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开采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这张牌太好用了,普京心里直羡慕,下令12月前敲定稀土开发路线图
搜狐财经· 2025-11-08 15:38
看来稀土这张牌,不仅打疼了美西方国家,也打醒了别的国家。俄媒报道称,日前普京正式责成政府内 阁,必须在12月1日前,批准一项关于稀土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和生产的长期发展路线图。这是东方经 济论坛结束后发布的,已正式公布在克宫官网上。 普京也要入稀土局 单从资源上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俄罗斯,他们绝不是稀土"贫困户",恰恰相反,俄罗斯 家里有矿,而且还很多。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拥有约6.58亿吨的稀有金属储量,其中包含2850万吨的稀土元素。按美国 地质调查局的统计,俄罗斯稀土储量高达380万吨,全球排名第五。但目前俄罗斯的稀土产量仅占全球 的1%,而且和其他国家一样,几乎没有精炼和加工能力。 这么多年来,俄罗斯也这样过来了,现在却急于开发稀土,明显是被中国的"稀土牌"打醒了。 当今全球稀土市场,完全由中国主导,当中国调整稀土政策时,连美西方国家都感到压力,俄罗斯看在 眼里,心里自然也明白。虽然现下中俄关系处于前所未有水平,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更何况稀土是未 来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俄罗斯不能总依赖中国,建立自己的供应链,才是保障本国安全的 根本之法。 除此之外,普京的野心也更大。在东方 ...
稀土资源用不完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强强联手,开采挑战严峻!
搜狐财经· 2025-11-05 16:11
协议核心内容与投资 - 美澳两国政府签署《美澳关键矿产与稀土开采及加工供应保障框架协议》,未来6个月内将分别投入10亿美元用于关键矿产的勘探、开发及加工生产 [1] - 协议成立美澳关键矿产供应安全响应小组,由美国能源部长和澳大利亚资源部长共同牵头,负责识别优先矿产类型及分析供应链薄弱环节 [1] - 美方视该协议为实现关键矿产和能源主导地位的重要计划,澳方认为合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3] 行业合作与战略意义 -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稀土资源和成熟开采技术,美国具备显著产业转化和科研优势,双方合作形成资源与技术互补 [5] - 稀土是现代科技产业重要基础材料,战略价值极高,美澳合作意在降低对其他国家(尤其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依赖 [7] - 协议是美澳强化双边关系的重要举措,双方还讨论了深化贸易合作、增强安全合作及推进奥库斯联盟框架下的军事协作 [7] 全球背景与市场影响 - 全球多国近期均在加强对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控制,以保障本国产业安全,并积极寻求多元化资源供应渠道 [8] - 全球超过80%的稀土分离与加工环节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要建立完整加工产业链面临挑战 [10] - 美国稀土公司创始人指出澳大利亚不可能满足美国所有需求,美国仍需在长期发展上持续投入资金和资源 [10] 实施挑战与外部反应 - 澳大利亚在稀土加工环节相对薄弱,建立完整产业链并非易事 [10] - 美国的关税政策令澳大利亚感到失望,但澳方表示可在与美国合作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对华关系 [12]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全球产业供应链形成是市场和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呼吁资源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12]
中方刚下单4船美豆,美财长就放话威胁加税:不许在稀土上“出尔反尔”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42
中美贸易磋商进展 - 中国恢复对美国大豆采购,同意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 [1] - 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展现出合作诚意 [1][3] 美国政策立场与矛盾 - 美国财长贝森特威胁称,若中国不遵守承诺将随时再加征关税,但同时承认美方经济成本正日益加重 [1] - 美国政府在合作与强硬之间摇摆,既不愿与中国“脱钩”,又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建立“稀土联盟” [7] - 美国政策取向迷茫矛盾,一边享受全球化红利,一边采取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可能导致自身在国际合作中更加孤立 [7] 稀土行业战略重要性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产业和军工发展等领域供应链不可或缺 [3] - 美国对稀土供应链依赖程度高,但在开采与加工技术上落后,短期内建立完整产业链困难 [3] - 美国曾豪言在两年内构建自己的稀土行业,但现实是前几年的限令和加税政策反而使国内相关企业成本上升 [5]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考量 - 美国财长贝森特具有农田主和决策者的双重身份,需要平衡农业州选票与国家战略需求 [5] - 2026年中期选举中农业州的选票将发挥关键作用,美国需稳住农业利益 [5] - 美国面临鹰派官员压力,内部博弈加剧了其政策矛盾 [5] 中美经济关系展望 - 中美经济依存度高,双方无法简单“脱钩”,盲目的单边主义往往导致双输结果 [8][10] - 长远共识需通过坦诚、平等合作达成,威胁与制裁只能带来短期经济利益,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10] - 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双方应抛弃对抗思维,理性面对相互依存的现实 [10]
特朗普再拉盟友围堵,美日澳稀土结盟,中国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41
美日澳稀土合作联盟 - 特朗普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会晤,双方关系显得格外亲密 [1][2] - 日本为此次会晤准备了一份美日澳三方稀土合作协议作为“大礼” [4] - 协议分工明确:美国提供市场与资源支持,日本提供稀土精炼技术,澳大利亚提供稀土矿源 [4] - 三方计划在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年产100吨的稀土精炼厂,旨在打造从开采、加工到出口的闭环供应链 [4] - 该合作联盟的明确目标是试图摆脱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特别是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4] 合作联盟面临的挑战与漏洞 - 美国稀土产业陷入困境,本土精炼产能长期被忽视,严重依赖中国的技术加工,一旦中国收紧出口,其军工、芯片、汽车等行业将面临原料短缺 [7] - 日本虽拥有先进的精炼技术,但自身缺乏稀土资源,所有矿源依赖进口,在产业链上游没有话语权 [9] -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稀土矿藏,但缺乏成熟的精炼技术,无法将原矿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产品 [10] - 新建精炼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形成有效产能 [10] - 稀土精炼过程中的一些核心工艺专利由中国掌握,合作联盟难以绕开这些技术壁垒 [12] 中国的市场地位与应对措施 -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核心地位,不仅拥有可观的稀土储量,更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精炼技术,形成了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14] - 中国出台新规,规定任何产品若含有中国稀土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稀土技术,出口至第三国(尤其是美国)必须事先获得中国批准 [14] - 该规定直接击中美日澳合作联盟的要害,只要其生产环节涉及中国技术或资源,就无法绕过中国的审批流程,使得所谓的“闭环”供应链被打破 [16] -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稀土市场的稳定供应者,新规被视为维护自身产业安全的正当举措 [16]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24][28] 日本的地缘战略风险 - 日本推动此联盟的本意是在中美之间争取更多战略主动并讨好美国 [18] - 然而此举可能使日本陷入更被动的境地,因其技术优势本可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现在却选择押宝美国 [19] - 美国的盟友政策被认为不稳定,存在为了自身利益抛弃盟友的先例,日本依赖美国来稳定稀土供应的策略存在风险 [21] - 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稀土产业深度绑定,若同盟问题影响中日合作,日本自身将受损 [22][24] - 对日本而言,与其押注不靠谱的盟友,不如静下心来搞好技术合作和产业互补,找到真正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 [26][28]
日本“双面豪赌”——稀土靠美国 能源靠俄罗斯
金投网· 2025-10-29 15:20
美日合作协议 - 美日两国公布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项目清单,日本企业正考虑高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 [1] - 日本承诺向美国提供55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贷款和担保,以争取免除惩罚性进口关税 [1] - 两国签署加强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的协议,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为选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考虑建立互补性储备安排 [1] 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开采市场,并掌控全球近90%的精炼和分离产能 [1][2] - 美国和缅甸在全球稀土开采中分别占据12%和8%的份额 [1] - 马来西亚和越南在稀土加工环节分别占4%和1%的份额 [1] 供应链重构挑战 - 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面临巨大环境和时间成本,美国本土扩产缓慢,日本过去在海外投资稀土项目的努力因技术问题收效甚微 [2] - 美日合作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小圈子”可能更多是为地缘政治博弈增添砝码,其实际商业效果有待观察 [2] 日本能源策略 - 尽管美国呼吁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但日本为控制电价希望继续进口俄罗斯萨哈林2号液化天然气 [2] - 萨哈林2号项目向日本供气仅需数日,而美国阿拉斯加项目需约一周,墨西哥湾项目需近一个月,且萨哈林二号是日本最经济的液化天然气来源 [2]
日本“双面豪赌”——稀土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50
美日战略合作与投资 - 美国总统与日本新任首相会面,公布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项目清单,日本企业正考虑高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 [1] -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日本承诺向美国提供55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贷款和担保,以争取免除惩罚性进口关税 [3] - 日本承诺加快推进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的计划,以巩固与美国的关系 [3] 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链协议 - 美日签署旨在加强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的协议,计划运用经济政策工具及协调投资,加速推进关键矿产与稀土多元化市场建设 [3] - 协议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为选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考虑建立互补性储备安排,与国际伙伴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 [3] - 合作旨在构建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降低对华稀土依赖,增强自身供应链韧性 [3]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开采市场,美国和缅甸的开采份额分别为12%和8%,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加工环节的份额分别为4%和1% [3] 供应链战略面临的挑战 - 中国掌控全球近90%的稀土精炼和分离产能,美日难以绕过中国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的精加工 [4] - 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面临巨大的环境和时间成本,美国本土扩产缓慢,日本过去在海外投资稀土项目的努力因技术问题收效甚微 [4] - 市场分析认为此举更多是为美中博弈增添砝码,其实际改变市场结构的效果有待观察 [4] 日本外交策略的双重性 - 日本在关键矿产等战略领域紧跟美国步伐,但在能源需求上以本国利益优先 [6] - 尽管美国呼吁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日本为控制电价希望继续进口俄罗斯萨哈林2号液化天然气,因其供应仅需数日且最为经济 [6] - 从美国阿拉斯加项目购买液化天然气需约一周,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购买需近一个月 [6]
“战斧”只是幌子:用“新俄罗斯”换取稀土?绍伊古受命主管项目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30
俄罗斯关键金属产业集群项目 - 俄罗斯计划在安加尔斯克-叶尼塞经济大区建设关键金属深度加工产业集群,该区域面积近34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600万,项目投资超7000亿卢布 [1] - 关键金属(包括稀土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制造、能源、军工等高技术领域,是现代社会和国防安全的基础 [1] - 该项目由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谢尔盖·绍伊古负责推动,旨在提升国内经济实力和国防潜力 [1][3] 俄罗斯稀土资源禀赋与开发现状 - 截至2025年初,俄罗斯已探明稀土金属储量约285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4400万吨)[3] - 俄罗斯稀土资源分布广泛,包括摩尔曼斯克、伊尔库茨克州、雅库特等地 [3] - 尽管储量巨大,俄罗斯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的市场份额不足2%,2023年产量为2600吨,全球排名第七 [3]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与竞争动态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2023年产量为24万吨,美国作为"稀土新贵"产量为4.3万吨 [3] - 2025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大幅扩大国内关键矿产和稀土金属生产,并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与稀土金属供应协议 [6]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一些国家通过在稀土加工产业的主导地位压低价格,美国计划削弱其主导地位 [6] 俄美在稀土领域的潜在合作与地缘政治 - 特朗普在2025年2月表示俄罗斯拥有美国所需的宝贵资源,对合作持开放态度 [7] - 普京回应称愿意吸引外国合作伙伴,包括美国,参与开发俄罗斯"新领土"上的稀土资源 [7] -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权力阶层中存在希望通过稀土资源作为杠杆,以达成解决乌克兰问题协议的派别 [9] 乌克兰稀土资源情况 - 乌克兰政府曾声称其掌握全球5%的稀土储量,锂储量为50万吨,以吸引美国关注 [5] - 后续发现乌克兰稀土储量被夸大,部分矿藏位于俄罗斯已解放领土或交战区域,实际资源有限 [7]
特朗普宣布大胜,中国伙伴出手,签85亿稀土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3
协议核心内容与规模 - 美国和澳大利亚于2025年10月20日签署一项总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 [2] - 协议聚焦稀土和关键矿物的开采与加工 旨在解决美国稀土供应瓶颈问题 [2][4] - 双方政府承诺在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至少10亿美元 用于支持矿业和加工项目 [2] - 美国进出口银行额外提供超过22亿美元的融资意向书 支持阿拉弗拉稀土公司等澳大利亚矿业企业 [2] 协议的战略背景与目标 - 协议背景是美国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中国控制全球超过90%的精炼业务和70%的相关专利 [4] - 协议旨在建立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投资针对价值530亿美元的矿产存款 用于电动汽车、半导体和国防设备制造 [4] - 协议包括设定关键矿物最低价格等保障措施 并计划成立快速响应小组以加速项目许可和监管调整 [6] - 目标是通过三类联合项目提升供应链安全性 例如美国投资澳大利亚与奥科公司的合资加工设施 [4][6] 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优势 - 中国在稀土产业积累数十年经验 形成从原矿分离到冶炼的全产业链体系 掌握全球九成以上冶炼分离能力 [6][10] - 中国企业拥有碳酸氢镁法提纯等技术创新 使重稀土回收率超过八成 并逐步转向绿色智能化生产 [6][10] - 中国不仅是原料供应商 还主导磁材和电机组件等应用端 拥有超过800家相关企业形成的市场网络 [10] 协议实施的挑战与行业现状 - 产业专家指出协议短期内难以见效 稀土竞争核心在于提纯技术和产业链整合 中国掌握专利和技术壁垒需要多年追赶 [12] - 美国本土有稀土矿但加工链条外移 面临环保和成本问题 澳大利亚超过九成稀土精矿运往中国加工 [6][12] - 协议旨在推动澳大利亚本土炼厂建设以减少依赖 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全面战略伙伴 在矿产贸易中与中国合作紧密 [12]
中国稀土封锁被突破?美国军工前景堪忧,美、澳达成85亿新协议!
搜狐财经· 2025-10-25 17:18
协议性质与规模 - 协议总额为85亿美元,但并非实际投资,而是一个包含计划和意向的框架协议[3] - 澳大利亚计划在6个月内投资超过10亿美元,白宫宣称两国合计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但具体数字存在矛盾[3] - 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22亿美元的意向书支持,但项目仍需撬动50亿美元的民间资本[3] 技术与产业挑战 - 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缺乏重稀土分离产线[3] - 从开矿到生产出成品稀土需要五到六年时间,投资回报周期长且风险高[3] - 即使立即开始建设冶炼厂,也需要三到四年时间才能开始出货[4] - 全球439项独家萃取专利中绝大多数由中国掌握,2025年新增稀土专利中中国企业占82%,美国仅占7%[7] 地缘政治与市场影响 - 美国70%以上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面临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4] - 该协议与AUKUS核潜艇协议捆绑,美国试图将澳大利亚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3.5%[6] - 日本被纳入三方合作,但其90%的稀土精炼依赖中国,难以提供实质性帮助[7] - 澳大利亚稀土加工成本比中国高30%,在没有美国关税减免的情况下缺乏竞争力[6] 中国产业优势与应对 - 中国已对稀土技术实施全面出口管制,涵盖开采、冶炼和回收全环节[9] -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25年3月推出稀土镝期货和稀土ETF指数交易,旨在强化定价权和推动人民币结算[9] - 中国拥有从开采、精炼到磁性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优势[10] - 以镓为例,中国控制定价权可显著影响对手国防成本,使对方制造同款导弹的成本可能增加十倍[9][10]
欧洲主动打电话示弱,发出一封邀请函,恳请中方回到谈判桌,共商稀土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0-22 16:45
欧盟战略立场转变 - 欧盟改变强硬立场,其贸易专员与中国商务部长进行长达两小时通话,显示出寻求对话与合作的姿态[1] - 欧盟的选择与美国等国的强硬态度形成对比,体现了其在重大国际政策上的自我意识和战略独立性[3] - 欧盟的“求和”不仅是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应对,更是其战略自主的必然表现和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入反思[1][7]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与供应格局 - 稀土元素是新能源汽车、国防科技和数字经济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1] - 中国掌握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几乎所有稀土磁铁的供应[1] - 一项预测指出,直到2035年,欧盟对中国稀土加工及技术的依赖程度仍将超过70%[5] 欧盟面临的挑战与脆弱性 - 欧盟自身的稀土开采几乎可忽略不计,冶炼分离能力更是一片空白,完全无法满足内部需求[3] - 汽车业和机械行业受供应链冲击最大,面临减产和交付延迟等困境[3] - 欧盟内部立场不统一,德国、意大利等国因汽车产业依赖而反对强硬措施,南欧国家则相对激进[5] 谈判的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中国商务部明确稀土出口管制的原则是保护国家安全[5] - 欧盟对稀土技术和资源的依赖需要通过持续对话来消除误解,建立稳固的合作基础[5] - 短期内欧盟的妥协可能为企业带来喘息机会,但长期对中国的依赖不会轻易改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