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际之门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建立1GW超算中心,OpenAI为什么选择印度?
虎嗅· 2025-09-04 09:32
星际之门计划全球布局 - OpenAI计划在印度建立容量至少1吉瓦的大型数据中心[2][3] - 星际之门计划由OpenAI、软银、甲骨文和阿布扎比MGX基金共同投资 计划四年内投入5000亿美元建设专用超级数据中心集群[8] - 美国德州Abilene园区建设10座数据中心 建成后提供1.2吉瓦负载能力 可容纳超过20万台服务器[10][12] 美国本土建设进展 - 德州园区第一期0.2吉瓦容量工程于2024年6月动工 计划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11] - 第二期1吉瓦容量工程2025年3月开工 预计2026年年中完工[11] - 计划在美国5-10个州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 每个园区至少1吉瓦容量 总容量达10吉瓦级[15][16] 国际扩张战略 - 阿联酋合作建设总规划5吉瓦AI园区 一期工程提供1吉瓦容量[20][21] - 挪威项目初期投资10亿美元 安装10万块英伟达GPU 电力容量20兆瓦 远期目标扩至0.52吉瓦[26][27] - 日本软银计划投资1000亿日元改建150兆瓦AI数据中心 预计2026年运营[35][36] 印度市场战略价值 - 印度ChatGPT活跃用户过去一年增长数倍 有望成为OpenAI最大单一市场[43][46] - 专门推出印度特供产品ChatGPT Go 月费399卢比(约4.57美元)[44][45] - GPT-5模型增强对12种以上印度本地语言支持 包括印地语和泰米尔语[52] 领导层战略调整 - 奥特曼淡出日常管理 专注筹集数万亿美元建设超级计算项目[66][67] - 亲自推动全球市场开拓 2025年计划访问印度争取合作[70][71] - 算力争夺成为战略核心 计划通过全球数据中心布局掌握AI话语权[77][80]
刚刚,OpenAI把1GW超算中心直接给了印度,奥特曼即将亲赴办事处
36氪· 2025-09-02 11:22
OpenAI,盯上了印度。 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至少1GW规模的数据中心,这是「星际之门」计划首次大规模进入亚洲。印度之所以重要,不仅因其庞大的用户增长潜力与低价 特供服务,还因多语言应用场景。奥特曼虽淡出CEO角色,却亲自推动全球算力布局,印度成为其展现野心的关键起点。 而奥特曼的野心,是全球算力! 外媒爆出的最新消息,OpenAI打算要在印度建立一座容量至少为1GW的大型数据中心。 这也是星际之门在亚洲大规模的扩展的计划之一,奥特曼可能会在本月访问印度期间宣布该项目。 星际之门登录亚洲,为什么印度上来就能建1GW规模的数据中心? 星际之门计划现在发展如何? 奥特曼的野心到底有多大?连CEO都不当了也要亲自抓算力。 借着这次OpenAI计划,来聊聊星际之门的全球算力布局和印度的重要性。 最重要是,一窥奥特曼真正的野心,如何掌握未来的全球AI算力。 星际之门现有数据中心规模 「星际之门(Stargate)」是OpenAI于2025年初宣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第一期包含2座建筑、超过20万千瓦(0.2吉瓦)容量的工程已于2024年6月动工,并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第二期新增6座建 ...
鸿海携手软银,在美生产AI数据中心设备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17:00
战略合作与资产交易 - 鸿海精密与软银达成协议 通过合资企业在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生产AI数据中心设备[1] - 软银以3.75亿美元收购鸿海精密原电动车工厂 鸿海通过合资企业继续参与运营[1] - 双方筹备时间超过半年 选址主要考量电力供应、场地条件及项目时效性[1] 星际之门项目背景 - 星际之门为软银、OpenAI和甲骨文联合推出的AI基础设施项目 总投资规模达5000亿美元[2]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承诺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及发电厂等基础设施[2] - 项目曾因美国关税风险及AI模型定价问题传出停滞消息 但软银否认存在融资困难[2] 产业布局与战略意义 - 软银正在评估多个数据中心选址 重点考察水电资源及电信网络便利性[1] - 鸿海精密参与该项目符合软银在AI硬件投资领域的战略布局需求[1] - 该项目被视为推进美国星际之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
富士康丢的“烂摊子”,软银当成香饽饽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12 07:08
交易背景与核心事件 - 富士康将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以3.75亿美元出售给新注册的神秘买家Crescent Dune LLC 该实体实为软银集团旗下公司 交易后富士康仍保留部分业务运营权 [4][7][8] - 该工厂原为通用汽车废弃产能 富士康2021年以2.3亿美元收购并计划打造电动车制造中心 但因合作车企Lordstown Motors等相继破产导致产能闲置 [7] - 软银接盘目的是推进与OpenAI 甲骨文合作的"星际之门"AI数据中心计划 工厂将改造为AI服务器生产基地与数据中心集群核心 [4][8][12] 战略转型分析 - 富士康业务重心转向云与网络产品 但保留快速恢复汽车产能的能力 形成EV与AI硬件制造的"复合业态" [12][19] - 工厂面积超600万平方英尺 其总装 热管理等工艺与数据中心机电系统存在通用性 为转型提供现实基础 [12][19] - 软银"星际之门"计划原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全球AI数据中心 但因选址与资金问题进度滞后40% 现成工厂可加速项目落地 [15][1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汽车业与AI产业深度碰撞 电动车工厂的闲置产能转化为AI基础设施 形成双向赋能关系 [20] - 大模型训练 自动驾驶等需求催生指数级算力需求 靠近汽车产业腹地的数据中心可优化供应链与数据合规 [19] - 该案例显示当汽车代工需求塌方时 合同制造的柔性不足对冲风险 需寻求跨行业产能迁移机会 [13]
星际之门的烂尾危机:盟友分歧、融资困局与工程死结
36氪· 2025-07-29 11:30
核心观点 - "星际之门"计划作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5000亿美元AI基建项目,半年内进展严重滞后且目标大幅缩水,从全美数据中心网络缩减为年底前建成一座小型数据中心[1][3][15] - 项目面临资金困局与工程难题双重挑战,核心参与方OpenAI/软银/Oracle/MGX合计仅承诺520亿美元,距5000亿目标缺口巨大,且电力需求相当于东京年用电量的1/3[20][24][27] - OpenAI因算力需求紧急,已绕过软银与Oracle签署每年300亿美元的独立数据中心协议,凸显项目内部利益冲突[18] - 孙正义押注全部身家试图通过该项目翻盘,但软银资金实力与项目规模严重不匹配,且面临电力供应、芯片传输、散热等工程技术瓶颈[23][25][27] - 尽管项目进展不顺,美国AI产业仍保持高速投入,四大科技巨头AI资本支出达3200亿美元(同比+39%),市场对算力需求持续升温[33] 项目背景 - 特朗普政府将AI上升为国策,推翻拜登时期政策,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要求两党合作推进AI发展,并放松联邦监管包括允许使用煤电[10][11] - "星际之门"计划拟4年内分5阶段建设全美数据中心网络,类比19世纪铁路建设热潮,核心参与方包括:OpenAI(运营)、软银(融资)、Oracle(建设)、MGX(财务投资)[7][13]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受益于特朗普解除中国H20芯片禁售令,该政策旨在通过出口次先进技术维持全球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1][13] 资金困境 - 项目总预算5000亿美元远超阿波罗计划(现值1900亿),但当前资金缺口达4480亿,软银需新募资或举债完成其承诺的1000亿投资[20][24] - 软银因WeWork等失败案例导致愿景基金回报惨淡,当前AUM仅1000多亿美元且不可能全押注单一项目[20][24] - 假设2000亿债权融资,按4%利率计算年利息达80亿美元,远超OpenAI当前收入规模(2025年预期100-130亿)[25] - MGX初始承诺仅70亿美元,Oracle出资70亿,两者均持观望态度不愿孤注一掷[23][24] 技术挑战 - OpenAI与Oracle协议需部署4.5吉瓦算力(相当于250万张GPU),年耗电400亿度(东京年用电量1300亿度)[27] - 单个5吉瓦数据中心集群面积接近整个曼哈顿,需解决高密度GPU的芯片传输、散热等工程难题[27] - 项目停滞主因是软银与OpenAI在选址、用地及能源供应方案上未达成一致[17] 市场影响 - 孙正义试图通过该项目弥补错过OpenAI/英伟达的失误,将软银、Arm及日本政府资源全部押注[28][31] - 美国科技巨头加速AI投入,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合计Capex达3200亿美元(同比+39%),GPT-5发布或进一步刺激算力需求[33] - 数据中心产业链公司(英伟达/博通/台积电/Oracle/Vertiv/GEV)股价持续暴涨,行业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31][33]
李艳:美国“AI行动计划”的阳谋与玄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5 07:17
美国政府AI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报告,包含90多项具体行政命令,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发展和国际规则主导来赢得AI竞赛 [1] - 该计划被视为美国政府在该领域最重要的政策指令,可能重塑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 [1] - 计划既有公开的阳谋部分,也包含值得玩味的玄机 [1][4] 政策制定过程与特点 - 特朗普政府为政策出台做足舆论铺垫,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建议并公开"万言书" [2] - 政策调整涉及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各州监管权限控制和算力中心建设等敏感领域 [2] - 美国政府通过放松芯片制裁等手段抢占全球AI市场,如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3] 全球AI生态布局 - 美国以"星际之门"计划为牵引,拓展全球AI基础设施布局 [3] - 已与海湾国家达成芯片出口及数据中心建设合作意向 [3] - 在亚非拉地区推进多点布局,试图实现全球AI市场全面开花 [3] 政策中的玄机 - 提出模型"价值观中立"政策,同时研究中国AI模型是否受政府审查影响 [4] - 鼓励开源政策实质是针对国内初创企业和学术界,而非全球AI生态 [5] - 头部AI巨头如Meta与OpenAI已推迟或暂停开源计划 [5] 政策实施挑战 - 内部需解决监管统一、能源消耗与数据开放共享等问题 [5] - 外部面临相关国家是否接受美国主导的AI生态链定位的挑战 [5] - 智能鸿沟可能影响美国主导AI外交事务与国际规则的进程 [5]
OpenAI冲刺算力 规模将增长十倍 鸿海、广达等将迎大单
经济日报· 2025-07-22 07:21
OpenAI的GPU扩张计划 - OpenAI CEO奥特曼宣布2024年底前将有100万颗GPU上线,并激励团队思考如何将这个数字放大100倍[1][2] - 目前ChatGPT 4.5仅使用10万颗GPU,意味着年底前GPU建设量将增长10倍或更多[1] - OpenAI正转向"多丛集架构",未来可能使用1000万颗GPU同步训练[2] 对AI服务器行业的影响 - 百万颗GPU上线将带动AI服务器需求倍数增长[1] - 鸿海表示AI服务器订单能见度至少两年,目前产能是主要瓶颈[1] - 广达预计2024年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营收将突破70%,GB200机台出货升温且GB300将于9月加入[1] - 英业达下半年出货以主机板(L6)为主,全年AI服务器出货将有双位数增长[1] 供应链受益厂商 - 微软主要服务器代工厂为鸿海、广达及纬颖[3] - 甲骨文主要服务器代工厂为鸿海[3] - CoreWeave主力服务器代工厂为戴尔、美超微、技嘉,戴尔服务器代工厂包括纬创、鸿海、英业达[3] 相关AI基础设施项目 - 特朗普政府的"星际之门"计划将带来更多AI基础设施需求[1] - 星际之门首座数据中心位于得州,可容纳40万颗英伟达AI芯片,完成后将成为全球顶级AI算力中心[2]
Sam Altman官宣GPT-5今夏登场:超级智能更为重要
快讯· 2025-06-19 07:00
公司动态 - OpenAI首次推出官方播客节目,第一集将于6月18日发布 [1] - 公司CEO Sam Altman在播客中明确预期GPT-5可能于今年夏天发布 [1] 技术发展 - Altman对"星际之门"计划给出直接解释,定义为"一项为融资和建设前所未有规模的算力而付出的努力" [1]
孙正义密访鸿海 有望大量下单AI服务器
快讯· 2025-05-26 08:59
公司动态 -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密访鸿海等供应链 洽谈AI服务器采购细节 [1] - 采购可能涉及软银的"星际之门计划" AI服务器需求 [1] 行业动向 - 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长 头部企业加速供应链合作 [1]
关税谈判关键时刻,孙正义提议设立美日联合主权基金,初始资本或达30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5-25 19:03
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计划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推动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计划 初始资本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 随后大幅加杠杆操作 [1] - 基金旨在对美国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美国财政部和日本财务省将成为联合所有者和运营方 各持有重要股份 [1] - 基金将向其他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开放 甚至可能为美日两国普通民众提供参与机会 [1] 基金架构与投资方向 - 联合基金为两国政府提供收入流 美国财政部寻求不涉及加税的收入来源 [2] - 美国希望建立新的主权对主权金融架构蓝图 日本希望建立受适当治理的契约 保护日本免受政治临时决定影响 [2] - 孙正义是联合基金提案的核心推动者 可能希望最终在基金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 [2] - 基金可能投资于类似星际之门计划的项目 该计划旨在建设美国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规模达5000亿美元 [2] 美日贸易谈判背景 - 基金构想在美日贸易谈判关键时刻浮出水面 日本坚持推动零关税立场 美国明确表示不会低于10%基准关税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 日本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 将继续寻求取消额外的美国关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