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从茶叶到新茶饮 京城老字号多举措贴近年轻人
北京商报· 2025-09-26 00:55
不仅京华茶业,在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六必居博物馆内,一群年轻人正围着明代传承下来的酱缸拍照打 卡,而这与酱园六必居的创新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除了六必居与三元食品公司合作,在南锣鼓巷"北京 市牛奶公司"专卖店现制现售双品牌联名产品二八酱奶茶和二八酱酸奶昔之外,六必居还将二八酱应用 到零食、烘焙、豆制品、茶饮等多个领域,开辟更广市场空间。 拓展渠道方面,在线上,六必居加快数字化布局,逐步形成了以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 台为主的销售网络,实现了主流线上渠道全覆盖,电商销售额自2020年以来整体翻了3倍。在线下,六 必居与京东七鲜美食MALL联手在哈尔滨开设六必居创新首店,提供传统酱菜和创新的龙门醋饮、黑蒜 冰淇淋、二八酱系列新品。 同样,始创于1669年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亦在守正创新的路上。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王致和已实现工 艺突破,推出全豆减盐腐乳系列产品,产品盐含量较传统红腐乳降低40%以上,实现了"减盐不减味"。 不仅如此,王致和还拓展"食药同源"新赛道,并通过智能制造升级,攻克行业技术难题等举措不断创 新。 除此之外,提到豆腐,始创于1956年的"白玉"可谓颇有发言权。产品上,针对现代消费需求,白玉 ...
从茶叶到新茶饮 从市场到连锁商超 老字号多举措贴近年轻消费者
北京商报· 2025-09-25 21:51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一批老字号正在焕发新活力。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华老字号京华茶业旗下新中式茶饮品牌"京华飘雪"故宫东华门 店正式开业,售卖茶饮产品的同时,还提供茶风味冰淇淋和即饮茶饮料等产品。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深耕优化线下网点,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建立了 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华北、东北、西北、华南等地区的营销网络;并对门店进行精简与优化,积极拓展加盟店开发。 据介绍,京华茶业是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北京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企业。京华茶业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公司以茶叶经营、茶叶专业市 场运营为主营业务,拥有新中国第一批茶叶类注册商标"京华"品牌,是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同时,京华茶业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桌的全产业链条。在福 建、安徽、浙江、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18个省份的茶叶主产区建有合作基地,包括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千亩高山有机茶园等,在北京拥有独立的 生产加工基地和仓储配送中心。 不仅是京华茶业,在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六必居博物馆内,一群年轻人正围着明代传承下来的酱缸拍照打卡,而这与酱园六必居的创新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除了六必居与三元食品公司合作,在南锣鼓巷"北京市牛 ...
生鲜+饮品+休闲三驾马车协同,祖名股份25年上半年营收+21.62% 企业价值持续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2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21.62%,现金流健康水平显著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55亿元(增长42.7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0.53亿元(增长186.41%)[1] - 公司通过"生鲜+饮品+休闲"全品类布局和数字化全链路管控实现高效增长,展现出行业周期韧性[1]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豆制品行业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政策支持,包括《"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升豆制品消费需求[2] - 2024年食品大豆消费量1590万吨(增长2.83%),其中豆制品用大豆1125万吨(增长11.39%),行业扩容趋势显著[2] 产品表现与营收结构 - 生鲜豆制品营收6.38亿元(占比69.3%,增长24%),豆腐、千张等品类主导江浙沪市场[3] - 植物蛋白饮品营收1.16亿元(增长16.05%),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20.6%[3] - 休闲豆制品营收0.47亿元(增长20.38%),毛利率提升2.24个百分点至11.87%[3] - 其他类产品营收1.00亿元(增长20.86%)[3] 渠道拓展与网络建设 - 直销模式营收1.48亿元(增长59.12%),服务餐饮及企业客户能力提升[4] - 商超模式营收1.78亿元,毛利率31.15%(较去年同期25.9%提升5.25个百分点),与高鑫零售、永辉等深化合作[4] - 经销模式营收5.76亿元(增长17.07%),经销商总数达2685家,其中浙江省1237家、江苏省706家、上海市235家,上半年新增经销商706家[4] 数字化运营体系 - 构建"销售-生产-配送-财务"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全链路管理[5] - 销售端通过APP/PC实时下单,生产端定制BOM清单和全流程追溯,配送端GPS调度提升效率,财务端实时生成报表[6] - 接入浙江省"浙食链"系统,获评浙江省上云标杆企业和工信部企业上云案例[6] 线上渠道与研发创新 - 线上业务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设立3个官方直播间,线上销售额稳步增长[7] - 研发投入665.28万元(增长32.38%),依托数据分析拓展植物蛋白饮品和休闲豆制品赛道[7]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自主研发湿豆渣烘干技术,将豆渣转化为猫砂原料实现循环利用[8] - 作为杭州市"菜篮子"重点保供企业,稳定供货带动民生就业,员工合同签订率100%[8] - 参与慈善活动、成立助老基金,向青荷公益基金会等机构捐款[9] 未来展望 - 行业政策与消费需求持续支撑公司基本盘巩固和新兴品类放量[9] - 全品类数字化全渠道协同与全国化网络扩容形成增长合力[9]
祖名股份上半年亏损超900万,砍掉“包袱”能否换来业绩翻身?
贝壳财经· 2025-08-31 10: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1亿元 同比增长21.62% 但净利润亏损909.4万元 同比扩大20.15% [2] - 2024年营收16.64亿元 同比增长12.58% 净利润亏损2513.61万元 同比下降162.12% 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3]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591.35万元 上半年累计亏损超900万元 [3] - 生鲜豆制品营收6.38亿元 占比69.3% 同比增长24% 植物蛋白饮品营收1.16亿元 增长16.05% 休闲豆制品营收4650.86万元 增长20.83% [2] 战略调整 - 2025年6月宣布退出北京合资公司祖名香香 转让50.83%股权 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 [4] - 截至2025年8月已收到首笔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 股权变更尚在办理中 [5] - 祖名香香2024年营收7202.64万元 亏损2352.4万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2169.43万元 亏损383.72万元 [5] - 通过出售资产主动应对激进扩张带来的亏损压力 失去北方重要的河北生产基地 [1][5] 产能与成本 - 扬州 贵州 山西生产基地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折旧摊销 能耗及运营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持续亏损 [2] - 北方地区仅剩山西生产基地仍在运营 [5] 行业竞争 - 同行业竞争对手不断壮大 存在市场份额下滑和销量收缩风险 [3] - 有实力的投资者 豆制品经销商 粮油集团及其他食品企业作为潜在竞争者纷纷入局 市场竞争预计加剧 [3] - 京津冀市场需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推广 耗时且需长期资金支撑 短期难见效 [6]
祖名股份:终止武汉豆制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8-29 19:48
公司投资决策 - 祖名股份决定终止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豆制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项目原为2022年3月与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的投资协议 [1] - 终止原因为产业政策限制导致管委会未能按约提供项目土地 [1] 项目影响评估 - 公司未取得土地或实际出资 [1] - 终止事项不会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股东利益造成影响 [1] - 项目原拟在当地建设新生产基地以加快产能布局 [1]
祖名股份(003030.SZ):终止武汉投资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8-29 18:02
项目终止原因 - 公司未取得项目土地且未实际投资 因产业政策限制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未能提供土地[1] - 终止项目系综合考虑豆制品行业现状 市场环境变化及地区发展战略后 与管委会协商一致的决定[1] 项目背景与影响 - 豆制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为公司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旨在加快产能规划及产业布局[1]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此前已签订 但最终因无法满足业务开展需求而终止[1]
重庆:今年1—6月绿色税制减税降费超4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27
绿色税制体系构建 - 中国构建以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为主、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政策协同的多环节绿色税制体系 [1] - 重庆税务部门2024年1-6月通过税费优惠政策实现减税降费超41亿元支持绿色发展 [1] 水资源税改革成效 - 水资源费改税于2024年12月全国实施 实行从量计征和差别税额机制 [2] - 重庆金裕食品通过安装智能水表和管道改造使2024年上半年地下水取水量同比降低14% 水资源税同步下降14% [2] - 重庆地下水取水量较去年季度平均下降20.6% 特种行业取水量下降57.7% [3] - 截至2024年6月底重庆水资源税收较原费收增长3.4% 纳税人户数增长9% 新增4600户取水许可证申领 [3] 环境保护税实施效果 - 环境保护税通过"多排多缴"机制引导减排 重庆2024年上半年减免环保税1.5亿元 [4] - 旗能电铝投入2.45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从150mg/m³降至25mg/m³ 颗粒物从10mg/m³降至4mg/m³ [4] - 旗能电铝环保税从2019年2390万元降至2024年799万元 [5] - 2024年上半年重庆二氧化硫环保税收入同比下降34.75% 氮氧化物下降22.72% [5] 资源综合利用推进 - 珞璜电厂投入5亿元建设环保项目 近三年获1700余万元环保税减免 [7] - 珞璜电厂污泥处置中心累计处理市政污泥146.55万吨 占重庆市生活污泥总量三分之二 [7] - 该项目节约标煤4.39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2.29万吨 [7] - 重庆2024年7月底前资源回收企业向2.4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8.86万份 开票金额超71亿元 [7] - 2024年上半年重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免环保税超3350万元 [8] - 重庆建成38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 全域无废指数达84.86较2024年提高0.95 [8]
《豆制品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武冈宣言》发布
行业战略方向 - 发布《豆制品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武冈宣言》 聚焦强化根基 创新驱动 融合赋能和绿色转型四大方向[2] - 实施优质国产大豆振兴计划 建设规模化 标准化 绿色化大豆种植基地 提升国产大豆供给能力与品质[4] - 构建现代化加工体系 推广智能化 连续化 清洁化生产技术与装备 支持建设绿色低碳可追溯的现代化精深加工示范企业[4]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武冈市豆(卤)制品产业集群总产值达78.9亿元 正向百亿目标迈进[2] - 2023年上半年产业集群产值达48.6亿元 同比增长10.1% 占湖南省该产业份额的53.5%[3] - 主导产品在湖南省内市场占有率达52.2%[3] 企业生态与产业链 - 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8家 包括4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 - 构建涵盖大豆种植 精深加工和多元销售的生态绿色食品特色产业链[3] - 产品覆盖3.3万家线下门店及主流电商平台 远销20多个国家 线上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3] 科技创新与合作 - 与15家高等院校深度合作 设立豆制品产业研究院和卤味研究所等产学研平台[3] - 成功建成大豆 铜鹅 辣椒等3个国家级"科技小院"[3] - 突破大豆蛋白高效绿色提取与改性 功能性成分高值化利用 高浓磨浆技术和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5]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开发营养健康食品 方便即食产品 休闲零食及大豆蛋白基新材料 提升产业附加值[5] - 深化"三品一标"建设 强化品牌培育与保护 健全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与追溯体系[5] - 发展"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新模式 拓展工业旅游和文化体验等新业态[6] 绿色可持续发展 - 推广全链条绿色生产 加强废水 豆渣等副产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 实现循环利用[7] -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加强豆制品营养健康低碳环保优势的科普宣传[7] -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强制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显著降低能耗物耗与排放[7]
一周龙江要闻回顾【8.4-8.10】
新浪财经· 2025-08-10 13:01
黑龙江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黑龙江省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优势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 [1] -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调研哈尔滨联合飞机公司,鼓励企业依托龙江大农业、大森林等场景优势,深耕低空经济领域,专注各类无人机产品研发 [1] - 许勤在北大荒集团哈尔滨豆制品公司强调要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发挥"北大荒"品牌效应,突出最优、最绿、最安全特质,强化全过程可追溯生产管理 [1]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 黑龙江省出台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旨在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用好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平台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打造一批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智能农机产业,持续提升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调研依兰县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检查丹青水库工程进度,强调坚持质量第一,保证施工安全 [2] - 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调研牙城产业小镇项目,强调加快建设进度,严格落实施工规范和监管要求,力争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2] - 鹤岗市委书记王兴柱调研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强调企业要紧盯石墨提纯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5] 民营经济发展 -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在齐齐哈尔举行,多家重点企业和相关机构代表参加,为"'智'造鹤城·'链'创未来"赋予动能 [2] - 大庆市委书记李世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和民营企业座谈会,希望围绕"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3] 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七台河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深化与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链协同布局 [4] - 鸡西市政府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审查会议强调要加速产业集聚,围绕发展"十大经济"、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建好"六大基地"、全力打造龙江"五谷" [3][4]
祖名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近20%,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4:2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500万—91500万元,同比增长19 54%—20 86% [1] - 预计本年二季度较上年同期亏损比例减少71%—82%,较本年一季度亏损比例预计减少14%—48% [1] 生产与供应能力 - 公司拥有杭州、安吉、扬州、山西、贵州、南京等七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达380亩,标准厂房面积31万平方米 [1] - 年加工大豆能力超15万吨,具备"生鲜+饮品+休闲"三大系列豆制品的多元化生产能力 [1] 销售渠道拓展 - 积极拓展大型商超、餐饮连锁及电商平台合作,推动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 [1] - 创新推出专送社区生鲜便利店、生活超市、单位食堂、小餐饮等渠道的小配送模式,提升服务并控制终端 [1] 战略调整与产能释放 - 推进市场拓展策略和产品结构优化,扬州、贵州、山西等地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有望显现 [1] - 产销两旺的支撑来自战略调整和渠道创新 [1] 核心竞争力 - 依托全程冷链配送体系、数字化管理能力、多元化产品矩阵及研发优势巩固市场渠道 [2] - 通过跨区域业务拓展提升"祖名"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和覆盖力 [2] 差异化优势 -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及配送各环节的系统能力以应对激烈竞争 [2] - 新产能释放和市场策略推进有望支撑营收稳健增长及盈利能力改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