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唤醒“沉睡”仪器资源,湖北2566家实验室价值105亿的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仪器信息网· 2025-05-21 16:22
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发展 - 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入网实验室达2566个,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066台套,总原值突破105.79亿元[1] - 湖北省创新资源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需借助共享仪器以降低成本[3] - 科技资源共享是破解资源配置碎片化、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抓手,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3] 平台建设与政策成效 - 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利用率显著提升[3] - 科技创新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区域创新服务能力增强[3] - 平台与重要创新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特色资源库数据对接活动[5] 行业合作与活动 - 省疾控中心、省农科院果茶所等单位围绕实验动物检测、AI赋能等作专题报告[5] - 为19家科技信息共享服务联盟成员单位、18家特色资源共享单位授牌[5] - 350余名代表参会,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系统代表在线参会[5] 仪器共享价值 -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推动科研创新,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5] - 共享模式解决企业购买昂贵仪器的经济负担[3]
北京科技周期间,市科研院多家实验室将向公众开放
新京报· 2025-05-20 21:25
北京科技周活动内容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4家单位将面向公众开放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理化中心西三环场所实验室、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天文馆宇宙实验站、北京市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 理化中心西三环场所实验室计划于5月27日面向大学生开放,拥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飞行时间质谱等国内领先分析仪器,支撑航空航天材料测试等研究工作 [1] - 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普基地,设置20项科普展项,公众可体验家庭养老床、健康营养配餐等 [1] 实验室具体功能 - 北京天文馆宇宙实验站是集观察、讲座、实验为一体的天文科普平台,将抽象天文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探索体验 [2] - 北京市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实验室参观、营养科普长廊讲解等形式,向公众传递膳食营养搭配方案、健康体重管理等科学知识 [2] 配套科普活动 - 市科研院将举行"科启万象·博物馆巡游"活动,包括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等单位举办的特色活动 [2] - 特色活动包括"跃动自然——标本零距离活动"、"夜探麋鹿苑"、"月球历法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宇宙少年团"等 [2]
【特稿】英媒:英国加速吸引“逃离”美国的科研人员
新华社· 2025-05-19 14:52
英国科研人才吸引计划 - 英国政府、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将公布多项面向国际人士的投资计划,尤其有意吸引因美国政府科研政策而打算离美的科研人员 [1] - 英国皇家学会将创设面向国际研究人员的"法拉第"奖学金,资金总额高达3000万英镑(约合3989万美元),单笔奖学金最高达400万英镑(532万美元) [2] - 3000万英镑资金中的三分之二源自英国皇家学会已在运营、受英国政府资助的项目,剩余三分之一资金将由该学会自行拨付 [2] - 英国皇家工程院有意为"卓越的国际研究者和投资人赴英工作"开辟快速通道,现有总额达1.5亿英镑(2亿美元)的"绿色未来"奖学金项目 [2] -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宣布一项总额5400万英镑(7181万美元)的项目,以吸引大约10个专研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的研究团队 [2] 英国科研资金保障 - 英国政府计划从每年204亿英镑(271亿美元)研发预算中拨出大约20亿英镑(26.6亿美元)用于资金保障 [3] -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将宣布一项10年期前沿研究资金保障政策,鼓励研究机构招募更多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并与私营部门构筑伙伴关系 [2] 国际科研人才流动趋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大肆削减科研经费,挑起移民问题,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招募美国顶尖科研人才的机遇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承诺两年内投入5亿欧元(约合5.6亿美元),把欧洲变成"吸引科研人员的磁石" [3] - 法国总统宣布投入1亿欧元(1.1亿美元)以吸引更多人才 [3] - 75%的受访美国科学家(超过1200人)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首选目的地是欧洲和加拿大 [3] - 在总共近700名研究生受访者中,约550人正考虑类似发展路径 [3]
周度行情前瞻暨个股推荐(GLP-1方向)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创新药、科研服务、CXO、化学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中药、药店、GLP - 1受体激动剂 - **公司**:常山药业、海创药业、金凯生科、一品红、热景生物、九芝堂、君圣泰医药、远大医药、华康生物、中国抗体、泰林医药、百奥赛图、信达生物、联邦制药、博瑞医药、诺和诺德、礼来、默沙东、罗氏 [2][3][13][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医药行业整体情况**: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下降0.46%,归母净利润下降6.7%,扣非净利润下降约11%;2025年一季度医疗服务、CXO和原料药利润增长最快,社区药店、科研服务等领域收入增长领先 [1][4] - **创新药板块**:23家创新属性较强的公司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025年一季度收入和利润继续增长,表明A股创新公司逐渐进入盈利状态 [1][5] - **科研服务产业**: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6.5%,利润有所下降;2025年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均正增长,相对于行业整体负增长,显示出明显的复苏拐点 [1][6] - **CXO产业**:2024年收入有所下降,2025年一季度显著反弹,总收入同比增长13%,扣非后净利润增长23%,仅次于创新板块,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 [1][8] - **化学制剂领域**:2024年总收入基本持平,2025年一季度仅微增0.3%,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1][9] - **原料药板块**:2025年一季度收入下降3.8%,但扣非后利润增长5%,表明疫情后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 [1][10] - **医疗器械行业**:2024年收入增长1%,2025年一季度增长0.3%,但利润下滑明显,可能与集采政策有关 [3][11] - **中药行业**:2025年一季度受高基数影响,收入下降6% [3][11] - **药店行业**:整体表现稳定,是增速较好的领域之一 [3][12] - **GLP - 1受体激动剂**:研发呈现口服剂型和延长半衰期趋势,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司美鲁肽收入超过帕博利珠单抗,消费属性强劲;世卫组织预计7月发布成人肥胖患者使用GIP/GLP - 1双靶点激动剂指南,中国药监局探讨将其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信达生物、联邦制药、博瑞医药等公司布局突出 [3][13][1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整体上涨1%,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上涨1.2%,相对于沪深300本周表现略逊色;子行业中医疗器械上涨1.8%、中药上涨1.4%、生物制品上涨0.6%,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微涨;个股方面,A股常山药业、海创药业和金凯生科涨幅居前,创新药一品红、热景生物和九芝堂下跌;H股本周下跌4%,年初以来H股生物科技指数上涨27%,港股君圣泰医药、远大医药和华康生物涨幅前三,中国抗体、泰林医药和百奥赛图下跌 [2] - **GLP - 1受体激动剂销售数据**:2023年一季度诺和诺德司美鲁肽收入80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61亿美元 [13] - **GLP - 1受体激动剂研发成果**:诺和诺德司美鲁肽推出口服版,占总收入比例约10%;礼来口服小分子正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礼来双靶点tirzepatide在52周内体重下降幅度达14.4% - 19.9% [14][15]
未盈利上市公司缘何坚持研发“上强度”?
证券日报· 2025-05-12 00:22
研发强度与未盈利企业的关联性 - 2024年A股市场年报显示研发强度超100%的公司有15家,其中10家尚未实现盈利 [1] - 迪哲医药通过长期高强度研发实现两款创新药商业化,2024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同比增长294.24% [2] 企业坚持高研发投入的驱动因素 -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呈正相关,是技术突破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2] - 资本市场对"科技叙事"逻辑认可度提升,研发能力成为吸引投资的核心要素 [2] - 投资者偏好从短期盈利转向长期增长潜力,形成"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认可—资本注入"的良性循环 [3]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创新 - 知识产权证券化可将专利许可收入等预期现金流打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3]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案例中,8家科研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5800万元,缓解商业化落地慢的困境 [3] 高研发投入的战略价值 - 技术突破可打开市场空间并吸引资本,形成创新闭环 [4] - 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现金流,增强企业资金流动性 [4]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TCE实体瘤赛道更新,关注Janux和Vir积极进展
开源证券· 2025-05-11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Janux和Vir更新TCE实体瘤管线开发计划进展积极,Janux的JANX007将进入1b扩展期试验,Vir的VIR - 5525预计本月启动FIH试验 [5][13] - 2025年5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pct,医疗设备板块涨幅最大,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 [6][15][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TCE实体瘤赛道更新,关注Janux和Vir积极进展 - Janux宣布JANX007(PSMA/CD3)将进入1b扩展期试验,率先入组taxane - naivie患者,标志TCE进军实体瘤前线适应症,还选了CRS缓解策略;Vir在CT官网登记VIR - 5525(EGFR/CD3)的FIH试验,预计本月启动,其TCE实体瘤管线布局全面 [5][13] 5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01%,医疗设备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5月第2周国防军工、通信行业涨幅靠前,房地产、电子行业涨幅靠后,医药生物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26位 [15] 子板块行情 - 5月第2周部分板块上涨,医疗设备板块涨幅最大为1.98%,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为1.65%,其他各板块有不同涨幅 [6][19] 推荐及受益标的 - 制药及生物制品:泽璟制药 - U、诺诚健华等;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科研服务:昊帆生物、毕得医药等;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等;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安杰思等;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7]
行业周报:TCE实体瘤赛道更新,关注Janux和Vir积极进展-20250511
开源证券· 2025-05-11 19: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Janux和Vir更新TCE实体瘤管线开发计划进展积极,Janux的JANX007将进入1b扩展期试验,Vir的VIR - 5525预计本月启动FIH试验 [5][13] - 2025年5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pct,医疗设备板块涨幅最大,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 [6][15][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TCE实体瘤赛道更新,关注Janux和Vir积极进展 - Janux宣布JANX007(PSMA/CD3)进入1b扩展期试验,率先入组taxane - naivie患者,标志TCE进军实体瘤前线适应症,该试验还有其他三项队列,公司选择CRS缓解策略保持JANX007的CRS安全画像 [5][13] - Vir公司已在CT官网登记VIR - 5525(EGFR/CD3)的FIH试验,单药或联合Pembrolizumab治疗EGFR表达NSCLC,预计本月正式启动,其TCE实体瘤管线布局全面 [5][13] 5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01%,医疗设备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下行趋势,5月第2周国防军工、通信行业涨幅靠前,房地产、电子行业涨幅靠后,医药生物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6位 [15] 子板块行情 - 5月第2周部分板块上涨,医疗设备板块涨幅最大,上涨1.98%;医疗耗材板块上涨1.68%,中药板块上涨1.52%,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1.36%,医药流通板块上涨1.33%;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65%,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0.37%,血液制品板块上涨0.42%,医院板块上涨0.4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0.6% [6][19] 推荐及受益标的 - 制药及生物制品:泽璟制药 - U、诺诚健华等 [7] - 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 [7] - 科研服务:昊帆生物、毕得医药等 [7] - 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等 [7] - 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安杰思等 [7]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 [7]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 [7] - 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7]
医药行业2024年及2025Q1总结报告:药店、医药流通增长较好,CXO环比持续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5-05 1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 -0.46%、 -6.73%、 -11.97%;2025Q1收入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为CXO、药店、医药流通 [2] - 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Q1增速放缓,建议关注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等 [2] - 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年及2025Q1盈利增长,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 [2] - 16家科研服务公司2025Q1环比改善,长期前景乐观,建议关注百普赛斯、奥浦迈等 [2] - 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增长提速,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 [2] - 97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有降,建议关注惠泰医疗、联影医疗等 [2] - 54家生物药公司2024年及2025Q1部分板块净利润下滑,生物药业绩稳健增长 [3] - 22家CXO上市公司2025Q1开始修复,长期需求向上,看好相关平台型、龙头和创新企业 [3] - 50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5Q1需求企稳,盈利提升,GLP - 1多肽原料药企业有望受益 [3] - 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有降,建议关注大参林、益丰药房等 [3] - 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有降,建议关注九州通、上海医药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行业 - 2023年受反腐影响,2024年见底回升保持平稳;2024年上市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 -0.46%、 -6.73%、 -11.97%;2025Q1同比下降,后续反腐力度减弱恢复力度将增加 [6][13][14] - 2025Q1净利率小幅上涨,研发费用同比小幅度减小,研发费用率24Q4达高位后25Q1回落 [18] - 2024Q4收入增长快的细分领域为CXO、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利润下降小的为CXO、原料药、医疗器械;2025Q1收入增长快的为医疗服务、CXO、药店;利润增长快的为医疗服务、CXO、原料药 [22] 中药 - 62家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承压,增速放缓,受经济、疾病、政策等因素影响 [24] - 东吴证券认为24年到25Q1消化高基数,二季度有望改善;上游中药材降价,成本减轻;消费回暖与政策利好;板块估值有性价比且分红居前;建议关注低估值高分红、强品牌力、中药创新药、改革效果值得期待的标的 [32]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下滑,2025Q1上升;24年销售费用率下滑,管理费用率下降,25Q1管理费用率回落;研发、财务费用率平稳 [34] 化学制剂 - 96家公司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15.7%、27.4%;2025Q1增速分别为0.3%、5.8%、4.5%;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 [37] - 2024年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提升到51.3%和6.9%,2025Q1提升到53.3%和10.0%;2024年和2025Q1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研发费用率2024年略有提升,2025Q1下降;管理、财务费用率平稳 [39][40][42] - 集采政策有望优化,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带动盈利结构变化,创新药研发企业是业绩增长核心催化剂 [40] 科研服务 - 16家公司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6.56%、 -20.07%、 -16.19%;2025Q1增速分别为4.72%、9.09%、13.33%,环比改善,2025年投融资形势企稳复苏 [46] - 2024年毛利率与净利率处于低点,受新冠业务、投融资、宏观环境、地缘政治等影响;销售费用率有所控制;管理费用率大多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出清;研发费用率保持增长 [52] - 高校科研经费稳定,医药投融资将回暖,2025Q1部分企业度过业绩拐点;长期来看市场扩容叠加国产替代,赛道成长逻辑不变,部分个股估值有吸引力 [52] 医疗服务 - 11家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测)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 -12.8%、 -22.8%,受宏观、竞争、医保、高基数等影响增长放缓;2025Q1增速分别为6.51%、21.90%、12.19%,宏观等环境稳定,收入和利润增长提升 [65] - 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2025Q1净利率回升;2025Q1销售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率稳定且体现管控效率,财务费用率基本稳定,研发费用率稳中缓升 [66][70] - 看好医疗服务赛道,社会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使需求增长,政策和竞争催化下头部民营医院有望胜出 [66]
科好玩|从“小来”到“小临”,一起了解“机器化学家”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5-05 13:09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机器化学家”作为代表能加速科技创新突破,“小来”和“小临”两代“机器化学家”诞生并不断升级,未来计划建造大楼提升研发效率,让人类科学家投身创造性思考 [2][12] 分组1:“小来”的诞生 - 传统化学研究范式依赖“试错法”,新物质创制周期长、成本高,实验效率低、数据分散 [3] - 2013年江俊与同事探讨用大数据革新化学研究,团队花三年整理百万条化学数据,将专家研究经验“灌”进计算机 [3][6] - 2020年自动化专家加入,2021年“机器化学家”“小来”诞生,日均能完成2000次精准操作,抵得上五六名科研人员工作量 [6] - “小来”在火星制氧催化剂研究中,6周从376万种配方组合找到最优解,成果发表于《自然·合成》 [7] 分组2:从“小来”到“小临” - 去年第二代“机器化学家”“小临”诞生,比“小来”多一条机械臂,接入多个生成式大模型,能自行设计实验并智能优化 [8] - “小临”帮方天成博士团队研发吸能材料,7个月找到最优解,传统方法需十年 [11] - “小临”能主动从失败中学习,分析数据锁定关键变量 [11] 分组3:“小来”和“小临”的未来计划 - 团队计划未来几年建造“机器化学家大楼”,容纳上百台机器人、上千个智能工作站,日均实验量可达百万次 [12] - 新一代“机器化学家”将配备红外和拉曼探头,能“看见”“闻出”化学物质变化,还能云端共享数据 [12]
一季度三大顶刊发文创新高,上海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
第一财经· 2025-04-30 20:23
基础研究投入与成果 - 上海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左右,高于全国6.91%的水平 [1][2] - 2023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16.4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从2021年9.77%上升至2023年10.6% [2] - 上海科研力量2024年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项,获资助金额34.26亿元,较上年增长2.7% [2] 国际顶尖期刊论文发表 - 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45篇,占全国总数154篇的29.2% [1] - 2024年上海科学家在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总数29.6% [3] - 过去十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三大刊论文数量不断攀升 [3] 基础研究机制创新 - 上海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高风险高价值研究课题 [4] - 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遴选出首批20位"尚思探索学者",建立5年为周期的支持机制 [4] - "探索者计划"合作企业从2021年2家拓展至2023年12家,包括中国商飞等7家民营企业 [5] 产学研协同发展 - 上海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1][4] - "探索者计划"已资助研究157项,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 [5] - 上海将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