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蛋白饮品
icon
搜索文档
4.3万亿市场交接窗口期:娃哈哈砍福利、李子园断老路,谁将接住接力棒?
36氪· 2025-06-30 16:22
李子园换代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国平之子李博胜于2024年底接任总经理,开启二代接班新局面 [1][3] - 公司面临甜牛奶产品结构单一问题,该品类贡献超95%营收,华东区域占比50%以上,导致2021-2024年营收停滞在14.0-14.7亿元区间,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6% [4][6] - 新品开发效果有限,2023-2024年推出的无菌灌装果汁等新品营收占比不足3% [9] - 李博胜上任后推动产品健康化升级,2025年推出"6零配方"维生素水及无蔗糖甜牛奶,一季度净利润达6,617万元同比增长16.2% [10] - 渠道端整合电商平台并启动直播业务,同时拓展零食量贩和便利店渠道,形成"电商引流+量贩销售"协同模式 [12] 快消品行业接班潮案例 - 全国超80%民营企业为家族掌控,食品饮料行业未来五年68%头部企业面临接班,涉及4.3万亿市场价值重构 [14] - 康师傅二代接班后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9.8% [16] - 娃哈哈宗馥莉改革销售体系并缩短研发周期60%,2024年营收恢复至700亿元,电商渠道占比提升25% [18] 企业战略转型共性 - 产品战略从大单品依赖转向生态矩阵,如李子园拓展维生素水和植物蛋白饮,娃哈哈加码气泡水和咖啡 [20] - 渠道战略从传统经销转向场景渗透,李子园合作零食量贩渠道,旺旺进驻抖音直播 [21] - 决策方式从经验主义转向数据驱动,康师傅MIS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30%,李子园通过会员数据分析提升复购率 [22] 行业代际传承影响 - 接班带来管理创新但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如娃哈哈经销商体系调整和老员工抗议 [23] - 新管理层推动战略变革,宗馥莉缩短研发周期,魏氏兄弟促成国际合作,李博胜实施品牌年轻化 [23]
近千位经销商的“定心丸”,椰泰厂商深度合作跑赢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6-30 01:32
厂商与经销商关系 - 公司通过构建透明互信的厂商关系体系,成功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市场的跨越,拥有3000多个营销团队和百万网点布局 [1] - 开放生产基地让经销商直观感受全自动化无菌生产线和机器人码垛系统,增强合作信心 [1] - 将传统厂商交易关系升级为长期共赢的伙伴关系,使经销商成为"市场共建者"而非仅"销售执行者" [5]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 - 第三基地总投资10亿元,规划16条全自动无菌生产线,年产能60万吨 [3] - 园洲一厂年产能30万吨,福田二厂40万吨,总年产能将达130万吨 [3] - 产能扩张保障供应链稳定性,使经销商可专注于渠道深耕,年营收预计超50亿元 [3][5] 产品战略与市场趋势 - 新基地聚焦咖啡、椰子汁、植物蛋白等大健康饮品,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5] - 通过产能扩张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为经销商提供更丰富产品矩阵 [5] - 130万吨年产能为全国化布局奠定基础,吸引优质合作伙伴 [6] 品牌发展策略 - 展示研发实力与共享产能规划,强化经销商对品牌后端支撑的信心 [1][5] - 确定性的产能保障和共赢合作模式在不确定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6] - 厂商利益深度绑定的模式成为行业突围新范本 [5][6]
豆制品竞争加剧,祖名股份连续四个单季亏损,小配送模式能解盈利困局
证券之星· 2025-06-12 13: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64亿元,同比增长12.58%,归母净利润亏损2513.6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62.12%,为上市后首次盈利告负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71%至4.4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91.3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60.93%,连续四个单季度净利润亏损 [2] - 2024年营业总成本达16.96亿元,同比增长19.52%,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其中生鲜豆制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15%,高于该产品14.06%的收入增速 [3]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4.83%至21.28% [8] 成本结构 - 2024年直接材料金额同比增长14.48%至7.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6.77% [4] - 制造费用达3.16亿元,占营业成本24.56%,同比增长28.71%,主要系折旧增加所致 [4] - 运输费同比激增65.16%至8693.36万元,主要系小型配送车辆增加较多 [4][12] - 2024年销售费用达历史新高的2.64亿元,同比增长18.19%,其中促销费、广告及宣传费、展览费分别同比增长24.52%、47.85%、84.51% [10][11] 产能与生产基地 - 2024年公司拥有7大生产基地,年加工大豆能力超15万吨,较2021年的10万吨显著提升 [5] - 扬州生产基地生鲜豆制品和植物蛋白饮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16%和72.72%,河北生产基地生鲜豆制品产能利用率为81.4% [5] - 扬州、河北生产基地投产及贵州、山西生产基地改造导致折旧、能耗、人员工资等成本增加 [5] 销售模式与渠道 - 经销模式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10.47亿元,但毛利率从2020年31.02%下滑至2024年18.33% [6][7] - 商超模式收入3.59亿元,毛利率从2020年38.60%下滑至2024年30.39% [8][9] - 小配送模式覆盖4000余个终端网点,年营收突破亿元,但推高了运输成本 [11][12] - 2024年末经销商数量达2219个,新增544个,其中江浙沪地区占比超八成 [7] 行业与竞争 - 豆制品行业集中度低,小作坊以低成本优势冲击市场,公司加大促销力度导致费用增长 [9] - 2024年国内大豆价格整体下跌,但公司直接材料金额仍同比增长14.48% [3] - 传统菜场和超市渠道被线上及社区便利店分流,公司创新推出小配送模式应对 [11]
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7: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豆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生鲜豆制品、植物蛋白饮品、休闲豆制品等400余种,形成了以生鲜豆制品为基础、植物蛋白饮品和休闲豆制品为重点的产线格局 [4] - 公司产品深耕江浙沪地区并覆盖国内大多数省区,客户包括高鑫零售、永辉、世纪联华等大中型超市,海底捞、老娘舅等知名餐饮机构,以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 [5][6] - 公司是国内生鲜豆制品领军企业,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是多个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9] 行业发展情况 - 豆制品行业向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发展,随着消费习惯改变和食品安全重视度提升,行业发展迅猛 [7] - 2024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1.55亿亩,连续3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未来十年种植面积预计扩大到2.0亿亩,产量将达到3,507万吨,较2009-2018年均值增长2.5倍 [7] - 国家推动"减油、增豆、加奶"政策,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制品,目前2/3以上居民未达标,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8]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2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3万股,占总股本0.9056%,最高成交价16.55元/股,最低12.91元/股,已使用资金1506.75万元 [12] - 2025年公司及子公司拟申请不超过18亿元综合授信额度,用于流动资金借款等项目,并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8亿元担保 [32][35] 战略发展举措 - 公司以11,220万元收购南京果果豆制食品51%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交易设置业绩承诺并分期支付 [14] - 公司推出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向41名激励对象授予72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12.21元/份 [85][87] - 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非交易过户,过户价格8.24元/股,后续对离职人员份额进行了调整 [87][8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26] - 提名张雳键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张建秋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聘任周益敏为副总经理 [36][38][40]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年度报告、利润分配等议案 [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