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
搜索文档
投资者提问:近期美国燃机龙头GEV发布三季报,其披露燃机积压订单62GW,...
新浪财经· 2025-11-18 11:47
公司业务与客户关系 - 公司HRSG产品的主要客户为美国燃机龙头GEV [1] - GEV目前燃机积压订单达62GW,并预计年底总积压订单或达到70GW [1] - GEV的积压订单规模为其当前产能的4倍以上 [1]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燃机行业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状况 [1] - GEV公司燃机价格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涨,且目前仍处于上涨通道 [1] - GEV计划到2026年第三季度将产能扩大至年产20GW,增幅达50%以上 [1] 公司定价与产能策略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1] - 公司产品定价基于材料预算、工时预算、其他费用及设定的净利润率计算出的净利润构成 [1] - 公司HRSG产品价格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适时进行调整 [1] - 公司越南基地已有多个潜在客户正在进行前期审厂流程 [1]
海科新源20251110
2025-11-11 09:0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海科新源 专注于溶剂和VC(碳酸乙烯酯)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1] * 行业为锂电材料行业 具体涉及锂电池溶剂和添加剂VC [3] 核心观点与论据: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溶剂收入占比约2/3 丙二醇占1/3 预计2025年溶剂收入占比将提升至3/4 主要受益于湖北工厂溶剂产能提升 [2][3]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DMC EMC EC等溶剂产品平均未税销售价约为4300-4400元/吨 受长单影响7、8月价格下降 但9月已回调至上半年水平 [2][4] * 公司第三季度容器业务出现亏损 约500元/吨 主要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但第四季度预计将实现盈亏平衡 [2][5][6][9] * 公司目前所有生产基地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现有年产能为77万吨溶剂和13万吨醇类产品 总计90万吨 [3]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溶剂价格已于2024年7、8月触底 9月回调100-150元/吨 10月散单价格进一步上涨约5% 预计四季度整体每吨价格上涨200元以上 [2][7] * 全球溶剂有效产能约220万吨 海科新源 石大胜华 华鲁恒升三家企业合计产能约167万吨 占据80%市场份额 [2][10][11] * 预计2026年全球溶剂需求量将达到220万吨 行业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为价格上涨提供支撑 预计2026年溶剂价格可能继续上涨10%左右(约500元/吨) [3][14][15] * VC产品价格从44500元/吨大幅上涨至接近80000元/吨 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3][4] * 预计2026年全球VC需求量10-11万吨 目前有效产能约8万吨 供需紧张 因扩产周期长达两年以上 预计2026年VC价格将在8万到10万元/吨之间波动 [3][18][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产能规划与战略 * 公司预计2025年销量超过70万吨 2026年保守估计达80万吨以上 并通过技改或并购提升至85-90万吨 [2][12] * 公司计划将VC产能从1.1万吨扩至1.5万吨 若价格维持高位 仅VC一项每年额外收益可达3亿元左右 [3][4] * VC扩产周期长 主要由于高技术要求 高腐蚀性 生产工艺复杂及严格的安评环评 从规划到投产需两年以上 [1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散单和长单客户各占一半 散单价格涨幅较快(10月接近5%) 长单价格需具体分析 [2][8] * VC生产所需原材料EC和DMC占其采购成本约50% 溶剂价格上涨将带动VC生产成本上升 [25] * 公司在VC领域拥有成本优势(自有原料) 已通过比亚迪审厂 并正与国轩高科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客户洽谈合作 [26] * 丙二醇产品线中 工业级产能过剩价格较弱 高端医药级和食品级需求紧平衡 价格相对稳定 [24]
尚太科技20251028
2025-10-28 23: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负极材料行业,公司为尚太科技(文档中提及“上派科技”,根据标题应为“尚太科技”)[1]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5年第三季度发货量接近9.2万吨,环比第二季度提升30%以上,增加约2万吨[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吨利润约为2,700元,第四季度预计恢复至上半年水平,乐观估计在3,300至3,700元之间[3] * 2025年全年预计出货量为33万吨,同比增长50%[2][5] * 2025年第四季度发货量预计略高于第三季度,可能达到10万吨左右[5] * 2025年第三季度总出货量9万多吨,其中包含5万吨外协生产,自有产能满负荷[3][20] * 三季度外协与自有产能盈利差距约为1,000元,自有产能盈利大约在3,000元左右[35] * 2024年各季度营收分别为9亿、12亿、15亿和16亿元;2025年三季度营收约为21亿元[43] * 大单品价格调整及成本适应速度较慢,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整体经营业绩与前两个季度基本持平[4]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快充产品占总出货量的40%,储能产品约占20%[2][6] * 储能产品由于同质化较高,其盈利能力相对较低[2][6] * 海外市场储能产品占比更高,约60%[3][16] * 储能新产品将在明年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其发展速度快于动力类新产品[3][18] * 公司已建立年产500吨的硅碳材料基地,并持续生产和出货,研发重点在于提高快充能力和循环寿命[3][17] * 硅碳新产品尚未实现显著盈利,规模效益尚未体现,预计2026年可实现全部500吨出货量,主要面向消费市场[41][42] 产能建设与规划 * 公司正推进产能建设,但受限于先天条件,进度未达预期[2][7] * 山西四期20万吨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三季度投产,大概是九月份[7][40] * 马来西亚的产能也将在2026年后端建成并发挥作用[7] * 预计到2026年底公司总产能将达到38万吨左右,比2025年增加五六万吨,若考虑外协因素,总产能可能达到42万吨[2][7] * 2026年三季度末山西四期20万吨计划全部投出,加上马来西亚工厂贡献,总计规划可达到50万吨左右[3][40] * 2025年新增了10万吨产能,但由于价格调整,营收并未显著增加[43][44] 价格趋势与市场动态 * 近期小客户负极材料价格已上涨10%左右,均价约24,000元/吨(不含税)[2][9] * 大客户涨价尚未完全落地但趋势明显,涨价幅度目标也是10%左右[2][9] * 小客户提价将在2025年四季度体现,大客户预计要到2026年一季度才能落实,总体提价幅度接近10%[45] * 长期来看价格走势通常是先涨再跌,2026年预计温和上涨,由供需关系决定[3][21] * 行业内实质性扩产不多,大型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建项目需至少两年建设周期和大量启动资金[2][10] * 目前整个行业各环节都出现了供给紧张状态,包括负极材料在内,各工序均面临供需压力[29] 成本与供应链 * 海外新建产能成本显著高于国内,电费高50%,人工费用翻番,总体成本增加70%以上,但可通过销售价格消化[11][12] * 石墨化外协价格从8,000元涨至8,500元,有可能进一步涨至9,000元,但再往上的空间有限[3][35] * 石墨化环节扩产速度较慢,优质石墨化厂商产能偏紧,未来外协涨价主要集中在该环节[30] * 山西四期项目具有电价和新工艺优势,电价与北苏相比有约30%差距,预计整体成本将下降约10个百分点[31][32] * 现有降本措施预计要到2026年一季度末才能体现效果,因库存周期较长[25] 客户与需求展望 * 储能领域客户普遍预期2026年增长显著,相关业务占比可能从2025年的20%-30%提升至2026年的30%-40%[28] * 2026年第一季度需求预期良好,但略低于2025年第四季度,目前只能看到一月份订单情况[3][19] * 海外主要客户包括一个大客户及其终端客户,以及一些国内企业在海外储能项目中的需求[15] * 此次订单覆盖了全产品、全系列[3][22] 风险与挑战 * 海外中资电池厂面临较大挑战,影响公司三季度单吨利润[3][14] * 海外工厂建设受管制等因素影响,全部建设完成需要到2026年底,海外建设进度较慢[27] * 海外盈利状况由于管制等因素不太正常且难以预测其稳定性[39] * 快充技术领域竞争激烈,价格谈判空间有限[42]
迈向20年来最严重供给短缺,华尔街大行:铝价具有50-60%的长期上涨潜力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10:54
市场供需前景 - 全球铝市场正走向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供应短缺,若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库存告罄危机或将难以避免[1] - 中国闲置产能已被完全消化,进入无新增原生铝产量增长阶段,而印尼新增产能预计到2029年仅达230万吨,难以扭转供应紧张局面[4][8] - 需求前景异常强劲,能源转型(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电网升级)及未来产业(机器人、AI数据中心)成为巨大增长引擎,例如每台人形机器人需消耗20-25公斤铝,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00%,工业机器人年化产量同比增长约60%至90万台[4] 价格走势预测 - 花旗结构性看涨铝,预计当前2500美元/吨的铝价将导致未来五年出现巨大不可持续赤字,价格需持续稳定在3000美元/吨以上才能刺激必要供应增长[1][9][10] - 中长期看,铝价可能冲击4000美元/吨的需求破坏水平,较当前价位具有50-60%的上涨潜力[1][10] - 与铜相比,铝市场出现真正赤字、库存告罄和现货溢价的风险要大得多[12] 供应约束分析 - 印尼产能扩张严重依赖配套自备燃煤电厂,面临ESG风险、监管和融资障碍,一体化项目投资回收期长达8-11年[8] - 废铝回收难以填补供应缺口,预计回收率仅从当前约45%温和提升至50%,远不足以平衡市场,且铝废料比铜废料更难响应价格信号[8] 投资建议与市场影响 - 花旗强烈建议铝消费企业在当前价位对未来1-5年进行套期保值[1] - 预计随着宏观经济情绪在2026-2027年转好,资产配置者和各类基金将大举增持铝资产[1] - 中国在机器人和AI领域的巨额投资,可能重演其在能源转型和美国页岩油革命中的模式,为铝等上游原材料带来长期强劲的需求支撑[6]
【市场探“涨”】半个月上涨超10%,拐点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10:57
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动 - 国产六氟磷酸锂均价报5.52万元/吨 较7月底上涨超10% [2] - 价格远低于2022年历史峰值59万元/吨 但引发周期拐点热议 [2] - 长期低价致行业全面亏损 二季度价格跌至4.7万元/吨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核心原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不足6万元/吨反弹至8.27万元/吨 涨幅近40% [2] - 下游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 [2] - 电解液企业为传统旺季提前备货 单月采购量环比明显提升 [2] 供需格局变化 - 7月全球电解液产量18.7万吨 预计8月达19.5万吨 未来三个月持续小幅攀升 [2] - 7月六氟磷酸锂需求量2.25万吨 供应量2.28万吨 供需基本平衡 [2] - 月度名义产能3.66万吨 有效产能2.45万吨 预计9月需求超2.46万吨 [3] 行业产能状况 - 多氟多现有年产能约6万吨 新产能投放趋于谨慎 [3] - 长期低价导致企业停产减产 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不足 [3] 未来市场展望 - 价格短期有望继续小幅攀升 可能触及6万元/吨关口 [3] - 原材料成本同步上升 企业盈利改善不明显 [3] - 行业供大于求格局逐步改变 但非周期性根本反转 [2]
供不应求,六氟磷酸锂价格将突破6万/吨
鑫椤锂电· 2025-08-14 15:19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 - 二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跌至谷底 市场最低价达4 7万元 吨 行业厂家普遍亏损并降低负荷以减少损失 [1] - 8月碳酸锂价格因供应减少持续上涨 带动六氟磷酸锂价格突破5 5万元 吨 [2] - 预计六氟磷酸锂价格将突破6万元 吨 因供不应求格局至少持续3个月 [8] 碳酸锂与六氟磷酸锂联动关系 - 碳酸锂价格上涨为六氟磷酸锂提价提供契机 核心推动力来自供应偏紧 [4] 供需格局分析 - 2025年7月全球电解液产量18 7万吨 预计8月增至19 5万吨 未来三个月产量持续攀升 12月小幅回落 [6] - 7月六氟磷酸锂需求2 25万吨 供应2 28万吨 呈现盈余 但需求持续攀升将打破平衡 [6] - 六氟磷酸锂名义产能3 66万吨 月 有效产能2 45万吨 月 预计9月起需求超2 46万吨 月 有效产能满产仍将供不应求 [6]
日媒:高温导致减产,“米荒”可能重现
环球时报· 2025-08-06 06:38
蔬菜价格影响 - 日本8月份东京中央批发市场15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预计比过去5年平均价格高出10%到30% 受高温和少雨影响导致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等夏季蔬菜主要产地收成减少[1] - 白萝卜 胡萝卜 菠菜 黄瓜 番茄 青椒以及西兰花这7个品种价格显著上涨[1] 畜牧业生产状况 - 7月猪肉平均价格与去年历史最高水平持平 国产猪肉价格创下50年新高[1] - 高温导致去年夏季配种不顺使出生率下降和养殖数量减少 今年夏季出栏猪体重增长不如预期并出现死亡[1] - 鸡群受高温影响使母鸡产蛋期缩短且蛋尺寸偏小[1] - 饲料价格飞涨和燃料成本攀升 加上添置降温设备使养殖户生产成本持续上升[1] 大米供应形势 - 日本水稻主产区新潟县出现干旱导致稻田龟裂和稻株枯萎[2] - 2023年全国稻米产量比最初估计的669万吨减少8万吨 引发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2] - 农协向农户预付的"预估付款"比去年更高 预示新米售价可能上涨[2] - 本季新米销售价格预计在每5公斤3500日元左右 若收成不好可能进一步涨价[2] 农业政策调整 - 日本首相宣布大米政策从维持价格的限产政策转向增产[2] - 内阁会议考虑通过扩大耕地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