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中集集团9月16日斥资187.24万港元回购23.5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6 17:22
公司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斥资187.24万港元回购23.58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7.89至8.00港元 [1]
2025年上半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有6470个,同比增长6.85%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11:14
上市公司:山西路桥(000755),东莞控股(000828),现代投资(000900),中铁特货(001213), 招商公路(001965),富临运业(002357),铁龙物流(600125),赣粤高速(600269),山东高速 (600350),五洲交通(600368),宁沪高速(600377)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运输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2025年上半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数(以下数据涉及的企业,均为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 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为6470个,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15个,同比增长6.85%,占工业总企业的 比重为1.24%。 2016-2025年上半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 ...
“星链计划”开挂,中集车辆靠差异化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0:5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5%至97.5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8.48%至4.03亿元,主要受北美市场需求疲软及关税政策影响[1] - 通过"星链计划"推动中国半挂车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同时全球南方区域销量同比增长13.0%,毛利率提升4.6个百分点[1] - 北美市场收入下降30.51%至25.63亿元,但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15%,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高毛利业务对冲[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7.53亿元(同比下降8.85%),净利润4.03亿元(同比下降28.48%)[1] - 北美市场收入25.63亿元(同比下降30.51%)[1] - 整体毛利率保持15%,中国市场毛利率显著提升[2] 区域业务表现 - 北美市场受需求疲软和关税政策影响显著承压,但仍实现7888辆半挂车销量并保持盈利[1][6] - 中国市场半挂车销量同比增长1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3] - 全球南方区域(含泰国、越南、澳洲)半挂车销量同比增长13.0%[1] 星链计划实施成效 - 通过整合7家工厂资源实现采购、生产、流通、制造、销售环节优化[2] - 半挂车业务整体产量提升21%,人均产量提升20%,单台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下降15%[3] - 液罐车业务(雄起计划)人效提升22.5%,国内营收同比增长超30%[4] 产品战略转型 - 推出"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EV-RT),已完成EV-RT2.0顶层架构开发[7] - 2025年聚焦短途重载工程场景,完成纯电动工程型头挂列车产品开发及验证[7] - 规划推动EV-RT和EV-Trailer标准全球化,分六步实现生态闭环[7] 市场展望与策略 - 北美市场预计进入弱复苏态势,但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存在观望情绪[2][6] - 公司将"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合并为"唯有星链",强化组织协调与市场份额提升[4][6] - 持续优化北美组织运营模式,夯实全球供应链韧性以强化风险抵御能力[6]
2025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平稳运行还需结构性支持
渤海证券· 2025-08-19 18:14
工业生产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低于预期6.0%和前值6.8%[1] - 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行业保持两位数高增,汽车行业同比增速下滑明显[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8%[2] 消费趋势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低于预期4.6%和前值4.8%[1] - 汽车消费同比增速拖累最明显,餐饮消费绝对水平仍偏低[3] - 文旅相关服务消费受益于暑期出行表现较好[3] 投资情况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6%,低于预期2.7%和前值2.8%[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下降5.4个百分点至-0.3%,12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上涨[4] - 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下降7.3个百分点至-2.0%,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拖累明显[4] - 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至-17.0%,施工端和竣工端均下滑[5]
Compared to Estimates, Wabtec (WAB) Q2 Earnings: A Look at Key Metrics
ZACKS· 2025-07-25 02: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7 1亿美元 同比增长2 3% [1] - 每股收益(EPS)为2 27美元 较去年同期1 96美元增长15 8% [1] - 营收低于Zacks共识预期2 77亿美元 产生-2 38%的意外偏差 [1] - EPS超出Zacks共识预期2 18美元 实现+4 13%的正向偏差 [1] 运营指标 - 总订单积压218 3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223 4亿美元 [4] - 货运组订单积压171 4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179 2亿美元 [4] - 运输组订单积压46 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估44 2亿美元 [4] 业务分部表现 - 运输板块外部销售额7 87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估7 6291亿美元 同比增长8 7% [4] - 货运板块外部销售额19 2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估20 1亿美元 同比微降0 1% [4] - 货运板块调整后运营收入4 8亿美元 略低于分析师预估4 8743亿美元 [4] - 运输板块调整后运营收入1 2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估1 0442亿美元 [4]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上涨5 2% 略低于标普500指数同期5 7%的涨幅 [3] - 当前Zacks评级为2级(买入) 预示短期内可能跑赢大盘 [3]
我国5辆车年赚300亿,德国技术垄断被打破,只租不卖,卡西方脖子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20
中国SPMT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自主研发的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具备5万吨极限承载能力、100米以上车身长度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智能操控,位居世界重型运输领域领先地位 [2] - SPMT采用"只租不卖"战略,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租金收入,核心技术完全自主掌控 [2][9] - 德国索埃勒公司曾垄断全球市场,1983年推出的首台SPMT具备80米车身、512个车轮和15000吨承载能力,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与高价租赁策略 [2] 技术突破里程碑 - 2007年启动自主研发时面临零基础困境,需攻克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 [4] - 2009年首台国产SPMT问世,激活国内超级工程实施能力 [7] - 2014年第二代产品实现万吨级承载,采用模块化设计(4/6/8轴自由组合)与独立动力系统,具备360度旋转功能 [6] - 2019年第三代产品集成北斗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避障和智能路径规划,整车长度突破100米,1152个轮胎各承重30吨 [9] 市场应用与效益 - 在G30连霍高速工程中,两组SPMT同步作业使98米长桥梁拆除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人力成本降低90% [9] - 应用场景覆盖船舶搬运(5000吨整船)、航母建造(福建舰)、航天器运输等海陆空领域 [9] - 第四代融合AI技术的产品已进入研发阶段,持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中国用15年时间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全面超越,打破德国企业长期垄断 [2][9] - 拒绝美国收购请求,通过技术自主权维持全球市场竞争力 [9] - 产品实战性能验证后,德国企业从质疑转为震惊态度 [6]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两重””两新”持续发力,经济呈现较强韧性
诚通证券· 2025-06-17 16:41
工业生产 - 5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从6.1%降至5.8%,环比增速达0.61%,内需接力外需拉动生产[1][15] - 4、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8.1%、4.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仅0.9%、0.6%,外需拉动减弱[12][15]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7] 投资情况 - 前5月全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10.9%降至10.4%,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8.5%,均处较高增速[2][25][26] - 前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市场复苏力度待增强[2][25][3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好于4.9%的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93%[3][48] - 5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53%,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42.7%[3][54]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高于预期值2.05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46万亿元[3][58] - 5月末M2、社融余额同比增速分别维持在7.9%、8.7%,用于稳增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仍有9000多亿元发行空间[1][12][15][58][59] 风险提示 - “两重”“两新”效果可能阶段性波动,房地产市场有待进一步提振,中美关税谈判存在不确定性[3]
上海,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4-23 22:10
优势领域增势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兴领域投资潜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一季度,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电子信息产 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6%,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带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4%。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锦程 一季度,上海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先导产业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全年 加快2.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6%,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增长9.0%。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据统计,一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7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2%,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8.9%,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8%。 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8.6%,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增长18.4%,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0.8%。 上海市统计局4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