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 - 1靶点

搜索文档
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5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 [2] - 业绩呈现逐季提升态势,第二季度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营收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 [3] - 创新产品业务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2] 创新产品商业化 - CAR-T产品赛恺泽®已完成20余省市医疗机构认证,获111份有效订单,超百家保险及惠民保项目纳入报销 [4]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赛乐信已覆盖1200家医院,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获批,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已受理 [4] - PARP抑制剂派舒宁®进入商业销售阶段,覆盖600家医疗机构和200家DTP药房 [5] - 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在海南和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计划2025年Q4启动国内正式销售 [5] 研发管线布局 - ADC药物HDM2005研发进度全球第一梯队,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7] - HDM2012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 ADC,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7] - GLP-1领域布局包括口服片剂HDM1002(完成中国Ⅲ期入组)、双靶点HDM1005(预计2025年Q4进入Ⅲ期) [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0.3% [7] - GLP-1类产品预计成为全球最大药品品类,但高盛将市场预期从1300亿美元下调至950亿美元 [9][10] - 行业竞争加剧,跨国药企本土化布局加速,国内Biotech研发进度可能缩短先发窗口期 [3] CSO业务发展 - CSO业务驱动专业化服务需求增长,但面临合规风险挑战,行业将加速整合 [5][6]
MC2-01乳膏国内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华东医药外用制剂领域再添猛将
全景网· 2025-07-28 18:46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标志着该创新药物距离临床应用更近一步 [1] - MC2-01乳膏是公司与MC2 Therapeutics合作引进的创新皮肤外用制剂,拥有大中华区独家许可权益,采用PAD技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提升患者便捷性 [2]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达32.5亿美元,2030年增至99.4亿美元,斑块状银屑病占患者总数80%-90%,2030年我国患者人数将达616.8万 [2][3] - MC2-01乳膏已在FDA、欧洲和澳大利亚获批,是全球首个每日一次的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固定组合水性乳膏 [3] - 公司在自免领域拥有20余款在研产品,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等疾病,已建成3条外用制剂生产线,在研和商业化外用制剂达10项 [4] - 公司形成银屑病治疗"黄金产品组合",包括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ZORYVE乳膏等,实现全周期全人群覆盖 [5]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国内上市申请获批,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已受理 [5] - 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表现积极疗效,正准备递交上市申请,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随访 [6] - 公司在GLP-1领域取得进展,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获中美专利授权,口服小分子HDM1002片美国减重适应症IND获批 [6] 行业与市场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达32.5亿美元,2030年增至9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 - 斑块状银屑病占全球银屑病患者80%-90%,2030年我国患者人数将达616.8万,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3] -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性疾病,可合并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创新治疗方案需求迫切 [2][3] 产品与技术 - MC2-01乳膏是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采用PAD技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的水性乳膏剂型 [2] - 该产品已在FDA、欧洲和澳大利亚获批,是全球首个每日一次的固定组合水性乳膏 [3] - 公司银屑病治疗组合包括生物制剂、口服小分子和外用制剂,覆盖全周期全人群 [5]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国内首款获批,新增儿童适应症,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受理 [5] - 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患者中表现积极疗效,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随访 [6] 研发与管线 - 公司自免领域在研产品20余款,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等疾病,外用制剂研发平台稳步推进 [4] - 已建成3条外用制剂生产线,在研和商业化外用制剂达10项 [4] - GLP-1领域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获中美专利授权,口服小分子HDM1002片美国减重适应症IND获批 [6]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深化皮肤制剂特色矩阵布局,同时拓展GLP-1等代谢疾病领域 [6] - 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构建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的创新管线 [6] - 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药企,为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疗方案 [7]
华东医药:白马药企转型创新,开启发展新阶段-20250610
东吴证券· 2025-06-10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转型成果即将兑现,license - in与自研创新品种将陆续上市贡献业绩,存量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工业微生物、医美业务板块补足业绩增长,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 创新兑现,有望价值重估 [7] - 自研创新崭露头角,创新品种开始上市及商业化销售,内分泌、肿瘤、自免领域均有布局,未来创新品种销售占比提升、自研创新品种进展,将有望带来业绩贡献与估值提升 [7] - 工业微生物、医美板块成型,打造多元增长极,工微板块产能释放后有望高速增长,医美板块未来有望恢复较快增长,传统工业创新品种上市将减轻集采负面压力 [7] - 考虑公司创新持续兑现,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9/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马药企转型创新,开启发展新阶段 - 公司创建于1993年,2018年后转型创新,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领域,截至2025年5月,研发管线在研项目85个 [13] - 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股权结构清晰,民企国企混合经营,核心股东中国远大控股41.67% [14][17] - 2020 - 2022年业绩受集采与疫情影响,后随医美等业务增长回升,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1.64%、18.74% [20] - 利润率受集采影响后逐步回升,ROE因研发及并购投入下滑 [23]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聚焦三大核心领域,构建完整药物研发自主创新体系,扩大研究人员、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药全球研发中心有多项专利 [26][29][30] 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丰富,创新产品逐步兑现 内分泌/代谢领域 - 全球超重/肥胖人口众多,中国患病率上升,公司深耕糖尿病领域,有近20款创新产品,在研产品形成以GLP - 1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33][37] - GLP - 1RA上市药物诺和诺德、礼来双雄鼎立,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487.87亿美元,中国市场有望高速增长 [39][42] - 公司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产品有进展,HDM1002进入三期临床,DR10624有降低肝脏脂肪等效果 [46][51][52] 肿瘤领域 - 公司在肿瘤领域建立超30项创新药管线,形成独有的ADC全球研发生态圈 [56] - ROR1 ADC等潜力品种体现自研能力,PROTAC、三抗等品种布局前沿,HDM2005进入I期,HDM2006等有进展 [60][63][65] - 索米妥昔单抗是全球首创靶向FRα的ADC新药,疗效和安全性优,已获批上市 [66][67] - 塞纳帕利为卵巢癌患者新选择,可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已获批上市 [72] - 泽沃基奥仑赛是国内第二款上市的BCMA CAR - T产品,疗效优异,已商业化 [76][78] 自免领域 - 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公司自免产品线全面布局,覆盖多适应症和剂型 [80][82] - 赛乐信是国内首款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银屑病,有望抢占市场份额 [85][94] - 罗氟司特乳膏是新一代PDE4抑制剂,安全耐受性优,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等,已开展临床试验 [95][96]
“吃药行情”上演:国产GLP-1概念股大涨常山单日涨幅20%,谁来角逐千亿盛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07:36
减肥药概念股表现 - 常山药业涨停,单日涨幅达20%,收于52.09元/股,总市值478.7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近两个月股价上涨近200%,自2023年9月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00% [1] - 减肥药概念整体指数上涨4.66%,收盘报1263.62点 [1] - 圣诺生物、泰恩康、诺泰生物、众生药业单日涨幅分别达17.58%、13.80%、9.99%、9.99% [1] - 当日减肥药概念主力净流入2亿元,众生药业主力净流入2.47亿元 [1] - 近20日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4.24亿元 [1] GLP-1类药物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美元,年增长率超28% [3] - 常山药业股价暴涨核心逻辑在于其GLP-1类药物艾本那肽的想象空间大 [2]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核心序列专利将在2026年3月20日到期 [4] - 预计2026年专利到期后将有更多国产司美格鲁肽产品进入市场 [4] -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2030年我国因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22% [4] 国内企业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在Ⅱ期临床中,肥胖患者治疗36周后平均减重22.8% [5] - HRS9531已进入Ⅲ期临床,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获Ⅱ期临床试验许可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降糖药物 [7] - 玛仕度肽预计今年在国内上市,将获批减重降糖两项适应证 [7] - 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价格仅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3,覆盖全国超1000家医院及2万家药店 [7]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获批用于肥胖症治疗的药物仅有5种,减重药物治疗渗透率极低 [5] - 国内药企在研管线集中在GLP-1靶点,同质化较为明显 [5] - 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就有二十余家企业布局 [4] - 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珠海联邦4家企业已提交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 [4] - 减肥药行业利润率可能被慢慢压低,但商业变化还有相当长的历程要走 [8]
重磅!华东医药FIC新药DR10624 1b/2a期试验成效卓越,入选EASL 2025最新突破
全景网· 2025-05-12 19:42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长效三重激动剂DR10624在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b/IIa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数据惊艳[1][2] - DR10624作为全球首个靶向FGFR1c/Klothoβ、GLP-1R和GCGR的三靶点激动剂,展现出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血脂的效果,且安全性高[1][2][5] - 公司GLP-1靶向产品临床开发多点开花,涵盖糖尿病、体重管理等多个重要适应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和战略布局[6][7][8] 临床研究数据 - DR10624治疗12周后,各剂量组(12.5 mg、25 mg、50 mg和75 mg)肝脏脂肪含量(LFC)较基线相对降幅分别为51.9%、77.8%、79.0%和75.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26.3%[2] - 在基线肝脏脂肪含量≥8%的受试者中,DR10624各剂量组LFC较基线相对降幅分别为58.3%、83%、89.2%和87.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27.2%[4][5] - 治疗12周后,DR10624各剂量组中实现LFC相对降低≥50%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66.7%、88.9%、100%和85.7%[5] 产品管线进展 - DR10624正在中国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6] - DR10624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顶线结果[6] - 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7] -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poterepatide)注射液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进入III期临床研究[8] 行业趋势 - GLP-1是目前全球新药研发的重磅靶点和热门赛道,多靶点激动剂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靶点和双靶点[6] - 全球尚无同时靶向GLP-1R、GCGR和FGF21R的长效三靶点激动剂药物上市,华东医药的DR10624具有全球首创性[1][6] - 多靶点相比单靶点的优效正在成为共识,在研多靶点新分子数量逐渐增加[6] 公司研发投入 - 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7.70亿元,同比增长10.63%[8] - 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2.91%,公司积极布局AI技术助力药物研发和生产效率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