调特朗普"为创 新定下基调",奥尔特曼更称其为"亲商业、亲创新的总统"。 图源: IC photo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声下,实则上演的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投资承诺秀"。特朗普以商业谈判式风格,向在场巨头施加了隐秘压力,迫使他们公开许下在美大规模投 资的承诺。据统计,这场54秒的"承诺秀"中,科技巨头们集体"输血"数万亿美元。 这场被包装成"美国民营科技企业家座谈会"的晚宴,最终以特朗普的"商业胜利"收 ...
黄靖、郭皓宁:美国对华高科技竞争正转向市场控制
环球网资讯· 2025-08-13 06:42
美国政府与芯片企业的特殊协议 - 美国政府与英伟达和超威达成协议 两家企业同意将出口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1] 美国政府对华技术封锁政策演变 - 拜登政府2022年8月签署《芯片与科学法》全面禁止高端芯片及半导体产品输入中国 包括对英伟达A100和H100系列GPU实施限制[2] - 2023年进一步限制美国公司先进半导体产品对华销售 并对日本与荷兰等盟友施压限制光刻机与芯片设备出口[2] - 出台"人工智能扩散规则"通过设定算力总量门槛限制中国通过第三国或云平台间接获取美国产品[2] 技术封锁政策的影响 - 中国本土AI大模型迅速崛起 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R1大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配置降低计算需求和使用门槛[3] - 美国科技企业认为出口管制政策将市场拱手让给中国 迫使全球市场转向其他技术替代方案 削弱美国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3] - 科技精英包括英伟达黄仁勋、特斯拉马斯克等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应通过占领市场来主导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3] 美国科技竞争战略调整 - 美国政府叫停原定5月15日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暂行最终规则》称拜登时期措施将扼杀美国创新[4] - 美国商务部发布指导意见警告美国AI芯片被用于训练中国AI模型的潜在后果[4] - 首次在官方文件中点名禁止购买使用华为昇腾系列芯片 违反者将受处罚[4] 美国在中东的AI战略布局 - 特朗普5月中东之行与海湾国家达成AI芯片供应协议 包括向沙特Humain公司出售1.8万枚英伟达Blackwell高端芯片[4][5] - 计划让阿联酋每年最多进口50万枚英伟达H100 GPU分配给G42等AI企业[5] - 战略意图是通过绑定中东国家资金限制对中国技术投资 同时输出技术与云平台服务保持AI产业链控制力[5] 美国AI行动计划内容 - 特朗普政府发布20页"AI行动计划"围绕基础设施、创新和全球影响三大支柱展开[6] - 基础设施方面改革许可规则简化新建数据中心流程 专注于电网现代化[6] - 创新方面强调移除繁文缛节 阻止各州监管AI[6] - 全球影响方面强调向全球推广美国AI以防止其他国家依赖中国AI模型或芯片[6] AI投资与项目进展 - 华盛顿宣布来自谷歌、Coreweave和黑石集团等公司总计920亿美元的能源和数据中心投资[7] - 白宫1月宣布启动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 但启动6个月后仍未落地任何项目 已调降目标计划年底前只建造一座小型数据中心[7] 科技竞争战略转向 - 美国科技竞争策略由技术封锁转向竞争市场控制 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推进美国产品和技术占领市场[8] - 战略思路强调利用美国现有技术优势在全球新兴市场优先布局 通过提供芯片、模型、算力服务和开发框架形成依赖[8] - 未来科技竞争取决于谁能率先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制定技术标准、市场规则和主导产业布局[8]
谁在引领全球AI政策?美国AI政策解读
傅里叶的猫· 2025-08-01 22:50
全球AI竞争格局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国家战略核心支柱,竞争涵盖芯片制造、算力基础设施、人才流动、资本投入等全要素体系 [1] - 中美是AI竞争主轴:美国在大模型、AI芯片领域领先,中国凭借工业基础和庞大人才群体缩小差距 [1] - Google、Meta、微软近期财报显示AI驱动业务增长显著,促使公司增加AI资本开支 [1] 中美欧AI政策路径 - **中国**:政策布局全面,覆盖芯片、数据、人才、资本、能源、应用六大要素,2023年新增400吉瓦能源基础设施支持大模型训练,建立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3] - **美国**:政策碎片化且易变,依赖行政命令而非立法,但通过"AI行动计划"加速创新、构建基础设施和AI外交,推动数据中心快速审批(目标超100MW负载或5亿美元项目) [4][5] - **欧盟**:以《AI法案》为核心,强调透明度与数据保护,但技术迭代适应性不足,AI初创企业孵化落后,仅法国Mistral具备全球竞争力 [4] 美国AI政策细节 - **创新支持**:推动开源AI、开放政府数据接口,发展"高需求岗位"人才培训(如电气工程师) [5] - **基础设施**: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利用联邦用地和军事基地,协调能源部加速"棕地"开发 [5] - **外交输出**:通过贷款、技术援助等工具打包输出AI生态,强化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5] 其他地区AI动态 - 阿联酋设立AI部长,爱沙尼亚将AI引入中小学教育,印度推动AI赋能多语言政务系统 [4] 技术应用案例 - 美国DOGE部门尝试用AI审查联邦规章制度,目标删除50%冗余条款,但受限于《行政程序法》流程限制 [6][7] - 特朗普政府要求联邦采购AI系统需"意识形态中立",禁止嵌入党派立场,引发技术伦理争议 [8] 行业数据资源 - 涉及AI芯片供应链、数据中心分布、GPU参数等数据文件(如Al Chip Databasexlsx、美国AI数据中心分布xlsx) [15]
港股、海外周观察:关税“截止日”临近,港美股还能进一步新高吗?
东吴证券· 2025-07-28 16:03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处于震荡向上趋势,恒指突破前高且下行有底,关注潜在增配资金风险偏好,机构投资者增配方向为港股上涨提供动能 [1] - 美股在贸易政策缓和及科技情绪催化下本周上涨,短期震荡上行,中长期回归由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韧性主导的轨道,主要趋势向上 [1][3][6] 港股情况 - 投资者情绪较乐观,成交回升,部分资金有提升仓位潜力,机构投资者增配红利股、互联网科技权重股和相对低估有业绩的板块如创新药,为大盘上涨提供动力 [1] - 本周恒生科技、恒指、恒生港股通均上涨,综合企业、原材料业领涨,南向资金主要流入金融业、医疗保健业,主要流出电讯业 [4] 美股情况 上涨因素 - 贸易政策缓和,美菲、美日达成协议,美欧释放达成协议信号,中美将开启第三轮贸易谈判 [2] - Q2财报超预期,科技股业绩成“强心剂”,谷歌AI进展、资本开支超预期,英特尔Q2收入超预期 [3] - 美国发布“AI行动计划”,加速AI发展 [3] 短期走势 - 从上半年“政策排毒”转向下半年“经济复苏”,“三降”推动经济,前期信心危机是短期现象 [3] - 关税博弈税率“缓”+“降”概率大,参考美日、美欧协议,特朗普“关税样板”明确,关注中美谈判 [3][5] - 宏观经济基本面以“稳”为主,预计Q2美国实际GDP季环比折年达2.4%,非农就业人数增长有韧性 [5] - 技术及情绪层面,标普500均线向上,市场广度上涨,盈利修正幅度上修,风险溢价降低,积极情绪扩散 [5] 中长期走势 - 关税效应显现经济放缓但不至于衰退,有财政政策支撑,若通胀温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6] - 金融环境宽松,企业尤其是科技支出强劲且延续 [6] 黄金情况 - 全球主要黄金ETF有6支增持,主要集中在美国,6支减持,机构边际大幅增持,散户边际小幅增持 [6] 全球资金情况 - 全球股票ETF净流入放缓、债券ETF净流入加速,美国股票ETF净流入最多,新兴市场中中国股票ETF净流入最多 [7] - 全球股票ETF行业类别中,净流入行业Top3为金融、材料和公用事业,净流出行业为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和能源 [7] 下周重点关注 宏观基本面 - 7月27 - 30日中美于瑞典举行经贸会谈 [7] - 7月30日美国7月ADP就业人数变动及二季度实际GDP季环比折年率初值 [7] - 7月31日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及美国6月PCE物价指数环比 [7] - 8月1日美国7月非农就业、7月ISM制造业PMI [7] 财报 - 7月30日微软及MetaQ2财报 [7] - 7月31日苹果及亚马逊Q2财报 [7]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20250728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8 1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各期货品种进行分析,给出趋势判断和投资建议,如黄金震荡回落、白银突破上行等,还分析各品种基本面和行业新闻[2][4]。 各品种总结 贵金属 - 黄金震荡回落,趋势强度 -1;白银突破上行,趋势强度 0 [2][7][8] - 沪金 2510 收盘价 777.32,日涨幅 -0.18%;沪银 2510 收盘价 9392,日涨幅 0.06% [6] 有色金属 - 铜国内库存减少限制价格下跌,趋势强度 0 [2][10] - 锌高位震荡,趋势强度 -1 [2][13] - 铅缺乏驱动价格震荡,趋势强度 0 [2][16] - 锡佤邦洪灾扰动价格,趋势强度 -1 [2][19] - 铝高位震荡,氧化铝多空博弈激烈,铸造铝合金跟随电解铝,铝趋势强度 0,氧化铝趋势强度 -1,铝合金趋势强度 0 [2][24] - 镍宏观预期定方向,基本面限制弹性;不锈钢宏观情绪主导边际,现实面仍有待修复,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 0 [2][27] 能源化工 - 碳酸锂周五夜盘商品价格下跌,关注悲观情绪传导,趋势强度 -1 [2][32] - 工业硅和多晶硅情绪回落,工业硅关注大幅下跌风险,趋势强度均为 -1 [2][35] - 铁矿石宏观预期支撑,偏强震荡,趋势强度 0 [2][38] - 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板块行情共振,偏强震荡,趋势强度均为 1 [2][40] - 硅铁能耗碳排信息扰动,走势偏强;锰硅行业恶性内卷信息扰动,走势偏强,趋势强度均为 1 [2][45] - 焦炭和焦煤情绪兑现,宽幅震荡,趋势强度均为 0 [2][48] - 动力煤日耗修复,震荡企稳,趋势强度 0 [2][52] - 原木震荡反复,趋势强度 0 [2][56] - 对二甲苯供需仍偏紧,滚动正套;PTA 供应压力逐步凸显,基差反套;MEG 趋势转弱,趋势强度均为 -1 [2][60] - 橡胶震荡偏弱,趋势强度 -1 [2][69] - 合成橡胶短期回调,中期震荡,趋势强度 -1 [2][73] - 沥青出货续缓,震荡反复,趋势强度 0 [2][76] - LLDPE 偏弱震荡,趋势强度 -1 [2][90] - PP 现货小涨,成交清淡,趋势强度 -1 [2][94] - 烧碱关注交割压力,趋势强度 -1 [2][97] - 纸浆震荡偏弱,趋势强度 -1 [2][102] - 玻璃原片价格平稳,趋势强度 -1 [2][106] - 甲醇短期回调,中期震荡,趋势强度 -1 [2][110] - 尿素短期高位回调,趋势强度 -1 [2][115] - 苯乙烯胀库压力大,偏空配置,趋势强度 -1 [2][118] - 纯碱现货市场变化不大,趋势强度 -1 [2][121] - LPG 化工需求高位,价格相对抗跌,趋势强度 0 [2][124] - 丙烯供需短期偏弱 [2][125] - PVC 短期偏弱,趋势强度 -1 [2][133] - 燃料油继续下跌,弱势回归;低硫燃料油小幅下探,外盘现货高低硫价差暂时平稳,趋势强度均为 -1 [2][139] 农产品 - 棕榈油短期上涨到位,警惕情绪回落;豆油区间震荡,关注中美贸易进展,趋势强度均为 0 [2][161] - 豆粕隔夜美豆微跌,连粕调整震荡;豆一调整震荡,趋势强度均为 0 [2][172] - 玉米关注现货,趋势强度 0 [2][175] - 白糖区间整理,趋势强度 0 [2][180] - 棉花注意短期市场情绪变化的影响,趋势强度 0 [2][185] - 鸡蛋现货驱动减弱,趋势强度 0 [2][191] - 生猪强现实弱预期,结构切换至趋势反套,趋势强度 0 [2][193] - 花生下方有支撑,趋势强度 0 [2][198] 其他 - 集运指数(欧线)逢高布空 10,10 - 12 反套持有,趋势强度 -1 [2][140] - 短纤和瓶片情绪回落,区间震荡波动放大,趋势强度均为 0 [2][151] - 胶版印刷纸低位震荡,向上乏力,趋势强度 0 [2][155] - 纯苯偏弱震荡,趋势强度 -1 [2][158]
李艳:美国“AI行动计划”的阳谋与玄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5 07:17
美国政府AI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报告,包含90多项具体行政命令,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发展和国际规则主导来赢得AI竞赛 [1] - 该计划被视为美国政府在该领域最重要的政策指令,可能重塑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 [1] - 计划既有公开的阳谋部分,也包含值得玩味的玄机 [1][4] 政策制定过程与特点 - 特朗普政府为政策出台做足舆论铺垫,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建议并公开"万言书" [2] - 政策调整涉及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各州监管权限控制和算力中心建设等敏感领域 [2] - 美国政府通过放松芯片制裁等手段抢占全球AI市场,如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3] 全球AI生态布局 - 美国以"星际之门"计划为牵引,拓展全球AI基础设施布局 [3] - 已与海湾国家达成芯片出口及数据中心建设合作意向 [3] - 在亚非拉地区推进多点布局,试图实现全球AI市场全面开花 [3] 政策中的玄机 - 提出模型"价值观中立"政策,同时研究中国AI模型是否受政府审查影响 [4] - 鼓励开源政策实质是针对国内初创企业和学术界,而非全球AI生态 [5] - 头部AI巨头如Meta与OpenAI已推迟或暂停开源计划 [5] 政策实施挑战 - 内部需解决监管统一、能源消耗与数据开放共享等问题 [5] - 外部面临相关国家是否接受美国主导的AI生态链定位的挑战 [5] - 智能鸿沟可能影响美国主导AI外交事务与国际规则的进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