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际之门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星际之门的烂尾危机:盟友分歧、融资困局与工程死结
36氪· 2025-07-29 11:30
核心观点 - "星际之门"计划作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5000亿美元AI基建项目,半年内进展严重滞后且目标大幅缩水,从全美数据中心网络缩减为年底前建成一座小型数据中心[1][3][15] - 项目面临资金困局与工程难题双重挑战,核心参与方OpenAI/软银/Oracle/MGX合计仅承诺520亿美元,距5000亿目标缺口巨大,且电力需求相当于东京年用电量的1/3[20][24][27] - OpenAI因算力需求紧急,已绕过软银与Oracle签署每年300亿美元的独立数据中心协议,凸显项目内部利益冲突[18] - 孙正义押注全部身家试图通过该项目翻盘,但软银资金实力与项目规模严重不匹配,且面临电力供应、芯片传输、散热等工程技术瓶颈[23][25][27] - 尽管项目进展不顺,美国AI产业仍保持高速投入,四大科技巨头AI资本支出达3200亿美元(同比+39%),市场对算力需求持续升温[33] 项目背景 - 特朗普政府将AI上升为国策,推翻拜登时期政策,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要求两党合作推进AI发展,并放松联邦监管包括允许使用煤电[10][11] - "星际之门"计划拟4年内分5阶段建设全美数据中心网络,类比19世纪铁路建设热潮,核心参与方包括:OpenAI(运营)、软银(融资)、Oracle(建设)、MGX(财务投资)[7][13]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受益于特朗普解除中国H20芯片禁售令,该政策旨在通过出口次先进技术维持全球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1][13] 资金困境 - 项目总预算5000亿美元远超阿波罗计划(现值1900亿),但当前资金缺口达4480亿,软银需新募资或举债完成其承诺的1000亿投资[20][24] - 软银因WeWork等失败案例导致愿景基金回报惨淡,当前AUM仅1000多亿美元且不可能全押注单一项目[20][24] - 假设2000亿债权融资,按4%利率计算年利息达80亿美元,远超OpenAI当前收入规模(2025年预期100-130亿)[25] - MGX初始承诺仅70亿美元,Oracle出资70亿,两者均持观望态度不愿孤注一掷[23][24] 技术挑战 - OpenAI与Oracle协议需部署4.5吉瓦算力(相当于250万张GPU),年耗电400亿度(东京年用电量1300亿度)[27] - 单个5吉瓦数据中心集群面积接近整个曼哈顿,需解决高密度GPU的芯片传输、散热等工程难题[27] - 项目停滞主因是软银与OpenAI在选址、用地及能源供应方案上未达成一致[17] 市场影响 - 孙正义试图通过该项目弥补错过OpenAI/英伟达的失误,将软银、Arm及日本政府资源全部押注[28][31] - 美国科技巨头加速AI投入,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合计Capex达3200亿美元(同比+39%),GPT-5发布或进一步刺激算力需求[33] - 数据中心产业链公司(英伟达/博通/台积电/Oracle/Vertiv/GEV)股价持续暴涨,行业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31][33]
李艳:美国“AI行动计划”的阳谋与玄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5 07:17
美国政府AI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报告,包含90多项具体行政命令,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发展和国际规则主导来赢得AI竞赛 [1] - 该计划被视为美国政府在该领域最重要的政策指令,可能重塑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 [1] - 计划既有公开的阳谋部分,也包含值得玩味的玄机 [1][4] 政策制定过程与特点 - 特朗普政府为政策出台做足舆论铺垫,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建议并公开"万言书" [2] - 政策调整涉及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各州监管权限控制和算力中心建设等敏感领域 [2] - 美国政府通过放松芯片制裁等手段抢占全球AI市场,如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3] 全球AI生态布局 - 美国以"星际之门"计划为牵引,拓展全球AI基础设施布局 [3] - 已与海湾国家达成芯片出口及数据中心建设合作意向 [3] - 在亚非拉地区推进多点布局,试图实现全球AI市场全面开花 [3] 政策中的玄机 - 提出模型"价值观中立"政策,同时研究中国AI模型是否受政府审查影响 [4] - 鼓励开源政策实质是针对国内初创企业和学术界,而非全球AI生态 [5] - 头部AI巨头如Meta与OpenAI已推迟或暂停开源计划 [5] 政策实施挑战 - 内部需解决监管统一、能源消耗与数据开放共享等问题 [5] - 外部面临相关国家是否接受美国主导的AI生态链定位的挑战 [5] - 智能鸿沟可能影响美国主导AI外交事务与国际规则的进程 [5]
OpenAI冲刺算力 规模将增长十倍 鸿海、广达等将迎大单
经济日报· 2025-07-22 07:21
OpenAI的GPU扩张计划 - OpenAI CEO奥特曼宣布2024年底前将有100万颗GPU上线,并激励团队思考如何将这个数字放大100倍[1][2] - 目前ChatGPT 4.5仅使用10万颗GPU,意味着年底前GPU建设量将增长10倍或更多[1] - OpenAI正转向"多丛集架构",未来可能使用1000万颗GPU同步训练[2] 对AI服务器行业的影响 - 百万颗GPU上线将带动AI服务器需求倍数增长[1] - 鸿海表示AI服务器订单能见度至少两年,目前产能是主要瓶颈[1] - 广达预计2024年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营收将突破70%,GB200机台出货升温且GB300将于9月加入[1] - 英业达下半年出货以主机板(L6)为主,全年AI服务器出货将有双位数增长[1] 供应链受益厂商 - 微软主要服务器代工厂为鸿海、广达及纬颖[3] - 甲骨文主要服务器代工厂为鸿海[3] - CoreWeave主力服务器代工厂为戴尔、美超微、技嘉,戴尔服务器代工厂包括纬创、鸿海、英业达[3] 相关AI基础设施项目 - 特朗普政府的"星际之门"计划将带来更多AI基础设施需求[1] - 星际之门首座数据中心位于得州,可容纳40万颗英伟达AI芯片,完成后将成为全球顶级AI算力中心[2]
Sam Altman官宣GPT-5今夏登场:超级智能更为重要
快讯· 2025-06-19 07:00
公司动态 - OpenAI首次推出官方播客节目,第一集将于6月18日发布 [1] - 公司CEO Sam Altman在播客中明确预期GPT-5可能于今年夏天发布 [1] 技术发展 - Altman对"星际之门"计划给出直接解释,定义为"一项为融资和建设前所未有规模的算力而付出的努力" [1]
孙正义密访鸿海 有望大量下单AI服务器
快讯· 2025-05-26 08:59
公司动态 -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密访鸿海等供应链 洽谈AI服务器采购细节 [1] - 采购可能涉及软银的"星际之门计划" AI服务器需求 [1] 行业动向 - 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长 头部企业加速供应链合作 [1]
关税谈判关键时刻,孙正义提议设立美日联合主权基金,初始资本或达30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5-25 19:03
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计划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推动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计划 初始资本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 随后大幅加杠杆操作 [1] - 基金旨在对美国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美国财政部和日本财务省将成为联合所有者和运营方 各持有重要股份 [1] - 基金将向其他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开放 甚至可能为美日两国普通民众提供参与机会 [1] 基金架构与投资方向 - 联合基金为两国政府提供收入流 美国财政部寻求不涉及加税的收入来源 [2] - 美国希望建立新的主权对主权金融架构蓝图 日本希望建立受适当治理的契约 保护日本免受政治临时决定影响 [2] - 孙正义是联合基金提案的核心推动者 可能希望最终在基金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 [2] - 基金可能投资于类似星际之门计划的项目 该计划旨在建设美国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规模达5000亿美元 [2] 美日贸易谈判背景 - 基金构想在美日贸易谈判关键时刻浮出水面 日本坚持推动零关税立场 美国明确表示不会低于10%基准关税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 日本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 将继续寻求取消额外的美国关税 [1]
甲骨文(ORCL.US)将砸400亿美元采购英伟达(NVDA.US)芯片 为“星际之门”数据中心“输血”
智通财经网· 2025-05-24 11:16
数据中心投资与合作 - 甲骨文将斥资约400亿美元采购英伟达高性能芯片,为OpenAI新建的美国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支持 [1] - 数据中心位于得克萨斯州Abilene,是美国"星际之门"计划的核心部分,总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 [1] - 甲骨文、OpenAI、软银和投资公司MGX是该计划的股权合作伙伴,甲骨文、Arm、微软、英伟达和OpenAI为初始技术合作伙伴 [1] - 甲骨文将采购约40万片英伟达最强算力芯片GB200,并将计算能力租赁给OpenAI,已签署15年租赁协议 [1] 数据中心运营与融资 - 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年中全面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供电能力达1.2吉瓦 [2] - 摩根大通通过两笔总计96亿美元的贷款提供了大部分债务融资,克鲁索能源和蓝猫头鹰资本注入约50亿美元现金 [2] - 对OpenAI而言,该数据中心将缓解其对微软的算力依赖 [2] - 对甲骨文而言,参与"星际之门"及运营该数据中心是提升云计算竞争力、追赶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关键机遇 [2] 全球扩展与项目进展 - OpenAI、甲骨文和英伟达还在中东推进"星际之门"相关项目,一座超大型AI数据中心正计划在阿联酋落地 [2] - 阿联酋数据中心预计将搭载超10万片英伟达芯片,一期工程将于2026年上线 [2] AI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 AI数据中心需要专门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来处理AI工作负载所需的大规模并行计算 [3] - 传统数据中心专注于存储和基础计算,而AI设施需要密集配置GPU和AI加速器(如英伟达H100芯片) [3] - AI数据中心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AI模型的复杂矩阵计算 [3]
川普中东行风光之下:“星际之门”海外版妥协落地
虎嗅· 2025-05-20 08:13
中东订单与AI数据中心 - 特朗普中东行签署巨额订单:沙特10000亿美元、卡塔尔2435亿美元、阿联酋2000亿美元 [1] - 阿联酋将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园区Stargate UAE,规划容量5000MW,初期1000MW,面积25平方公里 [5][6][8] - 参与企业包括G42、OpenAI、Nvidia、思科、甲骨文,项目远超中国电信内蒙古数据中心(1500MW)和Meta北极圈数据中心(300MW) [5][9][10] 星际之门计划 - 美国国家战略项目,规划投资5000亿美元(初期1000亿美元),建设3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首个选址得克萨斯州 [13][14][15] - 融资来源包括政府税收优惠、私企投资(软银、OpenAI、甲骨文)及国际资本(阿联酋MGX) [16] - 预计创造10万-30万就业岗位,带动芯片制造、云计算、自动驾驶等关联产业 [17] 中东合作的动机 - 中东国家因地缘政治压力(关税胁迫、巴以冲突)被迫参与,沙特投资美国6000亿美元中1/3为军火采购 [22][23] - 阿联酋MGX与美国合作涉及数据中心、高科技、能源等领域,沙特、卡塔尔侧重GPU和航空采购 [22][23] - 中东国家借合作平衡大国博弈,同时推进自身产业化与AI发展目标(如阿联酋2031年AI标杆计划) [28][29][30] 项目挑战与质疑 - 融资困难:软银未确定融资模式,OpenAI面临开源模型竞争(如中国DeepSeek、通义千问) [24][26] - 技术可行性:5000MW电力需求需配套10座核电站,散热系统需每小时循环2.5亿吨水 [46][47][48] - 成本压力:建设成本可能上涨15%,微软、亚马逊等巨头已调整数据中心战略 [25] 全球AI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星际之门"强化AI领导地位,同时封杀中国技术(如英伟达H20、华为昇腾) [40] - 中国开源模型(DeepSeek、通义千问)与昇腾技术崛起,冲击硅谷巨头市值 [37][40] - 中东成为中美技术争夺枢纽,沙特等国在美元与石油绑定下仍保持对华合作平衡 [34][43] 项目落地前景 - 阿布扎比数据中心规模超越工业能力极限,中期落地难度大 [49] - 中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发电、储电、输电)领域存在潜在合作机会 [50] - "星际之门"短期为政绩工程,实际成效受技术、资源、地缘多重制约 [51]
全球版“星际之门”首家?OpenAI被爆考虑在阿联酋建数据中心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03:28
OpenAI全球版"星际之门"计划 - 公司正在考虑在阿联酋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此举可能显著扩大在中东地区的业务 [1] - 该项目可能在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宣布 具体取决于英伟达芯片出口限制是否放宽 [1] - 数据中心容量尚未确定 项目进展取决于能否获得尖端英伟达芯片用于AI模型开发 [1] 特朗普中东访问行程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 [1]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作为商界领袖随行访问 [1] - 阿联酋是访问的第三个国家 访问时间为5月16日 [1] 全球版"星际之门"项目细节 - 公司推出OpenAI for Countries计划 将项目扩展至全球范围 [2] - 第一阶段计划与各国开展10个项目 帮助建设国内数据中心能力 [2] - 项目旨在维护国家数据主权 发展本土产业 实现AI定制化应用 [2] 项目预期效益 - 为各国公民提供定制化ChatGPT服务 改善医疗和教育领域 [2] -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服务将适配各国语言和文化 [2] - AI应用将尊重全球标准 由各国人民主导开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