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搜索文档
鄂尔多斯两级工会12年持续包联帮扶,推动麻黄套村产业升级
环球网· 2025-05-20 07:54
产业升级与集体经济 - 麻黄套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至年收入145万元,成为"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1] - 人均纯收入从全旗倒数第一提升至3.45万元,获评"乡村振兴示范村" [1] - 两级工会累计投入700万元帮扶资金,争取各级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 [1] - 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集仓储、冷链、物流、加工于一体 [3] - 2024年产业园区总产值达8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24万元 [4] 白萝卜产业链发展 - 2019年引进白萝卜种植技术,2024年每亩纯收入达1.2万元 [3] - 2023年签约酱菜厂和晾干厂项目,2024年建成日处理2400吨的清洗晾晒厂 [2] - 投资500万元的酱菜厂已完成厂房建设,等待设备调试 [2] - 采用"五统共赢"经营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种植大户达20户 [4] - 户均收入超50万元的常住户占比达20% [4] 土地流转与村民收入 - 土地流转费从2013年每亩280元增至2024年1500元 [5] - 村民通过土地承包可实现年纯收入10万元(以75亩为例) [5] - 村内现代化生活设施普及,包括自来水、天然气、电取暖等 [5] 组织与运营模式 - 实施"七化联动"工作法,包括组织牵动、产业驱动等七大措施 [1] - 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机制压实帮扶责任 [1] - 成立白萝卜种植协会,由致富带头人担任会长 [3]
罗平小黄姜出口持续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5-18 01:46
行业概况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小黄姜产业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9377万元,同比增长102.6%,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一季度出口额2667.62万元,同比增长17%,保持增长势头 [1] - 罗平小黄姜是云南省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生姜产品,远销43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4年全县小黄姜种植面积23.5万亩,总产量50万吨,农业产值1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综合产值近40亿元 [4] 产业链与市场地位 - 罗平县已构建完整产业链,涵盖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 [4] - 全县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家,年加工干姜产品3万吨,占全国干姜市场份额70%以上 [4] - 西南地区最大的小黄姜国际交易市场和40万立方米保鲜姜贮藏库为出口提供保障 [4] - 龙头企业云南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2024年出口额8506万元,占全县出口大头 [3] 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战略 - 2024年10月投运的罗平小黄姜数字经济产业园总投资2.41亿元,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集技术研发、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功能于一体 [5] - 电商运营中心已服务企业103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冷链物流中心累计服务客商50余家,收储姜品5400吨,货值约3000万元 [7] - 2024年小黄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在泰国设立东南亚推广中心,联合当地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并通过新加坡电商平台开拓线上渠道 [8] - 依托"一带一路"和RCEP政策红利,推动产品由初级原料向精深加工延伸,姜茶、姜粉等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海外市场 [8] 科技支撑与品质提升 - 2024年投入390万元实施2600亩氯化苦土壤熏蒸项目,联合云南省农科院成立"罗平生姜研究所"开展病害防控技术攻关 [10] - 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开展"小黄姜抗癌活性成分提取"研究,推动向大健康领域延伸 [10] - 试验田亩均增产15%,为稳定出口打下基础 [10]
富阳竹笋“种”出富农增收大产业
杭州日报· 2025-05-16 11:14
行业概况 - 富阳鲜竹笋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成为当地第五个获此殊荣的特色农产品 [1] - 富阳竹林总面积达59万亩 位居浙江省第四位 其中毛竹林51.02万亩 中小径材笋竹8.07万亩 [1] - 竹笋在富阳已有千年栽培历史 目前全区276个行政村中有250个种植竹笋 永昌镇获评"杭州市十大最美竹乡" [1] 产业规模 - 富阳已形成350余家鲜笋生产主体 15家加工企业的产业规模 包括1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 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2] - 区域内形成"基地(大户)+合作社+贩销队伍+加工龙头企业"的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 年鲜笋加工量6.3万吨 全产业链年产值11.8亿元 [2] 品牌建设 - 富阳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体系 "富春山居"农产品区域品牌覆盖全区 [2] - 35个鲜笋产品注册商标中 "杭富""渚江""大自然"等10余个品牌已成为区级以上名牌林产品 [2] 市场表现 - 富阳笋制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更远销海外 [2] - 2022年获"中国鲜笋产业集聚之乡"称号 2023年"杭富罐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2] 产业升级 - 自20世纪80年代起 富阳通过引进白哺鸡竹 黄甜竹等新品种 实现错季出笋 [1] - 目前正将竹笋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春挖笋 夏避暑 秋赏竹 冬品宴"的全季旅游体验 [2]
山西大同:多措并举助推黄花产业释放品牌效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3:26
黄花产业发展现状 - 山西大同云州区是全国七大黄花产区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达17.8万亩,黄花产业链产值达24亿元 [3] - 当地拥有13家黄花深加工生产企业,涉及菜品、食品、饮品、功能产品四大品类100多种产品 [3] - 黄花产业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扩张 - 云州区推出"保留补贴+新栽激励"政策,对优质黄花基地给予每亩1000元管护补贴,新栽植黄花实施每亩2000元专项补贴 [3]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8000亩,同步建设吉家庄乡500亩现代化种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500万株 [3]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提升 - 启动"三年密植计划",通过宽窄行种植、多株丛植技术将亩均株数提升至5000株左右 [5] - 配套改造农机装备,推广微型中耕机应用,实现滴灌全覆盖,通过"四肥配套"管理提升单产水平 [5] 深加工与市场拓展 - 2023年精深加工领域迎来突破,包括忘忧农场生物科技项目、大威皇爆浆黄花饼生产线、雲铖啤酒扩建项目等重点项目投产 [5] - 实施"双轮驱动"营销策略,开展黄花"十进"餐桌消费行动,对接国内头部商超和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农批市场 [5] 产品多元化与品牌建设 - 冻干黄花、黄花酱、黄花酒、黄花饼等系列产品相继上市 [1] - 当地通过"黄花+文化""黄花+火山""黄花+体育"系列活动全方位助推产业发展 [1]
小蒜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13 05:00
产业发展 - 宿羊山镇以大蒜产业为核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涵盖种植 深加工 贸易 研发 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 [5] - 大蒜产业带动食品加工 冷链物流 金融等关联产业发展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1] - 2023年新建大蒜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建成后年加工存储大蒜20万吨 交易量超100万吨 [4] 技术创新 - 建立产学研平台包括1个院士工作站 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3个省级中心 引进20余名硕士专职研发 [4] - 收集150份种质资源 培育"邳州白蒜1号"等6个新品种 其中新品种产量比常规蒜种高10%-15% 干蒜亩产达2700斤 [2] - 龙头企业年加工黑蒜4300吨 开发黑蒜醋 黑蒜口服液等7000吨精深加工产品 [4] 标准化建设 - 制定《邳州净蒜收购规范》全国团体标准 规范收购规格检验包装流程 [3] - 建成32家绿色生产基地 认证15个绿色农产品 18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 [3] - 多家企业获得FSSC BRC GAP ISO9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 品牌影响力 - "邳州白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受欧盟保护 [4] - 全国商超年销售邳州净蒜80万吨 大蒜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 [5] - 通过直播电商展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6] 经济效益 - 全产业链增收模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近10万元 蒜农年工资性收入增长超4000元 [5] - 国家级龙头企业黎明食品等推动产业从农产品贸易向保健品 医药领域延伸 [4] - 通过村企联建 直播带货等多元化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7]
定安上千亩红芽芋陆续成熟销往上海
海南日报· 2025-05-12 09:40
种植与采收情况 - 定安县岭口镇封浩洋200亩红芽芋已成熟,每天可收获10吨左右芋艿,采收期预计20天 [3] - 每株红芽芋可收10-15个芋艿,单个重量在半两到3两不等 [3] - 公司采用江西育种、海南错峰种植模式,利用海南气候优势 [3] - 定安县累计种植红芽芋上千亩,其中翰林镇片区800多亩即将陆续收获 [3] 产品加工与销售 - 新鲜芋艿通过冷链运输至江西加工成芋头饺子皮等半成品 [3] - 海南错峰种植的芋艿主要用于加工高端精品产品,销往上海市场单价达15元/斤 [3] - 鲜芋艿每亩产值预计8000-10000元,加工成芋饺皮后每亩产值提升至2-2.5万元 [3]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在翰林镇富硒产业园投资300万元建设加工厂,包含分拣、加工、包装厂房及保鲜仓库、3座标准冷库 [3] - 加工厂预计7月完成厂房建设,10月正式投产芋头饺子产品 [3] - 加工厂将主要生产芋头饺子、芋头面条等深加工产品 [3]
黑龙江省肇东市市长肖福凌:数字赋能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5-10 16:07
肇东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 肇东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0亿斤 畜禽存栏总量达2200万头只 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调出基地 [1] - 农业全程机械化率达98% 与多所科研院校合作推进科技研发 投资5000万元建设电商销售中心 2024年营收达13亿元 [1] - 拥有400万亩肥沃耕地 寒地黑土有机质含量达3%-5%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大米种植面积38万亩 年产高端大米24万吨 [1] 有机小米产业布局 -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有机小米生产基地 拥有23家经营主体 37个注册品牌 品牌价值18亿元 [2] - 开发婴儿米 老年米 糖尿病功能米等差异化产品 形成15个有机认证和5个绿色认证产品矩阵 [2] - 鲜食玉米实现4小时内完成采摘加工的全产业链标准化 保留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2] 品牌战略与数字化升级 - 通过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发布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指数 启动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 政府将重点发展有机小米 谷物和鲜食玉米产业 实施精准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新华社联合多地分社推出40只区域特色产业指数 包括肇东在内的四大地方特色产业指数启动 [2]
中柬农业合作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4:26
中柬农业合作进展 - 柬埔寨农产品输华品种持续增加,从2019年新鲜香蕉开始,陆续有新鲜芒果、龙眼、椰子、胡椒及水生动物等进入中国市场,数量逐年稳步提升 [1] - 大米是柬埔寨对华出口重要农产品,2016年输华15万吨,2022年首次突破30万吨,2024年前4个月对中国出口达7万吨 [1] - 中柬自贸协定和RCEP实施推动柬埔寨优质农产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1] 产业技术升级与投资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柬推广检验检疫标准,指导当地企业提升农产品质量管控能力,覆盖稻米产区、加工厂及水果种植基地 [2] - 特本克蒙省香水椰子示范园一期完成230公顷种植并形成规模,二期300公顷正在开发,成为柬椰子产业龙头企业 [2] - 示范园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实施椰子良种繁育及生产技术研发项目,投资者认为柬椰子产业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潜力 [3] 政策与市场拓展 - 柬埔寨政府将农业政策重点放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主要农产品出口额大幅增长,中国为主要进口国之一 [2] - 中柬签署"鱼米走廊"合作规划,中方鼓励企业赴柬投资并开放市场,目前完成输华协议的柬农产品种类累计超20项 [3] - 2024年4月中柬签署多项农业合作文件,柬方推动利用中老铁路通道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 [3]
油脂油料早报-20250506
永安期货· 2025-05-06 18: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围绕油脂油料市场展开,涵盖马来西亚棕榈油、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美国大豆出口、印尼生物柴油、加拿大油菜籽等方面的信息,同时给出部分现货价格数据 [1] 各方面总结 马来西亚棕榈油 - 4月底库存或连续第二个月增加,预计增至179万吨,较3月增长14.8%,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 [1] - 4月毛棕榈油产量可能攀升至162万吨,环比增加16.9%,为连续第二个月增长,或创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棕榈油产品出口预计增长9.7%,至110万吨,为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1] - MPOB将于5月13日公布月度数据 [1] 巴西农产品产量 - 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1.684亿吨,前一次预估为1.675亿吨 [1] - 2024/25年度第二季玉米产量预计为1.0432亿吨,之前预估为1.0162亿吨 [1] - 2024/25年度玉米总产量预计为1.324亿吨 [1] 阿根廷大豆收割 - 截至4月30日,2024/25年度大豆收割率为25%,落后于去年同期的34%,前一周收割率为13% [1] 美国大豆出口 - 4月24日止当周,当前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42.82万吨,较前一周增加55%,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7%,下一市场年度净增5.00万吨 [1] - 当周大豆出口装船为58.7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9%,较此前四周均值减少15%,向中国大陆出口装船20.55万吨 [1] - 当周,当前市场年度大豆新销售45.19万吨,下一市场年度新销售5.00万吨 [1] 印尼生物柴油 - 截至4月24日,今年生物柴油消费量为444万千升,1 - 3月消费量为320万千升 [1] - 今年早些时候,将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中的棕榈油强制掺混比例从35%提高到40% [1] - 去年1 - 4月消耗416万千升生物柴油 [1] 加拿大油菜籽 - 截至4月27日当周,出口量较前周增加21.6%至17.08万吨,之前一周为14.05万吨 [1] - 自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4月27日,出口量为769.38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增加69.3% [1] - 截至4月27日,商业库存为124.19万吨 [1] 现货价格 | 日期 | 豆粕江苏 | 菜粕广东 | 豆油江苏 | 棕榈油广州 | 菜油江苏 | | --- | --- | --- | --- | --- | --- | | 2025/04/24 | 3900 | 2630 | 8290 | 8860 | 9460 | | 2025/04/25 | 3700 | 2580 | 8440 | 9010 | 9600 | | 2025/04/28 | 3400 | 2530 | 8230 | 8790 | 9400 | | 2025/04/29 | 3300 | 2460 | 8220 | 8740 | 9430 | | 2025/04/30 | 3270 | 2430 | 8210 | 8790 | 9350 | [2][8]
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52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黑龙江绥化市玉米加工产业规模显著,拥有43户规上玉米加工企业,产值达2898亿元,形成9条产业链和50余种主要产品 [1] - 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800万吨,产品品类扩展至61个,其中维生素C售价30元/斤,辅酶Q10售价高达1000元/斤 [4] - 行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推动产业链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4]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提升 - 黑龙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增加41克 [3] - 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实现水土流失减少50%、化肥使用量降低15%、增产5% [3] - 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增长 - 2024年新增117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较2022年增加340家,增幅达176% [1] - 大豆深加工产品扩展至23个品类,粳稻、糯玉米、黑木耳等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4] - 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应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对190万亩耕地精准管理 [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龙江森工集团建设62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黑木耳等森林食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5] - 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发展冷水鱼、生态森林食品等供应基地 [6] - 行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策略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5]