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中铁高新工业等申请传力机构以及轨道系统专利,可有效提升道岔尖轨跟端传力特性
金融界· 2025-07-26 10:56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铁路运输业为主的企业。企业 注册资本17395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6家 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805条,专利信息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 政许可5个。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铁路、船 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22155.158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 数据分析,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 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70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6个。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传力机构以及轨道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367089A,申请日期为2025年05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力机构以及轨道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连体基件用于连接 基本轨和尖轨,第一传力组件包括可用于相互 ...
透视上海经济“半年报”: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
第一财经· 2025-07-26 09:35
上海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 [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合计对GDP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5] 工业领域亮点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0.2%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7%、12.3%、4.4% [2] -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5%,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增长37.6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3.5倍 [3] 科技创新与外资集聚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 [4] - 上半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1046家和610家 [4][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3.6%,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企工业总产值增长8.8% [8] 服务业与消费市场 - 1-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 [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8%,能效1-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63.9%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7]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19.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 [7] - 进出口累计增长2.4%,出口增长11.1%,中间品出口增长20.5%,占出口比重达55.3% [8] -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增长37.6% [9]
Compared to Estimates, Wabtec (WAB) Q2 Earnings: A Look at Key Metrics
ZACKS· 2025-07-25 02: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7 1亿美元 同比增长2 3% [1] - 每股收益(EPS)为2 27美元 较去年同期1 96美元增长15 8% [1] - 营收低于Zacks共识预期2 77亿美元 产生-2 38%的意外偏差 [1] - EPS超出Zacks共识预期2 18美元 实现+4 13%的正向偏差 [1] 运营指标 - 总订单积压218 3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223 4亿美元 [4] - 货运组订单积压171 4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179 2亿美元 [4] - 运输组订单积压46 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估44 2亿美元 [4] 业务分部表现 - 运输板块外部销售额7 87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估7 6291亿美元 同比增长8 7% [4] - 货运板块外部销售额19 2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估20 1亿美元 同比微降0 1% [4] - 货运板块调整后运营收入4 8亿美元 略低于分析师预估4 8743亿美元 [4] - 运输板块调整后运营收入1 2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估1 0442亿美元 [4]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上涨5 2% 略低于标普500指数同期5 7%的涨幅 [3] - 当前Zacks评级为2级(买入) 预示短期内可能跑赢大盘 [3]
微纳星空等取得低冲击触发锁紧铰链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23 12:04
专利授权情况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低冲击触发锁紧铰链"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412913B,申请日期为2022年01月 [1]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市,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6256.25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9次,拥有商标信息18条,专利信息336条,行政许可5个 [1] 北京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5年,位于北京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4次,拥有专利信息193条,行政许可3个 [1] 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8年,位于合肥市,从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2] - 拥有专利信息186条,行政许可1个 [2] 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7年,位于三亚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注册资本65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家企业,拥有专利信息187条,行政许可1个 [2] 陕西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8年,位于西安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2] - 拥有专利信息150条,行政许可6个 [2]
只租不卖!我国靠这5辆车,一年赚300亿,拒售美国,卡了西方脖子
搜狐财经· 2025-07-20 14:11
中国自主研发SPTM特种运输车 - 中国成功自主研发SPTM特种运输车,拥有1152个轮胎,可承载5万吨重量 [1][3] - 全国仅有5台SPTM运输车,但每年租赁收入高达300亿元纯利润 [3] - 该运输车性能超越德国同类产品,美国也对其表示羡慕并寻求合作 [3][21] 技术突破与研发历程 - 德国曾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拒绝出售SPMT技术,并在签约前将价格从2000万欧元突然翻倍至4000万欧元 [6] - 万山重工承担研发任务,从零开始克服技术难题,包括试验800多种橡胶配方和编写200多万行液压系统调试代码 [14] - 研发团队历时5年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第一组轮胎可承载500吨重量并实现360度精准转向 [17] 产品性能与应用 - SPTM运输车可根据货物形状自动变形,能在篮球场大小的空间内完成掉头 [19] - 控制系统可独立调节每个轮胎高度,即使路面不平也能保持货物平稳 [22] - 已应用于核电站反应堆运输、巨型桥梁搬运和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项目 [25] 市场反响与行业地位 - 德国曾出价1亿元求购技术被拒,中国坚持"技术不外传"原则 [21] - 该产品支持了中国福建舰建造和大推力火箭研发等重大项目 [25] - 标志着中国在重型运输设备领域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 [27]
我国5辆车年赚300亿,德国技术垄断被打破,只租不卖,卡西方脖子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20
中国SPMT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自主研发的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具备5万吨极限承载能力、100米以上车身长度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智能操控,位居世界重型运输领域领先地位 [2] - SPMT采用"只租不卖"战略,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租金收入,核心技术完全自主掌控 [2][9] - 德国索埃勒公司曾垄断全球市场,1983年推出的首台SPMT具备80米车身、512个车轮和15000吨承载能力,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与高价租赁策略 [2] 技术突破里程碑 - 2007年启动自主研发时面临零基础困境,需攻克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 [4] - 2009年首台国产SPMT问世,激活国内超级工程实施能力 [7] - 2014年第二代产品实现万吨级承载,采用模块化设计(4/6/8轴自由组合)与独立动力系统,具备360度旋转功能 [6] - 2019年第三代产品集成北斗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避障和智能路径规划,整车长度突破100米,1152个轮胎各承重30吨 [9] 市场应用与效益 - 在G30连霍高速工程中,两组SPMT同步作业使98米长桥梁拆除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人力成本降低90% [9] - 应用场景覆盖船舶搬运(5000吨整船)、航母建造(福建舰)、航天器运输等海陆空领域 [9] - 第四代融合AI技术的产品已进入研发阶段,持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中国用15年时间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全面超越,打破德国企业长期垄断 [2][9] - 拒绝美国收购请求,通过技术自主权维持全球市场竞争力 [9] - 产品实战性能验证后,德国企业从质疑转为震惊态度 [6]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20:11
交易方案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10][11] - 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13]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13]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752,562.13万股[20]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41] - 消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16][46] - 抓住全球船舶工业复苏机遇,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超50%[42] -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4][46] 交易影响分析 - 存续公司总资产将从1819.77亿元增至4036.39亿元,营业收入从785.84亿元增至1333.51亿元[21] - 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20] - 存续公司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消除同业竞争[17] - 交易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81元降至0.65元[2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造船业持续复苏,新造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上涨超50%[42] - 船队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散货船等主力船型平均船龄超12年[42] - 国家政策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43] - 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保持增长[42]
火车之轮风驰电掣 中国制造动能强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6:57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从蒸汽机车起家,现已成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主型牵引机车生产者,并在大功率机车领域首次实现永磁直驱技术应用[1] - 公司成立于1954年,已生产超过1.2万台各种型号大马力干线机车,为中国铁路发展提供动力[1] - 公司凭借核心专利持续突破,展现出新的发展动能[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研制的永磁直驱货运机车首次满载试验成功,该技术拥有6件核心专利,取消齿轮箱后电机输出转矩较异步电机增大5.2倍[2] - 公司通过13年攻坚,破解永磁电机小型化与大扭矩矛盾,开发空心轴啮合传动专利和散热风道拓扑优化专利[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一支柱"产业布局,构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 - 公司近10年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53件,主持和参与起草技术标准70余项,实施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2项[3] 专利应用与成果转化 - 永磁直驱技术使机车效率提升5%,单台货运机车年节电超30万度,相当于200个家庭全年用电量[4] - 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搭载可拆卸式减震橡胶垫专利技术,在极寒缺氧环境中维护成本降低40%[4] - 全三维设计机车数据演进专利让研发周期缩短30%,设计误差率趋近于零[4] - 电力机车轮对驱动智能装配生产线专利使生产效率提升30%,质量故障率下降45%[8] 产业拓展与新领域 - 矿山装备专利群覆盖12项关键技术,攻克高原动力衰减世界难题[5] - 电气化公路专利支撑国内首条商用线落地,牵引公路货运减碳30%[5] 研发机制与人才培养 - 公司建立需求导向科研机制,通过"问题树"看板收集一线工人改进建议[6] - 专利价值评估采用"三把尺"标准:技术先进性、产业适配度、经济收益预期,85分以上项目进入"绿色通道"[6] - 公司构建"科学家-专家-工匠"三级人才梯队,拥有8位全国技术能手和114名中车级专家[7] - 青年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千万支持"金点子"转化[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强化创新与专利布局,助力中国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8]
国泰海通|固收:聚焦科技与涨价双主线——转债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17 22:02
2025Q2转债业绩前瞻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向好的转债集中在通信、电子、军工、汽零、交运设备、工控设备、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涨价利好的有色和基础化工行业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算力投资、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制造需求高增及有色金属/化工品涨价 [1][2][3] - 可通过工业企业利润数据、A股业绩预告及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挖掘标的 [1][4] 行业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上游资源品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增长41.7%,主因金、铜、锌、银等价格上涨及产销量回升 [2] 工业制造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6%,受益于全球航运景气度回升(LNG船、集装箱船订单)、大飞机产业链放量及一带一路基建输出 [2] -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双位数增长,驱动因素包括AI硬件、智能终端、电网设备、工控设备需求 [2] 消费制造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速达38.2%,因预制菜、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旺盛 [2] A股业绩高增行业分布 - 272家公司2025Q2扣非净利润同环比增速超30%,集中在以下行业: - **基础化工**:磷化工、农药化肥、制冷剂涨价 [3]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海外光伏储能订单、国内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车/军工订单 [3] - **机械**: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能源设备、造船业、轨道交通设备需求 [3] - **电子**:AI算力投资、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出货增长 [3] - **汽车**: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商用车及零部件出海加速 [3] 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 - 13只转债标的过去三个月2025年平均预测净利润被上修超5%(预测机构家数>3) [4]
新华全媒+|创新潮涌链博会
新华社· 2025-07-17 16:53
链博会创新展示 - 第三届链博会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和"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集中展示全球供应链上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场景、新生态 [1] 数字科技链展区亮点 - 高通公司展示搭载其芯片的产品 [2] - 欣旺达展示磁悬浮输送产线技术 [12] - 创新集团展示铝材回收再加工技术 [14] - 浙江强脑科技展示智能仿生手技术,帮助残疾人士完成精细动作 [15] 先进制造链展区创新 - 中国中车展出列车产品模型 [6] - 中国铝业展示全铝车身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17]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展示国内首套5吨/天氢液化器模型 [19] - 兰剑智能展示蜘蛛侠悬挂式料箱机器人系统 [23] - 兄弟(中国)商业展示商用绣花机 [19] - 中国铝业展示应用于C919大飞机的铝制轮毂 [21] 智能汽车链展区技术 - 视比特机器人展示漆面缺陷检测与磨抛修复系统 [8] - 展出智慧低空出行飞行体 [10] - 沃尔沃汽车展示新款车型 [28] 其他展区亮点 - 国机集团展示混合动力东方红拖拉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