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耗材
icon
搜索文档
增速环比持续改善,创新药表现突出——三季报看,医药如何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6:12
一、整体情况: 25Q1-3医药板块整体收入-2%,归母净利润-1%,扣非归母净利润-9%;25Q3医药板块整体收入+0%,归母净利润-3%,扣非归母净利润-7%,各项增速环比 25Q2持续改善。 细分领域表现:25Q3药品尤其是创新药板块收入增速表现较好,利润端增速较好的子版块主要是Bio-Pharma、CXO和上游。 增速环比趋势:23Q1以来医药整体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微增或微降。结构分化较大,其中Bio-pharma收入增速表现持续强劲,23Q1以来基本每个季度均为收 入增速最快的子版块,此外,CXO和上游的收入增速改善趋势明显。利润端表现类似。 | | 25Q1-3收入 | 25Q1-3归母 | 25Q1-3扣非 | 25Q3收入 | 25Q3归母 | 25Q3扣非 | 25Q3收入 | 25Q3归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yoy | yoy | yoy | yoy | yoy | yoy | 环比 | 环比 | | Pharma | -1% | -2% | -4% | -1% | -13% | -11 ...
华康洁净股价跌5.09%,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7万股浮亏损失78.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3:55
10月28日,华康洁净跌5.09%,截至发稿,报31.15元/股,成交1.60亿元,换手率6.99%,总市值33.57亿 元。 资料显示,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18号3 栋,成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上市日期2022年1月2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疗净化系统研发、设 计、实施和运维,相关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的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净化系统集成85.24%,医疗 耗材销售8.53%,医疗设备销售3.74%,运维服务1.88%,其他(补充)0.61%。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数据显示,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华康洁净十大流通股东。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 三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数47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65%。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 78.48万元。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成立日期2016年3月15日,最新规模36.63亿。今年以来收益 43.95%,同类排名1030/4218;近一年收益48.62%,同类排名670/3878;成立以来收益286.39%。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基金经理为 ...
华康洁净股价跌5.42%,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7万股浮亏损失9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58
10月27日,华康洁净跌5.42%,截至发稿,报33.70元/股,成交5368.86万元,换手率2.15%,总市值 36.32亿元。 资料显示,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18号3 栋,成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上市日期2022年1月2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疗净化系统研发、设 计、实施和运维,相关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的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净化系统集成85.24%,医疗 耗材销售8.53%,医疗设备销售3.74%,运维服务1.88%,其他(补充)0.61%。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基金经理为王平。 截至发稿,王平累计任职时间15年132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66.8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282.09%,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70.61%。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从华康洁净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华康洁净十大流通股东。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 ...
希玛医疗(03309.HK):10月22日南向资金减持7.2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3 03:26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10月22日南向资金减持希玛医疗7.2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32% [1] - 近5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计净减持63.4万股,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328.6万股 [1] - 根据持股变动表格,自10月16日至10月22日,南向资金连续5个交易日减持,单日减持规模在4000股至33.6万股之间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通过四个部门运营:香港医疗业务分部、内地牙科业务分部、销售医疗耗材分部以及内地眼科业务分部 [2] - 香港业务包括提供眼科、牙科及其他医疗服务以及销售视力辅助产品,内地业务主要涉及牙科和眼科服务 [2]
希玛医疗(03309.HK):10月15日南向资金减持8.8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16 03:25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10月15日南向资金减持希玛医疗8.8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37% [1] - 近5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计净减持124.2万股,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344.0万股 [1] - 10月15日持股变动为-0.11%,10月3日出现单日最大减持幅度-0.74%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通过四个业务部门运营 [2] - 业务部门包括香港医疗业务、内地牙科业务、销售医疗耗材及内地眼科业务 [2] - 香港业务提供眼科、牙科等医疗服务及销售视力辅助产品,内地业务聚焦眼科和牙科服务 [2]
扩大关税调查范围 美国再挥“232大棒”
北京商报· 2025-09-25 23:07
政策行动概述 - 特朗普政府启动两项新的232调查,分别针对进口机器人、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 [1] - 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该条款授权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产品实施关税或配额等限制措施 [2] - 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 [2] 调查涉及的具体行业与产品 - 机器人及工业机械调查涵盖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磨削设备、工业冲压机及自动换刀装置等 [2] - 医疗设备调查针对个人防护装备(如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套)、医疗耗材(如注射器、导管)及耐用设备(如病床、轮椅) [3] - 此次医疗设备调查不涉及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这些领域已纳入另一项独立调查范围 [3] 232调查的政策背景与现有规模 - 截至目前,美方已出台的232调查共涉及11个品类,包括钢铝、汽车、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等 [2] - 特朗普政府已对汽车、铜、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32关税 [2] - 2024年钢铁、铝、铜的进口价值分别为319.72亿美元、207.4亿美元、179.72亿美元,而钢铝衍生品进口金额达718亿美元 [4] 政策目标与财政效果 - 政策核心目标是通过提高进口成本鼓励关键产业国内制造,以减少贸易逆差和促进制造业回流 [1][4] - 关税已成为美国财政收入重要来源,7月关税收入达28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6.28亿美元上涨273% [4] - 4月至7月累计关税收入为947.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6.42亿美元上涨243%,7月关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4% [4] 政策对制造业的影响评估 - 自今年4月征收“对等关税”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环比新增均为负数,6月在总就业中占比跌破8% [5] -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士认为,关税对海外业务影响有限,因公司已通过海外子公司和收购进行布局 [5][6] - 该人士指出,关税压力可能更多传导至工业机器人服务的下游领域,如光伏、锂电、3C行业 [5] 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与后续路径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违法 [6] - 法院裁决认为该法律未授权总统通过行政命令征收关税,关税是国会的核心权力 [6] - 若最高法院最终不支持现行关税,232调查可能成为实施替代关税的后盾,因其更具持久性,但落地进程更迟缓 [7]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 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17:19
事件概述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涉及个人防护装备 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等 [1] - 调查可能酝酿加税政策 若加税则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 [1] 市场反应与出口数据 - A股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不大 迈瑞医疗股价上涨4.75% 英科医疗跌幅最大为2.54%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0亿美元 同比增长5.0% [1] - 美国市场占出口总额21.44% 但对美出口同比下滑4.41% 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 [1] 企业影响差异与应对策略 - 低值耗材企业利润率较低 加征关税会挤压利润空间 医疗设备企业利润率较高或可覆盖关税影响 [2] - 中国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在美国建厂的寥寥无几 大部分直接出口到当地 [2] - 企业以技术梯队和全球布局重构竞争秩序 策略包括营销国际化 服务本地化以及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的海外本地化部署 [2] -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 已规划海外本地生产的国家数量提升至14个 其中11个国家已启动本地生产 [3] - 稳健医疗产品销售到美国的金额占比很小 公司正转移部分医用耗材产品到美国本土 美国近岸和东南亚生产以应对潜在加税 [3] 代表性企业全球化案例 - 联影医疗在全球构建7大区域备件枢纽和32个国家库的服务网络 [2] - 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一带一路30国 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中国方案 [2] - 迈瑞医疗在数字化 智能化方面进行全球化战略推进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带到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2]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16:56
美国232调查对医疗器械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具体涉及进口个人防护装备 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等[1] - 若加征关税 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1]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美国以51.67亿美元稳居首位 占出口总额21.44%[1] - 对美出口同比下滑4.41% 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1] 企业股价表现 - A股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不大 迈瑞医疗股价涨幅达4.75% 英科医疗跌幅最大为2.54%[1] 不同产品类别受影响程度 - 低值耗材企业利润率较低 加征关税会挤压利润空间[3] - 医疗设备企业利润率较高 或可覆盖关税影响[3] 企业全球化布局策略 - 联影医疗构建"7大区域备件枢纽+32个国家库"全球服务网络 通过美国 荷兰等战略备件中心辐射全球市场[3] - 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一带一路"30国 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方案[3] - 迈瑞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带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医院[4] 海外生产布局 - 迈瑞医疗规划海外本地生产国家数量提升至14个 其中11国已启动本地生产并持续扩大产能[4] - 稳健医疗转移部分医用耗材产品到美国本土 美国近岸和东南亚生产以应对加征关税问题[4] 市场结构特征 -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 市场容量与中国接近但行业增速更快[4] - 稳健医疗对美国市场销售金额占比很小[4]
9月25日投资早报|东方材料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被责令整改,中微半导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申请,今日两只新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33
隔夜全球股市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0%至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至3185.57点 超44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2.33万亿元人民币 较前日缩量1600亿元[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 恒生指数涨1.37%至26518.65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1.64%至9442.99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53%至6323.15点 成交额2887.72亿港元[1]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琼斯指数跌0.37%至46121.28点 标普500指数跌0.28%至6637.97点 纳斯达克指数跌0.33%至22497.86点 人工智能龙头股连续第二日承压[1] 新股上市信息 - 建发致新(创业板代码301584)发行价7.05元/股 发行市盈率13.29倍 公司为全国性医疗器械供应链平台 主营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医院SPD运营管理服务 覆盖血管介入/外科/IVD诊断等领域 代理美敦力/迈瑞医疗等品牌产品[2] - 联合动力(创业板代码301656)发行价12.48元/股 发行市盈率32.87倍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与电源系统 服务超40家整车企业及170余车型[2] 数字消费政策动向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 释放AI手机/电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打印设备消费潜力 加快智能家电/安防/照护系统互联互通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推动数字国潮品牌发展[3] 建材行业产能调控 - 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与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需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禁止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产能 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超备案产能置换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环保绩效低企业退出 加快光伏玻璃产能预警机制转型[4] 数据服务设施建设 - 商务部等9部门推出服务出口促进措施 支持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开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 在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建设国际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中心 面向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5][6]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第一财经· 2025-09-25 08:14
特朗普政府启动新232调查 - 特朗普政府启动两项新的232条款调查,分别针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始于9月2日[1] - 根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美国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1] - 此次新公布的调查扩大了美国目前可能面临关税的行业范围,专家认为此举旨在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鼓励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1] 232调查涉及行业范围 - 截至目前,美方出台的232调查共涉及11项,包括钢铝及其衍生品、汽车、铜、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和衍生品、卡车、木材、商用飞机和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以及多晶硅及其衍生品[2] - 特朗普政府已援引该法案对汽车、铜、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32关税[2] 机器人和工业机械调查细节 - 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以评估机器人和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如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工业冲压机等)的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 - 调查范围包括用于金属处理、成型或切割的专用设备,但不包括无人驾驶航空系统[3] - 商务部寻求了解美国国内产能满足需求的程度、外国供应链的作用、进口集中风险以及提高国内产能的可行性等问题,相关方需在21天内提交意见[4] 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细节 - 新232调查反映出美国对依赖外国供应医疗耗材的担忧,调查针对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5] - 具体产品包括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套、防护服、注射器、缝合线、导管、纱布、病床、轮椅、起搏器、呼吸机等[5][6] - 此次调查不涉及处方药、生物制品及其他药品,商务部希望了解国内生产满足需求的程度及增加国内产能的可行性[6] 专家对政策效果的看法 - 有专家指出,对机器人和工业设备加征关税若成真,将增加美国制造业成本,而美国本土短时间内无法生产这些设备[1] - 另有专家认为,使用关税等政策方式难以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因为本土美国人不愿意从事简单制造业工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