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流通
搜索文档
中国医药: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抗感染、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
证券日报· 2025-11-04 22:15
公司战略与研发 -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抗感染、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 [2] - 公司采取仿创结合、以仿为主的研发策略,开展原料药生物及绿色合成、创新药、高端制剂、甘草系列品种的研发 [2] - 公司在研项目稳步推进 [2] 医疗器械业务 -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涵盖进出口贸易、直销、分销、配送、SPD、零售等全业态 [2] - 公司持续延伸医疗器械服务链条,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2] - 公司加速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高端延伸 [2]
国科恒泰: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7405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7:12
证券日报网讯国科恒泰(301370)10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10月20日, 公司股东人数为17405户。 ...
专业筑基、开放共进 探索建发致新进阶路的战略密码
贝壳财经· 2025-10-15 14:00
以四十余载的实践,建发集团淬炼出"专业、共进、生生不息"的核心发展战略,布局领域不断延伸,目前,公司业务布局涉及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 营、旅游会展、医疗健康和新兴产业等。 凭借建发集团在供应链运营领域打下的先发优势,立足医疗器械万亿蓝海,近年来建发致新业绩持续高增。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净利润稳增的基础 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再度同比增长超五成。 9月25日,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4.46亿元。此次成功登陆创业 板,建发致新的进阶之路,既是集团战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鲜活例证,更是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一核心优势跨产业复用的价值彰显。 发力万亿市场 专业筑基驱动业绩稳增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国产替代及产品出口等多重动力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16年 —2023年,市场规模已从3700亿元攀升至10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9%,远超同期全球市场6.01%的增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 链分会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 ...
医疗器械流通赛道崛起,建发致新上市引资本聚焦
格隆汇· 2025-09-30 11:21
全球医疗器械分销赛道价值凸显 - 美国最大私营医疗器械分销商Medline Industries秘密递表美股IPO,估值突破500亿美元(约3562亿元人民币),预计募集资金40亿至50亿美元,或成2025年行业最大IPO案例 [1] - 具备全链条整合能力的医疗器械流通巨头正成为行业精细化发展浪潮中的稀缺资产 [1]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供应链加速智能化,物流仓储总面积2358.08万平方米,物流运输自有车辆突破4万台 [2] - 国内高值耗材流通领域分散低效,企业数量达142.95万家,平均订单处理周期5至7个工作日,其中超过60%时间耗费在人工核对和审批环节 [2] - 医院倾向于集中供应商数量,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全国性服务商,推动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模式推广和渠道向头部集中 [2] 建发致新上市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涨幅超过400%,标志着国内医疗器械分销赛道整合序幕加速拉开 [3] - 公司在中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医疗器械收入超1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位列行业第六,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占有率达16.47% [5] - 公司在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电生理、骨科植入、眼科、透析等高值专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5] 建发致新业务模式与创新能力 - 公司采用“直销+分销”双轮驱动模式,直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服务超3300家医疗机构,与100余家国内外头部厂商深度合作 [5] - 公司为60家医院提供SPD全流程运营服务,管理规模超百亿元,其中三级医院占比50%,服务体系获行业权威认可 [7] - SPD模式显著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例如某三甲医院耗材申领时间从60分钟缩至5分钟,科室发放错误率从5%降至0.5% [9] - 公司通过自主原码解析技术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应用,实现“一物一码”管理,打通从生产到使用的数据流 [10] 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前景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3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10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9%,远超全球6.01%的增速 [12] - 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从2016年724亿元增长至2023年15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0% [12]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353个,较2024年新增37个,创新器械不断激活市场活力 [12] 资本市场环境与行业估值修复 - 2025年A股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20%,创业板ETF涨幅超50%,医疗器械板块涨幅近20% [15] - A股IPO生态回暖,年内新增受理企业180家,较去年同期32家增加148家,增幅达462.5% [15] - 券商机构释放积极信号,高层提出“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等原则,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修复 [18]
建发致新:公司现有的研发经费主要投资于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方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21:17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在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主要执行分销活动,不从事研发和制造 [1] - 公司没有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这方面研发费用投入的记录 [1] 公司研发投入方向 - 公司现有的研发经费主要投资于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方向 [1] - 研发投入具体包括业务系统、数据平台和SPD信息系统等方面 [1]
建发致新:公司现有的研发经费主要投资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方向,包括业务系统和SPD信息系统等方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7:2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在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主要执行分销活动,不从事研发和制造 [2] - 公司没有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研发费用投入记录 [2] 研发投入方向 - 公司现有的研发经费主要投资于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方向 [2] - 具体研发方向包括业务系统、数据平台和SPD信息系统等方面 [2]
建发致新成功登陆深交所!
全景网· 2025-09-26 17:02
公司上市与背景 - 建发致新于9月25日成功举行新股发行上市仪式 [2] - 公司创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建发集团成员企业 [3] - 公司作为全国性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医院SPD服务 [3] 业务与合作伙伴 - 公司已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 业务聚焦医院场景,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3]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秉持“专业创造价值,为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的企业使命 [9] - 未来策略包括聚焦产业链痛点、深耕医院场景、积极拥抱智能化时代,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9]
建发致新:目前没有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这方面研发费用投入的记录
格隆汇· 2025-09-26 17:01
业务模式 - 公司在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仅执行分销活动 不从事研发和制造[1] - 无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费用投入记录[1] 研发投入方向 - 现有研发经费主要投向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领域[1] - 具体投资方向包括业务系统 数据平台和SPD信息系统等数字化基础设施[1]
建发致新(301584.SZ):目前没有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这方面研发费用投入的记录
格隆汇· 2025-09-26 17:01
业务模式 - 公司在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仅执行分销活动 不从事研发和制造 [1] - 无医疗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费用投入记录 [1] 研发投入方向 - 现有研发经费主要投向医疗器械流通数字化领域 [1] - 重点投资业务系统 数据平台和SPD信息系统等数字化基础设施 [1]
上市首日涨逾400%!从杨浦成长起来的企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10
9月25日,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为7.05元/股,开盘价36元/股, 随后股价一路冲高至46.20元/股,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50%,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为36.56元/股,上涨418.58%,总市值约154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18.82亿元增长至179.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81%。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到2.74亿元,较2022年的1.89亿元相 比,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显示了公司在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下良好的产业政策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此次上市,建发致新预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4.46亿元,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持续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SPD业务项目拓展建设,这些新增投资将进一 步提升公司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为公司快速扩大的业务规模与精益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发致新董事长余峰表示,将以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继续秉持"专业创造价值,为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的企业使命,聚焦产业链 痛点,深耕医院场景,积极拥抱智能化时代,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大局。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