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

搜索文档
周乃翔在淄博调研督导时强调 扛牢政治责任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动督察问题整改见底到位
大众日报· 2025-06-24 09:02
督察指出,淄博亨禄建材销售有限公司、山东赢正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淄博金石矿业有限公 司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周乃翔仔细察看三家企业石灰生产线,详细了解石灰窑顶部排烟情 况,现场研究整改措施,强调要"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方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细整改措施,确 保取得实效。要加强日常监管,对超标排污行为实时预警、快速响应、迅即处置。要加快推动石灰行业 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规范有序、绿色低碳发展。 周乃翔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问题,暴露出我省生态环保工作还存在短板。各级各部 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抓好排查整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要抓好 大气污染防治,深化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移动源综合治理,提升面源污染 管理水平,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副省长温暖参加调研。(记者 毛鑫鑫)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我省淄博、德州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短板问题后,省委、省政府 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6月23日来到淄博市,现场督促指导问题整改工作,强调要深入贯 彻 ...
违法排污、检验造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多市大气污染乱象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8:00
南都讯记者王玮发自北京6月23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督察指 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问题多发。山东省淄博、德州等市大气污染防治部分 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违法排污问题较为突出。 该通报称,乌海市工业园区和矿区污染严重,2022年以来PM10、PM2.5浓度在自治区垫底,2024年多 个辖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倒数。淄博、德州作为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城市,2023年和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 指数全省排名靠后,德州市2024年重污染天数比例全省最高。 督察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升级改造滞后,2021年以来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 君正化工公司擅自投产焦化项目300万吨年,仅落实96万吨产能指标。1030万吨焦化产能干熄焦和超低 排放改造未按时完成,西来峰公司200万吨年干熄焦项目尚未开工。 此外,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2022年以来焦化企业因超标排放被处罚64次,华信煤焦化公司被罚20次 且烟气直排,鑫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被罚10次且氮氧化物排放超总量,2024年广纳公司焦炉二氧化硫超 标排放800余小时。园区矿区固废扬尘治理不力,多个露天矿山扬尘污染,五 ...
实行双主营业务发展!南华仪器并购嘉得力再迎新进展
仪器信息网· 2025-06-23 16:18
并购重组背景 - 南华仪器通过并购嘉得力实现从传统机动车检测向"环保+智能清洁"双赛道跨越的战略转型 [1] - 嘉得力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商用清洁设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洗地机、扫地机等高端清洁设备 [3] 嘉得力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已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迭代,具备远程监控与数字化管理的智能服务体系,并通过物联网终端提升客户管理效率 [3] - 大型工商业无人洗地机产品完成多次迭代,内置污水循环系统、自动控水系统等自动化节水功能进入测试阶段,关键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3] - 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1.28亿元,归母净利润2198.55万元、1766.04万元,毛利率稳定在39.53%、38.39% [3] 市场前景与战略规划 - 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2023年销售额达283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达475.2亿元人民币,2024-2030年CAGR为7.7% [5] - 南华仪器将依托嘉得力技术积累抢占智能清洁设备市场,清洁设备业务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5] 业绩承诺与整合计划 - 嘉得力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800万元,2026年不低于2000万元或2025-2026年累计不低于3800万元,2027年不低于2100万元或2025-2027年累计不低于5900万元 [6] - 南华仪器将保持嘉得力团队稳定性,整合其业务与研发能力至上市公司体系,借助平台资源提升标的公司盈利能力 [4][6]
2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
新华网· 2025-06-23 14:11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2省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 新华社记者 23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督察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大 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问题多发。山东省淄博、德州等市大气污染防治部分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违法 排污问题较为突出。 在内蒙古,督察指出,乌海市工业园区和矿区点多面广,资源型、结构性污染突出。2022年以来, 乌海市PM10、PM2.5浓度排名均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垫底。 督察发现,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升级改造滞后。该市2021年以来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其 中,君正化工公司擅自投产焦化项目300万吨/年,仅落实96万吨产能指标,违规新增产能200余万吨。 该市仍有1030万吨焦化产能的干熄焦、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未按时限要求完成。 同时,部分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2022年以来,乌海市焦化企业因超标排放等涉气环境违法行为 突出,累计被处罚64次。其中,华信煤焦化公司被处罚20次,还存在炉门频繁破损、烟气直排问题;鑫 华凯焱城煤焦化公司被处罚10次,另有氮氧化物排放连续三年超总量问题。此类问题频繁发生,加剧区 域环境空气质量恶化。 ...
如何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规范运营?来自天津市津南区的一线调研及思考
中国环境报· 2025-06-23 07:09
行业现状 -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数据造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机动车污染防治成效 [1] - 津南区7家检验机构在2024年4月-6月专项调研中均被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包括篡改数据、人为干扰设备等行为 [2] - 行业面临技术性造假手段隐蔽化挑战,如使用作弊软件篡改OBD参数、伪造检测过程等 [2] 具体问题 - 检验机构违规操作多发:包括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足、双排气管车辆仅单管取样、用风扇吹散尾气等 [3] - 部分机构随意放宽检验方法,如对适用加载减速法的车辆改用自由加速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通过率 [3] - 设备与技术短板明显:检测设备老化未校准、软件未更新导致数据缺失、视频监控覆盖不全 [3] -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2024年津南区检测汽油车16 5万辆次、柴油车2 8万辆次,但专业监管人才不足 [4] - 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不完善:无法显示检测过程曲线,视频审核需后台下载导致效率低下 [4] - 行业恶性竞争:部分机构通过价格战吸引客户,验车费用一度低至每辆40元 [4] 改进措施 - 加强常态化检查:每季度对7家机构全覆盖检查,重点查处数据造假行为,严重违法者取消资质 [6] - 科技赋能监管:推动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利用AI分析异常数据,实现全过程远程监管 [6] - 强化设备标准化:要求配备720p以上视频监控,重型车检测线加装移动摄像机确保可追溯 [7] - 修订操作规程:制定统一服务规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重点提升尾气采样和OBD诊断技术能力 [7] - 推动公众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开通扫码评价渠道,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8] - 实施人员考核: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引入第三方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 [8]
南华仪器并购嘉得力再迎新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20:28
并购重组进展 - 南华仪器披露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就交易所提出的问题逐一答复 [1] - 此次并购重组被视为南华仪器从传统机动车检测向"环保+智能清洁"双赛道跨越的重要一步 [2] 嘉得力业务与技术 - 嘉得力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洗地机、扫地机等高端清洁设备,已完成产品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迭代 [1] - 大型工商业无人洗地机产品已完成多次迭代更新,在万科等多个大型物业现场测试并成功落地 [1] - 产品内置污水循环系统、自动控水系统等自动化节水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关键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1] - 通过物联网终端管理提高客户生产与管理效率,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品类不断拓宽 [1] 财务表现 - 嘉得力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1.28亿元 [1] - 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8.55万元、1766.04万元 [1] - 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9.53%、38.39% [1] 市场前景与行业数据 - 2023年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销售额达283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达到475.2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至2030年全球B2B清洗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7% [2] 业绩承诺与整合计划 - 嘉得力承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800万元,2026年不低于2000万元或2025-2026年累计不低于3800万元 [3] - 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2100万元或2025-2027年累计不低于5900万元 [3] - 南华仪器将整合嘉得力业务与研发能力至上市公司体系,提升盈利能力并赋能业务发展 [3]
2024反垄断执法:办结11件市场垄断案,罚没1.19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1:41
反垄断执法总体情况 - 2024年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罚没金额1.19亿元 [2]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其中无条件批准623件,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1件 [5] - 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办结57件 [8] 重点执法领域 - 机动车检测领域:湖南、天津、贵州三地共处罚46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罚没款合计475.56万元 [3] - 医药领域: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 [3] - 公用事业领域:查处威海水务、海南昆仑港华燃气等垄断案件 [3] - 数字经济领域:督导阿里巴巴完成三年整改,评估美团整改进展,推动知网解除独家合作并降低收费标准 [4] - 金融数据领域:查处宁波森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4] 经营者集中监管 - 2024年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729件,制造业占比最高(213件,34%),其中汽车制造31件(占制造业15%) [5] - 平均审结时间24.7天,较2023年减少1天 [6] - 简易案件占比约90%,平均受理时间从22.1天降至18.2天 [6] - 附条件批准日本JX金属收购拓自达案,促使2起重点案件当事方放弃交易 [5] 重点行业竞争状况 - 文化娱乐票务市场:需关注头部票务平台的垄断协议风险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9] -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目前持包容态度,但需关注未来市场集中度提升后的反垄断审查 [9] - 专利数据库市场:呈现"双雄称霸、市场碎片化"格局,警惕外资化、独占化等四大问题 [10] 法规制度建设 - 出台2部行政法规,发布7件反垄断指南指引 [7] - 修订《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申报数量同比下降15% [8] - 发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 [8]
《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发布 通报多家企业和机构涉嫌垄断被罚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2:38
反垄断执法总体情况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办结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1] - 查处机动车检测领域系列垄断协议案涉及46家检测机构,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 [1] - 对奔驰等5家品牌汽车供应商、Avanci等开展提醒敦促,公开发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1] 数字经济领域监管 - 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并公开情况,评估美团整改进展并要求限期整改 [1] - 推动知网解除独家合作并降低学术文献数据库收费标准 [1] - 查处金融数据领域首例案件宁波森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规范数据市场竞争秩序 [1] 重大交易审查 - 对4起重大交易提出竞争关注,附条件批准日本JX金属收购拓自达案,促使2起重点案件当事方放弃交易 [2] - 审结国家管网集团收购中石油天然气储气库股权案,防止利用自然垄断优势排除竞争 [2] - 对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对2起高科技领域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具有竞争问题的集中发起调查 [2] 典型案例:垄断协议 - 新疆5家岩棉企业通过协议限产并固定价格,被罚款合计520.55万元 [3] - 湖南13家车辆检验机构统一上调检验服务价格,罚没款合计232.83万元 [4] - 重庆9家驾校通过协会统一涨价并分配销售收入,罚款合计39.15万元 [4] - 天津10家机动车检测公司约定最低检测价格并分配收入,罚款合计67.51万元 [6] 典型案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威海水务限定供排水设施设计施工单位并收取不合理费用,罚没合计6520.12万元 [7] - 海南昆仑港华燃气限定管道燃气工程承建方及材料采购,罚没合计712.83万元 [8] - 宁波森浦拒绝向其他信息服务商提供债券交易数据并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罚款453.28万元 [10]
南华仪器:24 年营收增 10.79%,多举措促经营向好
和讯网· 2025-06-06 11:09
【南华仪器披露年报问询回复及经营数据,经营状况持续改善】近日,南华仪器(300417)披露2024年年 报问询函回复及最新经营数据。市场环境复杂,公司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推进外延式发展,改善经营 状况。2024年度,公司营收1.24亿元,同比增10.79%;归母净利润1477万元,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 度,营收同比增44.18%,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6.54%。当前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中,2024年机动 车保有量4.53亿辆,新能源汽车超3140万辆。行业向智能化、多场景检测升级,政策与市场共振释放机 遇。南华仪器依托主业积淀,2024年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销售量同比增41.34%,生产量同比升 46.88%。环保检查下,排放分析仪等产品销售显著。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实施,南华仪器前瞻布局新能源检测设备,2024年相关销售额占比上升,政策驱动下订单或释放。市场 人士称,政策整顿优化市场结构,倒逼检测站更新设备,带来业务机会。主业与新能源业务推动下,南 华仪器强化内生增长。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业务,并购提升研发能力,拟收购布局新型清洁设备赛 道。公司海外市场开拓成效好,报告期 ...
问题车竟能带病上路!央视调查起底尾气排放检测乱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21:18
0:00 / 15:07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车主都有到车检站进行年检的经历,车辆年检可以及时消除车辆安全隐患,督促加 强汽车的维护保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年检除了安全性能以外,还要检 测机动车的排放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等,排放检验有助于减 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机动车排放检验第三方机构,也就是车检站一 方面能让不合格车辆通过检验,让车"带病上路",而另一方面却让没有问题的车辆无法通过检测,再向车 主推销"检测包过"服务,并牟取非法利益。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手法。 2024年下半年,沈阳市生态环保部门在对机动车检测站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一家检测机构提交的 数据极为异常。 辽宁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浑南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贾巍:OBD编码出现了大量一致,从2023 年5月份一直到2024年10月份,出现了13000条一致的编码。 OBD也就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系统可以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监控汽车尾气是否超标,一旦超标, 会马上发出警示。按规定,车辆年检时必须进行"排放检测",以确保排放的气体达到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