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 T疗法
搜索文档
Novartis (NYSE:NVS)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11-20 18:17
Novartis (NYSE:NVS) Update / Briefing November 20, 2025 04:15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Naresh Chouhan - PrincipalDianne Auclair Rocha - U.S. Therapeutic Area Head for CRMBob Baloh - Global Head of Neuroscience at Biomedical ResearchReshema Kemps-Polanco - Chief Commercial Officer of the U.S. UnitVictor Bulto - President of the U.S. UnitRuchira Glaser - Global Head of CRM DevelopmentShaun Coughlin - Global Head of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sm Biomedical ResearchHarry Kirsch - CFOMukul Mehta - Head of Busin ...
安科生物:可能会通过对外授权或者合作开发的方式展开CD7-CAR-T的商务拓展
新浪财经· 2025-11-20 18:07
在互动平台表示,博生吉的CD7-CAR-T待产品获批以后,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申报上市的尝 试。至于欧美国家,博生吉公司已经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有过沟通,可能会使用中国的 临床数据在美国直接申报注册临床II期,通过合作伙伴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商务拓展方面,可能会通 过对外授权或者合作开发的方式展开。 ...
竞品公开数据不足,强生与传奇生物撤回ASH对比研究摘要
犀牛财经· 2025-11-19 19:34
据了解,此次撤回的研究摘要聚焦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旨在通过"匹配调整间接比较法"(MAIC),将Carvykti的Cartitude-1、 Cartitude-4两项试验数据,与吉利德和Arcellx联合开发的BCMA靶向CAR-T疗法anito-cel的iMMagine-1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据媒体报道,强生与其合作伙伴传奇生物于近日撤回了原计划在12月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摘要。核心内容为 对比双方合作的CAR-T疗法Carvykti与竞品的临床表现,撤回原因明确指向竞品公开数据不足。 传奇生物Carvykti业务负责人Alan Bash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公开表示,撤回摘要的核心原因是"anito-cel的公开数据有限",经与研 究作者达成共识后做出该决定,并强调"期待未来有机会分享完整数据"。 第三方机构Leerink Partners在11月4日的报告中也曾指出,两款药物试验患者的关键预后变量存在持续差异,如是否使用过抗CD38抗 体、是否对最后一线治疗耐药等,直接对比数据本就存在难度。 作为血液学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SH年会的研究发布往往影响行业对药物价值的判断。此次撤 ...
TG Therapeutics(TGT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3 2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达到1617亿美元 同比增长93% 环比增长15% [18] - 产品收入为1593亿美元 主要由美国BRIUMVI净销售额1529亿美元驱动 [18] - 总运营费用(研发和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 不包括非现金薪酬)第三季度约为866亿美元 前九个月约为239亿美元 [18] - 第三季度GAAP净收入为3909亿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243美元 去年同期为39亿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002美元 [20] - 第三季度业绩包含约365亿美元的非经常性所得税收益 源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估值备抵的释放 [20] - 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盈利 [21] - 第三季度末现金 现金等价物和投资证券约为178亿美元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旗舰产品BRIUMVI第三季度美国净销售额约为153亿美元 表现出强劲的连续和同比增长 [11] - 产品持久性和重复处方率超出预期 [11] - 持续增加新处方医生和账户 扩大在学术中心和社区神经科诊所的覆盖 [12] - 抗CD20药物类别目前代表美国多发性硬化症市场近1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约一半患者仍在使用其他类型的疾病修饰疗法 [12] - 美国以外地区销售额为640万美元 [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启动两项关键研究 ENHANCE研究探索将BRIUMVI第1天和第15天剂量合并为单次第1天输注 预计2025年中获得数据 2027年可能推出新简化给药方案 [5] - 启动BRIUMVI皮下制剂三期研究 测试每两月一次和每季度一次两种给药方案 预计2026年末或2027年初获得顶线数据 2028年可能获批上市 [6] - 皮下BRIUMVI被视为重大机遇 可能使BRIUMVI的总可寻址市场几乎翻倍 [6] - 开发azer-cel(同种异体CAR-T疗法)用于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7] - 公司对业务发展交易保持耐心 注重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回报评估 [8][9][51][52] - 公司完成初始1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以平均价格约2850美元回购350万股 董事会已授权另一个1亿美元回购计划 [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BRIUMVI需求保持强劲 得到持续的医生参与和患者意识提高的支持 [11] - 在2025年ACTRIMS会议上公布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BRIUMVI的长期益处 在MS社区引起广泛关注 [12] - ULTIMATE I和II试验的开放标签扩展结果显示 经过六年连续治疗 近90%患者无残疾进展 年化复发率仅为0012 [13] - ENABLE观察性研究的真实世界数据表明BRIUMVI的疗效和输注耐受性在日常实践中转化为有意义的可衡量结果 [13] - 基于年初至今的强劲表现 持续的新患者增长和积极的持久性趋势 将2025年全年美国BRIUMVI净收入指导从575亿美元至575亿美元上调至约585亿美元 [16] - 公司相信BRIUMVI有望成为RMS领域的数十亿美元品牌 [16] - 皮下多发性硬化症市场目前约占35%至40% 并且仍在增长 [35] - 目前市场静脉注射与皮下给药的比例大约稳定在65:35或60:40 [40] 其他重要信息 - 商业团队进行了战略性扩张 在过去两年中有计划地增长团队以匹配市场机会 [14] - 第三季度是首个完整的全国电视广告宣传活动季度 辅以扩展的数字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举措 [15] - 品牌搜索活动 网站流量 高质量网站访问量和整体患者品牌意识均较活动前基线有所提升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业绩指导的考量因素 包括预期的阻力和支持增长的动力 [24] - 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4%被认为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增长率 [25] - 指导基于多种因素 最重要的是患者留存率 以及优于预期的患者留存率正在推动需求增长 现场团队扩张也有帮助 媒体投资有望在未来带来需求增长 [25] 问题: 现场团队扩张的重点领域和回报衡量 [28][29][30][31] - 增长遍及所有细分市场 但重点继续推动医院业务 第三季度医院需求增长继续超过私人诊所环境 [31] - 新增销售代表扩大了覆盖范围 并对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持续增加新处方医生和新账户 [31] 问题: 皮下产品使市场机会翻倍估算的依据 [34] - 估算基于简单的数学 目前皮下给药市场约占35%至40% 并且仍在增长 在这个水平上 市场机会几乎翻倍 [35] - 估算基于动态份额而非总份额 在动态份额基础上 自我给药的皮下制剂约占35% 接近40% [35] 问题: 第三季度库存渠道动态和净销售额与总收入比率变化 以及与当前居家皮下给药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动态 [38][39][40] - 第三季度没有库存变化或净销售额与总收入比率变化 净销售额与总收入比率仍在之前提供的范围内 [40] - 目前市场上的皮下给药产品似乎正在增长 该细分市场整体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增长 可能比静脉注射市场增长更快 目前市场比例大约稳定在静脉注射65%对皮下35% 或60%对40% [40] 问题: BRIUMVI皮下制剂初步药代动力学或暴露数据发布时间 [41] - 目标是在2026年上半年某个时候公布数据 [41] 问题: 美国以外销售额和Nurex Farm合作的会计处理 [43][44][45][47] - 自与Nurex Farm达成交易以来 美国以外销售的会计处理保持一致 通过他们销售产品记录为产品收入 当然 特许权使用费显示在许可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费项目上 [47] 问题: 对2026年趋势的初步看法 潜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以及未进行某些交易的原因和未来业务发展的考量 [49][50][51][52] - 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新患者的持续增长 患者在48周 72周 96周及以后的持续回归率非常重要 目前看起来非常强劲 将继续监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努力对患者转化和治疗的影响 [50] - 公司一直在寻求扩大产品组合 寻找机会 并评估了许多已宣布的交易 公司对投资回报率有高标准 注重风险与回报和潜在投资回报率 已有很多好的项目 没有迫切性进行交易 有很大的灵活性来选择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51][52] 问题: 对2026财年收入的期望和看法 以及BRIUMVI维持治疗中的患者流失或转换情况 [54][55][56] - 目前不会具体提供2026年指导 但患者持久性仍然高于预期 并将成为未来业务中越来越大的部分 继续预期新患者增长和市场份额增长 [55] -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投资效果有待观察 但目前看到的迹象令人鼓舞 将继续优化投资 完善目标定位 认为这对未来有意义 [56] 问题: 罗氏Gazyv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数据对BRIUMVI项目的参考意义 以及BRIUMVI在重症肌无力数据中显示出的多发性硬化症以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潜力 [57] - 尚未有机会仔细审查该系统性红斑狼疮数据 [57] - CD20药物适用于多种适应症 认为重症肌无力是其中之一 已经看到CD19的数据 预计CD19和CD20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现能力不会有太大差异 认为重症肌无力很有趣 已经治疗了少数患者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仍在谨慎探索 如果推进将及时公布 [57] 问题: 简化BRIUMVI给药方案对市场份额扩张的预期和可量化的影响 [59][60] - 难以像皮下制剂那样容易地量化其影响 简化方案并不改变可寻址市场 而是在现有市场内 通过市场研究了解到人们对此感兴趣并被吸引 快速的入组速度也表明人们对此潜在的给药方案更新感到兴奋 [59] - 客户对简化方案感到兴奋 这一点一直从客户那里听到 [60]
财联社11月3日早间新闻精选
中金在线· 2025-11-03 08:41
地缘政治与高层外交 - 中韩两国元首举行会谈,中方表示重视中韩关系,愿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1] - 中国商务部部长在韩国会见加拿大国贸部长,希望双方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拓展经贸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3] - 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示,荷兰政府不当干预导致全球产供链混乱,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5] 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优先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场景,促进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2] -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3%,延续两年来的低迷状态[11] - 中国畜牧业协会表示生猪产能必须控制,大企业需发挥带头作用响应国家调控政策,中小企业不要逆势扩张[8] 金融市场与监管动态 - 证监会查处个别行业机构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并通报三起案例包括分析师接力传谣等细节[4]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6] -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求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长期业绩显著跑输基准时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大幅下调[7] - 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理想汽车召回11411辆MEGA 2024款电动汽车,免费更换冷却液等部件[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安世中国发布公告称已建立充足成品与在制品库存,可稳定持续满足客户订单需求[12] - 多家车企公布10月销量数据: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51456辆同比增长42.89%[1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441706辆,本年累计销量3701852辆同比增长13.88%[13],上汽集团整车销量45.40万辆同比增长12.96%[13] - 天华新能实际控制人拟向宁德时代转让12.95%股份,转让价格较收盘价折价19%[16] - 盛新锂能拟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募资不超过32亿元[15] - 百川能源拟2.15亿元取得西安中科光电22.86%股权,后者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15] - 东土科技拟购买高威科100%股份,股票将于11月3日复牌[15] 公司资本运作与风险事件 - 万科A与深铁集团签署框架协议,约定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20亿元借款额度[14] - 寒武纪涉及劳动争议诉讼,被前核心技术人员要求赔偿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14] - 太原重工因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11月4日起简称变更为"ST太重"[17] - 清越科技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17] - 因赛集团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17] 国际市场与前沿科技 - 美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收涨,纳指涨0.61%周累涨2.24%月累涨4.7%,标普500指数涨0.26%周累涨0.71%月累涨2.27%,道指涨0.09%周累涨0.75%月累涨2.51%[18] - 伯克希尔哈撒韦A第三季度净利润307.96亿美元,上年同期262.51亿美元,市场预期127.3亿美元,营业利润达134.8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0.9亿美元[19] - 特斯拉CEO马斯克预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手机将成为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20] -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当前正确的政策路径是继续推进降息[21] - "天价抗癌疗法"CAR-T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10]
“天价抗癌疗法”CAR-T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财联社· 2025-11-02 16:58
事件概述 - 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在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商保创新药价格协商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谈判代表表示“谈成了” 最终结果待医保局公布 [1] 行业背景 - CAR-T疗法因价格高昂 在过去四年始终未能进入国家医保谈判 [1] - 2025年共有五款CAR-T药物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 [1] 公司产品信息 - 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于2023年获批上市 [1]
跨越万里山海,中国医疗创新获世界点赞|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10-31 08:05
精锋®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精锋®手术机器人完成跨越12035公里的远程手术,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双向通信延迟仅199毫秒 [2] - 手术由巴西医生在科威特远程主刀,为患者实施经腹腹股沟疝修补术,出血量不足10毫升,并成功完成双向对调手术 [4] - 超低延迟为手术精准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展现了系统卓越的技术性能 [4] 剂泰医药AI赋能新药研发进展 - 剂泰医药自研的AI驱动候选药物MTS-004顺利达到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成为国内首款完成III期临床的AI赋能制剂新药 [5][6] - MTS-004是中国首款且唯一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PBA口服治疗药物,采用口腔崩解片剂型,无需用水即可迅速溶解,旨在填补国内治疗领域空白 [8] 心泰医疗心血管介入器械创新 - 心泰医疗子公司自主研发的GuiTracker®硬导丝获批上市,主要应用于心血管及外周大血管介入手术,用于建立经皮进入通路 [10] - 该产品核心优势在于卓越的高支撑性,可为瓣膜、支架等介入器械提供强力稳定支撑,解决复杂血管病变中传统导丝支撑力不足的临床难题 [10] 西比曼生物科技CAR-T疗法学术认可 - 西比曼生物科技的核心产品C-CAR168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被202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评选为突破性摘要 [11][12] - C-CAR168是一种靶向CD20和BCMA的自体双特异性CAR-T疗法,旨在清除产生自身抗体的细胞,为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可能性 [13] M20 Genomics单细胞技术应用 - M20 Genomics的VITA高通量单细胞全长转录组平台被选为中国脑多组学图谱计划的核心方法,用于对珍贵脑部样本的单细胞核转录组研究 [14][19] - VITA平台采用随机引物技术,对RNA质量容忍度高,适用于冷冻及FFPE样本,能够最大化利用脑组织样本,解决了RNA降解问题 [19] 浩微医疗栓塞微球研究成果 - 浩微医疗新型二代载药栓塞微球UniPearls®的动物实验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评估了其用于肝动脉栓塞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21] - 动物实验显示UniPearls®微球在输送性能、栓塞效果及安全性方面表现优越,具有输送顺畅、栓塞持久稳定、末梢栓塞更彻底等特点 [24] 红杉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高成长性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 [25] - 其中超过45家被投企业已在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完成IPO [25]
Novartis (NYSE:NVS)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10-31 00:32
**会议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诺华 (Novartis),一家专注于医药的纯药物公司 [3] * 行业:免疫学治疗领域,专注于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免疫皮肤病学、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和各种关节炎 [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免疫学战略与产品管线** * 诺华选择将免疫学作为关键治疗领域之一进行重点投入,原因是免疫性疾病对患者和社会构成巨大且不断增长的负担,全球超过10%的人口受其影响 [4][5] * 公司战略是结合内部创新(如生物医学研究团队)和外部机会识别(如从Calypso收购抗IL-15抗体)来构建产品管线 [8][9] * 开发策略是深入理解特定机制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并利用多种平台(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药物、CAR-T疗法)并行开发资产,以最大化患者和公司价值 [6][10] * 管线中的核心资产包括:近期获批的Rapsodo (remibrutinib)、在干燥综合征中取得阳性数据的Yanalumab、以及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AR-T疗法YTB323 [4][15][30] **2 Rapsodo (remibrutinib) 的最新进展与市场前景** * Rapsodo是一种BTK抑制剂,于9月3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对H1抗组胺药仍有症状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成人患者,标签描述广泛且清晰,无黑框警告、无禁忌症且无需常规实验室监测 [16]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市场机会约为中重度银屑病市场的一半,在美欧中日约有1000万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约50%(约50万)对抗组胺药控制不佳,仅一小部分接受生物制剂治疗 [17] * Rapsodo的定位是抗组胺药失败后的首个口服选择方案,其临床资料显示起效快速(结果早在第1周观察到)、长期安全有效,在REMIX-1和REMIX-2试验中,50%的患者在第12周达到疾病良好控制 [19] * 美国上市初期处方主要来自过敏科医生(占75%),公司现场团队覆盖了约70%的目标医生和100%的高处方量医生(过敏科3500名,皮肤科2300名) [21][23][26] * 公司预计一旦在2026年上半年确立医保覆盖,将出现快速放量,并定位Rapsodo为抗组胺药失败后的一线治疗选择 [25]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Rapsodo的第一个适应症,未来有扩展到其他适应症的潜力,包括诱导性荨麻疹(SINDU,预计2026年读出)、化脓性汗腺炎(HS,预计2028年读出)、食物过敏(影响G6国家340万患者)、多发性硬化症(预计2026年读出)和重症肌无力(预计2028年读出),这些潜在上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能力 [27][28][29] **3 Yanalumab 在干燥综合征的突破性数据与前景**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异质性、典型的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风湿科医生治疗的第二大疾病,影响约400万人,其中约200万确诊,存在显著未满足需求,目前尚无获批疗法 [30][33][34] * Yanalumab是一种靶向BAFF受体的afucosylated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通过NK细胞介导的ADCC杀伤B细胞(包括组织中的B细胞)和阻断BAFF信号通路双重作用机制 [39][40] * 在两项全球3期研究NEPTUNUS I和II中,Yanalumab 300毫克每月皮下给药相比安慰剂,在48周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SLEDAI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显示出快速和持续的疾病活动度降低 [42][43][44] * 汇总分析显示,在所有次要终点(包括患者和医生总体评估)上均一致倾向于Yanalumab,更多患者实现了SLEDAI评分降低超过5分以及达到低疾病活动度,安全性良好,与安慰剂相当 [45][47][48] * 在基线刺激唾液流率大于0.4毫升/分钟的患者中,Yanalumab治疗增加了刺激唾液流率并改善了口腔干燥,提示可能存在疾病修饰作用 [47] * 公司计划向各地区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并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未来还将探索在干燥综合征不同人群中的研究 [50] * 美国市场准备将包括疾病认知教育,提高对干燥综合征系统性本质的认识,并针对风湿科医生进行分层推广,初期重点将是已有器官受累的患者(约10万) [52][55] * 干燥综合征的阳性数据降低了Yanalumab在其他B细胞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预计2027年读出;系统性硬化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预计2026年读出)中的风险,支持其成为潜在的重磅产品 [56] **4 CAR-T疗法 (YTB323) 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的探索** * 基于在狼疮和狼疮性肾炎的1-2期研究阳性数据(21例患者,随访达12个月,SLEDAI评分显著降低),公司正在多种自身免疫病(狼疮、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硬化症、炎症性肌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早期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的计划)中开展大型2期关键试验 [12][13] * 此外,公司也在神经科学领域(复发性和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评估CAR-T疗法 [13] * 目前已有超过50个研究中心启动,进展良好 [14] **其他重要内容** **1 商业能力与上市准备** * 诺华利用其过去三年磨练的商业能力进行新产品上市,美国商业组织每年成功上市3-5个新药或新适应症 [26] *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患者支持计划(桥接计划/免费药品计划),平均在医生开具处方后3-5天内完成配药,并在近期上市中实现了6个月内70%的医保按标签覆盖,免费药转换为付费药平均需要30天 [26] * 对于Rapsodo和Yanalumab的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在皮肤病学/过敏学以及风湿病学(通过Cosentyx和Ilaris)的现场团队、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实现高覆盖度和投资协同效应 [26][29][54][56] **2 问答环节要点** * 关于Yanalumab试验中安慰剂反应的问题,公司归因于试验设计的复杂性(允许背景治疗)、疾病异质性以及为确保数据质量所做的努力 [61][63][64] * 关于Rapsodo在食物过敏市场的报销和患者分层,公司认为该领域未满足需求巨大,Xolair的强劲上市是积极信号,但具体准入规划为时尚早 [65][66] * 关于Yanalumab的定价,公司表示讨论为时过早,但强调医生对其价值认知一致,预计上市后采用会很快 [78][81] * 关于Yanalumab与现有超说明书使用生物疗法的比较,公司认为其3期研究数据质量高、效果一致,且Yanalumab能清除组织中的B细胞,这是其优势 [85][87][88] * 关于Rapsodo在诱导性荨麻疹适应症的开发,公司对三项亚型均读出阳性结果抱有信心,并将与监管机构讨论前进路径 [98]
Kyverna Therapeutics (NasdaqGS:KYTX)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10-29 21:0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Kyverna Therapeutics (NasdaqGS: KYTX) [1] * 行业为生物技术/制药 专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 特别是神经免疫学方向 [4][26] 核心观点与论据:KYV-101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中的二期临床试验积极数据 **疗效数据突出** * KYV-101在二期试验中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 在24周时MG-ADL评分平均降低8分(基线为11.2分) QMG评分平均降低7.7分(基线为17.3分)[13][14] * 疗效反应迅速 在给药后两周内即观察到MG-ADL和QMG评分平均降低7.8分 并且效果持久 [13][14] * 100%的患者(6/6)在MG-ADL和QMG评分上均达到了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 [15] * 在至少完成24周随访的3名患者中 有2名(67%)达到了最小症状表达(MSE 定义为MG-ADL评分为0或1)[15] * 所有患者均停用了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 大剂量固醇类药物 FcRN抑制剂和补体抑制剂 其中5/6患者在末次随访时仍保持停用状态 [16] **安全性特征良好且可控** * KYV-101耐受性良好 未观察到高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16] * 不良事件与CAR-T细胞疗法和淋巴细胞清除的预期一致 包括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为III-IV级 在输注后10天内缓解 1例为IV级 在数据截止时已改善至I级)[16][61] **机制与差异化优势** * KYV-101是一种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 旨在通过深度耗竭自身反应性B细胞来实现上游靶向 并可能对调节性T细胞产生积极影响 从而实现整体免疫重置 [5][6] * 其结构包含CD28共刺激域 旨在保证效力 同时采用全人源化CAR设计以促进安全性 [6][7] * 与现有需要长期给药的疗法(如FcRN抑制剂 补体抑制剂)相比 KYV-101单次给药即有潜力实现持久的 无需药物的缓解 [9][23][25] **市场机会与商业化策略** * 美国约有80,000名GMG患者 其中约40,000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反应不足 公司初步目标市场为至少一种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约12,000名患者 长期目标市场可扩展至40,000名患者 [25] * 商业化将利用其在僵人综合征(SPS)领域的先发优势和特许经营协同效应 共享治疗中心 护理团队和基础设施 采用精简且可扩展的团队 [26][27][72] * 公司现金储备可支撑至2027年 支持近期里程碑事件 [29] 其他重要内容:临床开发进展与未来里程碑 **三期试验设计与信心** * 三期试验设计为全球 开放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计划招募约60名患者 按1:1随机分配至KYV-101组或标准护理组 主要终点为24周时MG-ADL和QMG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19][20] * 二期数据的效应量远超三期试验主要终点假设的效应幅度 增加了公司对三期试验成功概率的信心 [1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启动三期患者入组 [24][29] **管线拓展与下一代技术** * 在僵人综合征(SPS)领域 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顶线数据并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29] * 通过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s) 在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中观察到有前景的早期结果 [28] * 下一代CAR-T疗法KYV-102采用全血快速制造工艺 旨在简化流程 加快制造 降低商品成本 预计在2025年底前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28][29] **专家观点与患者人群** * 试验研究者指出 入组患者疾病负担高(MG-ADL基线11.2) 高于许多已发表的三期研究(通常为9-10分) 在此类难治患者中观察到的改善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69] * 专家估计 其诊所中约有5%至10%的患者可能符合此类临床试验的资格 [76]
药明巨诺-B: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瑞基奥仑赛在中国成人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I期研究数据
智通财经· 2025-10-21 16:53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瑞基奥仑赛在中国成人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I期研究数据并获受理 [1] - 该研究为I期单臂开放多中心剂量探索研究旨在评估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SLE患者中的安全性并确定II期研究推荐剂量 [1] - 研究采用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在50×10⁶ 75×10⁶ 100×10⁶ CAR+T细胞三个剂量水准进行探索 [1] 临床试验患者特征 - 截至2025年7月研究已入组共12例受试者并完成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回输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7岁中位病史9.5年 [2] - 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活动性SLE患者最高SELENA-SLEDAI评分16分最低评分4分中位评分10分 [2] - 12例患者均有肾脏受累其他常见器官系统受累依次为皮肤50% 血液系统50% 以及关节16.7% [2] 临床试验疗效结果 - 可评估6个月疗效的12例患者中SRI-4达标12例100% LLDAS达标6例50% Drug-Free达标12例100% [2] - 疾病活动度量表SLEDAI-2K SELENA-SLEDAI SLE-DAS和PGA量表评分等均呈下降趋势初步显现出显著疗效 [2] 临床试验安全性结果 - 已回输的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了CRS均为1级细胞因数释放综合征1例患者75×10⁶剂量发生了2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3] - 12例患者中无任何患者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表明瑞基奥仑赛治疗中重度活动性SLE安全性良好 [3] 药物开发前景与后续计划 - 瑞基奥仑赛是首个在SLE治疗领域获批临床试验许可的商业化CAR-T疗法其临床I期研究显示出较好安全性和显著疗效 [4] - 该疗法展现出快速推进至生物制剂许可申请阶段的巨大潜力公司已递交资料并获得受理期待与监管机构进一步沟通II期关键研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