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 - 1领域
icon
搜索文档
泰德医药:杭州钱塘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
36氪· 2025-07-04 10:44
上市概况 - 泰德医药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1.85%,每股定价30.60港元,公开发售获301.15倍认购,首日收盘价30.8港元,市值44亿港元 [1] - 公司提供全周期生物医药服务,包括多肽NCE发现合成(CRO)与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CRDMO)[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战略聚焦GLP-1领域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市场份额1.5%,仅次于Bachem和PolyPeptide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亿元、3.3亿元及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 [2] - 2024年被评为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成长型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产能与扩张计划 - 2023年多肽API年产能500千克,利用率68.2%,显著低于同行(诺泰生物达吨级,药明康德3.1吨)[3] - 上市募资4.11亿港元中76.4%用于中美产能扩张 [3] - 计划2-3年内通过新建/收购设施将年产能提高2000千克 [13] GLP-1领域布局 - 全球GLP-1药物市场2023年规模389亿美元,CAGR 33.2% [3] - 公司开展9个NCE GLP-1分子开发项目,包括司美格鲁肽仿制药 [3] 国际化运营 - 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78%,覆盖50+国家,美国为第一大市场(2024年收入占比55%)[7][8]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32.4%至3.48亿元,高于国内27.6%增速 [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建成美国加州园区,新增100-300千克年产能 [9] 区域产业支持 - 公司为2025年钱塘区第三家上市企业,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10] - 钱塘区生命健康准独角兽企业34家,占杭州27.2%,公司位列其中 [10] - 曾获钱塘和达产业基金1亿元投资,多肽药物研发生产总部基地被列入浙江省"152"重大项目 [10] 生产基地详情 - 杭州钱塘园区现有cGMP厂房15000㎡,API年产能500千克,具备寡核苷酸年产1-17千克能力 [13] - 医药港小镇园区在建26700㎡设施,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运,用于多肽及寡核苷酸研发 [13]
新股消息 | 泰德医药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06:55
公司概况 - 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并于2025年6月6日失效,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提供从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专注于以多肽为核心的CRDMO市场 [2] - 主要业务包括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专注于提供API而非最终药品 [2] - 客户覆盖超过50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2] 行业地位 - 全球CRDMO市场中,两大参与者占据23.8%市场份额,其余市场较为分散 [2] - 2023年第三至六大参与者(包括泰德医药)各自仅占约1%的市场份额 [2] 项目管线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217个进行中的CRO项目和332个进行中的CDMO项目 [3] - 战略聚焦GLP-1领域,截至2025年5月26日,与七名客户合作开发九个NCE GLP-1分子项目,涵盖口服及注射剂型 [3]
新股消息 | 泰德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为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6:43
公司上市进展 - 泰德医药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为1.5% [1] - 全球多肽CRDMO市场前两大参与者合计占23.8%份额,第三至第六名(包括泰德医药)各占约1% [3] 业务模式与服务范围 - 提供全周期服务,涵盖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3] - 主要服务包括多肽NCE发现合成(CRO)及多肽CMC开发与商业化生产(CDMO) [3] - 专注于API供应,客户负责最终剂型配制,服务覆盖50多个国家,包括中美日欧等主要市场 [3] 项目管线与战略重点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进行中 [4] - 战略聚焦GLP-1领域,截至2025年5月26日,与7名客户合作开发9个NCE GLP-1分子项目 [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607亿美元增至2023年895亿美元(CAGR 8.1%),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CAGR 12.6%) [4] - 2015年至2025年5月,全球获批非胰岛素多肽类药物达76种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4.42亿元,同期净利润为5,398万元、4,890.5万元、5,917.3万元 [4][6] - 2024年毛利率56.5%(毛利2.5亿元),研发开支2,874.8万元,占收益6.5% [6] 业务依赖性与风险 - 业务高度依赖客户对多肽及寡核苷酸服务的需求及研发预算,客户需求减少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6]
一品红董事长李捍雄:聚焦“全球新”创新药研发 开拓庞大未满足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5-18 17:01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目标是实现"BIC"(同类最佳)和"FIC"(同类首创),培育面向全球的大单品 [1] - 2024年自主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2.40%,达到国内药企创新转型第一梯队水平 [2]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达7422.81万元(含AR882Ⅲ期临床费用资本化金额),同比增加18.71% [2] - 公司2024年称为转型、创新之年,研发管线聚焦代谢、炎症、神经等领域,共有15个创新药项目 [2] 重点创新药项目AR882 - AR882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创新药,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FTD),有望成为该领域first-in-class药物 [2] - AR882针对三大适应症:降低血尿酸治疗痛风、溶解痛风石和治疗慢性肾病 [4] - 全球Ⅲ期试验REDUCE2已提前完成受试者入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5] - AR882在Ⅰ、Ⅱ期临床结果显示相比一线痛风药物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能有效溶解痛风石 [5] - 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预计达14.2亿,中国现有痛风患者约2000万人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在医院市场占比从2015年21%增长至2024年29% [3] - 中国创新药从"Me-too"向"Me-better"、"BIC"和"FIC"转变,2024年在研创新药数量达704款,全球第一 [3] - GLP-1领域研发方向集中在口服化、长效化和多靶点协同,公司布局了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 [6] - PROTAC技术平台被视为未来药物开发重要方向,公司将其用于免疫适应症开发 [6] 研发管线布局 - 公司研发管线初步成型,包括儿童药和慢病用药 [7] - 儿童药技术平台拥有独特优势,将持续拓展研发管线 [7] - 通过"研产销"全产业链布局为创新药全球化供应打下基础 [7] - 2025年计划通过多种方式补充完善儿童药和慢病药产品梯队 [8] 市场潜力 - 痛风治疗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现有药物副作用大且缺乏有效溶解痛风石的口服药 [4] - AR882具备突破性疗效,填补口服小分子药物在痛风石领域的治疗空白 [5] - 公司创新药项目以"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全球化布局 [7]
礼来公司:减肥药物领域的新领导者正在崛起
美股研究社· 2025-04-21 18:55
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诺德长期占据减肥药领域领先地位 但礼来通过持续创新正在缩小差距 [2] - 礼来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 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显著疗效:36mg剂量组实现7.9%体重下降(7.3kg/16.0lbs) 优于安慰剂组的1.6%(1.3kg/2.9lbs) [3][4] - 辉瑞因安全性问题终止口服减肥药Danuglipron研发 进一步巩固礼来与诺和诺德的双寡头格局 [4][5] 产品优势分析 - 礼来口服药具备三大商业化优势:规模化生产可行性、价格竞争力、患者接受度高于注射剂 [5] - Orforglipron试验参与者未达体重平台期 暗示减重效果可能持续优化 [4] - 礼来计划2025年底提交FDA减肥适应症申请 2026年提交糖尿病适应症申请 [5] 财务与估值 - 礼来预期EBITDA倍数达28.5倍 显著高于行业11.3倍中值及自身10年平均22.1倍 [9] - Zepbound和Mounjaro贡献过去12个月收入的35%以上 显示产品集中度风险 [9] - 分析师普遍看好增长前景 但需警惕贸易战对供应链和毛利率的潜在冲击 [7][9] 市场表现 - 礼来股价2024年触及高点后进入盘整 关键支撑位700美元需密切关注 [11] - 医疗保健板块整体承压背景下 礼来III期结果提振投资者信心 [4][11] - 公司在美国的产能布局优于诺和诺德 增强本土供应链韧性 [7]
国际化布局再提速 诺泰生物携手Julphar开拓中东医药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4-11 09:41
战略合作详情 - 公司与中东知名药企Julphar达成战略合作,涉及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埃及、摩洛哥等22个中东和非洲国家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供应 [2] - 合作内容包括提供原料药相关文件资料、质量研究注册支持、现场技术转让及持续稳定供应,Julphar在合作期内优先采购公司原料药 [2] - 合作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3] 公司核心优势与产能 - 公司在GLP-1领域具备较强研发实力,拥有连云港和建德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连云港工厂具备吨级多肽原料药产能 [3] - 新建601车间已投产,多肽产能达5吨/年,预计2025年上半年602车间投产后将再增5吨/年产能 [3]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3亿至1.7亿元,同比增长96%-156%,主要因多肽原料药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3] 合作方背景与行业机遇 - Julphar为中东北非地区最大制药商之一,全球员工3400名,业务覆盖30多国,是世界领先胰岛素生产商 [4] - 中东地区生物制剂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326.15亿美元,2024-2029年CAGR约8.97% [4] - 合作可帮助公司借助Julphar本地资源规避监管政策差异等市场进入风险,快速适应需求变化 [5] 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 合作标志着中国医药企业从制造者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国际竞争者转型 [5] - 双方将在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领域深化合作,有望在中东北非市场取得业绩突破 [5] - 跨国合作模式或成行业常态,推动技术创新与全球市场拓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