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人数约3.3万户
证券日报· 2025-09-10 17:13
证券日报网讯朗科科技9月1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股东人数 约3.3万户。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破壁者华为:AI训推困局有了新解法
第一财经· 2025-09-01 17:5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模型参数达千亿级且多模态数据量突破ZB级 传统存储体系面临性能与容量瓶颈 [1] - 训练671B参数大模型需3.5PB原始语料 相当于350万个1TB硬盘容量 [3] - 国内大模型首Token生成时间平均1000ms 为美国同类产品2倍 每秒Token生成数仅25 token/s 不足美国产品十分之一 [3] 华为AI SSD产品创新 性能突破 - OceanDisk EX系列实现IOPS翻3倍 时延降至微秒级 缓解HBM与DDR内存负荷压力 [5] - 搭配DiskBooster驱动软件 通过内存扩展技术将内存扩大20倍 单台一体机可处理模型参数从32B提升至235B [5] 容量升级 - OceanDisk LC系列提供61TB/122TB/245TB容量 245TB版本容量密度比HDD高10倍以上 [6] - 存储250PB自动驾驶数据时 空间占用从1160U降至172U(省85.2%) 功耗从83.3kW降至51.2kW(省38.6%) 数据预处理速度从2.1TB/s提升至13.8TB/s(效率提6.6倍) [6] 行业影响与机遇 - 推动存储行业从通用产品向"场景驱动"转型 解决"速度跟不上、容量不够用"窘境 [8] - 降低AI产业门槛 使中小企业能够承担AI基础设施成本 激活医疗AI影像诊断与制造AI质检等领域创新 [8] - 存储核心竞争力转向软件算法与协同能力 DiskBooster等技术可横向拓展至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形成技术复用 [9] - 推动AI产业从"算力单点突围"转向"存力+算力"协同 加速"算法-算力-存储"生态协同发展 [8][9]
破壁者华为:AI训推困局有了新解法
第一财经· 2025-09-01 17:49
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竞技台上,智能机器人完成精准抓取、实时避障时,观众看到的是机械 臂的灵活运转,却鲜少注意到背后数据流转的"竞速赛":每一次动作调整都依赖 AI 模型的实时推 理,而推理效率的核心,藏在数据存储的响应速度里。 当大模型参数向千亿级冲刺、多模态数据量突破 ZB 级大关、 AI 基础设施面临 TCO 问题,传统存 储体系早已跟不上 AI 的"脚步","性能墙"与"容量墙"如同两道铜墙铁壁,把很多企业的 AI 落地梦 拦在了门外。 8 月 27 日,华为交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布面向 AI 时代的高端 SSD——AI SSD ,即 Huawei OceanDisk EX/SP/LC 系列化新品。通过软硬协同的系统性创新,欲打破传统存储器的性能和容 量瓶颈,为 AI 训练提速,提升推理体验,重新定义 AI 时代存储该有的样子。 不止是产品创新 训练一个 671B 参数的大模型,要吞 3.5PB 原始语料——相当于把 350 万个 1TB 硬盘塞满;全 球互联网多模态数据飙到 154ZB ,传统存储集群看了只能干瞪眼。更要命的是性能不佳:国内部分 大模型 TTFT (首 Token 生成时间)平 ...
忆联参与制定消费级SSD团体标准正式出版! 以“高可靠”引领行业提质增效与用户体验升级
金投网· 2025-08-29 17:57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存储设备已成为智能体验基石 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乎用户效率与资产安全[1] - 消费级SSD长期缺乏统一权威的可靠性标准 导致厂商缺乏质量对标依据 用户难以量化评估产品耐用性与数据安全[1] - 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2.6亿台 带动消费级SSD需求增长[3] - 各SSD厂商可靠性验证方法与流程存在显著差异 导致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3] - 终端用户面临评估维度缺失和风险隐患两大挑战 缺乏可量化横向对比指标 产品优劣难以准确判别[4][5][6] 新标准规范内容 - 《消费级固态硬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规范》由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联合忆联、联想等多家企业制定[1] - 规范明确了产品寿命、极端环境适应性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可靠性技术要求[1] - 涵盖硬盘寿命、MTBF、数据保持等18项核心指标的全面可量化技术基准[7] - 详细描述验证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细化各项试验需达到的性能指标[7] 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成果 - 忆联建有1000平方米消费级实验室 配备笔记本电脑、Chromebook等终端设备及高低温冲击机、协议分析仪等先进检测仪器[8] - 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体系 贯穿硬件、软件、系统及可靠性全维度测试[8] - 通过Hardware Bias Test、RDT、MST、ELT等专业测试方案确保产品长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8] - 2024年推出AM541、AM6C1等多款高性能高可靠性CSSD主力产品[10] - AM541成为中国首个通过百万倍大气中子辐射极限测试的消费级SSD[10]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新标准推动行业提供更安全耐用、质量可靠的产品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7] - AI应用爆发式增长持续驱动消费级SSD市场扩张 用户对高性能高可靠产品需求旺盛[10] - 行业标准实施将有力推动消费级存储行业整体可靠性水平提升[1]
宣布重大收购预案 开普云连续两日“20CM”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0:52
收购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南宁泰克70%股权并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剩余30%股权实现100%控股 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4] - 交易前金泰克需将存储产品业务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 包括销售采购渠道 研发生产设备 商标专利和员工等 金泰克承诺交割后不再涉足存储业务 [5] - 公司实控人拟向深圳市晤股峰登半导体合伙企业协议转让20.73%股份共1399.65万股 转让价52.64元/股总价款7.37亿元 该转让以收购南宁泰克为前提条件 [5]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南宁泰克2024年营收23.66亿元是公司营收3.83倍 2023年营收8.68亿元净亏损3.43亿元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3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13亿元净利润0.49亿元 [1][6] - 标的公司承接金泰克全部存储产品业务 产品涵盖内存和固态硬盘两大类别 覆盖消费级工业控制级和企业级三大应用场景 [2] - 金泰克消费类固态硬盘出货量曾居全球第三 消费类内存出货量全球第六 企业级DDR4出货量国内领先 且为国内实现企业级DDR5国产化的头部厂商 [2][3] 市场反应与估值参考 - 公司复牌后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20CM涨停 从65.8元涨至94.75元 市值增长约19.55亿元 [1][3] - 翔港科技2023年11月投资时金泰克投前估值为15亿元 该次投资方包括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 [6][7] - 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将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评估报告为依据协商确定 目前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 [6]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主营业务为AI大模型与算力 AI内容安全和数智政务等软件开发与销售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5亿元 6.94亿元和6.18亿元 [1][7] - 公司自称已构建全栈AI产品体系 覆盖AI算力大模型智能体中台和智慧应用 具备从底层算力到顶层应用全链条交付能力 [7] - 金泰克实控人李创锋直接持股40.19%并通过配偶合计控制51.11%股份 其1999年以15万元起步创业 25年后通过该交易进入A股市场 [2]
事关AI!华为,将发布重磅成果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14:09
产品发布信息 - 华为将于8月27日发布全新AI SSD产品 [2] - 产品定位为AI训练推理和大模型部署提供超大容量和超强性能支持 [3] 技术背景与市场影响 - 当前AI存储器领域由HBM主导 其通过3D堆叠和超宽接口实现极高带宽但牺牲容量 [2] - HBM技术导致现有算力卡容量有限 [3] - 华为AI SSD将改变AI存储器市场格局 强化公司在AI时代的竞争力 [2][3] 战略合作与生态发展 - 华为计划与一体机厂商合作 为AI存储器市场注入新活力 [4] - 该举措将推动国产存储生态发展 [3]
忆联新一代eMMC 5.1产品:容量倍增、功耗降低18%,以卓越TCO重塑智能终端存储体验
金投网· 2025-08-19 12:28
面对智能终端超高清化、强交互性演进带来的存储容量与能效双重升级需求,忆联新一代eMMC 5.1产 品应时而生,凭借三大核心竞争力精准解决市场痛点。 大容量新刚需,性能再提速 而针对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24小时在线场景,eMMC 5.1产品创新引入分级休眠机制。在非活跃状 态下自动切换至微安级睡眠模式,瞬时唤醒响应时间低于1 ms。 ● 容量倍增,驾驭高性能场景——256GB大容量升级,轻松应对 4K 视频编辑、AI 计算等高负载挑战。 ● 能效跃升,功耗大幅下降18%——优化电源管理,大幅延长终端续航,显著降低散热与运营成本。 ● TCO最优,兑现长期价值——高性能与低功耗兼得,显著降低客户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 在AI的强劲催化下,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物联网等嵌入式应用场景中,大容量存储已成为刚 需。以日常消费和汽车电子为例,高清影音内容、高分辨率游戏、大型应用、智能家居摄像头数据存储 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应用,正持续推高大容量存储需求。 忆联新一代eMMC 5.1产品延续上代产品的高性能基因,顺序读写速度跃升至330/290 MB/s,随机读写 性能达33K/30K IOPS。 其产品级与系统级性 ...
江波龙股价上涨1.51% 公司称固态硬盘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金融界· 2025-08-16 03: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23分最新股价为91.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1% [1] - 当日开盘价为89.50元最高触及92.56元最低下探88.87元 [1] - 成交量为7.39万手成交额达6.73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 - 产品包括固态硬盘、内存条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 [1] 行业动态 - 服务器、PC等领域的固态硬盘、内存条价格在三季度仍具备上行动能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49.74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59.11万元 [1]
江波龙:服务器、PC等领域的固态硬盘、内存条价格在三季度仍具备上行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9:44
行业价格趋势 - 服务器、PC等领域固态硬盘和内存条价格在三季度仍具备上行动能 [1] 数据来源 - 观点基于CFM闪存市场数据 [1]
小小的一张存储卡,到底该怎么选?
36氪· 2025-08-11 11:34
这是一张存储容量只有 1.44MB 大小的 3.5 英寸软盘,放在今天,它连一首歌曲、一张大点的图片都放不下,但却是果子读小学那会儿最主流的移动存储 设备。 果子那时候因为贪玩,还用软盘干过一件很蠢的事:把家里电脑桌面上的游戏快捷方式全部拷贝到软盘里,试图带回学校的电脑上玩,结果可想而知。干 过同样事情的小伙伴举个手! 时至今日,软盘早已被淘汰,甚至连光盘都在逐渐消失,如今最主流的移动存储设备,除了 U 盘大概就是各种各样的存储卡了。相比优盘有着比较统一 的物理形态和技术规范,存储卡的物理规格和技术标准比较多,适用范围和设备也不一样,而且有些存储卡彼此之间并不通用,还是很容易踩坑的。所以 果子决定来给大伙儿说一下存储卡的一些门道。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存储卡主流的就两大类:SD 卡和 CFE 卡。 咱们就先来说说大家最熟悉的 SD 卡。 SD 卡,全称 Secure Digital 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诞生于 1999 年,由松下、东芝及 SanDisk 共同开发,主要是为当 时的数码设备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存储解决方案。彼时 SD 卡的问世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移动设备的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