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路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公路水路投资连续两年位居中部第一 “十四五”交通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长江商报· 2025-09-04 08:03
9月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交通运 输篇,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前,湖北正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推动由九省通衢向新时代九州 通(600998)衢加速迈进。 "十四五"以来,湖北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任务,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交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湖北处于全国铁路路网的中心位置,"十四五"以来,铁路部门会同湖北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铁路规划建 设,加强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促进湖北铁路高质量发展,为服务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国家战 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湖北铁路建设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每年有2条以上高铁开工建设,省内路网规模 快速扩充,截至目前,主要干线已达到19条,营业里程5820公里,全部17个市州实现了"市市通高铁", 武汉"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正向"超米字型"枢纽迈进,全省县市高铁覆盖率近50%。一大批现代综 合交通客运枢纽和铁路货运物流基地建成投产,疏港铁路 ...
龙江交通: 龙江交通关于持股5%以下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0:29
股东减持基本情况 - 穗甬控股有限公司减持前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2,77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7.05% [1] - 股份来源为协议转让取得 [1] - 穗甬控股与广州辰崧投资合伙企业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合计持股103,86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7.89% [2]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减持计划于2025年5月13日披露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1] - 实际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9月3日 [2]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3,154,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1.00% [2]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4,916,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1.89% [2] - 合计减持38,07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2.89% [2] - 减持价格区间为3.24-3.65元/股 [3] - 减持总金额129,079,786元 [3] 减持后持股情况 - 穗甬控股减持后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4,700,000股 [2] - 持股比例降至4.15692% [2][3] - 实际减持比例2.89%低于原计划不超过3%的减持上限 [3] - 未完成减持数量为1,406,357股 [3] 减持计划执行一致性 - 实际减持情况与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 [3] - 减持计划已实施未提前终止 [3] - 实际减持数量已达到减持计划最低要求 [3]
富临运业:截至8月29日股东人数为15894户
证券日报· 2025-09-03 18:45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股东总数为15894户 [2]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获招商公路增持108.4万股
格隆汇· 2025-09-03 07:35
股权变动 - 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日以每股均价7.194港元增持深圳高速公路股份108.4万股,涉资约779.83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增至128,108,000股,持股比例由16.99%上升至17.14% [1] 股东持股明细 - 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场内交易持有128,108,000股H股,对应持股比例为17.14% [2] - 该权益变动记录于表格序号CS20250901E00301,交易执行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2]
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增持深圳高速公路股份108.4万股 每股作价约7.1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18:56
公司持股变动 - 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日增持深圳高速公路股份108.4万股 [1] - 每股作价7.194港元 总金额约为779.83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1.28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7.14% [1]
招商公路: 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7:15
股份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于2024年10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并于2024年11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的议案 [1] - 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8.10元/股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6.18亿元 [1] 股份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3,521,768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344877% [2] - 最低成交价格为10.58元/股 最高成交价格为13.40元/股 [2] - 支付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8亿元(根据公告数据推算:2352万股×平均价11.9元/股) [2] 回购合规性说明 - 回购操作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规定 [2] - 公司未在重大信息敏感期进行股份回购 [2] - 回购委托时段符合集中竞价交易监管要求 [2]
招商公路(001965.SZ)累计回购2352.18万股 耗资2.9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7:02
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352.18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目前股本总数的0.344877% [1] - 回购支付资金总额为2.92亿元 [1]
2025年暑运结束 铁路发送旅客量、民航单日客运量均创新高
央广网· 2025-09-02 11:42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李欣 符嘉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为期62天的全国暑运结束,记者9月1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7月1日到8月3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 流动量累计116.97亿人次,同比增长7%。 2025年暑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创历史同期新高。铁路暑运客流 以旅游、探亲为主,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今年暑运,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8月15日旅 客运输量达256.53万人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公路方面,自驾出行量达到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阿莱·阿克拜:暑运期间学生游、旅游流、研学游等 人气高涨,有效拉动了我国旅游消费。东北、西南、西北、海滨城市、避暑胜地、重点景区出行热度较 高。 铁路12306科创中心研究员杨立鹏:及时在热门方向、时段增加运力投放,旅客发送量稳步增长。 ...
潮评丨两个“119”背后的消费交响曲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05
暑期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2] - 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吸引3.21亿人次观影 同比增长12.75% [4] - 两个"119亿"指标共同彰显内需市场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 [4] 交通出行领域表现 - 公路自驾出行达87亿人次 占比73% 乡村自驾游成为新增长点 [2]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首次突破9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铁路部门推出亲子游、研学游、康养游、歌迷专列等特色班列 广受欢迎 [5] 文化消费领域表现 - 暑期档超过100部影片密集上映 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4] - 《南京照相馆》等历史剧与《浪浪山小妖怪》等动画片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 [4] - 多家影院融合图书、文创、汉服、潮饮等多元业态 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 [5] 新兴消费业态发展 -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热门IP带动"乐园经济"火热 [4] - 农旅直播、康养体验等新业态活力释放 [4] -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举办近3.9万场活动 [5]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央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多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升级离境退税政策 [5] - 政策合力持续释放 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5]
暑运民航旅客量创历史新高,但更多人选择自驾和高铁出行
第一财经· 2025-09-01 20:33
暑运整体出行数据 -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1] - 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 占比73% 铁路发送旅客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 民航运输1.47亿人次同比增长3.4% 水运发送旅客超6694万人次日均增长6.1% [1] - 铁路和民航出行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但汽车仍是主要交通方式 [1] 交通方式结构特征 - TOP10城市汽车出行占比均超50% 珠三角地区尤为显著 佛山和东莞汽车占比超85% [2] - 区域中心及国际枢纽城市飞机占比相对较高 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飞机占比超10% [2] - 更多旅客出游依靠自驾和高铁 民航暑运旅客量同比增幅3.4%低于淡季水平 其中国内增长2.4% 国际增长13.7% [5] 高铁对民航的分流影响 - 铁路发送旅客43亿人次 同比2023年增长13% 同比2019年增长18% 增幅显著高于民航 [7] - 55%交叉用户受价格影响选择交通方式 高铁增班降低航线客座率并限制民航快线票价提升空间 [7] - 300km以内距离铁路占主导 300-800km火车占优势 800-1200km飞机渐成主流 1200km以上飞机绝对主导 86%铁路用户出行距离在800km以下 [7] 一线城市出行距离分布 - 广州/深圳0-500km出行铁路占比超50% 北京500km以下占比42.2% [8] - 京沪广深1500km以上出行民航占比较高 北京达51.9% [8] 民航票价与国际战略调整 - 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 较2019年下降8.6% [5] - 航空公司采取拉长航距策略 东航国际航线恢复率达疫情前110% 暑运出入境航班量创新高 国际航班量增9.8% 运输旅客增13.6% [10] - 暑运国际航班量增长13.2%远高于国内2.0%增幅 但国际客运航班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10] 国际航班恢复情况 - 东南亚与东亚占国际出港总量75.1% 赴日/韩/泰航班量居前三 仅日本恢复率超100% [10] - 赴泰航班恢复率仅53.8% 柬埔寨/美国/菲律宾等国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5成 [10] - 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英国/阿联酋/哈萨克斯坦/老挝/意大利/蒙古等国航班量超2019年同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